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历史上楚人缔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楚文化,楚人创造历史经历了其发展的特殊道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巨大的社会压力下,自强自立,不屈不挠,独立创建了楚国,因而形成了优良的爱国传统。最为突出和集中体现楚人爱国传统的楚文学作品,当属楚辞。楚辞是屈原爱国主义思想的文化载体,其具体内容主要是屈原的"美政"理想,楚人的爱国传统和楚辞的爱国精神,至今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首先体现在他的“美政”理想上;其次表现为与党人群小的坚决斗争;第三,表现为对故土、故都的依恋;第四,表现为重视人民群众的民本思想。屈原的爱国思想和“忠君”是密切结合的,这是他的历史局限。屈原爱国思想的形成,既有当时的客观条件,又是他主观修养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屈原以"美政"为核心的政治主张和爱国情感,有较强的现实基础,合乎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出土文献表明,开创了荆楚文化的楚人富有开放创新的民族意识,屈原时期的楚国依然具有一统中国的实力。屈原对故土邦国的热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爱国思想的源头。  相似文献   

4.
屈原的爱国思想是最执著的、最具影响力的。屈原的爱国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热爱自己家乡的人民,忠心辅佐楚王振兴楚国,以及楚国处于危机时,决不离弃的情怀。屈原执著的爱国思想渗透在他的诗歌中,从诗歌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悟到屈原博大深厚的爱国思想。屈原至死不悔的爱国思想不断激励和鼓舞着后人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屈原爱楚国与“思九州”相一致的大一统思想,对整个华夏共祭之神的描写和其关心同情人民的爱国思想内容等角度进行叙述,指出屈原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其具体内容是不仅爱乡国兼君国的楚国,而且受传统思想中认为构成华夏神话谱系的大一统的先祖之国,其核心则是由其君国——楚国来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相似文献   

6.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他的求索精神有着深远影响.桀骜不驯、奋发图强、矢志不移的楚文化是屈原求索精神的生长土壤;经世致用、积极有为的儒家思想和中原文化是屈原求索精神的内在支撑;道家思想对于宇宙人生的独特领悟是屈原求索精神的气脉神韵.屈原的求索主要体现在对个体存在价值的追求,对国家人民命运的索求,对人类终极理想的诉求和对宇宙自然知识的探求.这种求索精神在中国历史中具有无限的广延性,对中华民族意识具有重要的构建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论述了《天问》产生的文化背景及屈原的理想情操,进而从总体上阐释了《天问》这首千古奇诗的思想内容。作者意在说明,《天问》反映了屈原的哲学思想和历史观点,表现了这位伟大爱国诗人站在时代前列的勇气,并提出了“天命反侧,何罚何佑”的反“天命”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8.
屈原改革的悲剧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一个坚贞执着的改革者。然而,他的一生却是一出历史的悲剧,是爱国者的悲剧,也是改革者的悲剧。他的恢宏深邃、灿烂瑰丽的诗篇,处处闪烁着这位爱国的改革者的悲剧之美。  相似文献   

9.
《南都学坛》2017,(4):53-56
在河南南阳,至今流传着很多关于屈原的故事传说,反映了屈原文化对该地区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南阳屈原故事传说主要塑造了屈原忧国忧君、忠言直谏、同奸佞作坚决斗争的忠臣形象、爱民如子的官员形象、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民众的保护神形象和伟大的爱国诗人的形象。有些形象是历史上的屈原应该有和可能有的,有些形象则是民间理想化的形象,是民间根据自己的理想演绎出来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无一例外地表现了作为楚人后裔和楚文化发祥地的南阳民间对屈原的敬仰与爱戴。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对人民的最深厚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所在。而屈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面伟大旗帜。他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文化原型与精神典范。屈原的爱国和忧国忧民,与他的“九死不悔”的献身精神结合在一起。他的作品和他的生平,构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传统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之所系、基石所在。今天的中国不仅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更需要成千上万富有高尚爱国情操的仁人志士。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高举这面爱国主义的大旗,培育全民的爱国情怀和爱国之心,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腾飞。  相似文献   

11.
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作为屈原故里,宜昌市秭归县应该通过开办屈原文化馆,举办国际龙舟拉力赛,布置屈原雕塑等活动,进一步打造屈原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是长期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与传统的忠君思想能够取得一致。屈原是爱国的 ,但也是忠君的。他的忠君思想是建立在他对楚王以及以楚王为中心的统治集团的批判基础上的 ,与他的爱国思想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3.
屈原和韩非,两个看似无甚关联的历史人物,实则有诸多相似之处.譬如他们的身世:屈原是楚王的同宗,韩非作为韩国的"诸公子",同样与韩王有宗亲关系.在人生际遇上,他们都忠诚爱国,却终其一生不得君王理解,无法施展抱负.其次,二者性格均呈现出矛盾的一面--极高寒的理想与极热烈的感情.其三,政治思想非常相似.韩非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屈原的政治思想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其中法家因素显著.屈原和韩非的不同在于,虽然他们的人生均以悲剧谢幕,但是二者身后得到的评价却大相径庭.屈原成为中国文化中爱国的象征,韩非却与刻薄寡恩、专制、阴谋诡计等相伴.究其原因,后人对屈骚与<韩非子>的体认和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从中亦可看出民族文化和历史语境对文学作品传播与接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屈原是我国最早的爱国诗人,同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屈原的一生所在的时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那个年代的历史发展变革迅速,周朝的政治统治制度已经跟不上变革的形势。诸侯各国各怀鬼胎,已经自成中心,他们迫切的需要富国强兵。在这样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屈原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屈原因为痛心于楚怀王被谗言所蒙蔽,心中充满了愤怒与苦闷,所以写出了《离骚》等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15.
屈原是我国最早的爱国诗人,同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屈原的一生所在的时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那个年代的历史发展变革迅速,周朝的政治统治制度已经跟不上变革的形势。诸侯各国各怀鬼胎,已经自成中心,他们迫切的需要富国强兵。在这样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屈原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屈原因为痛心于楚怀王被谗言所蒙蔽,心中充满了愤怒与苦闷,所以写出了《离骚》等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16.
屈原与神仙家思想的纠葛■龚维英晚周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神仙家作为一家,蔚为大国。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思想颇为复杂,儒、道、法、墨诸家对他都有薰陶①,赋之于诗篇。屈原是否受到神仙家影响,学人认识南辕北辙,有待于探讨。神仙家的人生终极目的是做一个超...  相似文献   

17.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离骚》是他的代表作。《离骚》表现出了屈原的爱国深情和崇高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18.
论屈原     
《楚辞》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宝贵遗产。毛主席在接见日本田中首相时,曾赠以《楚辞集注》一书。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楚辞》,批判地继承这一份遗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颗出现的明星。研究《楚辞》,主要的也就是研究屈原。 研究屈原,最重要也最困难的课题,是在于确定屈原思想的阶级实质,探讨屈原思想同先秦各哲学派别之间的关系,对屈原的爱国思想和忠君观念作出科学的说明,以及阐明屈原同当时人民群众的关系。这些,不仅是屈原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整个古典…  相似文献   

19.
《屈原》是郭沫若花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写成的得意之作,他既得意于成功地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戏剧化,典型化,更得意于剧本炉火纯青的结构艺术。郭沫若在《屈原》的创作构思过程中最感困难的不是主题的提炼,不是屈原思想性格的把握,而是如何安排情节,结构故事,以便有效地表现主题,塑造形象。他在《我怎样写五幕史剧〈屈原〉》一文中说:“怎么写法,怎样才可以写得好,却苦恼着找”。屈原“三十多年的悲剧历史,怎样可以使它  相似文献   

20.
作为楚文化精神代表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同时也是巴文化的代表。屈原的作品是巴楚文化交流的结晶。这一事实惜乎论者关注不够。本文仅从屈原《九歌》源于巴巫歌这一角度看其与巴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