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梳理国际发展援助与受援国进出口贸易相互影响的理论机制的基础上,以受援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为研究对象,利用其1996—2016年接受援助的相关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研究国际发展援助对巴布亚新几内亚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际发展援助对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进出口贸易皆能产生显著影响,但对援助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大于其对受援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可见,国际发展援助给援助国带来的收益更大。同时,实证结果发现,用于反映运输成本的指标"两国间的距离"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进出口贸易会产生较大的阻碍作用,因此中国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南太平洋岛国的援助应侧重于改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以减少两国间的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2.
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在中国历史上首次述及槟榔,成为关于槟榔最早的文献记载,明清时期则出现了专门描写槟榔的辞赋作品。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槟榔在中国悠久的栽培历史及文化内涵。而槟榔赋所涉及的地区均为槟榔产区,处在一个涵盖中国华南、华东、西南地区以及东南亚、南亚诸国,跨太平洋、印度洋等地的槟榔文化带上。槟榔赋也因此兼具文学与文化双重属性,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南人和柬埔寨人自古都有嚼食槟榔的生活习惯,久而久之,形成了槟榔文化,渗透于人们的生活当中。槟榔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等方面的价值,是中国海南和柬埔寨民间文化中的瑰宝。通过研究史料记载和日常生活的展示发现,中国海南和柬埔寨槟榔文化在起源因素、民风民俗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槟榔作为南方风物较早在西晋代已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但槟榔真正在文学作品中产生影响则主要依托于晋宋之际的刘穆之求食槟榔一事。唐代诗人李白率先将此事写入诗中,为槟榔典故在古典文学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宋代文人则在创作中从多个角度去阐发刘穆之求食槟榔这一历史事件,将槟榔与人生观、功名观和亲情观等联系起来,从而使得槟榔这一概念在文学作品中的蕴藉更为丰富。在唐宋文人的作品中,槟榔开始了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从植物学意义到文学意义上的转型,这一转型过程在明代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槟榔为例,以所掌握的文献记载为依据,将其置于当时的一个地域和时间背景之下,对约定俗成的"槟榔为我国外来作物"的说法提出质疑,同时对其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1民众使用中所呈现的"槟榔习俗"的"啖槟榔"和"婚俗用槟榔"等方面作一个初步的源流考证,并旁及晚清时期槟榔与此地区的、贸易等方面联系状况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杨雪 《社区》2013,(23):48-49
来到海南岛的万宁,才知道这里是中国的槟榔之乡。槟榔树成片栽种,玉树临风,与椰子树比肩而立,只不过后者更为高大些。两者同属棕榈科常绿乔木,万宁当地人将修长的槟榔树称为女人树,称椰子树是男人树。你一定不相信这样的数据——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大约有4至6亿人嚼食槟榔,仅位于烟草、酒精和咖啡因之后,称得上是大众爱好。除中国外,这一习俗主要流行于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缅甸、  相似文献   

7.
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南太平洋海域中最大的一个岛国,人口260万,国土47.4万平方公里。随着60年代民族独立的浪潮风起云涌,1975年巴布亚新几内亚终于结束了近两个世纪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它的民族文学既古老而又年轻: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口头文学源远流长,世代相传至今,更加瑰丽多采;而在传统的口头文学基础上自60年代勃然兴起的反映土著人民心声的新兴文学,则不过才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然而,一个民族,最有价值的“历史”,莫过于这个民族的人民自己拿起笔向全世界人民描绘本民族生活的真实情  相似文献   

8.
巴布亚新几内亚有一个“童子城”,我们慕名而去,想看看这座第三世界的儿童城到底是什么模样。  相似文献   

9.
赖晨 《山西老年》2012,(9):51-51
中秋节在我国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对于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老节日,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到今天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不但汉族过中秋节,高山族、侗族等20多个兄弟民族也过中秋节。虽然风俗各异,但无一例外地充满民俗乐趣,且以追求团圆幸福为宗旨。高山族的背篓会。中秋月圆夜,长吉达安(主持人)和头人组织年轻人在槟榔林里聚会。主持人献祝福词后,头人把红布一晃,小伙子们便爬上槟榔树,每位采30枚槟榔。姑娘们又唱又跳,背着精致的小藤篓四散跑开,小伙子在其后追逐,把槟榔投入姑娘的背篓里,姑娘回头瞧投者,如非意中人,就带着歉意的微笑把槟榔抖落出来,继续唱跳着跑开;  相似文献   

10.
人们普遍关注越南的槟榔文化,却很少留意与越南槟榔文化有直接联系的石灰瓶文化。越南民间曾普遍祭俸、信仰石灰瓶翁,文章通过搜集相关资料,阐述介绍了越南的石灰瓶及其相关文化习俗,并对该现象进行了思考和尝试性分析,旨在让读者了解这个被忽略的文化想象,也希望本文能有助于读者更全面了越南的槟榔文化和进一步了解越南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11.
25岁的伊朗青年欧米特说:“毫无疑问,我们的监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监狱.” 欧米特这话一点都不夸张.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马努斯岛,既娇小玲珑又豪放粗犷,海景绝对一流.  相似文献   

12.
通过检阅地方文献,结合人类学的调查获得的口述资料,对粤东客家地区婚姻习俗中槟榔礼俗流行的年代、区域以及礼俗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描述,并对槟榔礼俗在粤东客家地区流行的原因做人类学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倪刚 《山西老年》2011,(8):36-36
中国古代的扇子种类非常多,有竹扇、羽扇、蒲扇、麦扇、槟榔(香画)扇、象牙(丝编)扇、檀香(拉花)扇等。但是,真正被藏家所垂青的,只有折扇和团扇两种。  相似文献   

14.
安琪 《北京纪事》2011,(2):27-31
易兰的目的地是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由于在那里的天堂雨林被大肆砍伐,在当地原住民的请求下,作为绿色和平中国森林项目主任,易兰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同事将同时赶赴那里,阻止伐木行为,呼吁全世界对天堂雨林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音系学和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分析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南角穆尤岛的族群观念,瑞典萨米人的社会现状和中国广西蓝靛瑶亲属称谓的一些特点,希望再现语言学和人类学之间理论对话的一个局部.  相似文献   

16.
隆冬时节,我国地处热带区域的海南省三亚市,依然是阳光绚丽,暖风拂面,绿树婆娑,花木竞艳。我们慕名来到创建社会主义文明生态村的三亚新农村示范点——凤凰镇槟榔村和鹅仔村采访。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一排排槟榔树,一片片瓜果菜园,一块块绿洲生机盎然;一条条新修的村内道路宽阔平坦,通向各家各户;花园式的农舍错落有致,整洁的农家小院充满浓郁温馨的气息,谁能想到,两年前还居住在低矮破旧小屋里的黎、汉村民,已豪情满  相似文献   

17.
孩子的家在那片甘蔗地后面,四面是香蕉树和槟榔树。男孩的歌声响起在周围,那已经收割了的孤寂的田地,默默地躺在那里望着天上的云,听着欢快的歌。  相似文献   

18.
五十多年前,正当祖国处于最危难的时刻,三千多名南洋华侨机工组成“回国服务团”(简称南侨机王),毅然奔赴祖国烽火连天的抗日疆场,效力于滇缅公路军事运输线。南桥机工们冒着生命的危险,披星戴月,历尽万难,确保了这条抗日生命运输线的畅通,被誉为“粉碎敌人封锁战略的急先锋”。 早在1946年7月7日,为了追悼回国参战华侨烈士和死难同胞,马来西亚槟榔屿华侨筹赈会在升旗山与鹤山交界的山坡上,树立了—座“槟榔屿华侨抗战殉职机工  相似文献   

19.
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简称巴新)是南太平洋地区仅次于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岛国,位于新几内亚岛东北部,它西邻印度尼西亚的伊里安查亚省,南隔托雷斯海峡与澳大利亚东北部相望,由巴布亚(北部)和新几内亚(南部)组成。巴新有海水沙滩、蕉树椰林,阳光充足,风光秀丽,拥有丰富的热带岛国旅游资源。同时,巴新也是一个华侨华人比例较高的太平洋岛国,在该国450万人口中,约有5000名华侨华人,占该国总人口的万分之十一。  相似文献   

20.
温史 《山西老年》2014,(9):25-25
二战前,日本吞并了朝鲜与中国台湾,二战中又入侵了中国、菲律宾、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以及时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等地区,唯独对弹丸之地的澳门却不敢染指。这是为什么?话还要从很久以前说起。古代巴西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他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圣十字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