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进 《社会》2001,(7):25-27
人们一般将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结合而成的群体称之为“部落”。本文所讨论的“部落” ,是特指那些坐落于都市的边缘地带 ,以高校为载体 ,以血缘或“学缘”、业缘等为纽带的群体。这是特殊的历史时期都市中颇为独特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2.
贺昌盛 《唐都学刊》2003,19(3):25-29
这里所说的中国“西部”的概念 ,应当区别于单纯以地理学或经济学的尺度所划分出来的那种区域性的概念。它既不同于一般所认为的中国西北、西部陲疆和西南等在地域上的综合 ,也不同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所谓欠发达的或有待发展的西部经济形态 ,所以 ,不妨称之为“文化西部”。所谓“西部文化” ,主要是相对于以农耕文明形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 ,和以现代都市文明形态为基本范式的京、津及沪、穗等现代城市文化而言的。这一文化形态在总体上显示为一种以“游牧文明”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形式 ,无论是在自然条件和生产方式 ,还是宗教信仰或民族个性上…  相似文献   

3.
正里弄是上海最浪漫、最能够触动人心的人性化的都市景观。19世纪60年代,上海开始出现里弄和公寓里弄等几种类型,其中石库门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通常被认为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征之一。  相似文献   

4.
论著提要     
从六十年代初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无权的人加强了把自己组织起来争取改变社会结构的努力。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目的或信念,也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运动——政治的、社会的或宗教的,都有一个相同的基本结构形式和发挥功能的模式。不管什么地方的人们把自己组织起来去改变社会的某个方面,一种非官僚机构式的,但却十分有效的组织结构形式似乎即将出现。我们把这种类型的结构称之为“分割开的多头网络”(Segmented polycephalous Network),简称为SP(I)N。传统的组织图通常包括按等级顺序  相似文献   

5.
精英的规模     
在研究农村问题时 ,“精英”这个概念使用的频率挺高。综合大家的各种分析 ,可以说农村精英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拥有的 (经济、权力或关系 )资源丰厚 ;个人能力较强 (这里的能力包括个人的知识、智慧、为人处世的技巧等 ) ;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于村干部和其他选举时强有力的竞争者 ,学界同仁们往往将其称之为村庄的“权力精英”、“非治理精英” ,或统称为“政治精英”。我是以村民自治、村委会选举为楔入点进入农村问题研究的 ,对于包括村干部在内的选举中的风云人物 ,我习惯地称之为“选举精英” ,认为他们都具备了上述三个特征。一次在浙…  相似文献   

6.
市民阶层与拟话本小说的兴起宁俊红明代中后期兴起了整理、改编前代话本或模拟话本形式创作的、专供阅读的短篇白话小说,我们称之为拟话本小说,代表作品为“三言”、“二拍”。与言志、载道的诗歌、散文不同,拟话本从形式到内容都很特殊,在文学史上的出现也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7.
张敦福 《社会理论》2008,(1):234-246
谈到社会形式,最容易让人想起的就是齐美尔(1858~1918)。实际上,齐美尔关于社会形式的理论很可能得益于康德(1724~1804)。关于形式和内容(formversuscontent)的区分是康德哲学的重要贡献。康德把在知觉中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称之为“现象”,“现象”由两部分构成:由于对象的部分,他称之为“感觉”;由于我们的主观装置的部分,则是“形式”,它把杂多者按某种关系整列起来  相似文献   

8.
女性性心理逆变从形式上区分,有突变式与渐变式。凡女性受害后很快助纣为虐,协同色狼强奸民女或自操卖淫、淫乱勾当的为突变式。有的女性从被害人转变为加害人的时间过程较长,性心理逆变在接二连三地受到异性侵害的同时逐步完成,为渐变式性心理逆变。在刑事被害人学的研究中,将集数起刑事案件于某被害人一人之身的现象称之为聚合被害,并认为当来自数人的犯罪侵害汇集于一人之后,这种犯罪的“合力”必然使被害人受到犯罪毒素的交叉感染,从中毒走向蜕变。在此我们从对三种现象的剖析入手,研究聚合被害现象与性心理逆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墨经》中的推论形式虽为国内外一些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至今仍有不小的意见分歧。文章针对这一情况,就长期争论不休的“或”、“效”、“辟”、“援”、“推”、“止”、“擢”等七种推论形式作了论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探讨了类推、类比是中国古代逻辑思维论式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人类逻辑思维初始形式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来到南昌市东湖区百花洲路居委会,这里的居民们总要骄傲地谈起他们的居委会主任魏道贞同志。居民王德慧说:“我这50多岁的人,在好多地方住过,从未见过象魏道贞这么尽心尽责的主任。”居民周玉洁说:“魏主任时时刻刻把居民放在心上,她是把居民当作上帝来服务。”小学生倪斌说:“魏奶奶经常关心我学习,象我  相似文献   

11.
文化大革命的“急风暴雨”以“摧枯拉朽之势”和“排山倒海之力”,不但破坏了城市的党政组织,而且席卷了城市的基层社会,使得经过恢复和调整而逐步健全的居民委员会组织和刚刚走上正轨的居委会工作遭到严重破坏。居委会在文革中被视为阶级斗争的前哨,兴无灭资的场所,生产斗争的后方,它是当时社会革命的缩影。文化大革命初期,在“政治建街”和“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任务落实到基层”的口号下,有些城市的街道组织实行军事编制,下设连、排、班。连设正副连长,代替居委会主任,其规模相当于原来1至2个居民委员会管辖的范围;排设正副排…  相似文献   

12.
王元腾 《社会》2019,39(5):203-240
本文详细考察和比较了都市户籍移民和流动人口分配公平感形塑过程中参照群体选择及相对位置效应的内在逻辑,揭示了社会比较机制的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在报告分配公平感时,户籍身份成为都市移民选择参照对象的制度性基础,拥有都市户口者方可成为户籍移民的参照对象,而流动人口的参照群体更为开放和多元,倾向于与所有都市常住居民进行比较。与此同时,即便考虑到社会网络结构、迁移时长、迁移世代等因素,结论仍具稳健性,来源地居民均不会被二者视为参照群体。另一方面,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位置距离对分配公平感的形塑作用之于户籍移民和流动人口并无显著差异,同时呈现非对称性特征:参照优势地位者体现了“平等主义”心态,参照劣势地位者则表现出“损失厌恶”的特征;相对位置距离的拉大给参照劣势者因损失带来的厌恶情绪大于参照优势者因获益而产生的满足感知。  相似文献   

13.
徐云 《社会工作》2011,(21):59-60
空巢现象的背后,是老人们的孤独生活。上海市东明路街道红枫苑居委地处城乡结合部,现有居民七百多户、近两千人,其中老年人口占到实有人口20%以上。但在这里,老人们享受到的却是守望相助的邻里温情。由居民自发成立了“阿婆茶室”、花迷俱乐部、  相似文献   

14.
魏伟 《社会》2008,28(1):77-77
在西方学术语境中,都市运动(或称都市社会运动)代表了和主流社会运动研究截然不同的学术和理论传统。都市运动成为近年中国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但没有被置于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之中。本文从批判性地考察中国学者对“都市运动”这一术语的“借用”开始,然后对西方的都市运动研究的理论脉络进行梳理,突出揭示都市运动研究和主流社会运动在理论观点和研究旨趣方面的差异。文章认为,西方都市运动研究注重学者参与和立足社区的传统,对今天中国的实证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日本都市农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都市农业研究上海市农委方志权“都市农业”,这个词在日本最早出自于二战之后。六十年代后半期首先由学术界提出了“都市农业”这个概念,之后被正式采用并广泛使用。应该说,都市农业是伴随着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度发展而来的。在“都市农业”之前,日本则一...  相似文献   

16.
张丹芹 《社会工作》2008,(23):58-59
“经济人”指的是以追求私人最大经济利益为惟一目的,并按经济原则活动的主体。美国学者庞德指出:“人的本性或本能有两类,其一可称作扩张性的或自我主张的本能,另一种可以称作社会本能。”“社会控制的任务以及我们称之为法的那种高度专门化形式的社会控制的任务,就在于控制这种为了满足个人欲望的个人扩张性自我主张的趋向。”这表明,人的本性的缺陷导致需要通过立法、  相似文献   

17.
曾军 《求是学刊》2007,34(3):104-106
一谁在生产都市文化?当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包含着对“都市文化”和“文化生产”两个问题的前提预设。就“都市文化”来说,它包含着狭义的“都市性的文化”和广义的“都市中的文化”。就“文化生产”来说,它同样也包含着狭义的“将文化作为一种商品来生产”和广义的“将生产作为文化创造的隐喻性表达”。进而,在“谁”这个问题上,同样也包括着狭义的作为“创造者”的个人和广义的用以意指一个创造者群体的机构(institution)。这种前提性的区分在我们进入都市文化生产主体的讨论时非常重要,它包含着都市文化生产中某些根本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楹联是我国独有的艺术形式,长联是楹联的“鸿篇巨制”。长联的划分标准“字数说”只是相对的;长联大约始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宫廷应制之作,在清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与短联相比,长联在使用排比、对仗、押韵和用典方面,都有具独特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将商品经济关系以及市场经济关系从经典作家的“生产关系”中剥离出来,提出“生产力运动的经济形式”这一新范畴。认为商品经济形式是社会生产力的经济形式中的一种。当代社会生产力的现代物质技术形式与商品经济形式的统一,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的生产力基地。当生产力的商品经济形式在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并由此影响社会经济的其他方面也采取商品经济形式时,这种经济形态便被称之为“商品经济”,从它的调节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角度看,这种社会经济便是“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0.
一在艺术史上,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艺术风格或艺术流派的诞生,往往伴随着与原有诸艺术存在之间的辩护与反驳之争。后来者每每声称唯有自己才是真正的艺术,此刻是所有那些僭越至今的冒牌货们让位的时候了;而先居者们则每每宣称那后来者不具备艺术的起码条件,根本就不能算艺术。这种论争最后又多以艺术“开放体系”来容纳诸方为结束。这种由互相拒斥起而以开放体系终的程序一遍又一遍地被重复着,贯穿着整个艺术史。文学史自难例外。从来的诗人作家与理论家批评家们多将自己心目中的某一特定文学理想、文学追求论证为文学的唯一本质。于是,“我希望文学中有此”就变成了“文学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是”。一个特定文学主张的出台,常常伴随着阿基米德式惊喜的呼喊:我找到了!我终于找到了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