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与探索》作为理论园地的一株幼松,已经傲然于理论探索的严寒与酷暑之中十个年头了。我为她高兴!为她骄傲!为她自豪! 十年来,我是她热情的读者、积极的作者,从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作为一名中青年哲学理论工作者,她是我的老师!是我的朋友!是我在理论上不断前进的阶梯! 《学习与探索》有自己的理论风格,这就是学习、探索的风格。所谓“学习”,就是  相似文献   

2.
我是研究日本经济的,常到日本去。日本朋友问我对日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常喜欢用“三个吃惊”来表达我对日本的印象。 第一个吃惊——战后的高速增长 第一个吃惊是战后的“高速增长”。战败初期就不用说了,就是到了50年代的中后期,有几个人预想到日本经济以10%的速度持续地“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去年11月6日—12月6日,我参加中国青年考察团,到日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访问考察。访问期间,我们与各界日本青年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交流和对话,畅谈友谊,交流思想,展望未来,共同探讨面向21世纪的两国青年肩负的历史责任。正是在这些对话中,我开始了解日本,开始了解日本人。与日本青年对话,“国际化”是我最常听到的一个名词。就象我们中国人说“改革开放”一样,日本人也把“国际化”挂在嘴边上。我们在热海与东京青年会议所的朋友们合宿时,我与担任翻译的太原由利子小姐交换名片,顺便问她名字的日语读法。她告诉我后,我说,如果你在名片上印上罗马字就方便多了。她笑着对我说:“看来我的国  相似文献   

4.
贺喜     
今年以来妻子随份子的事越来越多,起初她只是参加朋友的婚宴,但是到了后来不管哪位朋友的小狗小猫生了崽,也会向她发出贺喜之约。一天妻子对我说:“这样下去亏损太严重了,我得出个题目也让她们来给咱贺喜。”我说:“办婚宴咱们没得想,迁新居时机不成熟,想养个小狗小猫你又……”此时妻子一拍大腿说:“有了,你不是养着一条银龙鱼吗?就让它生崽好了。”我哈哈大笑说:“那可是条雄性鱼,怎么可能会生出小崽?”妻子说:“你认为她们能认出公母?你就等着瞧好吧!”  相似文献   

5.
我和社会学     
1936年春 ,我到了日本 ,这年9月考入日本大学经济科 ,后来进入社会科专修班 ,师从园谷宏先生学习社会学 ,我和社会学的关系 ,可以说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我原来准备是学经济学的 ,后来为什么转学社会学呢?首先是因为我原来的主要兴趣是搞文学创作 ,我想学点儿社会学专业知识 ,以便从中得到观察、分析、描写和反映社会生活的理论导引。其次 ,我来日本的真正兴趣并不是“为读书而读书”的 ,而在于从事“政治避难”。当时的中国面临的是严重的内忧外患的局面 ,救亡图存意识可以说是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共识。我来日本以前 ,就因为积极…  相似文献   

6.
戎华 《东西南北》2009,(5):33-33
有个朋友和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她的先生偶然去菜市场买鱼,在讨价还价的时候,被卖鱼人抢白:“你的夫人总在我这买鱼,她从来不问价,她是我的老客户,我都是给她最新鲜的鱼,最便宜的价格。”她的先生很疑惑:“你怎么知道我的夫人是谁?”卖鱼人说:“她每次付钱,打开钱包,我就会看到你的照片,看过多少次了,我认识你!”  相似文献   

7.
周炜 《社会工作》2010,(19):38-41
案例背景 本个案服务对象为母子二人,母亲邢娜(化名)初中毕业被分配到某国营企业上班,20世纪90年代辞职下海。她从贩外炯、外汇、月饼票等“打桩模子”,到卖水果、卖水产的摆地摊,甚至去偷大卖场的货物来变卖。为了在“圈子”里生存,她也认识了各式各样的朋友,大多是涉赌、涉毒人员,因为邢娜性格豪爽、做事胆大果断,圈里人都叫她“大姐大”。为了赶时髦,邢娜吸上了第一口毒。时间不长,  相似文献   

8.
值此《学习与探索》创刊十周年之际,作为刊物的老读者,我向她表示热烈的祝贺。十年来,在编辑先生们的努力之下,刊物办得相当有生气。我想用“名副其实”四个字来形容她,是一点也不为过的。我们这个民族太需要学习和探索了。我们吃够了故步自封、夜郎自大、教条主义和偶像崇拜的苦头。唯有学习和探索能够救我们。老一辈革命家在学习和探索中为我们争得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天下。可是胜利以后,由于教条主义和偶像崇拜作祟,不那么喜欢学习,尤其是不那么喜欢探索了,结果吃了大亏,什么“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搞得一塌糊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从灾难中猛醒,重新开始学习和探索,打破了许多历来认为天经地义的教条,打破了许多偶像,我们便又大踏步地前进了。改革的10年是学习的10年,探索的10  相似文献   

9.
说来也巧,我与《学习与探索》之结缘,纯属偶然。那是1984年9月,正当“吟罢低眉无处写”之际,朋友鼓动说:“可以寄《学习与探索》碰碰,那里还颇有些‘认文不认人’的风气,而且敢于容纳新知。”于是,我试了,果然不爽;1988年又试之,亦然。于是,我和朋友便孩子般地爱屋及乌起来,由文学稿、文学编辑而全刊,由全刊而及那刊的名字。“是啊,你不觉得这名字平实而又不乏深意吗?”的确,“学习与探索”可看作期刊名,亦  相似文献   

10.
欣闻中国最北方的大型社会、人文科学杂志《学习与探索》创刊十周年了;作为她的热心读者兼作者,我恰好也在文学研究的道路上学习与探索了十个春秋;而这两个“十年”的同步进程,还可以看成是我国新时期以来学术和理论研究园地生机盎然、骎骎日上的历史的小小缩影。回眸这一切,我觉得,此时此地理应对《学习与探索》杂志由衷表达的敬贺、祝愿之词,既是奉献给刊物的,又包涵着更广泛、深刻的意味。简洁地说,我希望和相信,经历了十年风风雨雨的《学习与探索》,能够成功地拓展为中国学术领域里一方独具个性色彩、使理论研究者心身自由的天地。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讨论的春风化雨催生出的《学习与探索》,一直是和中国当代学术理论界的命运休戚与共的。就此而言,她的由稚嫩到成熟  相似文献   

11.
昨天碰到一个朋友,她的女儿12岁小学快毕业了。见到我马上数落她女儿,她说她女儿晚饭的时候告诉她:“我们班的老太婆说春游后要写作文。很讨厌,弄得我们都不想春游了”。  相似文献   

12.
不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年龄上,胡绳同志都是我的长辈。胡绳同志是我的领导和老师。按照胡绳同志自己的说法,还有一层关系,就是“同学”。70年代末,有一次去看望胡绳同志,谈话间有一位我不相识的朋友来访,胡绳同志向他介绍说:这是王梦奎同志,我的同学。看到来客不解的神情,我接着说:“五七干校”的“同学”。 我从中学时代起,几十年来一直是胡绳同志著作的热心读者。我从他的著作中得益不少,在治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文字表达技巧方面,一直把他作为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3.
虚像与实像     
在日本的社会中,究竟哪些是实像?哪些是虚像?无论在常驻日本期间,还是访日归来,常常引起我久久的思索。 日本朋友常常谦虚地说:“日本是一个狭小的国家”,但是我井不完全赞同这种说法。  相似文献   

14.
平淡人生     
我叫黄长根,生于1936年11月27日(阴历),我父亲是吃“洋行饭”的(指在外国人开的公司做事),以后去了香港也做这事,我娘没做过什么。1953年我去了香港,54年我去撑船了,我从乡下出来,在香港也没什么收入,我的一个亲戚,表伯伯在船里做管事的,便带我去撑船了,这个船我做了3年,便转到红烟筒,又转到蓝烟筒,一直到71年,我的朋友用“劳工申请”把我办到英国来,开始帮别人做了3年多,自己才开始买店做生意。现在已3年不做了,1995年退休了。所以我不是撑船直接来的。我的老婆是1973年10月15日带着孩子也从香港来到英国。我在乡下…  相似文献   

15.
“你结婚了吧?”——“你还没有结婚?!”——“你怎么啦?!”——这是同学、同事、朋友、邻居、亲戚对我久别寒暄之后的共同反应。真是愧对热心关切的人们!我已年过三十,再也装不成小姑娘提到情侣便会脸红、羞涩、捏着衣角,背过身子的可爱模样。我只好微笑着说:“在等着远方的呼唤呢!”我听到了朋友真诚的告诫:“你为什么要等别人来呼唤,你就不能去呼唤?”呵,十余年来,我巡行在爱情的长廊里,追昔抚今,慨叹,惆怅,思索……  相似文献   

16.
今生无憾     
刘墉 《东西南北》2009,(5):63-63
“我们家族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位朋友对我说,“就是只要火车能到的地方,非不得已,绝不坐其它的交通工具。”“为了安全?”我问。“不!为了曾祖母临终的一句话。”朋友摇摇头,“她说一辈子没什么遗憾,惟一遗憾的是‘没看过火车’。”“因为那时候,你家乡没火车?”  相似文献   

17.
奇葩啊     
《东西南北》2014,(13):F0003-F0003
刚才我收到一个同学的短信:“哈哈,刚嘿啉完,女朋友她妈回来了!我现在拿着衣服躲在她的衣柜里,像演电影,好刺激……”看后,我默默地拨通了他的电话……就让电影朝更刺激的方向前进吧。在公交车上,一占地面积偏大、三十来岁、穿着体面、皮肤挺好的爷们儿一边不停抹汗,一边打电话:“那孙子说要参加婚礼跟我换几天车用用,到了地方,我给他车钥匙,他给我一公交卡……”  相似文献   

18.
周六下午,我再次与齐云约在咖啡馆,将彼此做的甜点拿来分享,一边说些不着边际的话。齐云是个好脾气的女子,与我认识半年,几乎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今天,她穿了粉紫色的上衣,还找了粉紫色的棒球帽来戴,太瘦,脸色偏黄,干枯的样子。我把核桃派递给她,她香甜地咬上一口便赞:"姐姐真是能干,每次都把火候和味道把握得这么准!"我淡淡笑,低头去喝茶。  相似文献   

19.
柳絮 《社会工作》2010,(3):61-61
“昨晚我做了个梦,我因复吸又被强戒了。吓得从梦中哭醒!” 花蓉儿从小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一直是班级里的班长,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初二时因家里动迁转学到了彭浦新村街道的某中学。对她情况不了解的班主任老师没有让她再担任班干部,于是花的心中产生了落差。  相似文献   

20.
笨拙精神     
有女友借我的影碟回去看,选了些诸如费里尼、安东尼奥尼、戈达尔等人的作品,估计将近有十张。第三天她就拎到办公室来还我。我问:“这么快怎么可能看完呢。”她说:“你的这些碟子都必须按快进键看,太闷了。”“你可以不看啊。”“不都是经典电影吗?看看,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就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