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李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8):269-271
在社会转型时期,受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行为失范的现象逐渐增多。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大环境、高校扩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缺乏实效性、网络行为失范四个方面探究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预防和矫治大学生行为失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大学生行为状态,越来越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分析从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多方面原因,为探讨大学生行为建设及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燕萍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56-58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类型有网络成瘾、网络侵权、网络犯罪,其原因主要为:网络环境的开放虚拟、行为主体的道德偏差、高校德育的薄弱滞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对策有加强网络法制、深化网络德育、引导主体自律。 相似文献
4.
秦宏春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3)
伴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弱化,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犯罪矫治社会工作是当前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就青少年犯罪矫治社会工作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介绍分析,以期这些理论上的探讨能为我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料. 相似文献
5.
6.
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是道德失范行为的一种新类型,大学生作为网络群体中的主要成员存在着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因此,有必要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调适。根据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产生的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要应从提高大学生的自教自律水平和加强网络的规范与引导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7.
王兰锋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3):110-112
大学生的失范行为来自对周围客观世界的消极认知和情绪体验,其个体心理表现为消极自我认知、消极情绪反应和消极心理应对。对大学生失范行为的干预要从个体和团体两个层面进行。个体层面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个体心理教育;团体层面包括课堂教育、大学生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郑琼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4,24(4):37-39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失范主要表现为网络成瘾、网络侵权、网络犯罪等。为有效预防和治理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带来的危机,维护校园、网络的良好秩序,必须加强网络行为失范危机的防控机制建设。为此,就要采取切实措施,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观念;遵循网络行为失范危机处理中的基本原则,矫正大学生网络行为;重视网络行为失范危机善后中的心理疏导,建立形象再塑与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9.
分析指出,我国的矫治社会工作经长期的实践形成了社会帮教、工读教育、劳动教养、社会处遇以及狱中矫治等特色实践形式。对于推动青少年犯罪矫治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研究认为在青少年犯罪问题上,应在遵循对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前提下,结合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推动青少年司法、矫治制度等社会工作介入机制的完善和本土化。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公民道德失范行为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云强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6):114-116
在分析目前大学生公民道德失范行为现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大学生公民道德失范行为的对策,认为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全社会的道德风尚,重视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逐步改革应试教育体制,加强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的制度化建设,是治理大学生公民道德失范行为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张敏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6):40-4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正经历着新的变化.全球化提升了社会工作的价值,使社会工作的对象更加多样化,也极大地丰富了社会工作的内容.与此相伴随,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发展出了新的教学内容、模型和实践.社会工作的日益国际化趋势,以及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情况,值得我国社会工作者和教育者的重视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管向梅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2):50-57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的重大创新。社会工作是一种具有福利性质的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在目标和功能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社会工作想象力是一种视野和能力,基于社会工作想象力的启发,社会工作对人类社会的多元异质性理解和对重大时代主题的关注是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成为“可能”的逻辑基础和价值本质。确立包容性社会发展道路、完善服务型治理方式、培养社会工作者的“心智品质”是推动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可为”的重要操作方略。在社会工作想象力的启发下探讨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可能与可为既有利于社会工作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治理创新的推进。 相似文献
13.
学校社会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新文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6):28-29,43
学校社会工作在国外、尤其是发源地美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则是一门引入不久的新兴专业,和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覆盖面和侧重点、理论基础和价值观、主要工作原则、工作项目范围和工作方式等许多方面有较大的区别;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服务困难学生和教育引导全体学生的特别不同特性;传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此面临空前挑战。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况,思考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创建中国特色的学校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4.
高校社会工作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子中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344-348
由于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在学业、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等方面出现许多问题,因而对高校学生开展社会工作是完全必要的。高校社会工作在主体身份、价值伦理和工作方法上,有别于与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咨询和一般的社区工作,又相互交叉和补充。高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作为民间自发的公益机构和高校社区的专业活动场所,具有一定的特殊优势。 相似文献
15.
袁光亮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2-136
当前美国家庭社会工作的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主要内容有弹性制的儿童教育,以家庭为工作对象的儿童医疗,重视家庭作用的儿童保护,弥补家庭不足的社会福利,强调专业支持的社会服务。美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及其现在的专业内容,对于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多方的共同参与,广泛的服务领域,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我国发展社会工作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黄耀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6-9,39
从1915年佛雷斯诺(Abraham Flexer)在其《社会工作是专业吗?》的论文中质疑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至今,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模式由追求专业化逐步走向了专业化的反思。在从经验取向迈向科学性的工程中,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建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重用。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已由民间呼吁进入了官方话语的当下,探讨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模式及其基本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医学界传统的“生物学”治疗模式早在20世纪初已被人们提出质疑,“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一体的治疗模式开始受到关注,旨在多角度寻找患者疾病的根源和寻求全方位的治疗途径,为此医务社会工作应运而生。通过对北平协和医院医务社会工作档案的整理研究发现,1921年北平协和医院开展的医务社会工作与世界发展水平同步,在长达30多年的实务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诸如“助人自助、经济救助、督导制度、随访制度、案主生态系统”等对于当今的医务社会工作实务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婴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2):17-23
中国的三大社会工作群体——社会工作教育群体、福利行政管理群体和社区实务工作群体对中国社会工作不同的理解造成了一种无形的张力,中国的社会工作的发展就处于这种张力之下。 相似文献
19.
尹保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5):43-47
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前景问题,每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工作者都必须予以认真的思考。就“社会建构论”的视角来说,社会工作与公民社会、社会工作与整个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都是一个互相建构的过程。改革以来,一个“政府(国家)——市场——社会”功能分化的新的社会结构形态正在呈现,用公民社会理论的分析架构(理想类型)剖析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已经具备了有利于公民社会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由此逐渐构筑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吴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4)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社会理想.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其助人自助,维护人的尊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内涵,所体现的是一种和谐价值观.社会工作者广泛、深入地推进社会服务,有利于营造人人参与、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关系.社会工作组织在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协调作用,维护了政府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具有科学化、人性化、柔性化的特征,有助于避免或化解许多社会矛盾,形成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和谐人际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