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市身份与地位的变化决定着城市的命运,也影响着城市空间意象与心理想象的建构.近代北京在国都南迁后改称北平,面临着重新塑造自身形象的问题,城市文化生产与文学记忆的逻辑也随之发生改变.在作为城市旅游手册的系列北平"指南"与各种文学书写中,北平由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都转变为以保存传统为要务的故都,北平的文化生产与文学记忆亦由对城市现代化的向往转为寻求文化之维,最终将北平建构为一个文化古城.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浪潮下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趋同,北京因其"京味儿"传统而易于被识别。电影作为当下最主要的艺术样式之一,不仅记录下北京的城市发展,也再现了"京味儿"文化的独特内涵和别样气质。电影通过对传统的北京民风俗韵、幽默的北京语言和独特的北京人物形象展示,不仅多面向勾绘和补充了对于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和想象,更对未来北京城市文化建构与认同提供了思路和可能。  相似文献   

3.
<正> 北京是老舍的生身之地,终生眷恋的故乡热土,也是他艺术生命的源泉和摇篮.1936年在《想北平》一文中,老舍这样说过:"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的确,当我们谈到老舍时,不能不想到北京和它那风韵独具的文化;而提起北京的文学、艺术,自然会与老舍的名字联在一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向全国发展取得彻底胜利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二十多年里,北平地下党是如何沿着这条道路走过来的呢?在北平工作的中央及省市领导和各级党组织又是如何逐步认识这一问题的呢?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一条崭新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它区别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呢?是由于中国  相似文献   

5.
北京是一座严重缺水的城市,保护水资源是当前的重大课题。北京水源大多来自于北京境外,有其"源"与"流"之间的关系。因此,要把北京水资源视为一个整体结构。为保护北京水资源,还需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即管理、技术、文化等合作。在人与自然整体性的"自然伦理"理念建构之下,形成和发展"北京水文化",以"水文化"滋养人心,更好地保护北京水资源,这是建设"绿色北京"的具体表现,也是首都人民打造世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  相似文献   

6.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北平沦陷,这一时期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北平女界相当活跃,女性报刊纷呈于世,既有应运而生的各妇女抗日组织的会刊,也有知识女性自发创办的刊物。其数量之多,据统计是北京(平)妇女报刊有史以来最为集中的时期。救亡宣传构成这一时期女性报刊的鲜明基调;与之相应的是有关妇女解放问题,诸如对"妇女回家"论所展开的大辩论;但不可讳言,即便是创刊于救亡高潮时期的一些刊物也持有不涉时局的态度,与时代大潮脱节。在国统区北平,中共地下党所领导的妇女抗日组织的会刊和地下党员担任主编的报刊在众多的女性报刊群中起着领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战争与城市的遭遇,往往被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大叙事所忽略。随着新文化史研究的理论热点由视觉到听觉的转向,从声音的角度切入1937年北平沦陷前后的社会状况,关注的是战争如何侵入北平人的日常生活,为整个城市"调音"。本文借助乡土志、岁时记、报刊杂志及当事人的追忆,返回历史的现场,发现战争构筑的无形的"音墙"掩盖掉日常生活中"执拗的低音",反而唤起了声音中的地方记忆与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8.
《北京社会科学》2011,(4):100-112
<正>历史文化叶剑英成功解决北京摊贩问题张才良政府法制2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之初,各项事业百端待举。时任北平市市长兼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的叶剑英,担负着城市接管、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安定社会秩序等工作,许多难题需要解决,摊贩问题便是其中的一个。据统计,北平大约有摊贩4.5万户到5万户,占全市总户数的10%至15%。其成分复杂,行业繁多,隐患不少。1949年5月23日晚,叶剑英与时任北平市委书记的彭真主持召开了北平市摊贩代表座谈会。叶剑英把全市分成12个区设点,并提出三  相似文献   

9.
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为标志,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方向得到了明确,北京整个城市正在重新出发.作为北京第一大支柱产业,金融业的重新出发已刻不容缓.通过对北京金融业的雄厚基础、 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北京金融业实现转型发展存在的短板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建设"首都型金融"的新目标和近期推动"首都型金融"发展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制假、售假、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历来为人们所痛斥。古代虽没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消费者权益日",但从一些法令条文、史籍及民间笔记中,仍然可以看出古人对消费者权益的重视和保护。兵马司兼管"市司"欺行霸市"无帖"经营"杖一百"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设兵马司,兼管市司,并规定在外府州各兵马司"一体兼领市司"。永乐二年(1404年)北平(永乐十九年,即1421年改称北京)设城市兵马司,"兼领市司"。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分置五城兵马司,"职责颇繁",其中  相似文献   

11.
国民政府建都南京之后将北京改名为北平,这一历史事件对于文人的北京视角造成了深刻影响。左翼文人、国民政府趋附文人、海派文人、自由主义文人(京派文人)、开明文人基于各自的政治立场或文化心理,对北京的城市形象作出了不同的描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近代北京的空间变迁与当时政治、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从帝都到国都再到故都,在城市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北京政治地位、城市身份的变化与文化传统影响了城市空间变迁的路径。帝都空间结构的解构,国都的空间开放、公共空间的开辟、消费和娱乐空间的转型,故都的文化游览中心建设,都受北京特定政治环境与文化传统影响。北京保守的政治观念与地域文化传统抑制了其现代化改造,使近代北京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相交叠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3.
奥运行动计划与北京古城旅游景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文奥运是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设计理念 ,其中 ,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风貌是其重要内容。北京已有 30 0 0余年的建都历史 ,古城文化为奥林匹克精神赋予了新的内涵。所以 ,奥运行动计划对古城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延续的历史剖面和标志性景观通过旅游化识别 ,向世界展示古老的东方文化神韵。本文对奥运行动计划中的古城设计进行了景观解读和诠释  相似文献   

14.
建设世界城市:北京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提出的建设世界城市发展目标,既是北京城市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要求,也是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中国今后参与全球化的需要。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将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应对之策,即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构建首都大都市圈管理新体制,建设国际金融之都,打造各具特色的功能区、重点打造CBD功能区,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首都软实力等。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本质特征。建立在文化创新驱动之上的北京创意城市战略,必将带来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巨大飞跃。北京申请加入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正是这一飞跃的里程碑。北京创意之都建设需要逐步培育城市创新精神,形成创意城市的文化特质,壮大创意群体,建立以文化创新为核心的创意城市文化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6.
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古都,每个时代都在这座城市留下片片印迹,而这些与银幕上光影构建的北京相互映对,成为另一种历史,供我们阅读与思考。本文选取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影片进行分析,在影像的记忆与想象中透视城市化进程中北京的变迁,梳理变革转型中城市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首都文化与首都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都文化是立足于首都价值所提出的国家文化代表性概念 ,是对北京文化含义的拓展和清晰化。它源于首都的城市地位 ,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建设首都文化是首都文化人的神圣使命 ,必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 ,重视软件建设 ,以观念、纽带、环境、结构建设为切入点 ,充分抓住重大国际文化活动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结合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创新型城市、首善之区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以及通过文化资本的转化与再生、智慧资本的创新与运作,优势产业的发展与建构,经济资本的集聚与重组,塑造具有首都优势、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9.
明代定都北京以后,大规模的营建工程在历朝持续进行。作为基础建筑材料,石料在明代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明北京营建工程对石料产生巨大需求。为此,明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料采办活动。本文具体阐述了北京营建工程所需石料的种类、产地、采办和运输过程。明代北京营建石料采办在采运成本、运输组织、时间安排等方面均有周到的考虑和合理的安排,这是石料采办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