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志明小道”是一条举世闻名的小道,一条谁也找不到的小道,一条地图上没有标明的小道,一条伟大的小道。  相似文献   

2.
柏华 《中外书摘》2006,(8):55-55
梁宗岱曾被吴宓称为“中国的拜伦”,他自己却说:“我只有坏脾气这一点像他。”老人从小就脾气火爆。最爱打抱不平。一生打架的次数颇多,在欧洲留学时,一次在一个华人餐馆吃饭,一个德国人骂中国人是懦夫。老人一听便按捺不住,冲上去便打。“文革”时被红卫兵殴打,一次他怒火上来。飞起一脚将一个红卫兵踢出一丈多远。  相似文献   

3.
自由在高处     
先给大家做一道智力题吧。 请挪动其中一个数字(0、1或者2),使“101—102=1”这个等式成立。注意:只是挪动其中一个数字,只能挪动一次,而不是数字对调。我不想吹牛,几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到这道题的时候,只花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便做出来了。而后当我把这道题转述给一些朋友时,有一位朋友,冥思苦想两个小时后终于放弃。我至今未忘他那痛苦的表情。当我将答案告诉他后,他彻底崩溃了。  相似文献   

4.
黄帅 《职业》2003,(3):48
本刊今年1月号的刊首语《为工作快乐为快乐工作》真是一个好题目。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我的内心开始响应。首先回望一下自己近20年来时断时续、海内海外的职业生涯:我搞过技术,当过记者,做过研究,干过翻译,现在是一名编辑。应该说每一个阶段都感受过工作的快乐。做技术时,当我用软件将图书馆管理起来,我向系统查询什么,它便对我回答什么,我兴奋过;当记者时,我穿过泥泞的小道,亲临印刷厂帮助工人拼版,在我写的第一篇科技成果信息化的文章排成报纸上豆腐干那么大的铅字时,我兴奋过;搞研究时,当我在庞大的数同。或许你因为得…  相似文献   

5.
我很怕爸爸,特别怕爸爸教训我时的“雷声”。 早上,当我睡得正香甜的时候,爸爸的一声“炸雷”就会把我惊醒:“快起来!去读书!”晚上,当我津津有味地看电视的时候,“雷声”又在我耳边回响:“快睡觉!”我的老天爷呀!一年365天,差不多天天都这样,爸爸的“雷声”什么时候才会消失啊!  相似文献   

6.
胡平 《中外书摘》2006,(5):37-39
中国人在打中国人 抗日战争中许多战斗场合,中国人不是在与日本人打,而是中国人在打中国人,或者是中国人的“单打”在对中国人、日本人的“混合双打”。淞沪会战时就屡见这样的场景——伪满洲国的军队在坦克车前面冲,日寇则跟在坦克车后,都穿一样的军装,使一样的武器。只有当他们被俘后,我方士兵才清楚这些人高马大的家伙是来自松花江畔的东北人。  相似文献   

7.
奥黛丽·赫本曾经说过:“当我戴上围巾的时候,我从没有那样明确地感受到我是一个女人,一个美丽的女人。”可见,围巾是女人风情最好的诠释和延伸。一条别致、优雅、有独特风格的围巾犹如神来之笔,可以让最平凡的女人也变得妩媚起来,而若是其中再融入一些时下最为流行的“中国风”,无论会令女人更添妖娆。  相似文献   

8.
使用筷子对中国人来说是本能,对外国人来说却是"技能"。中国人从没想过把筷子当成一种"先进工具"上升到一种理论高度去使用,但美国人却能弄出一个筷子使用"说明书",让食客在吃中餐的同时充分体会里面的"中国文化"。一次,我在加利福尼亚州里士满市中心一个餐馆吃中餐时,竟然看到桌上的筷子用一个红色的小纸袋套着,袋子上还郑重其事地画着示意图。早就听说国外很多中餐馆都提供这样带"说明书"的筷子,  相似文献   

9.
最初对于女人生育的敬畏、对女性的爱怜,缘于我国内的一名女友。她因为“不幸”怀上了一个女婴,被当婆婆的软逼着上了手术台——“我当时认定我要死了。没有这样的痛法,我的脸痛得走了形,瞧瞧那还叫人的脸!我被人用器具随意地扒拉来扒拉去,整个儿就像被拆卸成了多少块的柴鸡……“人吃饭,鸡生蛋,这道理是多么简单而名正言顺。可那次从一只鸡变成一个人,我不想再怀孕,我不能把自己再变回一只鸡一想起女友这一条流血流泪总结出的生活逻辑,我便一遍遍地庆幸自己是在美国怀的孕。我是一个在美国的中国女人,不必在婆婆严厉的眼神下,…  相似文献   

10.
如果有人说我是一个“魔鬼督导”,我想你是最有资格这样形容我的。记得我刚决定在广州开展辅导工作时便遇上你,你主动要求跟我学习辅导。以我当时对你的评估,我认为辅导对你不是一条好走的路,因而曾经拒绝你,甚至坦白我对你的看法。但到最后,我还是被你的坚定及热心所感动,这样就开始了我们紧密的工作关系。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什么样的问题——SARS病毒也罢、盗版DVD蔓延也罢,或者是药品、食品安全也好只要提出了问题,中国领导层经常会派她“救火”。●她在国内以直率和严格著称,考察地方时不愿被当地蒙蔽。在一次考察血吸虫病态势时,刚下到基层就被一帮官员围住,于是她高喊:“干部们给我退下去,农民朋友们走上来。”●她之前曾任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成为中国内阁成员中三位女性之一。其时有记者问她当部长有何感想,她说:“我从来没想当部长,现在已经是超计划了。”●她是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不过她似乎更喜欢提自己的名字,在一次考察农村医疗问题时,她走到农民中间,用当地方言大声说:“我是从北京来的,是国务院的,我姓吴,叫吴仪。”  相似文献   

12.
考考你自己     
考考你自己问一:我写过一本书(红与黑》...··有一个人养了很多条红金鱼和黑金鱼。据养鱼人说金鱼大小一模一样,但黑金鱼吃的鱼食却多出红金鱼的3倍,这是为什么?(限时3分钟)问二:有一次我在翻阅一本古代文献时,看到上面写着有一个人在公元前10年出生,在...  相似文献   

13.
张鸣 《中外书摘》2010,(11):67-70
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是五四运动中众口一词的卖国贼。五四当时编的小册子《青岛潮》,甚至说火烧赵家楼时,学生冲进曹汝霖家,发现“曹氏之客厅正中,悬一日皇御像”(事实上后来很多内地组织的带有明显倾向性的回忆中,没有一个人这样说,  相似文献   

14.
四年前,当我满怀着色彩斑斓的梦想只身南下深圳打工时,我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单纯女孩;四年后,在回家过年时,除了给家人带回大把的钞票和深圳的故事外,我还给父母带回两份特别的“见面礼”──一大一小两个活蹦乱跳的男性公民。“小家伙” 自然是写在我户口簿上和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而那个陪伴我的“丈夫”却不属于我“版权所有”。  相似文献   

15.
当煤黑子的岁月,我真正了解了地火的性格;同时,在那大山的腹地,我找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命象征。 21世纪之初的2008年,中国文学馆想留下我劳改历史中当煤黑子的影像资料,该馆的青年学者傅光明曾带着摄像器材与山西作协秘书长顾大同等人同行,一起回访了我当“黑鬼”的那座劳改煤矿。  相似文献   

16.
百琳达是美国路易斯安州巴哈镇人,父亲在做皮鞋生意,很有钱。其母年轻时看过京剧《杨家将》,认为非常浪漫,在她9岁时请了一个中国留学生为她教汉语。当改革开放后中国允许外国人到国内旅游观光时,百琳达作为最年轻的平民自费来中国,她为自己的举动感到骄傲。我有幸认识她,得益于她购物时的粗心——自己的背包丢了,还挥手和人告别。那天我像偷吃了禁果一样溜回家时,妈妈正系着一条大围裙做午饭,奶奶坐在院子里,把从田里刚收回来的玉米的皮一个一个撕开,为的是爸爸下班后能把它们吊起来。有节奏的嘶嘶声,使我压住了内心的极大激…  相似文献   

17.
握手,是现代交际和应酬的礼仪之一。中国人握手风气的大开乃至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是自“五四”后西学东渐、西俗东渐而起.到了现代,握手礼通行全世界,中国人亦不例外,握手的重要性便显而易见。握手,既是一种礼仪方式,又可称之为人类相同时“次语言”。二人见面,倘是熟人,不用言语,两手紧紧一握,各自的许多亲热情感就互相传导过去了;倘是生人,则一握之际,就是由生变熟的开端。握手既然可称之为“次语富”,那么,握手层也同语喜一样国有表现力和另对俄:知仅做画或,层会如用任米水,一握即开(当职,深迢此迅香除外);如示…  相似文献   

18.
他们都是朱元璋的旧友,一看自我介绍之后,一人丢了脑袋,一人升了官。传说朱元璋当皇帝后,从前的穷朋友到京城拜见他。有一个人这样介绍自己:“您还记得吗?从前我是一个放牛娃,有一天我们和您在芦花荡用瓦罐煮偷来的豆子,还没等熟,大家就抢着吃,罐子破了,豆子撒在地上,汤  相似文献   

19.
一写下“兰心慧质”这几个字,就仿若见到一个漂亮的女人笑盈盈地朝我望来。这是个散发着灵气的好词儿。在古代,“兰心慧质”是对那些独坐北楼或西厢的二人俏佳人的才智与品性的最肯定的评价,可以说那是对女性综合素质,尤其是情趣与气质的全面认可。“兰心慧质”就像一杆标尺,几千年来左右着中国人的审美。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21日农历冬至,我加班到晚上7点半,匆忙地往家的方向赶。小区的路几天前开挖,说是铺设啥管道,仅留一条狭窄的小道通行不说,这晚连路灯都没了。我眼睛近视,因为爱漂亮不愿戴眼镜,所以只能慢腾腾地摸索前行。迷糊中,感觉前方好像有一辆自行车骑过来,我眯着眼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