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前,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谈论什么是幸福。穷人说:“幸福就是现在。”富人望着穷人的茅舍、破旧的衣着,轻蔑地说:“这怎么能叫幸福呢?我的幸福可是百间豪宅、千名奴仆啊。”一场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奴仆们各奔东西。一夜之间,富人沦为了乞丐。七月流火,汗流浃背的乞丐路过穷人的茅舍,想讨口水喝。穷人端来一大碗清凉凉的水,问他:“你现在认为什么是幸福?”乞丐眼巴巴地说:“幸福就是此时你手中的这碗水。”其实,幸福本来就是现在。只有将一个个现在串起来,才成就这一生一世的幸福。幸福是一碗水@蓝石  相似文献   

2.
青年过渡是指由青年向成年的过渡,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事件,并不都是平稳、顺利完成的,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导致这些变异的主要社会因素是什么?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秩序的影响又如何?鉴于目前的青年研究大多集中在青年期间存在的诸多问题上,本文认为应该更加关注青年由结尾时期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青年过渡研究应该着重考察社会变化如何影响青年过渡?有哪些理论和概念适用于理解青年过渡?我国对青年过渡的安排具有哪些特点?这些安排是在复制社会不平等还是在减少社会不平等?国家关于青年的政策是否为青年提供了良好的过渡安排?本文旨在对这一过渡过程提出一个浅显的社会学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3.
白雪 《当代老年》2009,(8):10-11
你会吃吗?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个问题无疑是在开玩笑。但是,“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这个人们每天都要遇到和解决的问题,却没有多少人在意它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与自己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相联系。专家指出:按照经济发展分析,“吃”分为三个阶段,先是“吃饱求生存”,然后是“吃饱求美味”,最后一个阶段是“吃好求健康”,真正要走向第三个阶段,我们还需要努力。  相似文献   

4.
王雁飞 《公关世界》2008,(11):14-16
公关世界:韦总,能否简单对自己做个评价?您怎样看待“成功”?您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人士么? 韦凯元: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勤奋、喜欢学习的人,一个以建设性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人。以面对问题的态度,人可以分为几种:分析型,批评型,激励型,建设型。以建设性的解决问题为乐,是我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彭雅青 《职业》2010,(6):70-71
提起富豪榜,如果你不知道胡润,你一定被骂作老土——这个专门为中国富人“数钱”的英国人,一晃已数了11年,被媒体封为“在中国最出名的外国人”。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台湾结束“戒严”时代,逐渐走向民主化,各种集会、游行、造势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时间一长,岛内民众也逐渐被这些生硬、缺乏新颖和创意的单一政治宣讲搞得晕头转向,甚至出现“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工具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的工具主要是标准化的症状评定量表和人格测验,这些工具使大学生的普测走向规范、科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与诊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但也不可否认存在着发展的局限性,尤其是它们所体现的“心理健康”不够全面,评估内容主要集中于“症状”与“偏差”,评估结果往往不能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文章通过分析,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工具的发展趋势将是:从关注异常走向关注健康,从关注症状走向关注积极因子,从关注个体走向关注关系,从关注状态走向关注过程.从关注适应走向关注发展。  相似文献   

8.
欲望的起飞与节俭主义——社会双轨化中的欲望与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轨制”曾经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用语,例如“价格双轨制”,20世纪90年代末国企改革的“抓大放小”(所有制的双轨制),1998年房改中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等。可以说,“双轨制”是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一种伴生现象。不过,在这里,我的用意不在于讨论“双轨制”本身,而在于从中引申开去,探讨一种更为一般的“双轨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美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呢?这又是一个仁国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连这个“最”字,也会引起争论.说是危言耸听。不管它了.反正我知道.我心中的这个答案.大概永远也不会进入美围总统竞选人争论的话题中,道理很简单.他们不想得罪选民,特别是那些有钱的选民。而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竞选经费,主要都是靠富人捐献的。  相似文献   

10.
王俊英 《职业时空》2008,4(6):45-45
近几年来,围绕“历史问题”出现的频繁争吵,日益成为影响中日民众相互情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中国民众不满意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所采取的暧昧和不负责任的态度,而另一方面,日本国内却弥漫着一股浓厚的“嫌中”、“厌中”气氛,与“恐中论”一道,成为日本“中国威胁论”的主基调。那么,中日之间,“历史问题”的难点究竟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1.
骆潇 《职业》2010,(5):13-15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自己的钱袋子不够自信?为什么谈起理财,我们总觉得自己财商低下?我们不停地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是“穷人”? 十年前,《富爸爸穷爸爸》被汤小明成功引进中国掀起了财商热潮。十年后,我们的财产多了,烦恼却有增无减。于是,我们再次向“富爸爸”寻求答案。汤小明说:是“富爸爸”还是“穷爸爸”,不取决于拥有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你的财富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中国社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特之处,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改革过程中的精英循环与再生的一种新的解释:“干部权力转换延迟”理论,即政权的稳定导致干部权力的连续性;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干部权力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旧的传统体制下它表现为再分配权力,在市场经济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它又可以轻而易举地转化为市场中的经济利益。干部权力的这种连续性决定了改革中的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的主流是精英再生。中国的市场改革并不是像有些理论所描述的那样是减少由再分配体制产生的社会不平等的过程,恰恰相反,市场改革提供了这样一种干部权力转换的机制:通过这个机制,在社会主义再分配制度下有限的、受到特定意识形态严格限制的社会不平等,转化为自由市场条件下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的、绝对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3.
“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构成“非我“的有自然和“他人”。我与“非我”是什么样的关系?我对“非我”应当具有何种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说,哲学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他人”是“非我”中的重要部分,我与“他人”处于什么样的关系?我对“他人”应当具有何种态度?  相似文献   

14.
“专业读书人”的出现到底代表什么?有人真的可以阅读为专业,却还保持着乐趣吗?我不太相信。阅读的乐趣,来自于好奇的满足。好奇的前提是,绝不能执著,这与讲究“目的性”的“专业”,似乎有所背离。或者应该这么说吧:专业读书人是可能存在的,但专业的阅读乐趣,几乎是不可能有的,尤其如果你还要教导别人如何阅读的话。  相似文献   

15.
学校是个大家庭。每个班级又是一个小家庭。为管好这个“家”,我们实施了分项承包责任制。 自实行分项承包以来,我班安排了一个专门负责提醒老师发火的学生。这个学生是我班一个胆大、敢给老师提意见的孙会琳。记得一次,我检查作业时,孙梓源没完成作业。我很生气,当着大家的面,把他拽了起来,大声训斥:“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写作业?”孙梓源没有回答我。我更生气了,提高了嗓门喊:“说话呀?哑巴了吗?”他吓得哭了起来,其他同学也都不敢吭声。  相似文献   

16.
如何实现贫富之间的良性循环? 一个社会,如果穷人永远穷,富人永远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而老板们只管自己挣钱,其他一概不顾,那么穷人必定会因为失望而绝望,最终选择“革命”、“造反”之路,用激进斗争的办法解决问题。所以最好的社会结构就是既要让所有的穷人都能活得下去,没有温饱之虑,又要让他们或者他们的孩子有可能成为富人。  相似文献   

17.
自从“城南”项目开始后,我们来来往往差不多都得经过前门地铁站。前门地铁口总是忽悠着一帮子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口中念念有词,一看见人就凑上去:“发票、发票……”“住旅馆吗?去八达岭,逛长城吗?”并跟着你小声嘀咕……每走两三步,他们就会继续围上来,大有不做成一两单生意誓不收兵的气势。每次在我还没到来之前,老赵就要找这些人聊一聊。其中和一个来自河北高碑店的姓马的人渐渐地熟悉起来。问他叫什么名字,大家都说不知道,有人说“别人管他叫流氓”,他立即更正:“盲流——老盲流!”  相似文献   

18.
陈云 《炎黄世界》2011,(1):52-54
日本为什么会衰落?说到底是:日本没有科技的原动力,没有哲学的灵感,没有道德的“上帝”。这就是目前日本人中“右派”势力嚣张起来,横行霸道,动辄要围攻中国驻日本领事馆的原因。也是更多日本人对中国的崛起,惶惶不可终日,感到恐惧与无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好坏都是钱     
在洛杉矶,一位美国朋友开车带我去看富人区。我忽然有个问题问他:“你们看到富人们住在这么漂亮的房子里,会不会嫉妒?”我这美国朋友惊讶地看着我说:“嫉妒他们?为什么?他们能住在这里,说明他遇上了一个好机会。如果将来我也遇到好机会,我会比他们做得还好!”这便是标准的“老美”式的回答。他们很看重机会。后来在日本,一位日本朋友说他要陪我看看不远的一处富人区。我又想到上次问过美国人的那个问题,便问日本朋友:“你们看到富人们往着那么漂亮的房子,会嫉妒吗?”这个日本朋友稍稍想了想,摇摇头说:“不会的。”继而他解…  相似文献   

20.
叶研 《金色年华》2010,(1):15-18
姜松在白板上用水性笔写了一个象形汉字——“教”。他转过身来,向学生解释教育的基本理念:“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教’,是手执教鞭,带有管理、管制意味的知识传授,而现代常见的教育,是一种平等的问答切磋的知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