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炜 《社会工作》2009,(23):39-41
案例背景 吸毒人员阿明,男,24岁,上海本地人,系独生子女。高中毕业后,曾有过短暂的就业,后在赶时髦和好奇的心理驱使下染上毒瘾。因为长期频繁地注射毒品,感染了丙肝,GPT达到一千多,医生诊断其已濒临并发症高发期,一旦发作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昆明市强制戒毒所的实地调查,分析了青少年吸毒的心理原因.认为其吸毒的心理成因有好奇、苦闷、无聊的心理倾向;无责任化的心理倾向;粗俗化的心理倾向;从众的心理倾向,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被害人被害后心理的恶性变化——兼谈非被害人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被害人被害后心理的恶性变化——兼谈非被害人化过程王延君居高不下的犯罪率,在社会上最直接的反映,就是犯罪被害人的大量增加。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不仅直接侵犯了法律赋予被害人的权利,有时也因严重地刺激了被害人的心理,而很有可能造成其心理上的损伤;同时又由...  相似文献   

4.
刑罚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用以惩罚犯罪的制裁方法。犯罪与刑罚是刑法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如果说犯罪是统治阶级以刑法的形式确认的危害其利益的行为,那么刑罚则是统治阶级以刑法的形式规定的惩罚犯罪的手段。犯罪是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结果。刑罚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方面,是国家暴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强大武器。一个人的行为触犯了刑律,为什么要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5.
小组背景 这些年来我国吸毒人群(包括新型毒品)呈上升趋势。而且吸毒人群有低龄化的倾向,复吸比率极高,吸毒者对毒品有很大的依赖性,一旦染上毒瘾就难以戒掉。湖北作为华中毒品侵蚀的重要地方,并且以武汉为中心向周围的地区逐渐扩散,吸毒的人群也比较多。  相似文献   

6.
吸毒女性的社会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的研究证实,女性吸毒者具有不同于男性吸毒者的行为特征和社会心理。在女性吸毒者中,卖淫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近几年来,随着女性吸毒人数的不断增多,尤其是吸毒、卖淫和艾滋病之间关系的日益紧密,深入探讨吸毒女性的行为特征和社会心理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已成为预防艾滋病蔓延和禁毒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我们对上海妇女劳动教养所和上海戒毒康复中心共207名吸毒女性进行的问卷调查和部分个案访谈,对吸毒女性的行为特征和社会心理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首次吸毒的心理特征毒品危害之深重,对于信息传播极为发达…  相似文献   

7.
我国身处世界两大毒源地包围之中,近年来已经从毒品犯罪的"受害国"发展到"受害国与输出国兼具"的毒品犯罪重灾区。传统的制毒和贩毒犯罪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以化学方法提炼为主导的新型毒品犯罪接踵而至。文化变迁与亚文化传播诱发演艺圈涉毒违法和涉毒犯罪频发,并且在青少年群体中形成严重的负面"模仿"和"从众"心理效应。以犯罪学和心理学的视角透视毒品犯罪的社会诱因和心理动因,可以突破传统"堵源截流"的预防方法,为控制和减少毒品犯罪提供行之有效的对策:重视新型毒品犯罪理论研究和刑事立法工作,适时排除司法环节上的障碍;继续加强国际禁毒合作,有效遏制毒源向境内渗透;全面加强毒品犯罪的社会防控,将毒品犯罪扼杀在萌生状态。  相似文献   

8.
小组背景这些年来我国吸毒人群(包括新型毒品)呈上升趋势。而且吸毒人群有低龄化的倾向,复吸比率极高,吸毒者对毒品有很大的依赖性,一旦染上毒瘾就难以戒掉。湖北作为华中毒品侵蚀的重要地方,并且以武汉为中心向周围的地区逐渐扩  相似文献   

9.
任何犯罪行为,都是受一定的犯罪心理支配或影响的。同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一样,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研讨有关犯罪心理的一些辩证关系,对于揭示犯罪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这个问题作初步的探索。各种容易导致犯罪的心理,包括享受心理、利已心理、求刺激心理、报复心理、自大心理、风头心理、嫉妒心理、自戕心理、无耻心理、侥幸心理、无奈心理、义气心理、恐惧心理、颓废心理、冲动心理、宗教心理、模仿心理、盲从心理、好奇心理、性爱心理等等,在犯罪过程中起着这样那样的作用。所有这些心理因素,无不同犯罪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相关,大多同犯罪者自身的生理机制相关,无不同犯罪者自身所可能有的某些道德心理相关,上述心理因素相互之间又各各相关,犯罪伙伴间不同犯罪心理以及他们程度深浅不一的相同犯罪心理间也各各相关,从而构成了有关犯罪心理的五种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蒋涛 《社会》2006,26(4):160-172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南岸区戒毒所的调查,采用社会支持网分析方法,发现吸毒人员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很小,吸毒网络具有秘密性和牢固性。其相识关系提供毒品支持,朋友关系和亲戚关系提供情感和经济支持。吸毒人员的吸毒年限、有抢劫和偷盗行为对注射吸毒行为和共用针头注射吸毒行为有明显的影响等一系列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许多专家调查研究表明造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未成年人的个人心理、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法制观念及生理机制等主观因素,也有政治、经济、教育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在起作用。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绝对值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成为与社会环境污染、吸毒并成为三大公害,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是我们预防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型毒品的易制造、易携带、易服食、易隐藏等特性,使得新型毒品犯罪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新型毒品犯罪给世界各国的禁毒工作和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了新的威胁,中国也不例外。近些年来,新型毒品犯罪在中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应该借鉴美国、泰国及其他国家防控新型毒品犯罪的先进经验,积极采取有力的对策,从而有效地防控新型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13.
毒品犯罪集中体现了毒品问题在刑法规范、司法实践、社会评价等诸多层面的碰撞与反思,从毒品犯罪的历史、现实、未来的多重考察可以发现:超越对毒品犯罪的一般技术性、规范性、社会性认识,逐步引入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分析,尤其在禁毒国策的框架中思考毒品犯罪及其刑事政策发展,将能够对毒品犯罪的规范认定、社会共识取得更深刻的理解.自建国以来,毒品犯罪刑事政策经历了从线性到多元的历时性发展过程:建国初期的禁绝毒品刑事政策、无毒国时期的禁毒刑事政策、新时期的多元化综合治理刑事政策.当代中国惩治毒品犯罪的定罪刑事政策以考量严密犯罪圈为主要思路:对毒品犯罪的任何可能环节都考量设置罪名、量刑刑事政策以考量刑罚的最高压区为主要思路:对毒品犯罪始终保持最严重的刑种与刑度.从更具有长效意义的角度出发,可以认为:最好的禁毒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毒品犯罪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4.
贩卖鸦片烟,海洛因,吸食毒品,这个世界性的社会浊流,悄然地渗进了神州大地。断绝了三十年的毒雾,重新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冉冉升腾,这是一个必须严肃正视的问题。一、根绝多年的贩、吸毒问题沉渣泛起,有一个死灰复燃的环境。我国在五十年代禁毒,根绝贩、吸毒问题达三十多年,成功之举,举世无双。当毒品问题重新出现时,我们没有抗拒的准备,却有一个适宜于该问题生存的环境。首先是理论导向和信息爆炸出现反差。在五十年代根绝毒品问題后,我国与一些販、吸毒问题严重的国家只有官方的交往关系,其贩、吸毒流不仅仅不  相似文献   

15.
一、疯狂的渗透人口近百万,地处云南、贵州两省结合部的六盘水市盘县特区,气候宜人,矿产资源丰富。滇黔、盘水、盘兴三条干线公路贯穿特区10个区(镇)、22个乡。滇黔铁路支线——盘西铁路(红果——沾益),沟通了特区西部工矿区的3镇8乡,为盘县联系全国的交通动脉。近年来,少数贩毒分子趁我国改革开效之机,内外勾结进行走私贩毒,为害群众。由于大量毒品的流入,盘县的吸毒人员也随之增加,据公安部门统计,吸毒人员为全特区总人口的1.136‰。吸毒者大多分布在特区农村,毒品主要以鸦片为主。吸毒,对人类的身心健康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盘特老厂镇谭××一家六口,无一不吸毒。其大儿子因吸毒而走上贩毒的犯罪道路,铛锒入狱;其妻因吸毒过度死亡;连他年仅5岁的孩子也染上了毒瘾……。年龄稍大一点的人们恐怕都不会忘记,刚解放的那一年,盘县人民  相似文献   

16.
正法国首间合法"吸毒室"已在巴黎市第十区拉里博瓦西埃尔医院内开张,这家"吸毒室"的正式名称为"危险性较弱毒品消费室",吸毒者可以在专业人员监督下,在此注射毒品,并接受治疗。据悉,这间吸毒中心设在医院里,面积450平方米,它有自己的独立进口,中心内包括接待柜台、一间等候室以及一间吸毒室。吸毒中心交给巴黎佳亚协会管理,每天可接待100人。每天将有一名  相似文献   

17.
毒品问题现状美国是世界上毒品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是全世界最大的毒品销售市场。目前,在美国市场上销售掉的各种毒品占世界毒品销售额的50%以上。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的毒品年销售额已达1,000亿美元以上。美国是全世界吸毒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联邦政府《全国家庭滥用药物调查报告》提供的数字表明,美国一生当中至少使用过一次毒品的人为7200万人;每月使用一次毒品的人为ledo万人;每周至少使用一次毒品的人为221万人,也就是说,大约每100个美国人当中就有一个吸毒成瘾者。美国人每年花在购买毒品上的金钱高达500亿美元以上。毒品给美…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作》2011,(5):40-41
毒品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几大难题之一.吸毒不仅会造成家破人亡,还会贻害后代.一方面,父母吸毒对胎儿发育和儿童成长会造成严重损害.许多先天性呆傻、  相似文献   

19.
高琴 《社科纵横》2004,19(2):40-41
文章就毒品犯罪认定的证据收集、侦察手段进行论述 ,并针对个案分析分安机关侦察过程中工作粗糙造成犯罪分子有罪不能认定 ,法院审判与检察机关公诉之间的工作被动 ,进而提出要制裁犯罪必须依法办案 ,只有将公安侦察活动置于法制轨道 ,才能取得确凿的证据 ,使犯罪行为得到有效判决 ,起到法律的威慑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来自滇沪戒毒所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19世纪中叶那场鸦片战争的记忆被时间的长河缓慢地冲稀、淡忘,140年后华夏大地上的炎黄子孙突然发现我们已再一次地陷入国际毒品犯罪的重重包围之中,汹涌地毒潮滚滚涌向我国西南、西北、东北、华南边境,虽经多方堵截仍无法完全阻挡,以至从过境贩运毒品发展到吸毒蔓延。据统计,至1997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54万。按国际习惯估算,每个显性吸毒者I即已被公安机关发现并登记在册的吸毒)周围有5-15个尚未被发现的隐性吸毒者。我们若取系数6计算,全国的吸毒者总数已超过320万,约占全国12亿人口的2.7%,这些效率无论从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