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民阶级和市民社会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演化的一种城市文明,同时,城市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也离不开市民社会的作用。市民社会与城市特别是现代城市的和谐进步,有一种内在的共生关系。这一理论路径对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对和谐城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文玉 《兰州学刊》2012,(11):219-221
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的思想倾向、价值观念和理论体系。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其中进步的因素给青年以理论滋润、促进青年社会化的进程、激励青年大学生为实现社会的理想目标和个人的人生价值观而努力奋斗,但其消极甚至错误的思想则会成为影响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试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社会历史进步理论渴求的产物,它的理论价值必须放在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衡量。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充分表现了我们党蓬勃的思想活力和积极的思想理论创造力量。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贡献主要是:丰富和完备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比较完整地勾画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理论框架;满足了社会文明进步的迫切理论要求。  相似文献   

4.
社会形态演变规律理论初探王伟光马克思主义关于在一定条件下,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是否正确?这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提出来的现实理论课题。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论证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依次向奴...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原有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全面改造和推动人类生存的物质、精神条件的过程。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现代化建设上下功夫,才能适应和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以人为对象,做人的工作的科学。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是实现人的  相似文献   

6.
一精神生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它既是人类从精神上把握世界的特殊形式,又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精神产品一旦进入流通和消费,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某种需要,就必然会给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乃至社会经济关系带来一定的影响,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先进的思想理论是一个时代社会生产中最积极的因素,它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  相似文献   

7.
丛熹 《理论界》2004,(4):192-19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摆在我们面前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这项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现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实践性、群众性很强,讲究科学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断进取,与时代脉搏相一致,思想政治工作也一样,必须与时俱进。 所谓与时俱进,就是顺应社会潮流,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不断取得进步。我们在平时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许多问  相似文献   

8.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历史。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一定要坚持实践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定要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一定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取得的最伟大的成果 ,也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总体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某一阶级、阶层、社会群体或个人以某种思想理论为支撑,以人们的社会心理为基础,以达到其理想追求、政治愿望、利益要求、情绪兴趣为目的,经过广泛传播并具较大规模和重大影响的思想潮流;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丛生是有其充足的学理依据的;研究近代中国社会思潮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着手于拓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视域,要着力于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闫杰花 《理论界》2004,(2):125-126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效用和意义的问题。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要科学地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点则是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党中央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构想,是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新发展,与西方所追求的构建全球化的世界正义秩序有一定相通之处,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举措在人类文明互鉴共融的思想逻辑中更具现实性和超越性,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进程中解决困境的智慧主张。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内生并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强化的多元文化共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是人类社会实现文明共鉴、和谐共荣的核心理念,体现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类文明交融互动的深刻文明发展机制。多元文化共生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中强大的包容性和融合力,在人类深度交流中展示了中华民族认同感渐进而又深远的发展前景,并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卡尔·波普尔作为一个时代的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远不能与其哲学思想相媲美,但他却以思想家的深沉,积极而又严肃地继承了近代以来的欧洲文化传统,提出社会的进步是以其文化传统为基础、为依据的,这种进步实质上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的一种继续;“在制度和个人的意愿与价值观念之间,需要由传统来形成一种联系”①;较为具体地阐明了“渐进的社会工程”的理论主张,并在方法论上予以崭新的解释。在他看来,社会的真正进步,既不可能以乌托邦式的浪漫主义的理想追求为动力,也不可能从历史的规律中寻找出现实的整体进步的力量。社…  相似文献   

13.
胡适教育救国思想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用主义哲学是胡适教育救国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从实用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胡适提出了实现社会的现代化、教育是社会改良和进步的最重要的工具、培养完善的个性、个体发展应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观点,构筑了其教育救国思想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对社会进步与道德演进问题的讨论延续了启蒙以降"文明与道德的悖反"这一思想议题,唯物史观的建立为这一议题打开了新的视域,而代价理论的引入则使其得到进一步厘清。就道德演进而言,如果说唯物史观对社会结构"基础"与"上层"的二分法决定了道德演进与社会进步一样,也呈现为一种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么代价的存在则让此二者以一种"经验化"的方式嵌套在一起,而在这个结构中,代价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二者共享的环扣。就代价自身而言,它不再是卢梭文明与道德二者选其一的消极选择,或康德、黑格尔先验本体式的神秘引导,而是进步自身逻辑链条中的一环,并与后者辩证统一于一个整体的社会进步学说。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有效解决了社会进步与道德演进中的代价问题,因而也弥合了启蒙哲学家关于"文明与道德悖反"的思想张力。就此而言,马克思对启蒙哲学家实现了超越。  相似文献   

15.
吴凯 《南方论刊》2009,(11):49-50
19世纪末,在时值经济高速发展的美国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进步运动(ProgressiveMovement),这场进步运动使得美国的面貌焕然一新,而每一场运动必定有着一定的理论依赖,进步运动也不例外,它们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批判、实用主义、新个人主义以及新国家主义。  相似文献   

16.
对于董仲舒思想的评价,学术界过去一般因其神学目的论而斥之为荒谬,更因其炮制了“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规范而贬抑甚重.近年来,有同志给董仲舒以新的较高评价,但落脚点却仅在于证明唯心主义在一定条件下起进步作用.有的同志则得出了董仲舒思想是早熟型的系统论的结论.这些研究,对于我们科学地评价董仲舒思想,无疑是一大推进,但可惜学术界褒贬差距甚大.本文拟另辟蹊径,从秦汉之际的社会思潮入手,着重对董仲舒思想的积极之处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论邓小平的社会发展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思想是整个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阐明了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发展阶段、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的社会发展思想已被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是最成功的社会发展理论。我国只有以邓小平的社会发展思想为指导 ,才能步入全面发展进步的健康轨道  相似文献   

18.
均平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平不是平均,它的本意是各得其分,从而使社会各方面都达至均衡。自古以来,不论是诸子百家的理论、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方法,还是农民起义的反抗口号,其中都有均平思想的具体体现。“均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特殊且重要的概念,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可,其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批判借鉴意义。但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均平思想在理论建构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实质是维护统治的一种工具,旨在缩小贫富者之间的差距并保持社会稳定。因此,无论统治者、思想家或者农民领袖如何高喊和标榜“均平”,都无法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9.
《尸子》作为战国时期的诸子著作,虽然亡佚多篇,但从其现存辑本中,仍可看到其中蕴涵的生活哲学思想,如其以“茧”喻学、以“火”喻祸、以“位”喻位的政治论述,无一不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这种以生活喻政治的思想使尸子的理论有别于其他思想家的深奥与晦涩,有利于引导社会大多数阶层的认识,有助于统治者的理解和吸收,在一定条件下当可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他采取的这种做法,也可谓将中国古代寓政治于生活的文化习惯最大化的进行了发扬.  相似文献   

20.
近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就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有价值的建议,现将其中一些主要观点分类综述如下.一、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一般学者都将文明区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种.物质文明指的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状况,它标志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而精神文明指的是人们精神生活的进步状况,它标志着人类精神生活发展的水平和自身解放的程度.精神文明的内涵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社会的文化、知识、智慧状态;二是指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等.思想道德方面往往是体现一个社会精神文明最有代表性的因素,它反映精神文明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