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力资源理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方法、步聚和措施,逐步取代了传统人事管理。随着高新科技和知识经济大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又有更大的突破和发展。进入“人力资源———再造工程”新时代,使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角色与定位发生重大变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已提升为国家发展、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一环。为此必须很好把握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异同及其发展趋势,并不断改革现行人事体制。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都是在研究、解决“人的问题”。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两者是相同的。但是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括许多宝贵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占有重要的位置,“和”文化是中国人思想的精髓。“和气生财”、“一团和气”等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价值观念,无形中支配着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思想对创建和谐型组织,全面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本土化研究日益受到学者及企业管理者的重视。要真正做到本土化,就不能不考虑中国人的群体特性,将其渗透到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社会学家明恩溥早在一百年前就将"面子"列为中国人的笫一特征。"面子"问题是中国人一种重要和典型的社会现象,渗透于人际行为之中,时常支配和调节着中国人的社会行为。虽然,国人的"面子观"遭到各界学者的批判,但换个角度深入地看,其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被引用到公共人事管理的领域,相应地,公共人事管理也进入到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时代。就公共人力资源而言,人们约定俗成:公共人力资源是指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或企业相对)工作的人员,尤其是指在国家、政府部门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员,特别是国家公务员。一方面,客  相似文献   

5.
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管理工作也一直在不断地创新,已经从过去的经验管理时代、科学管理时代走到了现在“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但对管理经验的借鉴却十分薄弱。有专家指出,中国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管理问题,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来确保人力资本增值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创新、管理组织创新、管理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传统的人事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特性总的来说是“战略性”的:相对于其他非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激励为核心的。因此,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理念可以用“战略性激励“五个字来表达。以此为基石,我们可以构建科学合理的逻辑框架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事业单位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直沿用党政机关人事管理方式,尽管经过多次变革和调整,但至今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人事管理的阴影,其价值取向、管理理念和制度设计,已难以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与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还有较大差距。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发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需要重新定位并实现转变。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及其变革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二十世纪中叶逐渐由人事管理转化而来。目前其丰富的内涵和对组织发展所起的战略性作用,已经越来越多地为各界有识之士意识到。在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将继续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得失。本文将着重探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以及其在新世纪初的变革趋势。  相似文献   

9.
浅谈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普遍采用的是泰勒式的刚性管理,强调以“规章制度为本”.下级服从上级,依靠固定的组织结构和稳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将人看作“经济人”、“机器的附件”,着重于对人和事的控制,“以罚代管”现象严重,较少关注人的个性,具有浓厚的强制色彩,致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卢长任 《人才开发》2009,(10):22-24
一、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一)感受人力资源管理的困惑按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划分思想,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划分为劳工管理、传统人事管理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三个阶段。然而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程及现状来看,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还处在三个阶段共存的状态:即中国企业不仅同时存在劳工管理、  相似文献   

11.
李中斌 《人才瞭望》2005,(7):107-108
2D03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国德高望重的著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廖泉文教授的新著《人力资源管理》,该书积累了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领域的大量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廖教授个人的许多原创理论也在书中作了提炼和概括。该书被列入“教育部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是体现廖教授20多年来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成果的系列专著之一。该书颇具权威性、原创性、实用性、启发性,令人手不释卷,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2016年,“互联网十”作为最炙手可热的词汇,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许多新兴技术飞速发展起来.互联网等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并在其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当今时代,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得不加快自己转型的步伐.基于此,首先对“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与之相关的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切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和谐管理思想契台了当今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本”和人与环境相协调的理念,因而,可以运用和谐管理理论于人力资源管理中,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国际上有一条公认的企业管理法则,叫“马特莱法则”,又称20∶80法则。“二八定律”同样适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往往是20%的人完成了80%的工作任务。企业必须时刻关注这20%的骨干力量,并不断地加以培养和激励,来带动企业另外80%的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向“核心员工”倾斜“马特莱法则”所提倡的,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营方略。它将20∶80作为确定比值,本身就说明企业管理不应面面俱到,而应侧重抓关键的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岗位、关键的项目。企业要保…  相似文献   

15.
范晨 《人才瞭望》2008,(8):24-26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更注重人的管理,“人”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在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之中,但目前我们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往往重视招聘、培训、考评、薪资等各个具体内容的操作,而忽视了其中的风险管理问题。其实,每个企业在人事管理中都可能遇到风险,如招聘失败、新政策引起员工不满、技术骨干突然离职等等,  相似文献   

16.
陈万思 《人才瞭望》2005,(4):108-108
1991年,当时任厦门大学企业管理系主任的廖泉文教授基于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出版了专著《人力资源管理》(同济大学出版社),是我国人力资源领域第一本本土化力作,并获福建省第二届社科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该书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经常被引证,多次再版、重印。古人云“十年磨一剑”,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部门究竟是做什么的呢?在过去,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混为一谈,其实,二者的范围、功能、目标都有所不同。人事管理比较传统、保守、被动,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积极主动的,具有策略性、前瞻性;传统人事管理的功能多为行政性的业务,如招聘、薪资、档案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则参与制定策略、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塑造企业环  相似文献   

18.
胡日东 《人才瞭望》2005,(8):104-104
由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廖泉文教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在其1991年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经过她个人l2年的教学积累与研究创新,所形成的将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研究完美结合的产物。总体而言,该书具有以下四大特色:理论创新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特别紧密、专著与教材衔接巧妙、在教学实践中反映良好。  相似文献   

19.
高校人事管理应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人事管理作为一种社会事务和一门学科的存在和发展已经很久了,通俗的讲人事管理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或预期的目标,对从事社会劳动的人,运用组织、协调、控制、监督、鼓励等手段,形成人与人、人与事物的某种状态的一系列管理行为的总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致力于人力资源体系的建设,但效果喜忧参半。可喜的是很多企业参照专业的方法和工具建立了较为全面的人力资源系统,忧的是人力资源体系的有效性不尽如人意,从很多企业推行绩效管理效果甚微的现象就可见一斑。通过大量实践和研究表明.我们发现这些企业虽然从形式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人力资源流程和制度,但是这些流程和制度只是“看起来很美”,并没有体现企业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和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