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在20世纪30年代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书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本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斯佳丽性格中的闪光点、不足以及表现出的独特的叛逆。  相似文献   

2.
白天光(1958-),男,专业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阜新市作家协会主席,《新蕾》杂志社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收获》等20多家文学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500多万字,近百篇小说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等刊物发表和转载,有20多万字被译成英文、法文、日文、俄文介绍到国外。出版长篇小说《雌蝴蝶》等13部,部分作品被改编为影视。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由于世界性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在我国学术研究领域,不断有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技能乃至新学科诞生.武汉大学新闻系副教授吴肇荣的《中国现代作家型记者》(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3月出版),就是一部在新闻与文学结合研究中推出的新成果,一部具有开拓性的论著.一、选题新颖,开拓了我国新闻与文学综合研究的新领域《中国现代作家型记者》,是一部探讨、论述我国现代作家型记者和文学化新闻写作方式的专著,  相似文献   

4.
多维视野中的老舍观──章罗生《老舍与中国新文学》序颜雄在现代文学研究中,作家研究无疑占有中心的位置.一部文学史,是作家的劳绩铸造的历史.对文学史家来说,作家研究是基础.只有在作家研究的雄厚的基础上,才能发现和把握重大的、典型的文学现象,由此引向深层的...  相似文献   

5.
评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和文学现象。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朱维之的《基督教与文学》是这一领域的开山之作。而美国学者罗宾逊的《两刃之剑》,则是该课题的奠基之著。进入90年代,国内先后出版了《十字架下的徘徊》、《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旷野的呼声》和《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等四部重要专著,打破了这一课题研究中的长久寂寞。这些研究或将宏观视角和微观分析相结合,或从宗教文化角度观照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或以自己的研究填补现代文学史领域的某些空白,或进一步拓展该课题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在文化传布和影响下的深入探索。但更为宏观和理论化的研究、文学本体的研究和与同类现象的国别比较研究等,仍是该课题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西部经典片《关山飞渡》片头有一句画外介绍;“此片脱胎于《羊脂球》影响而写成。”这里,我们主要不是以历史——传记的角度去研究《关山飞渡》的作者如何接受了法国作家莫泊桑短篇小说《羊脂球》的影响,而是借鉴形式主义批评的方法,直接进入《关山飞渡》和《羊脂球》的本文,通过寻找意义标志来探索两部作品的异同。从而作为一个例证,说明电影这种综合艺术如何借鉴文学的结构,文学的典型,以及文学的描写和叙述,再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一切。  相似文献   

7.
撒拉族的文学大致可分为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民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等,它们以其独有的魅力,口耳相传于撒拉族群众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他(她)们主要的也是唯一的文学形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撒拉族才出现了自己的第一代诗人,韩秋夫首先敲开了诗歌殿堂的大门。他的第一首诗《二月的庄子羞了》在《延河》文学杂志的发表,标志着撒拉族作家文学的  相似文献   

8.
《红旗谱》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作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高尔基:《文学论文选》);作家情绪的倾向、个性的特征及其表达思想的特有方式等,都是从语言的具体运用中显示出来的。因此,作品的语言特色与作家的创作风格有着密切关系。研究一部作品的文学语言,是研究作家的艺术风格和该作品的艺术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红旗谱》是一部公认的艺术质量较好的长篇小说,它在文学语言方面所取得的成  相似文献   

9.
对悲剧的描写一直都在西方文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同作家的悲剧模式却各不相同。本文以《俄狄浦斯王》和《德伯家的苔丝》两部作品为视角点,分析宿命论下的悲剧模式以及西方文学对人和命运较量这一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张炜是有理想和追求的作家,三十年来始终守护着文学的精神家园,精心打造每一部作品。获奖作品《你在高原》是一部关于理想、信仰、道德和审美的作品,表现出一个浪漫主义作家恢弘的文学气度和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1.
《简·爱》和《飘》两部作品分别塑造了两个出身平凡中却具有独特思想的女性---简·爱和思嘉·奥哈拉。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简·爱》和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著的《飘》都称得上是描写旧时代女性中最经典的著作,这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都表现出了敢于对抗时代、追求自由和平等权利等鲜明的人物特征。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都受到了旧时代社会压制,但最终通过行动收获到了真爱和地位。  相似文献   

12.
《飘》自从1940年被傅东华译介到中国以来,已有很多种不同的译本。通过对《飘》两种译本(傅译本和李译本)的对比分析,笔者认为虽然翻译文学在整个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译者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但译者的主体性也是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徐光耀论     
与新中国一起诞生的作家之中,有一批是有着戎马生涯的战士。当他们投身到共和国温馨而幸福的怀抱里时,对于往日血与火的热烈自审,和作为幸存者对于已逝者的极不安顿地追思,常常使之不安与骚动。或许,由于这种社会反思与文化心理情不自禁地碰撞,在建国初期的文学历程中曾经出现过一股战争文学热潮。徐光耀便是勇立潮头的弄潮儿之一。当他把第一部长篇小说《平原烈火》奉献于文坛,曾引起一阵不小的激赞之声。生活造就作家,作家选择生活。从此,徐光耀毫无犹豫踏上战争文学之路。六十年代初期,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及其同名电影,对于战争文学,又有新的开拓,进入新时期以来,他仍躬耕不已,痴迷于战争文学。近期又以中篇小说《四百生灵》,显示出他探求之气雄心不减。通观他的创作道路,可以确认,他是一个开拓型与坚韧性的战争文学作家。现在研究他的生平与创作,对于发展新时期的战争文学,总结战争文学的内部规律,无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曹丕(公元187年—226年)的《典论·论文》是我国较早的一篇文学批评专论。在曹丕以前,专篇的文学论文,如《诗大序》、班固的《离骚序》、《两都赋序》、王逸的《楚辞章句序》等,只就一部书、一篇文章进行评述;《典论·论文》则论述的是多位作家、多种文体,并论述了作家的个性、气质和作品风格的关系以及文章的地位价值、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等等。它对建安七子(又称“邺下七子”)作品的评论,是建立在对作家作品作具体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这一评论原则,是前无古人的。它对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15.
<正>20世纪80年代,一部《百年孤独》使中国文坛第一次感受到了拉美文学的独特魅力,也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中国作家。在2015年揭晓的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评审中,又一部拉美作家的作品——中译版《消散》获得了优秀畅销书一等奖,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了世界文学版图上的拉美。首部中译版圭亚那作家作品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拉美作家作为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卓越群体,为我们贡献了包括聂鲁  相似文献   

16.
对于《文学概论》这门课,历来褒贬不一.褒之者把它拾到“经典”的高度,认为是文艺创作的金科玉律,仿佛只要掌握几条秘诀,就可以进入文艺的殿堂,写出优秀的作品.贬之者则大不以为然,虽不公然主张取消,至少认为是可有可无,学与不学,关系不大.特别是有些著名的作家,则经常说  相似文献   

17.
刘勰的《文心雕龙》体系完备、论述详实,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部鸿篇巨制。《知音》篇是刘勰在文学鉴赏方面的专著,他突破了历来重文本、重作家的传统批评方法,转而以读者研究为中心,集中探讨了文学鉴赏的态度、文学鉴赏的方法,对后世的文学批评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圣经》对英国文学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而且还是一部文学巨著,这一点恐怕是世所公认。然而,在浩瀚的英国文学史著作中,把《圣经》作为文学作品加以专门研究和评点还不是很多的。这也许是因为《圣经》并非一人所作,并非一国所有的缘故吧。《圣经》对英国文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影响。许多作家的文艺观,他们的小说、戏剧、诗歌乃至语言风格都程度不同地受到《圣经》的影响。一位研究英国文学的学者小泉八云说:“说英文圣经是英国文学上的仅次于莎士比亚之最伟大的作品,并且说它在  相似文献   

19.
我与阿扎提·苏里坦、艾光辉等学者主编的《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中有句话,“以开放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把新疆多民族作家的文学创造统摄于一部文学史的论域之内,既注意到各民族作家的文学创造所受到的多元文化背景和复杂生活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兼及不同民族文学之间族性和风格的相互渗透,尤其是本书论及的一些‘双语作家’,这种影响和渗透,  相似文献   

20.
巴·苏和先生研究蒙古族文学发展史近二十年 ,曾发表论文数十篇 ,先后出版了《科尔沁文学概要》(1 993年 )、《蒙古文学发展论》(1 995年 )、《蒙古文学发展概要》(1 996年 )等文学史著作。《蒙古文学发展史引论》(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 0 0 0年 )便是以前研究的继续和进一步深化。这部 37万字的文学发展史专著 ,体现了作者坚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文学史意识 ,标志着蒙古族文学史写作新突破。这是一部研究性、学术性都很强的文学史 ,在一定程度上它已摆脱了以往文学史的教科书心态。以往的文学史多以机械地介绍作家作品为能事 ,努力提供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