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化与性别分层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宛丽 《浙江学刊》2004,(6):203-207
当代中国社会,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市场机制的发育,伴随着社会分化,性别因素、年龄因素、教育因素等与社会阶级阶层分化的相关性显著增长.在这一社会结构转型及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当代中国女性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状态,验证了曾被西方学者讨论过的工业化社会结构转型较普遍的两个命题:第一,在"女性地位机会增加"(第一个命题)的同时,两性社会经济地位差距在不断扩大;第二,不仅存在"女性地位分布的边缘化"(第二个命题)问题,同时出现了女性整体地位的弱势化问题.当代中国男女两性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差距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男女两性在社会资源分配中,是否获得了同等的地位机会?在社会地位上是否更加趋于平等?性别分化与社会阶层分化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在近些年来,已经引起中国社会分层研究者的关注,提出了性别分层的论题,对女性群体社会经济地位状态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经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 社会分化是社会发展的一定条件和结果。如何正确描述和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分化,是社会学探讨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社会分化包括二种基本形态,即功能性的水平分化和地位性的垂直分化。对人们在社会地位上的垂直分化,马克思曾以阶级论研究之,西方社会学曾以分层论研究之,中心意图都是社会不平等。社会主义建立之后,很多人认为垂直分化的问题已不存在了,好象这一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得到了正确的解决。事实并非如此,结论也不应简单化。  相似文献   

3.
女性的经济独立是显示其在社会生活中所处地位的重要指标,是其在公共及私人生活领域中个性自由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与此相关,如果女性处于经济依附地位则可能使女性丧失社会生活中的很多资源.  相似文献   

4.
杨萍  李艳波 《学术交流》2006,(10):145-147
在男权制度早已确立的周代社会,女性一生在不同时期随着身份的变化,其家庭角色及地位变化的轨迹是:为人母者地位最高,为人妻者地位最低,为人女者地位介于两者之间。不管女性处于何种角色,周代女性在整体上对于男子的屈从地位却是不变的,即便是“为人母者”,所具有的些许权力也只是强大父权的延伸。  相似文献   

5.
网络快讯     
计算机领域中的性别差异  目前 ,计算机领域中的女性大大少于男性。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份调查 ,这一领域中的女性和男性一样称职 ,然而她们的数目却一直不多。总的来说 ,女性比男性更早地结束其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学业 ,这就解释了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 ,尤其是在高级专业人员中男女比例失衡的现象。在计算机专业取得学位的女性少于男性 ,这意味着 ,计算机专业的教授中男性将大大多于女性 ,反过来又使男性在计算机科学中的统治地位得以保持。女性进入计算机科学的障碍似乎来自这个领域内部。在现代社会中 ,儿童从很小就开始接触计算机 ,许多…  相似文献   

6.
如今信息通信技术的发达,不仅使人们步入了信息社会,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结构。信息社会主张专业化、多样化和平等化,需要人类的智慧、信息、知识等潜在资源。过去,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人的劳动力是生产的源泉,然而在知识信息时代,信息的利用、加工与创造成为生产的源泉。女性特有的细致和创造能力符合信息知识社会的特点,将有助于加强女性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不具备信息利用能力的人则有可能在信息社会中落伍,成为被忽视的阶层。据1 999年韩国信息文化中心发表的信息生活实况调查分析,韩国女性的信息化水平只达到男性的1 2或者1 3,家庭主…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分化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分化是社会学从诞生之日起就研究的一个经典性的问题,但关于社会分化却见仁见智,一般也认为社会分化主要在分层这一维度上展开.本文首次提出社会分化至少有着三个最基本的维度,即社会分工、社会分层和系统功能分化,社会分化在这三个维度上展开自己的丰富内容.社会分工是社会分化的横向维度,是社会分化的基础与前提.社会分层是社会分化的纵向维度,是资源占有的分化标识.系统功能分化是社会分化的深化维度,是现代化的重要形态.文章认为社会分化对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正向意义与价值,它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本路径,是社会进步程度的一个标志,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推力.  相似文献   

8.
自晚清西方生命科学传入中国,生命科学即成为批评和重构社会文化、制度的知识资源。在社会性别领域,生命科学由于提供了大量关于男女身心知识,迅速成为建构男女气质、性别制度的重要力量。在1920—1930年代女性美的讨论中,生命科学知识与其他社会文化要素纠结在一起,改变了人们对于女性美的重新理解;这一理解体现在女性(气质)美的内涵必须考量女性身心结构的基础特征。如在彼时的"天乳运动"中,生命科学知识与国族主义、女性解放呼声、性美叙述等结合,重新构建人们对于"乳房"的认识,塑造新的女性气质。这一建构虽由男性主导,但女性并未保持着被动的地位,也相应作出了主动回应。  相似文献   

9.
范明林  程金 《社会》2007,27(5):114-114
以国家法团主义的理论视角作分析,国内许多由政府出面组建的社会团体大多采用主动依附性的生存策略,在强政府那里获得认可、授权和相应的垄断性地位。这可能是一种中国特色,也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国内社会团体的空间在慢慢放大。不过,这是一个“先整合、后分化”的过程,这种状态表明了中国目前存在着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现实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进步理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就是以人为本。正是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前途和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生成了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使这一科学理论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价值。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精神,演绎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精彩篇章。执政为民的理念,亲民的形象,爱民的情怀,诠释着以人为本的最高境界。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历史性飞跃,提示我们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产力,重视人的主体地位,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为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永不衰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关于汉代女性地位的问题,史学界一直存在着高或低两种相反的观点.这种情况的出现,反映了在史料缺乏的条件下对有效史料的不同取舍标准和解读立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的出土,使汉代法律的部分原始条文得以重现,从法律的角度判别女性的社会地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为史料缺乏而造成的偏颇.根据其中的相关法律规定,可推论汉初女性虽然有部分的财产和身份继承权利,在人身安全上也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是,在性别关系上,女性已经对男性产生依从性,其在家庭中的地位也不高,相比唐代而言,汉初女性的社会空间也略显狭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两性预期寿命、老年女性在老年人口中的数量和比重、老年人口性别比,以及老年女性在经济上、身心健康上、家庭和社会地位上等的弱势状态的分析,指出: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深刻的性别差异;老年女性是老年人口中极其重要、不可忽视的群体,是人口老龄化研究的重点人群和对象;老年人口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老年女性问题,解决老年女性问题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王鹏  干一卿 《社会》2022,42(4):183-213
女性的阶层地位认同研究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但缺乏多重建构视角下基于长期转型背景的世代变迁分析。本文旨在回答两个重要问题:第一,已婚女性的阶层地位认同是否受到婚姻匹配与代际流动的影响,丈夫、父亲与女性自身的客观阶层及其差异如何影响女性的主观地位认同;第二,上述影响模式如何随出生世代发生变化。在使用对角线参照模型分析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2017年的合并数据后发现:相较于自身的客观阶层,中国已婚女性整体上倾向于以丈夫的客观阶层来建构自身的阶层认同,但越年轻的世代这一倾向越弱;父亲客观阶层的影响则与自身客观阶层的影响并重,甚至随世代变迁略有增强。上述结果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家庭现代化模式,即已婚女性虽愈少依赖于配偶,但依然与原生家庭保持着紧密连结。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从封建社会的儒家思想当道,“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这使得“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成为女性语言和行为道德准则。这在称呼语中的性别差异中有所体现。随着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发展,女性地位逐渐上升,男女地位趋于平等,性别语言的差异也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有所减弱。本文将整理浅析从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到现代社会“女汉子”出现的汉语称呼语性别差异变迁。  相似文献   

15.
以追求效用最大化为原则,经济市场化对性别价值进行着重构。由此,出现了传统的价值评判标准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传统的行为规范受到严重挑战;性别不再是劳动力安排的主要原则;新一代劳动力以新的利益原则和机会选择职业;个人和女性收入意义重要化等现象。性别的价值地位发生了有利于女性的位移,性别的价格出现了有利于女性的变化。但是,市场化的这一重构只是在现有社会──经济框架中进行的,女性价值的开发、利用和提升更多地是对其使用价值而不是内在价值的开发、利用和提升。这对女性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6.
蔡建萍 《社科纵横》2006,21(3):107-108
方方小说题材广泛,在思考及描画城市平民、知识分子两大类题材的同时,并没有搁置对人类其他生存主题的思考,如女性主题。方方通过几个中篇对女性———知识女性、农村女性的生存状况及命运进行了书写,继续着她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她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所处地位和状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人,在农村,这一主体就是农民。改革开放以来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农民内部已分化为经济、政治及社会地位不同的阶层。这一变化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影响,针对农民群体分化的现实,选择、确定精神文明建设具体目标模式,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民群体的阶层分化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体内部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几十年来整齐划一的人民公社社员群体已不复存在。如何概括农民群…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 ,中国正面临着城市社会的来临。世界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 5 4% ,中国的城市化正在接近 35 % ,沿海一些省份已经达 4 6 % ,按照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发展经验 ,城市化每 2 0年左右翻一番 ,在未来的 2 0年左右的时间里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可能或超过 6 5 % ,这预示着中国将进入城市社会 ,并朝着后工业社会关系转化。这一巨大的社会变迁也是中国社会整体现代化的过程。关键是 ,社会整体现代化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伴随城市社会的来临 ,完全意义上的城市市民社会的形成将成为必然 ,这是人的社会化和人的现代化的本质体现。认识这一社会转型的本质属性 ,并能够超前预见这一社会关系的特质 ,对于认识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女性意识是反映女性地位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指标,其演变过程和现实状况却较为复杂,并在深层次上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当前女大学生在女性意识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矛盾与错位,并对其就业造成不利影响。必须大力关注这一现实问题,积极营造健康的女性意识氛围,促进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日本社会文化研究中,女性用语有其独特的地位。女性用语词语优雅、语气委婉、待人尊敬,既是现代日本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更因其生成于古代宫廷中的女房语,发展在男性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幕府时代,普及至近现代时期,成为日本社会历史变迁的生动写照。今天女性用语日渐消亡,日本女性语言逐步走向中性化、男性化。这种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也同样反映着当今日本社会发展、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