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成立上海大学。“上海大学”并不是一个新的校名,它在二十年代初期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的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大学,特别是当时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为党培养出一大批干部和人才,瞿秋白同志是当时的社会学系主任。为庆祝上海大学的成立,本刊发表以下三篇文章和资料。  相似文献   

2.
  滨岛敦俊 《社会》2007,27(3):189-189
此文为滨岛敦俊教授于2006年9月12日在上海大学所作的学术讲演的书面整理。由上海大学人类学专业2006年级硕士研究生徐晶根据讲演录音整理。  相似文献   

3.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党中央早期的所在地,革命史迹遍布全市。在今陕西北路299弄内,保存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国共两党共同经办、共同领导的上海大学旧址。“文有上大,武有黄埔”,这所具有光荣历史的上海大学创办于1922年10月23日。它的前身是私立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五四运动后东南高师师生们闹学潮,驱逐了校方,推举国民党人于右任为校长,邵力于为副校长,共产党员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邓中夏、张太雷、恽代英、肖楚女、任弼时、沈雁冰、陈望道等都在上海大学任教。于是,在东南高师的旧址上,一所新型的革命学校——上海大学诞生了。从创办至1924年2月,上海大学  相似文献   

4.
《社会》1999,(2)
上海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于去年年底正式成立。上海市妇联主席孟庆重、市妇联副主席王禄克民进中央副主未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妇女研究会副会长邓伟志教授等对多位妇女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来自上海市总工会、市教委、复旦、上海师大等妇女研究机构的同行都对上大妇女研究中。G的成立表示衷。C的祝贺。上海市妇联副主席王禄宁代表上海市妇儿委、上海市妇联向上海大学妇女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她认为上海大学是上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高等学府之一,同时上海大学及其专家学者也一直关注和重视妇女问题研究和婚姻家庭问题…  相似文献   

5.
《社会》1984,(3)
阳翰笙同志于1924年起曾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当时的上海大学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摇篮。1980年初,上海工业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王家贵同志访问了阳翰老,提出了这方面的许多问题,阳翰老都一一详尽地作了回答,并对王家贵同志的整理稿作了两次修改。现将阳翰老关于上海大学及当时社会学教学情况的答问刊登于下,这是宝贵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6.
虞锦美 《社会》2023,(5):235-240
<正>2023年8月26—27日,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编辑部、上海大学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办,多所大学协办的第二十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在上海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3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60余位资深教授、青年学者、学生参加了工作坊的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7.
一九二二年十月,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就任上海大学校长。一九二三年秋季,学校设立三系一科和一个附属中学。三系一科是中国文学系、英国文学系、社会学系和美术科。一九二三年上半年,邓中夏、瞿秋白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先后到上海大学任教,邓中夏还出任总务长(后改称为校务长),主持学校行政工作;瞿秋白担任社会学系的系主任。从此,上海大学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陈健 《社会》2007,27(2):134
2007年1月24日,由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上海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主办的首届上海大学-釜山大学“社会与文化”研讨会在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隆重举行。韩国釜山大学、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师、研究生共5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在开幕式上,釜山大学社会学系金成国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张文宏教授分别介绍了本系的师资、学术传统和与会的代表。研讨会分两部分进行:主题报告与研究生演讲。在主题报告中,釜山大学李成海教授讲述了处于老龄化进程中的韩国社会面临的挑战与前景,认为应该把缓解劳动力短缺与解决社会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问卷方式对上海大学通识课程进行实证调研,从知晓、认同和效果等维度把握本科生对课程的态度走势。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上海大学通识课程体系建构应从育人目标、课程内容、师资力量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和建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社会》2001,(2)
上海大学社会杂志理事会成员名单 (以姓氏笔划为序)  相似文献   

11.
冯猛  刘玉照 《社会》2006,26(4):195-205
2005年10月2226日,由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香港科技大学组织管理系和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行。这次工作坊秉承2004年10月在中山大学举办的第一届“转型中国的组织现象研究”(务虚会)所达成的共识,旨在通过两代  相似文献   

12.
江水暖鸭先知。猪年刚到,《社会》杂志理事会在社会各界鼎力襄助下在沪成立。理事长、三洋房产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画家王德水先生相邀理事、贵宾和高朋,假座虹桥迎宾馆,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会议由上海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社会》杂志主编吴圣警先生主持。理事长王德水先生首先发言指出,作为一个画家,一个有拳拳赤子之心的海外实业家,很希望对《社会》向高层次发展有所作为,对《社会》发行量上升、进军东南亚充满了信心。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杨德广、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刘德重代表校院,向《社会})理事会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们…  相似文献   

13.
李聆 《社会》2010,30(3):226-241

2010年1月9-10日,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社会》杂志和上海大学社会学系联合主办的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2010年度学术论坛在上海大学举行,此次论坛主题是“社会体制与社会发展”。会议邀请了一批当前活跃在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以1970年前后出生为主的中青年学者。参加会议的学者有渠敬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周飞舟(北京大学)、应星(中国政法大学)、赵立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王天夫(清华大学)、成伯清(南京大学)、冯仕政(中国人民大学)、张永宏(中山大学)、桂勇(复旦大学)、文军(华东师范大学)和李煜(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上海大学参加会议的有李友梅、张文宏、仇立平、肖瑛和部分青年学者,以及《社会》杂志编辑。本次论坛围绕《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一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引申出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学研究的讨论和诸多议题。  相似文献   

14.
董敬畏 《社会》2008,28(2):210-210
2007年6月29日30日,由上海大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和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协办的“区域社会与文化类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行。来自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南开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系、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嘉应大学客家研究院、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历史学系、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台湾交通大学人文社会学系、台湾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人类学系、日本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等海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30多名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21篇,按照地理区域我们将其划分为中国台湾地区研究、华南地区研究、江南地区研究、西南地区研究和华北地区研究等几个板块分别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刘玉照 《社会》2005,(6):62
2005年10月22~26日,以“倡导专业规范、培养研究队伍、打造学术共同体”为宗旨的第二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在上海大学新校区召开。此次“工作坊”由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香港科技大学组织管理系、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以及美国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国内外30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20多名资深专家、40多名青年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此次“工作坊”秉承2004年10月在中山大学举办的第一届“转型…  相似文献   

16.
由上海大学上海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5月20—21日在上海大学召开。与会期间 ,来自欧美、东南亚和港台地区的学者与大陆学者就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社会分层、社区建设、人民公社制度等主要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简要综述如下 :1.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传统文化(或曰儒家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并非一个新问题 ,但仍是一个富有争议的热点问题。这一问题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影响 ;二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命运。有些学者认为 ,事物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11日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在上海大学新校区以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为主题与部分本科生、研究生举行了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还有上海大学文学院的领导和教授。 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中,来自各学院、各年级的学生们频频向费老提问,问题涉及社会现象、理论问题、个人困惑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费老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指出,我们现在的社会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中,工业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已经来临,并揭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作用引起的人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其中的问题是极为复杂的。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也正是研…  相似文献   

18.
徐新 《社会》2001,(4):46
由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承接、邓伟志教授主持的《上海大学面向21世纪社会学学科课程建设及其改革》课题 ,于2001年2月16日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这一课题于1998年正式启动 ,全系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合理调配资源 ,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 ,便为圆满地完成了这一课题项目。该课题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了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 ,保持课堂教学内容的新鲜感 ,进行了教材改革 ,现已出版了《普通社会学理论》(第三版)、《组织社会学及其决策分析》、《城市社会学》、《人生发展心理学》 ,其中 ,《普通社会学理论…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10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日马克思主义研究高端对话"在沪举行(图(1))。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以及日本一桥大学、  相似文献   

20.
由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组派的美国社会学、人类学家代表团一行十人,在团长麻萨诸塞大学社会学教授爱丽丝·罗西的率领下,于1984年2月16日至3月10日访问了我国。他们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