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9,(9):71-76
失独老人普遍面临亲子关系缺失、家庭养老功能失效、社会支持体系脆弱等问题,成为老年人中养老风险最大、政策敏感度最强、养老成本最高的群体。面对传统家庭养老已对失独老人失去作用的现实,应以"社区照顾"为基本理念,构建"关怀的社区",为失独老人提供日常照顾、心理慰藉、医疗康复、社会适应等全方位的服务,破解失独老人的养老难题。  相似文献   

2.
唐咏 《社会工作》2010,(5):55-56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家庭扮演了老人照顾的重要角色,在家庭内部,老人配偶、子女往往是老人最重要的照顾者.而作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中国,这个难题最突出的方面表现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在东方文明古国。尊老爱老是传统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家德”和“人德”的一把尺子。  相似文献   

3.
"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长期以来老人的养老主要依靠子女来解决,但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家庭规模的日趋小型化,老人的长期照顾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制度以及服务来满足老人及其家人的需求,然而老人福利机构及所提供的照顾服务,其服务质量离人性化照顾服务仍有一段距离。就现阶段而言,老人福利机构所提供照顾服务的质与量,均有提升与改善的空间。日本是亚洲第一个施行公共性长期照顾保险的国家,其施行之初也面临着一些与我国同样的问题,为提升长期照顾机构的服务质量,日本厚生劳动省在介护保险制度施行后的2002年,就开始倡导老人福利机构应建立危险管理机制的理念,并于2006年修订老人长期照顾福利机构管理规则,规定老人福利机构应建立危险管理机制,以提升照顾服务质量。有鉴于此,本文将对日本老人长期照顾福利机构建立危险管理机制的过程、基本架构,以及相关课题做系统说明,为我国老人福利机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也可为我国未来在探讨老人长期照顾问题之际,提供必要的配套依据。  相似文献   

4.
家庭核心功能的变迁李东山●社会学研究家庭功能的变迁包括了家庭功能体系组成的变迁和家庭核心功能变迁两方面。而家庭核心功能的变迁又主要表现为家庭制度的变迁。就总体而言,人类的家庭制度经历了生育制度———经济制度———生活制度三个阶段。在这个变迁过程中,家...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以及人门老龄化的加剧,中国老年人对社会提供照顾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满足入住机构的老年人的心理和社会需求,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加强养老机构专业化建设,设立专职社工岗位,提升机构照顾的专业化水平,是回应老人的多元化需求的必由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福利体制的分析框架下,东亚福利体制国家在儿童照顾领域有着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福利态度.利用国际社会调查项目(ISSP) 2012年的数据,对东亚国家社会成员儿童照顾的福利态度进行判断,从国家与个人特征两个层面分析福利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受到有限的儿童照顾政策影响,东亚福利体制国家中儿童照顾的福利态度总体倾向于家庭化,由韩国、日本到中国家庭化程度逐步加深.儿童照顾福利态度更多受到个人特征影响.性别、城乡与劳动力市场因素是影响中国、日本与韩国儿童照顾福利态度的主要差异点.日本与韩国女性的不利地位使得处于育儿阶段的女性期待在家庭之外获得更多儿童照顾支持,快速城市化使中国的大城市居民对儿童照顾支持有着更高的期待,隔代育儿的传统则使中国的就业者与育儿阶段的女性能够从家庭获得更多帮助.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我国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有上升的势头。本文从家庭结构、家庭规模、家庭关系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家庭变迁及其对农村老人自杀的影响,并结合杜尔克姆的社会整合理论认为,农村老人自杀增多与由于转型期农村家庭的各种变化导致家庭凝聚力下降从而使传统家庭具有的自杀免疫能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介护保险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和子女的减少,家庭越来越不能承受对老人的照顾和护理。随着老年人不断增加,高龄老人医疗保险费用大幅度增加。据统计,1997年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了15岁以下的青少年人口,1999年日本的国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 ,从家庭的结构与功能发挥两个层面探讨了社会结构变迁与上海家庭制度的相互作用。指出上海家庭制度的变迁不仅受制于社会结构的变迁 ,它还有自身的自主性 ,其演变的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按照其内在固有的逻辑延伸 ;尽管市场化改革已经引发了上海社会的整体性变迁 ,但是 ,传统中国家庭制度的一些基本原则在上海仍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传统家庭中老人权威的获取与维护有赖于以下三大因素:①传统的因素:以孝道为核心的传统家庭伦理;②制度的因素:封建国家的有关律法和族规家法;③资源的因素:老人的家庭财产所有权,以及自然经济条件下他们在生产技能、经验和社会关系网络方面的优势。由于我国传统社会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体现在伦理文化上,则是道德——法律——政治的一体化。家庭伦理承载着国家的政治秩序。所以,1949年以前,老人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因受到国家政权的有力保护而一直十分强固。随着公有制的建立,尤其是80年代以来我国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全国的养老方式主要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三种方式。社区居家养老是介于家庭照顾和社会机构照顾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老人照顾方式,能有效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文章主要从社区居家养老的内容、各种养老模式的特点与社区居家养老的优势与不足等几个方面对国内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基于社区的养老网络构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过去几十年间受工业化、城市化、西方化的影响 ,韩国经历了急剧的社会变化 ,而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 ,同样受到了巨大影响。因为韩国不同于其他国家 ,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基于儒教思想的传统价值观念和规范 ,社会的变化不但对家庭制度本身 ,而且对家庭成员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那么 ,引起韩国家庭变化的主要原因何在呢 ?第一 ,韩国仅以 3 0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渡 ,进入后工业社会。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及小家庭的形成 ,同时削弱了集体主义及家庭主义 ,使个人主义价值观盛行。工业化制度对家庭产生的巨大影响 ,可…  相似文献   

13.
《社会福利》2009,(9):53-54
家庭是为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料的主要渠道,家庭照料不仅能节省大量的机构照料成本,也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但家庭照料者在照顾老人时,需要付出巨大的情感、身体和经济代价。研究表明,美国22%的照料者同时照顾2个老人,8%同时照顾3个或更多老人。美国有近一半的照料者已经超过50岁,他们自己也将成为老年人,健康也更容易受到损害,三分之一的照料者认为他们的健康变得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居家老人通过自理、家庭照顾和社区(社会)帮助养老;一种是老人去专门机构通过相对专业的服务养老。两种情况简称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前者面向90%以上的绝大部分老人,后者面向小部分的特殊老人。  相似文献   

15.
在养老院养老,人就早早地感觉到了社会老龄化的气息,不管你是因为年迈体弱而无法自理,还是你因为无依无靠需要在养老院安度晚年;不管是来自农村的儿孙满堂的老人,还是来自城市的退休的空巢老人,我们都需要照顾、需要关爱、需要交流。人人都会老,养老不光是自己的事,它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的  相似文献   

16.
本书定价$ US2 5,主要内容如下 :世界各个地区都出现了老龄化的现象 ,并且这种现象具有性别差异 :妇女的寿命更长 ,她们得到的资源更少 ,并且她们还担负着照顾老人和孩子的责任。原因大同小异 :女性从她们的“工作”中得到的报酬很少甚至是没有 ,她们由于曾为照顾家庭而中断工作 ,其结果是更低的养老金 ,而同时社会和文化规则又分配给妇女照顾老人和孩子的职责 ,而不考虑妇女为此要付出的成本。在许多地方 ,妇女更是社区关怀的提供者 ,而她们自己的需要却未得到满足。今天 ,国家财政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削减 ,变化的家庭形式和家庭对更多的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高龄化及慢性病的快速增长,老年多元照顾的需求使“个案管理”成为中国社会工作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在对昆明市独居、丧偶、空巢及高血压老人做健康照顾需求评估的基础上,就“个案管理”的制度建设及运作,提出“政府主导、NGO(NPO)资源整合、强化老人(家庭、社区)支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郅玉玲 《社会工作》2014,(4):135-142
本文对被征地老人的家庭代际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传统社会的家庭代际关系和现代社会的家庭代际关系特点。结合杭州市实证调查资料,对被征地老人的家庭代际关系应从经济互动、生活照料、情感慰藉三个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19.
"空巢"是中国科技与社会发展、独生子女政策落实的必然。日益增长的"空巢老人"为国家福利、代际和谐和社区照顾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从社会保障的视角,采用健康自测量表(SRHMS),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维度,对昆明市10所养老机构和18个社区的289位空巢老人和212名非空巢老人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空巢老人社会健康与心理支持令人担忧。文章就构建"空巢老人"长期照顾网络作了讨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朱冬梅 《创新》2008,2(1):33-36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过去由家庭承担的赡养功能逐渐由社会功能来取代。调查证明,老人与子女之间在经济上、求助方式上、精神慰籍上、居住方式上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代际支持关系。在进行现代社会养老模式的选择中,应当在充分肯定和发挥家庭养老功能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和发展社会养老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