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传统文学批评遗忘的村上春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 ,《失乐园》风靡中国 ,让普通的中国大众认识了日本文学 ,也让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中国大红大紫了一回。然而 ,就在人们还在回味“久木与凛子双双殉情“余热的同时 ,另一位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又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村上春树热”。  自《挪威的森林》开始 ,村上春树的小说在日本、港台、新马等地倍受青睐 ,90年代以来 ,在中国大陆市场上也是一路人气飙升。《挪威的森林》一书 ,于 1989年首次由漓江出版社翻译出版以来 ,已经再版多次 ,每次都被抢购一空。同时该书也成为盗版书市场的抢手货 ,这…  相似文献   

2.
论《呼啸山庄》中凯瑟琳和希克历之间的超人间的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啸山庄》是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作品,无论哪一类读者读了这一部小说,都会被作品中主人翁凯瑟琳和希克历之间狂风暴雨般的感情所惊讶,甚至觉得不可思议。本文通过对男女主人翁间的感情的深入剖析,把他们之间的感情定位于一种“超人间的爱”,从而使他们的爱从“不合情理”、回复到“合乎情理”,从读者“不可思议”到“可以理解”上。  相似文献   

3.
魏耕原 《唐都学刊》2006,22(6):133-136
在中国煌煌的经史子集及后来勃兴的戏曲、小说中,明清之际的金圣叹,经过方兴未艾的通俗叙事文学的洗礼,以卓识巨眼勘定:《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并言:“圣叹本有才子书六部,《西厢记》乃是其一。然其实六部书,圣叹只是用一副手眼读得。如读《西厢记》,实是用读《庄子》、《史记》手眼读得。便读《庄子》、《史记》,亦只用读《西厢记》手眼读得。”(《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这虽然带有批评八股文的评点家底气,但却道破了今人每言的打通文史哲关节的大道理———要用文学批评的眼光去打量《庄…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中的“袭用”现象刘书成对古代小说创作中存在的“三大现象”——“续书”、“混类”、“与戏曲渗透”,学术界似乎已成共识,并有不少专论。但不知何故,对另一种同样被学者们公认的现象——“袭用”,却仅有一些探寻小说源流、影响的考据性文字略有涉...  相似文献   

5.
文学与电影的百年匹配与折磨─—文学影像化的跨世纪回溯孙立峰一百年前,在法国巴黎迦夫埃昏暗的地下室,卢米艾尔兄弟摄制并且公映了世界第一部电影。从此,文学─—尤其是小说与电影之间,便呈现出意义明确但却若即若离、似远似近的纠缠甚至是折磨的关系。这里所谓“意...  相似文献   

6.
<正> 老舍早期小说《猫城记》,从六十年代开始,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在欧美一些国家及日本越来越广泛地流传开。作了一个小小的统计之后发现:老舍小说在国外译本最多的是《骆驼祥子》,居第二位的竟是《猫城记》。此书已译成英、法、日、俄、匈五种文字,八个译本。 1964年,美国密执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杜尔温的英译本。1970年,美国俄亥俄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威廉·莱尔的英译本,它被认为是“中国小说的生动、合乎语言习惯和忠实于原文的译著,犹如中国现代文学译林中的一只珍異之鸟。”1977年,苏联科学出版  相似文献   

7.
一日本和中国,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具有这样的历史共同性:都被欧美列强强迫要求开国,并在政治和经济的半独立、半从属状态中,以“富国强兵”(日本)或“自强求富”(中国)为号召,力求近代化。然而,这一走向近代化和对外自立的过程,在日本进展很快,但中国却过于缓慢,并加深了对外从属的程度。两国的这种方向性的相对差异,也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源氏物语》翻译三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以量 《日本研究》2011,(3):117-123
自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时期以来,与这个时期的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相配合,大量的外国文学名著走进千家万户,作为日本古典文学名著的《源氏物语》也不例外。从这个时代开始,中国人开始阅读到《源氏物语》的全译本,从而能够从总体上把握这部古典名著的特色。至今,《源氏物语》的汉译本出版了十余种之多(包括全译本、节译本、缩写本、改写本等),估计今后还有新的译本出现,对这样一部世界古典名著来说,诸多的汉译本的出现并非一件坏事,但译文的良莠不齐可能会影响到读者对《源氏物语》的理解,甚至影响到对日本古典文学的认知,因此,从学术上对这些译本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认识这部作品乃至日本古典文学。  相似文献   

9.
再谈《红高粱》已经是一种怀旧,但面对当前令人眼花缭乱却精神萎靡的中国电影,怀旧也许可以重新发现我们渴望却失落了的东西。本文将通过反思电影《红高粱》所经历的“东方主义”理论批评,探讨电影语言所张扬的中国文化精神,梳理传统文化与东方主义这两者在中国电影中纠缠不清的关系,并提出在文化的全球商品化时期,中国电影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1“伟大的美国小说不能回避压迫和爱这两个关键问题。美国黑人妇女恰恰卷入这场风暴的漩涡中心。《娇女》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伟大小说。”①的确,当代黑人女作家莫里森重弹着压迫与爱的主旋律,但她采用的艺术方式却令这种传统歌吟成为炫烂博大的奏鸣和恢宏悲壮的祭仪。本文着重探测《娇女》(又译《心爱的人》)最为突出的艺术方式──强化引导母题的力量。所谓“母题”,指的是一个主题、人物、故事情节或字句样式,它一再出现于文学作品里,构成一条线索;或一个意象或“原型”,由于一再出现,使整个作品有一脉胳。“引导母题”则是具有…  相似文献   

11.
日本当代文学研究的新收获——读《日本当代文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李均洋出席学术会议或在大学授课,同行之间常有这么一种说法,日本文学研究是“中间多,两头少”,即研究近世特别是研究近代的多,研究古代和当代的少。没有具体统计论文和专著,但这似乎是一...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 ,无论是研究日本近代文学抑或中国现代文学 ,“私小说”都是一个难以忽略的话题。1这首先是因为 ,“私小说”是近代以来日本文学中最独特的样式 ,它所表现出来的诸种特征直接联系着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个性。在这个意义上说 ,理解“私小说”不仅是认识日本的文学而且是理解日本文化、日本民族的精神结构的一个有效途径。其次 ,众所周知 ,中国现代文学的 3 0年历史与日本社会、文化、文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而其中“私小说”和“普罗文学”尤其引人注目。 2 0世纪 2 0年代 ,以“私小说”为主的日本近代文学 ,极大地影响了一代留…  相似文献   

13.
司马辽太郎是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他 1 92 3年 8月 7日出生于大阪市 ,1 996年 2月 1 2日逝世。从 1 956年发表小说到1 988年发表最后一篇小说 ,他共出版小说 57部 ,其中长篇 36部。他几乎获得过日本所有著名的文学奖 ,还获得日本“文化功劳者”的称号 ( 1 991年 )和“日本文化勋章”( 1 993年 )。司马辽太郎虽然不是历史学家 ,但他的历史小说中关于战争和历史的观点在日本影响甚大。日本许多政府官员、大公司的经理和职员都承认司马的历史小说对他们的影响。1近年来日本出现的一种主张重新认识日本历史的所谓“自由史观”也与司马的历史小…  相似文献   

14.
宋刚 《日本研究》2008,(3):80-82
大正末年至今,“私小说”这一文学表现形式一直活跃于日本文坛。而日本的自然主义文学正是私小说的源泉之一。因此,看清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真实面貌,是我们理解私小说,乃至打开日本人心理之门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的关键,就是要搞清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是如何被日本文坛所接受的。本文认为,1891年末到1892年初在森鸥外与坪内逍遥之间发生的“没理想论争”的结果之一,就是法国的自然主义文学开始被日本文坛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被称为“群经之首”的《尚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和最珍贵的一部文化典籍。史学家称其为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信史,文学家称其为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散文总集,文论学家则称其为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应用文汇编。各家所论自有深刻道理,只是立论角度不同而已。如果就文体格式的角度看,《尚书》当属应用文范畴。因此近代疑古学者钱玄同虽不相信《尚书》,但又谓《尚书》似乎是三代时的“文件类编”或“档案汇存”,却有几分道理。一作为古代中国应用文的初始实践,《尚书》自有其内在的根源和外在的依据。首先,从书名称谓看…  相似文献   

16.
曾一果 《阅江学刊》2012,4(2):91-96
苏童在其以《妇女生活》为代表的小说世界中塑造了各种"叛逆女",却并不是迎合"妇女解放"思潮。侯咏在改编苏童小说的基础上,试图用电影《茉莉花开》打造一部符合女权主义思想的"女性启示录",但最终展现给观众的事与愿违,是一部杂糅、拼贴的"后现代主义"的女性故事。这样的一种拼贴风格或许正是当下中国影像文化的真实处境,缺乏真正的思想意识和艺术创见,许多影像产品只是不同思想观念的大杂烩。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当代电影与中国美学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美学对中国当代电影有深刻的影响。中国美学除“古典”概念外 ,也理应包括近现代的美学思想。在中国当代电影中 ,中国传统美学不应是一个被取缔的对象 ,即使是批判传统中的隋性 ,也是为了光大和发展传统。作为舶来品 ,尽管电影中的游戏、娱乐性等使中国电影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但电影中的中国伦理和民俗性审美又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在不可回避的“后现代”中 ,意象或意境论对中国当代电影保持民族的自主性仍有着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又不可硬性追求所谓“中国化” ,或为表现意境而生造“意境” ,关键是怎样将高科技、现代性同中国美学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才是中国当代电影所要解决的难点 ,也是我们摆脱后殖民语境中看人脸色行事的一个根本转折点  相似文献   

18.
当前日本少年暴力犯罪现象浅析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部平战国1998年日本中小学毕业典礼季节,与往年迥异,众多的校园内出现了荷枪实弹的警察身影。这被人们称之为“‘戒严’毕业典礼”。①据日本文部省与警察厅的统计资料表明:实施或要求实施这种“‘戒严’毕业典礼...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两部当代日本电影,寅次郎是第一部电影中的主角,安次是第二部电影中的主角。用现代文艺的说法来表达,这两个人与其说是“主角”(hero,原意“英雄”),倒不如说是反主角(antihero,反英雄)。因为在传统电影中担任主角的,几乎都是十全十美的伟人、奇侠、才子佳人或侦探之类,所以“英雄”和“主角”两词在英语中竟是合一的。显然寅次郎和安次不是这样的英雄,也不是这个意义上的主角,他们是普通人,他们所作所为毫无“英雄”气息,他们的生活情景就如发生在我们这样一些普通人的中间;然而,他们又是夸张的,就象阿Q一样。他们也如同阿Q一样,身上洋溢着一种广义的英雄气息,正是这种气息,使他们当之无愧地担当文学电影乃至绘画的主角(英雄);也如同阿Q一样,我们在许多人身上,在我们自己的身上,看到了他们的影子。安次:一个以“无主体性”来求生的人安次是一个跑龙套的角色。跑龙套角色,从纯  相似文献   

20.
郭芳 《东西南北》2011,(22):68-70
在一部英国人写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香格里拉”被描绘成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圣土。 从此。“香格里拉”成为西方世界里“世外桃源”的代名词。这后来被《不列颠文学家辞典》认为是该小说最主要的功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