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斌武 《当代老年》2011,(4):57-57
民以食为天。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与吃分不开的。例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而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的二月二,也有其独特的“食俗”。  相似文献   

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华民族最具人情味、最受重视的传统节日——春节又到来了。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节日,春节已成为全球炎黄子孙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期待——剪窗花、贴门神;包饺子,  相似文献   

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到了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古往今来,“鱼”与春节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情趣盎然的春节“鱼”文化。  相似文献   

4.
<正>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融入世界步伐的加快,春节早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和鲜明标识,春节文化不仅为各国人民观察和感知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口,也搭建起心灵交流的桥梁,让更多人领悟中华文化蕴含的价值观与智慧,凝聚“一起向未来”的信心和力量。  相似文献   

5.
我国发行的贺年邮票多以生肖为题,虽说生肖更替也是新春的重要内容,但却不能代表春节的全部。好在我国的各邮政系统还是发行了不少春节主题的邮票,展现了各种欢度佳节的传统习俗。国家邮政局于2000年1月29日发行了2000-2《春节》邮票一套3+1枚,依次为“迎新春”,图案为剪贴新年窗花;“辞旧岁”,图案为过年放爆竹;“闹社火”,图案为扭秧歌舞龙灯;小型张邮资图“合家欢”,图案是包饺子、吃年饭。另有1枚小版张,边纸设计成剪纸图案,每版9枚邮票,邮票底色为红绿黄三色。画面图案具体形象地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的活动,画面色彩显示了春节的热烈喜庆气氛。  相似文献   

6.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华夏传统节日正在走俏世界,中国春节“全球化”的魅力,正在世界各地越演越烈。从4年前美国纽约市内帝国大厦首次华灯初放,点亮华人欢庆新春的彩灯,到去年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70万人观赏中国春节盛装游行,直至今年鸡年新春,世界旋起了“中国春节风”,法国总统希拉克、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加拿大总理马丁、新西兰总理克拉克等国的政要纷纷向中国人民和本国华人拜年祝贺。英国外交部首次为中国新年举行招待会,联合国秘书处首次为中国春节举办文艺晚会,特别是美国纽约州州长则在去年11月专门签署法令,规定每年农历新年为纽约州法定假日,政府、公立学校的毕裔和有此需要的亚裔员工均可在春节放假一天。显见,如今中国春节“全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中国的农历春节已成为海外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相似文献   

7.
春节,是中国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中国人欢度春节,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中国本是以农业立国的,人们把一岁的时间叫做“年”,因此,把庄稼的收成称为“年成”,五谷丰登叫做“丰年”、“有年”、“好年成”。  相似文献   

8.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喜庆、最令人向往的一个传统节日。有道是“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所以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年俗。燕赵大地地域广阔,各地春节习俗有较大差异,饮食习俗也随之不同。但饺子是流行于燕赵大地最为普遍的春节必备食品。大年三十、初一到初五、初十、正月十五均以饺子作为庆贺的食物,故而民间有“最香莫过饺子”之说。  相似文献   

9.
阆中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春节文化无疑是阆中悠远厚重的历史文化中最闪亮的一张名片。阆中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示春节文化的无限魅力,这座千年古城也因此成为游客争相前来打卡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0.
10月5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江苏省第24个敬老日。江苏省姜堰市策划安排了系列活动喜迎“敬老月”。  相似文献   

11.
“骞马”与“选马”张理觉省委和长沙市委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领导干部,为应聘者开辟了机遇均等、公平竞争的"赛马场",笔者为之叫好。这是用人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从"人治"到"法治"的新尝试和新突破。古往今来,选才用人,大多"钦定",虽也有"伯乐相马"之说,但是...  相似文献   

12.
百姓话题:'98春节,我们怎样过?几千年文明的历史积淀,使得国人对传统节日十分重视,一年中传统节日好戏连台:过完二月二,又到三月三;五月有端午,八月过中秋:腊八过后是小年,小年之后,一年之中的压轴大戏──春节,便粉墨登场了。传统上中国人过春节.那可是...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2008年是我国传统节日的复兴元年。因为,在这一年,七大传统节日中,除春节外,又有三个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端午、中秋。 专家说,对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放假就是进步。确实如此。不过,如何让节日不只是假日,如何让传统文化“回归”生活,依然费思量。节假日可以调整,但传统文化该如何激活、复兴?当然,有了假期和闲暇,我们才可能细细体味传统文化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  相似文献   

14.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当节日将近时,除了如何买到回乡过年的火车票,“租个恋人回家去”也成为人们在网上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春节期间聚餐是必修课,娱乐节目又多是打麻将,一坚就是小半天。几天下来,能量的摄入量远云大于消耗量,剩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诸存于体内,体重自然增长。春节过后,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自然是“减肥”,今天就合大家支支招,保证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历新年申遗”已成为国内各大BBS上的热门话题,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用“申遗”这种方式来保护春节这一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进而言之,我们应用何种方式保护如春节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又应该以何种心态对待圣诞节、情人节这些舶来之物,一时之间成为坊间焦点。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1995,(7)
大豆油热销“三湘”殷正高创办“双猫”谁也未曾料到,"双猫大豆油"竟风风火火走进了湖南人的生活。今年春节,岳阳有两个地方排队,一是春运期间火车站排队购票,二是.消费者排队买"人猫大豆油"。今年3一上5月,长沙销量近300吨,居食用油销售前列。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18.
岁月如流,春节如约而至。每逢新春佳节,父老乡亲们张灯结彩贴春联,总突出一个“福”字。还有一些人家爱将“福”字倒贴,以期望过路行人恭贺一声“福到了”(取“福倒了”的谐音)。由此可见,人们向往和追求“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相似文献   

19.
“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的背离──“追星族”心态及其疏导符酾达改革开放,国门洞开,境外经济、文化的切入,与既有的木讷、压抑、缺乏生机的陈旧格局相互冲撞,在中国掀起各式各样的热潮。"追星热"便是其中之一。一群为数众多的正值豆蔻年华的"追星族"以其沸腾...  相似文献   

20.
“开明经理”与“贴心处长“黄诗彬湘潭钢铁公司深化改革不忘从优照顾老同志,老同志翘起拇指称公司经理唐炳如是"开明经理",称赞离退休管理处处长郭怀成是"贴心务实处长"。这几年,湘钢的经济效益一年好于一年,1993年1-8月实现利税4.266亿元,比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