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贞虎 《社区》2008,(12):31-31
一天早上,我上街买菜,正走着,忽见一辆自行车从远处飞驰而来。骑车的是个小伙子,他骑得很“野”,一路打着响铃,在行人中快速穿过。 眼看小伙子要撞人了,我大声喊道:“当心!”话音刚落,只听“哎哟”一声,小伙子果然把他面前的一个中年人撞倒了。中年人倒在地上,用手指着小伙子,话都说不出来,看样子,撞得不轻。小伙子见势不妙,正要逃走,就听见周围一片呼声:“抓住他!抓住他!别让他跑了!”没走几步,小伙子就让人揪住了衣领。  相似文献   

2.
陈永江 《社区》2012,(19):50-51
正月十五的前几天,大连市政府刚发出严禁野外用火的《通告》,我们楼院的黑板报上就贴出一纸“告示”:“正是风高物燥时,野外用火当禁止。响应政府的通告,确保大家都安康!”  相似文献   

3.
走着走着,喜羊羊来到了一片树林里,突然灰太狼窜了出来,张着血盆大口,说:“喜羊羊,你来给我送美餐来了吗?”喜羊羊灵机一动,说:“刚才我遇到了一只大老虎,我帮他做出了题,他就放我过来了。我想你应该比大老虎聪明,要不,我出一道题,你答对了,我给你当美餐;你答错了,你放我过去。怎么样?”灰太狼说:“这方法倒蛮有趣的。好吧!你出题吧!”  相似文献   

4.
享受微幸福     
刘锴 《社区》2012,(29):27-27
现代社会真成了“微世界”:微机、微博、微信、微电脑……其实,还有一种“微”常常被人们所忽略,那就是“微幸福”!谈到“幸福”,很多人马上想到舒心的工作、丰厚的薪金、名车、别墅、锦衣关食、高官显位……他们认为“幸福”是一种昂贵的外衣.一般人是“买”不来、“穿”不起的!其实,现实生活中,隐藏着很多廉价的“微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一个低成本的“微幸福”享受者!而那些“微幸福”积攒多了,便成了“大幸福”——那时,每个人都可以自豪地说:“我拥有幸福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对编辑工作中几个传统观念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认为“为人作嫁”不仅是一个编辑应尽的职责,而且是编辑应有的基本素质;“文责自负”不仅指作者要对发表的文章负责,主编和责任编辑也应负责;“剪刀加浆糊”不是简单的剪剪贴贴,而是一种十分复杂辛苦的创造性劳动  相似文献   

6.
钱国宏 《社区》2012,(2):37-37
由于工作的原因,平时出国的机会相对较多。到过几个国家,对国外一些针对司机的“霸王条款”印象颇深。久之,竟然感觉这些“霸王条款”虽“霸”但却很温馨!  相似文献   

7.
大军 《百姓生活》2014,(3):21-22
2014年1月22日5时30分,郑州98岁女医生胡佩兰逝世。这位退休后社区坐诊20年、开药很少超百元,获评2013年央视“感动中国”候选人的好医生。生前抱持“多活一天。就多干一天,多看几个病人”的信金,年过九旬仍每天去门诊上班。临终前。她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社会日趋关注“人文”的形势下, “减负”成了十分抢眼的词。但是谁来为小学语文教师减负? 现实工作中,大多数的小学语文老师都担任班主任,她们肩上的担子太重了! 首先班级事务性的工作占去太多宝贵的时间,而且很多时候有些事明知错误甚至无聊却要重复着,不仅耗时还劳神。其次,学生在成长中总会犯错误,当学生不听话时,思想出现疙瘩时,同学间闹矛盾时……谁来梳理这些? 班主任,责无旁贷!如果你倒霉,多来几个“怪怪”的学生,你还活不活?真的,一线教师的这些苦衷只有一  相似文献   

9.
放寒假不久的一天,电视里正播放《武林外传》,“排山倒海,排山再倒海……”我正看得津津有味,突然传来了一阵“当当”的敲门声。我蹑手蹑脚地来到门口,从门镜儿里往外一看。不好!是爸爸回来了  相似文献   

10.
“老字号”这三个字,听起来除了放心,还有就是和年轻无关。但如果换成“品牌”二字,便徒然多了几分与时俱进。事实上,包括很多奢侈品在内的世界知名品牌,无一例外都是经过时间洗练的“老字号”。王星记,谢馥春,张小泉,檀香皂……这些中国老百姓听之如雷贯耳的“老字号”们。  相似文献   

11.
“生态人”价值观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人”价值观是一个新概念。“生态人”的价值观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体现为自然生态价值观和社会生态价值观两个方面。“生态人”价值观与生态价值观比较,并不是只多加了一个“人”字的问题,它具有生态价值观所无可比拟的新意。其新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传统价值观革命性的否定;二是对解决生态问题的创新性意义;三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的深化性认识。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常用祈使句“A+V+(一)点儿!”(V代表单音节动词,A代表单音节形容词)表示说话者的态度和意愿,句式中的A常为表示数量范畴的形容词“多”和“少”;而其他语义范畴的形容词只能构成“V+A+(一)点儿!”的句式,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的语言现象。而且后一种格式都可以转换为前一种格式,前一种格式一般不能转换为后一种格式。从认知语言学和汉语语法化的角度去探究其动因和机制,可以发现祈使句对语境的依赖性使得表达了数量范畴的“多”“少”使用的频率高,范围广,在人们的头脑中有深刻的认知基础,祈使句与数量范畴建立关联后是无标记项,同时“A+V+(一)点儿!”的语序结构也是保留了古代汉语中形容词用于动词前直接作状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3.
父亲到小菜畦转悠了一会,回来说菜上虫很多,再不浇药水,小菜就要被虫吃光了,让我去买两盒“敌杀死”。我以为听错了:“就巴掌大一块地,能有多少虫,要两盒药水?”父亲瞪了我一眼:“你懂个啥!春季虫多,你光灭自家菜地里的虫,不灭旁边人家的几块菜畦,前灭后进,哪年长出个菜来?”  相似文献   

14.
四年多前,李闺瑜的老公张育保忽然被人用浓硫酸泼向身体,导致头面部被严重烧毁,双眼全瞎,嘴唇萎缩,手足几乎无法动弹……李闺瑜对天发誓:无论如何,一定要把凶犯揪出来!为此,李闺瑜充当了相当危险的“线人”角色。经过几个月种种难以想象的折磨,  相似文献   

15.
一、概说“人性” 孔子曰:“性相近”,显见他认为有人性,且有共性:孟子云:“性本善”,几千年来,帝王们大概都以此说来进行人治。苟子以为“性本恶”,但他的学术没被董仲舒列为“正宗”,倒被蛮夷借鉴去法治了,以抑人类“恶之本性”。又有先贤搞平衡曰“食色皆性也”,并无善恶。左思主张“人有异同之性”。梁实秋和鲁迅也曾为此“恶”语相加:梁以为“人生的态度是歧义的.但人性的素质是普遍的.文学的品味是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是一切伟大的作品之基础”。而鲁迅先生以“香汗”、“臭汗”来两难,好在梁并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6.
下面几个词都和“山”有关,在使用时又有区别。你能很快确定它们恰当的位置吗? 峡峰岗岩岭 1、这山()直插云天。 2、山()上住着几户人家。 3、这个()石真大呀!  相似文献   

17.
积累——作文的奠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班有这样的一位同学,说话倒还可以,如让他说说自己平时就餐都吃了什么,他竟一口气说出了七个“吃”字,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纷纷建议要多样化地“吃”,用上“喝、吮吸、品尝、嚼、啃”等不同的动词会更好。可一到写,就糟糕了,他常常记流水账,要他删除多余的、无关紧要的内容,在关键的地方,更详细地写出怎样做,他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添改不出几个字来。  相似文献   

18.
提起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很多教师都会眉头紧皱。的确,稍稍一读学生的习作,谁都难免会有此感受:写活动,必有野炊;写事情,必有让座位、扶盲人;写人物,眼睛、鼻子、声音,男女老少都是一个模样。过去的一篇《小木船》,曾“克隆”出多少的“文具盒”“纸飞机”“四驱车”……“作文难”不仅“难”住了学生,更“难”倒了辅导的教师们。  相似文献   

19.
好奇心     
视角变一变,别有洞天!如果从高三学生的视角去写自己对武则天的好奇,那不会吸引阅卷老师眼球!因为太多的文章都是从“人物”的视角写的,习惯的视角容易带来审美疲劳,很难写出新鲜的东西,很难出彩!本文巧在“无字碑”这个“物”的视角来探究武则天,避免了常规思路,对人们司空见惯的素材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一下子引起了阅卷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到目前为止,他们的行程一直都有惊无险。然而现在,危急关头就要来临,一旦被捕便意味着死亡,给加西亚送信的使命也将功亏一溃。罗文中尉知道:这次任务中最为严峻的时刻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