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不仅是 2 0世纪最重大的信息革命 ,它还将是 2 1世纪最重大的社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 ,从来没有任何一项技术及其应用像互联网一样发展得如此之快。随着网络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已越来越多地打上了网络的烙印。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 ,网络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它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消费和交往方式。并且 ,随着高度信息化的网络社会的到来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方式、观念和意识等方面也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究竟能对人类社会产生何种影响 ,这种影响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意识形态 ,我们从下面这三本著作中可以找到…  相似文献   

2.
编者随笔     
《社会》2000,(9)
新一期的《社会》又同大家见面了。编稿之时 ,适值盛夏 ,炎炎的烈日和烘人的气息像是要将一切的矫饰撕去。在这个炎夏 ,人们的生活似乎会更透明和纯粹 ,因为你可以从洞开的门窗 ,观察到人们的生活起居 ;从最精简的衣着扮相 ,观察到人们生活的本质状态。由于炎热 ,一切都除去了遮掩 ,谁又会说 ,这种接近理性的赤裸不是件好事 ?这便有了本期主题报告的选题 :生活方式 ,乍一看这个主题是闲适的、活泼的 ,但若撇开细微的衣食住行 ,将之置于较为宏大的社会背景中 ,这个主题便多了几分严谨和耐人寻味 ,从“中国近现代人们休闲方式解读”中 ,可对各…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5,(2):44-4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休闲生活的质量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据有关调查显示,人们的休闲生活并没有给人们带来身心的愉悦。本文从目前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到底什么样的休闲才是科学休闲,科学休闲生活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提出高品质的休闲生活是讲道德的休闲生活,并提出实现科学休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对休闲时间,大部分人都处于放任随性的状态,缺乏理性的规划。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提高人们休闲生活的质量是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研究运动休闲,从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上,引导人们积极进行运动休闲,有助于养成个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休闲性的创新意识,并将休闲运动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以鼓励社会网络支持运动休闲,有利于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慢”阅读、“慢”饮食、“慢”旅游……越来越多的都市人选择改变原来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对“缓慢”地度过自己的休闲时光。这种生活节奏调整的背后,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重新发现,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积极追求。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与文明休闲时代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全球信息化进程将把人类带入“休闲文明时代”。人们的休闲时间将超过工作时间 ,休闲经济将占GNP的 50 %以上 ,社会主导价值观将向“时间自由”转型 ,并进而使社会的时间结构从劳动时间轴心化过渡到劳动—休闲“两轮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们社会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未来学家D.泰普思科(Dontapsscott)所指出的:“今日的网络,不仅结合了科技,更连接了人类、组织及社会。”  相似文献   

8.
“求真”,对于文明社会的人永远,是一块质朴与理性相交融的园地。文明社会的进程不断发展着人们的需求,提高着人们对“真”的理喻,而人在文明的进化之中又不断打开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大门,使“真”闪烁出“理性之美”——“生命之美”。在这个意义上,与“真”吻合代表了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境界。假如我说,“求真”是现代女性一份极平常的生活,又是一份“奢侈”的梦,你是否会认为我搅混了一个简单的命题? 说它是一份极平常的生活,是因为历史的车轮已驶到了廿世纪向廿一世纪过渡的交替岁月。同一个地球上相当数量的妇女已获得了与男子基本相同的社会权利,而在中国享受男女平等权利的女士们已自豪地度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这难道还不足以使现代妇女(这里主要是指城市职业妇女)去赢得一份属于自己真实愿望的生活吗?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人类进入网络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也必然会顺应这一变化。深入分析变化的趋势。根据本国企业的特点,走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管理创新之路,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李翔 《社科纵横》2015,(1):43-45
休闲是社会富裕程度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们共同追求的一种理想生活。随着中国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视休闲,人们的休闲时间也明显增多,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开始发展休闲经济,目前休闲消费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是目前中国大多数人对休闲经济的认识并不全面,为了进一步推动休闲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发展中国休闲经济的必要性,结合当前休闲经济发展现状探讨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人们曾请求我就当今“意识形态、文化和文明的危机”发表演讲,这是个庞大的主题,不容易作出界定。但对当今存在着这样一种危机,很少有人会表示怀疑。18世纪后期几场大革命开辟了一个历史大时代,在这个大时代里,人类已经以这种或那种方式生活于物质世界中,生活于发生经常的、不可预测的变化的社会中。作为开篇,让我尝试将这个大时代的较早几个时期与当前的形势对比一下。从某些方面来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所有时代都是危机的时代,至少对那些就社会进行思考和写作的人们来说是如此,因为每一代人都曾面对毫无先例的经验和发展进程。对于这些经验和发展,以前的经验以及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城市发展十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猛发展,在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已经带动或即将促成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革,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这个大背景下,作为集约人口、集约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在迅速发展,充分发挥其区域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精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走向 2 1世纪的中国 ,我们不仅有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学、文化传统需要继承 ,还有一个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的百年遗产需要发扬。全方位总结上个世纪中国文学成就 ,从文学精神角度解读 2 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并作出个性化的评价是新世纪学人应有的任务。中国现代文学精神分为四个层面。一、以个体、人性、自由为内核的启蒙文学精神 ,“中国现代文学”是因“诗界革命”、“文界革命”的推动而发端于 19世纪末 ,又因为“五四新文学革命”而正式诞生于 2 0世纪初 ,并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居于文坛正宗 ,以白话文为主导 ,以现代人本观念为价值坐标的文学形态 ,启蒙精神是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导性价值取向 ,它以“人的觉醒”为主命题 ;二、以救亡、统一、强盛为内核的爱国主义文学精神 ,帝国主义侵略和敌视伴随着 2 0世纪中国历史 ,这在文学上也得到了反应。三、以休闲、感觉、性爱为内核的都市文学精神 ,2 0世纪中国社会是一个工业化 ,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城市化的社会 ,城市生活以及都市情怀构成了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又一个精神内核。四、以猎奇、有趣、娱乐为核心的通俗文学精神 ,和中国古代文学诗、词、文、赋的“雅”审美精神相比较 ,2 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是俗文学精神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李芮 《东西南北》2011,(9):56-57
极致生活象征?还是邪恶者聚居地?“21世纪的纪念碑”?还是“社会不公的纪念碑”?无论它的属性是什么,“海德公园一号”都以每平方米6.45万英镑的天价,以“世界最贵公寓”的标签.蛮横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一片争议声。  相似文献   

15.
科技革命条件下的城市消费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蕾蕾 《社会》2001,(5):15-18
人类生活方式的变迁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人类生产的发展史。从蒙昧的史前社会到开放、文明的现代社会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 ,人们的生活逐步由封闭、落后走向了开放、先进。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使现代社会由生产社会进入消费社会 ,消费已成为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本文的数据资料来自上海大学社会学系2000年5、6月间进行的“技术进步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课题研究。 *通过本次调查 ,我们发现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与闲暇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消费生活方式的革命多样、高档 :消费内容的…  相似文献   

16.
何蓉 《社会》2005,25(3):167-186
在资本、商品与信息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全球化时代,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来自不同社会与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这个时代,并且在保持差异的前提下和谐相处。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全球化时代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改变了物质生活的样貌。但是,“大量传送而无社会中介”的信息未曾将第三世界贫民窟的居民的行为变得像好莱坞电影中的男女主角一样,却使他们感到陌生、吸引、迷惑与无助。实际上,这大概是所有人的困境。在四处流传的信息中包含着如此多样的行为方式,以致于人们只好转过身去,在“某种文化遗产、某种语言、某种…  相似文献   

17.
现代科技革命与生活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虎祥 《社会》2001,(5):7-10
近年来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剧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方式研究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在20世纪80年代一度成为社会上最热门的话题。进入21世纪 ,在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下 ,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开始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改变着人们的家庭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以及交往方式 ,并且促使人们的价值观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18.
生活方式的类型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活方式”这个术语所规定的概念,是一种很难把它的实质表达出来的概念。找出个人生活方式中最重要、最典型的特征,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其原因部分地是由于人类生存的外在条件所起的作用同以前不同了。现在,对生活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大多数人来说,活动已经不只归结为提供生活资料。生活方式这个概念所以不容易描述得很准确,还因为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9.
杨倩  柳西鸣 《社会》2001,(8):34-35
在中国 ,曾几何时 ,许多人唯恐沾染了所谓的“小资产阶级”情调。不过 ,今天“小资”却大有市场。今天的人们主要是在文化意义上使用“小资”这个词 ,它指的是在生活方式、情趣爱好上有着一些相同点的特定的人群。小资的标准是流动的 ,常常“在似与不似之间”。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在进行一系列极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改革。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实现这一总目标的过程中也包含着创立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这种新型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建立在现代化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是“现代的生活方式”,同时又与优越的社会制度密切相连。这种生活方式的社会类型就是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当我们在创立新型的生活方式的时候,必须牢牢把握这佯一个总概念。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由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所决定,反映着该社会有机体的基本价值目标、并由此而形成体现其基本价值的人们在各个生活领域的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稳定系统。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同在对抗性的社会经济形态中的社会生活方式相比,是根本性的、重大的质变。那么,这种新型的生活方式的优越性和历史进步性表现在哪里?它为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