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是社会发展主体对自身根本利益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价值,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价值取向的偏离,究其根源,就是人们对社会发展价值取向上认识的偏离,拒斥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单向度的“见物不见人”。对科技的崇拜,对经济增长与物质财富的累加为终极价值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校正社会发展中价值取向的偏离,坚持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全面与协调。  相似文献   

2.
关注生活: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注人的生活理宜是德育目标的重要价值取向.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着重社会目标、轻个体目标,重知识目标、轻能力目标,重理想目标、轻现实目标的误区,应使德育目标价值取向人本化、德育目标制定主体多元化、德育目标实施载体生活化.这对提高广大德育工作者对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感召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注人的生活理宜是德育目标的重要价值取向。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着重社会目标、轻个体目标,重知识目标、轻能力目标,重理想目标、轻现实目标的误区,应使德育目标价值取向人本化、德育目标制定主体多元化、德育目标实施载体生活化。这对提高广大德育工作者对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感召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认为: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封闭保守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图书馆的价值取向在认识上产生了偏离,表现在管理体制和指导思想便是“重藏轻用”、“重书轻人”,这将严重影响图书馆作用的发展,与即将到来的信息化的世纪不相适应。为此,作者提出建立以读者服务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并就这种体制的内涵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尚虚倾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道、佛三家,在认知方法和价值取向上,都重内求,轻外知;重主观精神,轻客观世界;重道德完善与社会和谐,轻实事功利和自我存在。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滞后的原因至少有4个方面:重应用轻基础、重理轻文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陈旧的学科结构和知识体系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阻碍;儒家文化传统对学术研究的束缚;长期的思想禁锢对学术研究的压制。  相似文献   

7.
“重黄轻炎”指的是炎黄子孙尊崇黄帝远甚于尊崇炎帝的现象。“重黄轻炎”萌发于东周以前,初步形成于东周时期,最终定型于秦汉时期。“重黄轻炎”是以炎黄的传说事迹为基础,以大一统的需要为动力,在统治者的炒作下形成的。“重黄轻炎”的形成过程伴随着中国农业文化主体及国家制度的形成,折射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社会主体转型的价值取向及其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世界的开放性、面向现代化的自主性、面向未来的开放性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体转型的三大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的确立符合社会发展总趋势,符合当今社会现代化要求,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然而,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当今主体转型面临着种种困惑,包括主体转型的不平衡性和主体转型的时空复杂性。应努力创建社会转型的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形式,网络广告是社会价值观念不断被传送、强化和公众接受社会文化教化的过程。目前网络广告呈现出多种价值取向,积极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公德、张扬个性、鼓舞斗志,消极的价值取向体现为重利轻义思想严重、宣扬享乐主义、网络色情广告泛滥、挑战社会公德等,成为互联网世界中最不安定的因素之一。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广告主和网站经营者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中国传统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的冲突、网络经济的发展与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的矛盾、行业规范的缺失与技术监控的瓶颈、从业人员缺乏道德素养与受众的主体意识退化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我国现行公司法对公司设立的规定和现今诸多公司越过高高的设立门槛成立后却问题不断的现实状况,探究我国公司法在价值取向上重安全而轻效率,实施中重事前控制而轻事后监管的原因和后果。从法律监督、公司自治和社会监管三方面提出对公司成立后如何进行有效监管的相关建议,力图在公司法中实现交易公平与交易效率的最佳结合,保障公司人格健全发展和社会经济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纸质藏书和年进书作出了数量规定,对电子类图书作了相应考虑。适应这一要求,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应把握以纸质文献为主的基础性取向,并重视电子类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性取向。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传统儒家文化因其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哲学思想,为生命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具体意蕴包括生命可贵与坚韧的生命意识教育,生命安顿寻求的生命情感教育,彰显生命价值所在的生命责任教育。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生命本身如需得到关照和滋养,必然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映照与教育的相互作用。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历史演进和时代发展中传承和延续着对生命关注的精神传统,其过程在于以“文”的感化为本,塑造教育主体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重塑生命教育价值的时代导向;以“仁德”的教化为基,丰盈生命内涵,渗透贯彻“精神生命”教育的核心保障;以“行事”的实践为要,扩展“社会生命”宽度,共筑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以此为基础,就传统儒家文化对生命教育的推进,可以生命的协作教育实现生命教育的内化,润泽生命底色;以生命的价值释放实现生命教育的深化,丰盈生命层次;以生命的诗意情结实现生命教育的升华,绽放生命雅致。  相似文献   

13.
斯科特的农民道义经济学理论注重农民纯粹利益考虑之外的道德伦理涵义,使农民学研究更加注重社会运动的社会价值取向;但是斯科特绝对化地将国家或政府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定位为“勒索者”,以及对农民“后台”反抗方式的过分醉心,暴露出其西方中心论视角历史单线发展模式的结构性局限。从《农民的道义经济学》到《弱者的武器》,其研究范式在发生重心转移的同时,由于忽视了对历史动态进程的把握而呈现理论倒退。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发展理念由于其包含内部陷阱而使其自身陷入矛盾困境并导致“现代性危机”。文章从反思现代性发展理念的内在矛盾入手 ,主要将批判的靶子对准支撑现代性发展理念的四个维度 :即遗忘生存家园的发展至上主义、缺席生态伦理的消费享乐主义、迷失有限理性的技术乐观主义和僭越天人关系的人类中心主义。在揭批这些现代性发展理念深层矛盾困境的同时 ,昭示当代人自觉走出其设定的内部陷阱 ,从而为建构通向未来的新发展观扫清理念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对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创造的物质形态的文化和观念形态文化的总和,具有多元性、创新性、包容性和前瞻性。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价值多元化的负面影响;重物质文化而轻观念文化;文化建设趋同,缺乏个性;重学生轻教工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主体作用,把观念文化建设放在优先地位,突出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间美术伴随农耕文化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精神追求和审美价值取向。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在发展过程中承担了一定的教化世人的社会责任,因此在民间美术作品中不乏伦理的精神内容。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表现出重理论思辨的特点,出现这种现象,有传统文化、社会结构、研究者自身三个方面的原因。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为轻视理性探究和实证精神的文化倾向与模糊性的思维方式;社会结构的影响表现在同一阶层的"趋同"倾向与不同阶层的官本位影响;研究者自身的影响表现为因生存压力产生的内心焦虑与进而发展起来的自傲对高等教育研究取向的干预。  相似文献   

18.
信息社会的时代精神与人的社会化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社会的时代精神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平等精神、奉献精神、学习精神、国际精神、人性精神和团结精神七个方面.这些时代精神决定着信息社会人的社会化图景从守成式社会化向创新式社会化转变;由被动社会化向主动社会化转变;由注重智商发展向注重情商发展转变.为适应人的社会化图景的这些转变,必须做好社会方面的舆论和体制准备与个人方面的意识、思维方式、心理、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以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论缺陷和应用局限是重意识形态功能轻人文认知功能、重社会价值取向轻个体思维选择,重眼前行为表现轻远期行为塑造,重理论灌输轻实践行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包括教育对象的工具性向主体性转型,教育内容的政策性向人文性转型,教育方法的灌输性向动态性转型,教育评价的保障性向发展性转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