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理性价值观是当前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部分大学生价值观错位,其原因一是转型期社会的负面影响;二是学校、家庭教育的偏差;三是高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四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存在缺陷。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培育爱心和责任心,在社会实践中磨炼,培养自律精神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SWOT方法分析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1世纪的就业问题已经悄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文中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出发,从SWOT的角度分析了微观环境下大学生个人、高校辅导员、家庭因素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优势和劣势;并分析了宏观环境下经济因素、国际因素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机会和威胁。提出了改善辅导员管理机制、夯实专业基础,提高非专业素质、关注职业发展动态,适时调整职业生涯设计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是否稳定,直接影响民办高校能否健康长远发展。民办高校教师梯队结构是否合理、管理机制是否健全、职业发展渠道是否通畅以及社会认可度的高低等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民办高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合理布局,优化教师梯队结构;明确高校管理职责,健全高校管理机制;重视教师职业规划,拓宽教师晋升渠道;强化国家政策引领,提升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也受到新的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化、社会现实生活、大学生自身素质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而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健康形成则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教育;改进高校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坚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5.
影响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对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对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影响;就业市场的缺陷对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影响;有关政策制度对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影响。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有: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增强毕业生的择业能力,为毕业生充分就业作好准备;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建立畅通的就业渠道;深化有关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充分就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开展并加强大学生新闻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在推进大学生新闻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高校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实施新闻信息素养教育的力度;同时,地方媒体要积极参与,大学生自身也要增强提高新闻信息素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法律制度的发展和未来,影响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主要表现为整体知识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针对这一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力求对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本文把审美教育与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 从当前高校审美教育的现状、审美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等角度, 论述了加强高校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明确指出加强高校审美教育, 既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十七大报告中,教育被当作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任务之首,优先发展教育提到了人才强国、民族振兴的高度。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思考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和改革,通过学生管理机制的改革,来促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和谐发展,为大学生及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高校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品质,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对人才质量的必然要求。一、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1.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要求。现代社会,知识爆炸,信息密集,且传播速度快,使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给人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社会发展进程中高层与深层决策的复杂性,对人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都给人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了过重的负荷。因此…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素质构成的综合性、影响大学生素质养成因素的综合性,得出结论:高校素质教育应该积极探索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科学的合作模式,切实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目标。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性出发,阐述了人才与社会的关系,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应把握的原则及措施,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中的非智力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和培养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高校应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将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上。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迫切需要知识水平高、身心素质好的大学生。社会公众给予大学生有效的情感社会支持有助于他们认知和身心的协调发展,促进他们的成长成才。然而,目前大众对大学生却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支持、理解和接纳,对于他们的评价过于消极,大学生的情感社会支持较为匮乏。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非智力因素起着主导的作用,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工作重心应放在提高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上。加强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和培养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德育内容的重要部分和载体,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志愿服务中。在新时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此外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社会责任感培养受志愿者自身素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志愿者优良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促进志愿者活动质量的提高、加深服务对象与大学生志愿者之间的感情,树立其良好的志愿服务形象。提升大学生志愿者个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是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全面考察和评价的办法,现行素质综合测评存在诸多弊端和问题。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以人为本,采用“大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来记载和评价大学生素质,建立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素质发展的引导和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具现实意义。应通过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改革课程体系;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加强学校文化的人文熏陶和参加社会实践等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9.
实施高校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必要的。我国推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覆盖社会各项事业,因此,高校档案事业自然也在其中。高校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包含的内容为:一是体现整体发展的思想;二是体现持续发展的思想;三是体现平等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高校档案事业主要从保管、保护好高校档案,使之永久存在;做好高校档案收藏与档案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工作;实现以法治档,保障档案事业的发展等三方面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20.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与人际交往的关系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表明:(1)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人际交往在独生子女因素上影响不显著;(2)性别对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显著;(3) 专业对社会支持影响显著; (4) 年级、家庭居住地、父母职业对于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及人际交往的影响显著;(5)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人际交往密切相关;(6)回归分析表明,普遍信任与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均能预测大学生人际交往,表明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