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静 《社会工作》2011,(15):20-21
一 标签理论关于越轨行为的基本观点是:在人们变成越轨者并持续作为越轨者的过程中,因为被贴上越轨者的标志是一个关键因素。在我国,由于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对于吸毒者,社会公众往往会给其贴上“越轨者”的标签,对待吸毒者的态度是既怕又歧视,  相似文献   

2.
孙艳艳  王卫 《社会》2001,(7):44-46
随着青少年越轨的日益严重化、低龄化以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人们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试图解决青少年越轨问题。笔者认为 ,大力构建家庭文明是有效预防青少年越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家庭与青少年越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在当代社会 ,家庭的不断消解、崩溃所带来的是家庭功能和作用的日趋弱化,由此所引发的青少年越轨问题愈来愈多、愈来愈严重。美国的贝伯所做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 :在所有的青少年犯罪中 ,80%犯罪者出自破裂的家庭。据我国有关专家统计 ,在中国 ,父母离异的家庭中 ,青少年犯罪率在40 %左右。而在家庭类型结构中仅占总数5%的…  相似文献   

3.
私营企业中手段性越轨的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岚  王平 《社会》2002,(10):30-33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认为 :轨越是对公认的社会规范的背离和违反 ,它同正常行为一样 ,是社会结构的产物 ;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在于社会提供的文化目标与社会所赞成的实现这些目标的制度化手段不一致。相对于目标性越轨 ,手段性越轨以非法谋利和非法致富为其特征。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私营企业中手段性越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不可否认 ,私营经济在方便人民生活、解决就业、创造财富和扩大税收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并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另一方面 ,私营企业作为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始终以追求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学术越轨囊括了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的内容,表现为情节轻重不一的违反学术规范、违背科学精神和科学规律的行为。学术越轨的诱发因素包括学术“马太效应”,学术评价体制不完善,学术行政化,学术道德失律,图书馆、期刊社、出版社的不作为以及越轨行为低成本化等。学术越轨不仅影响学者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誉,还会损害高校、科研院所的形象和声誉,影响学术界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的步伐。防治学术越轨,不仅要实现学术约束机制化、职业伦理制度化、评价体系完善化、终端系统功能化,还要防范研究生的学术越轨行为。目前,关于学术越轨的相关概念尚未达成共识,对学术越轨的防治方法研究不足,研究深度不够。  相似文献   

5.
陈彧 《社会工作》2008,(2):24-26
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大变革,越来越多的越轨行为,如吸毒等,暴露在人们身边,而越轨者作为社会的边缘群体一直被人们歧视。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化的助人工作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并且开始关注越轨者,对其进行辅助工作。关于越轨行为产生的标签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明星负面行为层出不穷,需要研究代言明星违情和违法的负面行为对感知道德评价以及品牌态度的影响,为企业选择明星代言人的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第一,相比“违法行为”,代言明星的“违情行为”会导致更低的感知道德评价;第二,社会公众对代言明星负面行为的感知归因会对感知道德评价产生显著影响;第三,对于实用品或享乐品,当对代言明星的感知道德评价下降时,都会危害代言产品的品牌态度。  相似文献   

7.
越轨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Deviance)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分支。它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的越轨行为。越轨社会学在西方国家的研究中起步效早。它最初的一项卓越研究是法国社会学家E.涂尔干的《自杀论》。从本世纪60年代起,越轨社会学的研究受到西方社会学界和西方各国政府、警察、法律等系统的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结果使越轨社会学成为社会学分支学科中发展最成熟、理论最系统、研究方法和工具最为现代化的一门分支学科。由于越轨社会学家们所使用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所提出的具体政策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概括起来,这些流派主要有以下6个:结构-功能学派、芝加哥学派、惩罚-阻止学派、标签学派、日常生活方法论学派和冲突学派。(一) 结构-功能学派结构-功能学派把整个社会视为整合和有序的机体。这一学  相似文献   

8.
社会解组论     
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学的主题之一。社会解组论就是从传统的功能主义的角度来考察社会问题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社会之所以能够有秩序地运转,是因为有一系列的规范、规则在起着制约的作用。广泛的社会规范规定着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会受到赞许,什么会遭到反对。这些规范,准则控制着个人和群体的行为,使社会呈现出有序的状态。而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行为规范受到人们的怀疑或不再适用了,而新的规范尚未建立或尚未被人们普遍接受,这样,  相似文献   

9.
关于城市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市农民工”问题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城市农民工的研究状况从收入、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分层、社会心理、越轨等方面作了具体考察,分析其研究的特点,并提出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边缘青少年”是乡村中新出现的危险青少年群落,由他们所组成的亚文化社会已经成为对抗村庄社会的“灰色社会”。本文通过对湖北荆州市H村一个边缘青少年群体的实证调查,解析边缘青少年的权威结构,解读边缘青少年的行为和心理依赖,解析边缘青少年群体的隐性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公平、公平感和公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调“效率优先”并非意味着排斥社会公平。公平不仅仅是一个伦理学原则 ,它也是提高活动效率特别是提高整个社会活动效率的重要条件 ,甚至是必备条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在运用诸种因素对员工实施激励时 ,员工主观上产生的公平感状况是激励行为能否收到预期成效的关键变因之一。因此 ,有关“公平”的研究还应该是激励理论的重要内容。问题还不限于此 ,实际上 ,社会的公平机制对于整个社会心理环境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从而导致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的重心改变。从目前来看 ,如果忽略了这一问题 ,就会形成直接的社会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  相似文献   

12.
吴建平  风笑天 《社会》2002,(9):36-38
问题的提出社会问题研究是应用社会学中的一个主要领域 ,社会学从创立起 ,便一直关注着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可是 ,社会问题研究本身却存在着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何界定社会问题 ,对此 ,学术界争议颇多 ,各有各的定义和看法。而正由于此 ,学者们在研究社会问题时往往没有一个清晰的逻辑标准或一种明确的研究平台 ,从而在研究中出现一些逻辑混乱现象。比如 ,对于犯罪(或越轨)问题 ,虽然公认其为一个社会问题 ,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确定它到底指什么 ,因而 ,便有多种理论解释视角 :法国人类学家布罗卡(PaulBroca)为代表的生…  相似文献   

13.
行为治疗亦称“行为矫正”或“行为改变”,它是根据条件作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改变个体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和技术,起源于美国行为主义者华生和斯金纳提出的行为主义原理,其中大多基于操作条件作用的原则,少部分来源于班杜拉提出的观察模仿学习和示范作用等社会学习原理。该治疗方法不仅可用来改变个体的不良行为,而且可作为管理整个社会的方法,被用于某些极难处理的问题并取得极大成功。一、行为治疗原理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性犯罪,在我国城市或农村是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对社会治安危害甚大。为了有效地防治,必须探讨青少年性犯罪的根本原因,只有弄清原因把防治措施建立在科学的理念基础上,才会行之有效。到底是什么原因驱使青少年实施性犯罪行为呢? 主张“冲动论”的学者认为,青少年处于青春发育期,这是一个性成熟时期,犯罪的根本原因在于性的冲动。所谓性的冲动也就是本能冲动。我国有人似乎不同意“冲动论”。而认为那些意志力薄弱,品格低下者往往经不住来自外界(异性)或来自自己内部(性欲)的刺激。不能抑制自己的邪恶的本能冲动而形成犯罪动机。由此可见犯罪与本能冲动的关系问题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前一种观  相似文献   

15.
女青少年的逃夜,是家庭教育中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作为女孩的家长而面临这个问题的,大多是既心急如焚又束手无策。虽然大家习惯上将孩子未征得家长同意,私自地、随便在外过夜称作逃夜,但事实上,她们逃避的不仅仅是“夜”,还有“昼”,所以,将这种行为称作“擅自离家出走”较为妥贴。女青少年的擅自离家出走,数量很少。擅自离家出走和违法犯罪之间虽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女青年的擅自离家出走,也是导致她们自身堕落直至危害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违法犯罪女青少年中绝大多数人,都曾有过擅自出走的行为。据上海某工读学校的调查统计,在近几年的有不同程度违法犯罪的女学生中,有占总数80%的人,曾有过擅自出走的行为。所以,这个问题不仅应引起家长,而且应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大学生越轨行为呈现四个特点:由个体到集体、从少数到多数、由隐蔽到公开、由反感到认同。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危害在于影响他们获取知识和技能,使其生活不可预知且充满危险,弱化其遵从动机并且导致信任危机。标签理论视阈下的大学生越轨行为要经过"初级越轨"和"次级越轨"两个阶段的转换。因此,高校需要理性对待大学生的越轨行为,教师以及辅导员要客观评价学生,同时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如 《社会》2000,(10)
“整合力系”的脉络构成因学生心理负担重而导致学生自杀、犯罪等越轨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学角度看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因素会导致社会冲突 ,社会结构因此处于紧张状态。社会紧张加剧到一定程度 ,就会导致社会问题的产生 ,出现社会解组 ,甚至出现社会解体。每一社会结构都需要安全阀机制 ,它是社会结构的预警系统 ,同时又是社会结构的救济系统。德国社会学家科塞认为 ,敌对情绪的发泄具有安全阀功能 ,社会安全阀使猛烈的敌对情绪不断排泄出去 ,而不至于破坏整个社会结构。人的心理压力也是一个复杂的结构 ,是一个来自多方压力的“整…  相似文献   

18.
王平 《浙江学刊》2012,(4):204-209
本文依据社会表征理论,提出新的电视对观众行为影响的研究框架,以此分析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对当代青年婚恋社会表征的呈现过程,以及社会表征对青少年恋爱观的影响。通过深入剖析婚恋交友节目的表征呈现策略与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探索性地分析婚恋社会表征对青少年爱情价值观、角色认知和行为模式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呈现的社会表征并没有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不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恋爱观,建议加强对现实类电视的监督,并在多学科领域开展媒体对青少年影响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攻击性行为是青少年偏差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这种偏差行为会给他人带来伤害或安全隐患,甚至会发展成为青少年犯罪,所以应在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产生的早期及时进行恰当的矫正,使青少年获得健康的身心发展状态。小组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矫正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行之有效的新兴矫正方法,必将会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原因剖析——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分析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社会学的“社会支持”理论为指导,分析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的宏观支持系统(国家支持子系统)、中观支持系统(群体支持子系统)、微观支持系统(个体支持子系统)的缺陷,再从社会支持的性质角度分析了支持现状的不足。重点分析社会支持与青少年犯罪的直接关系,提出通过完善青少年社会支持系统来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