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宏宇  秦攀博 《探求》2016,(3):69-74
在学术话语中,志愿组织又被称为"第三部门",相对于政府而言,第三部门的特征是志愿性与非强制,而相对于市场而言,第三部门的特点则是公益性与非盈利。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第三部门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手段,已经成为弥补第一部门(政府)和第二部门(市场)的重要组织形式,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现代性的视角为切入点,从培育公民精神、激活社会参与、维系公民自治、积累社会资本等四个方面探讨志愿组织所发挥的治理功能,为理解志愿组织的社会价值提供了理论上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西方大学职能观演变之历史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方高等教育史上,关于大学职能的认识多种多样,表达各异,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坚持培养人才的单一的职能观,坚持培养人才与发展科学的两职能观和坚持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三职能观。它们都有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对此加以考察,有助于我们对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梳理了西方国家和中国香港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历史,在总结其特点的基础上,将中国内地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与之比较,并得出如下特征:第一,中国内地专业化过程不像西方社会经过漫长酝酿和积累,职业化先于专业化,在各种必须的专业特质缺乏情况下快速推进;第二,政府主导;第三,专业教育先于专业实践,其专业化的推动力量很大程度上来自社会工作教育界;第四,本土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的衔接还存在制度上的制约,社会工作职业化同现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有一些冲突;第五,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实践模式受西方影响很大,同中国社会文化相适应的本土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尚未成熟。这些不同于西方和中国香港的发展特征使得中国内地社会工作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二大困境:制度与组织困境;文化困境。因此,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化在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价值观保持足够的敏感同时,对中国独特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及文化的主体性要有足够的体验和尊重。在文化、政治有很大差异的中国,应有不同于西方的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服务在不同制度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专业化道路,这并不影响作为一个专业和学科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医院志愿服务起源于十九世纪初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慈善服务,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其所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政府和社会的重视,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方法。本文梳理介绍了英美日和我国港台地区医院志愿服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期为我国大陆医院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和中国学者的政治社会论述中,现代公共领域概念涵盖了政治公共领域、文化公共领域和日常生活的公共领域三个相互关联又各具独立性的论题,其中日常生活的公共领域与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现实最为切近。中国当代公共行为文明的构建蕴含着三个依次递进的价值原则:基于利益纽带的工具性价值,在自主意识与伦理责任之间达成均衡的"健全的个人主义",以及基于"健全的人道主义"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6.
《探求》2015,(5)
在当代社会,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的行为,更多地体现了公民意识的觉醒,它既是公民个体参与社会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公民承担公共服务与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为了更好理解志愿服务的精神实质,本文尝试从慈善募捐、社会救济、环境保护这三个领域来概括当今志愿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对这些志愿活动的分析与描述,以更加切近地认识志愿服务在促进公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德明 《浙江学刊》2002,(1):213-218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当代西方文化批评的源流和社会功能 ,认为西方文化批评与近代资本主义同源共生 ,并顺应现代和后现代状况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存在形态和探索主题。其主要目标是在主流话语与非主流话语之间建立起一种对话关系 ,以使各种社会能量的流动得以通畅 ,各个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对立和紧张得以缓解或消除。本文还联系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对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批评流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肖影玲 《社科纵横》2012,(10):166-167
志愿服务对提高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起着推动作用,志愿服务有助于提高高职学院知名度,形成社会服务品牌;有助于创新高职育人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志愿服务成为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宣传志愿精神,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引用新媒体平台,实现学校与社会对接,建立学校对接社区志愿服务的有效机制等措施将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完善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9.
赵凌云 《社会》2003,(3):45-48
近年来,由政府主导的社区建设蓬勃发展,关于社区的研究也成了学术界的热点。许多学者把社区建设看作公共空间发育的 契机,期待其成为社会力量成长的舞台。然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承认,中国第三域的发展极为幼稚,公共空间的拓展任重道远。其原因何在?已有的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试图从理念精神的层面作出  相似文献   

10.
席卷全球的团体革命一场有组织的志愿运动和创建各种非赢利的及非政府的组织运动,正方兴未艾,席卷全球。从北美、欧亚的发达国家到非洲、拉美和前苏联集团的发展中社会,民众正在创建各种团体、基金会和类似组织,开展人道服务,促进基层社会经济发展,防止环境退化,保障公民权利,追求国家先前所未曾实现的或压根忽视不管的种种目标。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的“团体革命”(associationalrevolution)中,历史将证明,它对20世纪晚期的意义,也许如同民族国家的兴起对19世纪晚期意义一样重大。一个遍及全球的第三域(globalthirdsector),…  相似文献   

11.
从当代中国研究反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用于分析中国现实时 ,争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市民社会概念的标准、界定及其效用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在避开理论纷争 ,把国家与社会关系作为研究框架和分析中国社会的工具时 ,当代中国研究在如何理解和评判中国的乡土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对传统与现代的反思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由此 ,我们从国家与社会有关视野研究当代中国时 ,应该将市民社会作为一个价值概念 ,拓宽研究在特定的时空场域中 ,突破理论限制达到实践创新 ,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反哺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 在上古时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各自独立发展的。约在十五世纪,中国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传入西方,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1626)论述“印刷、火药和磁石”的作用说:“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见培根所著《新工具》,转引自《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这说明了中因的技术发明传到欧洲之后起了促进西方近代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十六世纪后期,即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到中国传教,在宣传耶教的同时也介绍了西方古代的天文学、数学等科学知识,更向西方介绍了中国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以来 ,美国的一些学者援用西方的市民社会 /公共领域这对概念和理论对中国近世社会历史进行了新的实证性研究 ,并就其是否适用于中国史研究展开了论辩。近年来 ,受此和国内市民社会研究热潮的影响 ,这方面的研究也开始在中国史学界逐渐兴起。与美国学者希望借助这一概念与理论来表明中国近世社会存在着其内在发展理路不同 ,中国的研究者大多想借此勾勒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轨迹。本文认为 ,在中国史的研究中引入西方的理论和概念 ,有利于拓展我们的视野和改进研究方法 ,是可取的。但引进不是套用 ,其目的也不是为了以中国比附西方 ,而是要在尽可能发掘本土资源的基础上 ,以西方理论为参照系 ,探索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西方社会出现了“第三部门”,也叫“第三域”的 新概念。这是风靡于全球,有别于第一部门政府和第二部门营利部门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几百年来,市场机制推动了西方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它能否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呢?从欧美发达市场机制国家的社会情况来看,市场机制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并不能解决复杂而多种多样的社会问题,常会造成社会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生态恶化等问题,特别是会对社会中诸多弱势群体造成诸多困难。 囿于种种原因,政府权力机构也同样不能十分完满解决这些问题。被称为第一部门的政府,它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国…  相似文献   

15.
蔡婷玉 《探求》2010,(2):66-70
中国志愿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倡的"慈善"文化与西方文化中的慈善互助精神的结合,是对"雷锋"精神的重新诠释。中国志愿精神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宏观理论层面引领中国志愿精神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近代思想家之人格观的转变与近代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经历了钢常名教为体、以中化西和确立自主平等人格的不同发展阶段。这一转变与西方思想的引进和中西思想的融汇有着很大的关系,它既使中国人民接触到了西方近代思想的发展脉络,又使古老的中国思想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出现了某种适应近代化发展方向的转机和再生,并由此影响到中国近代改革的面貌。然而不同阶段的变换并不完全是由中国社会内部新经济、新阶级因素的壮大所推动,而主要是由于对西方入侵所造成的亡国危险的回应。因而中国近代人格观的演变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急就章的痕迹,往往都带有过分强烈的感情色彩,而能以充分的理性来全面分析中西思想,从而影响了对改革的指导深度。研究中国近代人格现的演变,不但有助于人们认清中国近代改革成败得失的原因,也有助于人们总结历史经验,比较分析中西思想之特点,并在实现两者最优组合的基础上,创立一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新型人格。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社会》1982年第四期刊登的傅愫冬同志写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三十年》,向我们介绍了这所大学开设社会学系的历史状况,从中可以看到,自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以后,社会学如何在中国的土地上成长的,也可以看出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的目的、中国社会学者怎样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使社会学中国化。在旧中国,一些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传播社会  相似文献   

18.
李佳敏 《社科纵横》2013,(1):220-221
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际关系最真实的反映。志愿精神是"舶来品",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蕴含着"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通过两种精神对比研究,志愿精神在雷锋精神的基础上对德性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充实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美娟 《唐都学刊》2006,22(3):39-41
后现代主义是19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兴起的一种影响广泛的文化思潮,其主要内容包括反理性主义、反基础主义、反中心主义、反进步主义,这些思想都有其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的土壤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正如唯物辩法证所坚信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后现代主义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它的缺点和不足。它一方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指出了其发展的畸形所在,为我们真正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思考问题的方式及其指出的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种种弊端,为我国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0.
蒋同  钟厚涛 《唐都学刊》2006,22(5):73-77
对中国大陆地区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隐喻研究进行了宏观审视:文章第一部分从隐喻的概念、隐喻的分类、隐喻的工作机制、语料库的整理、西方隐喻研究史等五个方面对西方隐喻研究在中国的接受情况进行了梳理;文章第二部分从对西方单一隐喻理论的评介、对西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隐喻理论的对比研究以及对西方隐喻理论的整合等三个层面,从中国本土的学术立场对西方隐喻理论进行了回应;文章第三部分对英汉隐喻对比研究和运用隐喻理论对相关问题的解释进行了探讨。最后,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则简要地点出了目前学界亟待深化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