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农垦现场会上表示,水稻生产机械化要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强化服务,梯度推进;到2010年力争实现收获环节机械化的突破,到2015年力争实现植栽机械化的突破。为此,农业部将制定今后5-10的机械化发展规划,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积极筹措资金,增加机具和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实现水稻机械化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善农民作业条件、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辽宁省发展水稻机械化具备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惠农政策支持有力、补贴资金拉动强劲、专项资金投入加大和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等有利条件。辽宁省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显现出盘苗插秧机向高速化方向发展,水田耕作机具向复式作业方向发展,抛秧技术将进一步完善,直播技术发展空间扩大,水稻育苗向工厂化方向发展的喜人趋势。辽宁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应该实施重点突破,注重协调发展;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装备水平;开展跨区作业,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近两年来引进的几个水稻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表现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双8—2S和农垦58S对温度不敏感,在9月4日以前抽穗的均表现为不育,花粉不育度≥99.8%;几个籼型光敏核不育系对温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随温度的变化均不同程度表现育性波动;初步探讨了育性和温度、育性和播期的关系以及水稻光敏核不育系在生产上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蒙城县强化棉花生产服务机制,实行重奖措施.调动了棉农积极性,目前,全县已落实种棉面积33万多亩,40多万公斤优质棉种在农民家进钵催育,蒙城县是国家优质绵生产基地县,年棉花种值面积均在20万亩以上。前不久国务院领导强调要抓好棉花生产后,  相似文献   

5.
农业结构调整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制。结合我国国情对未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服务体制的模式及创新途径和对策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
制钵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棉苗素质。制钵质量包括备土、制钵、摆钵三个方面。(1)配备营养丰富的钵土。近年来,不少农户忽视了钵土的配备与培肥,到了制时,边取土边制钵,就地取材,制出来的钵是纯泥巴蛇钵,捏不散,甩不破。这样的营养钵,棉苗发育不良,造成线苗或死苗。营养钵土一定要有营养,应选河、塘泥土、无病的菜园  相似文献   

7.
契丹四时捺钵独具特色,尤其是契丹春捺钵。大量的古诗文中的春捺钵记载,反映了契丹人的游牧渔猎旧俗,独特的政治统治特色,以及尚武精神。本文主要从古代一些诗文中来探索契丹春捺钵文化,从而更好地了解契丹春捺钵文化。  相似文献   

8.
研究水稻生产潜力对确保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文章将影响水稻的生产潜力的因素分为要素投入与技术效率两部分,通过湖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了水稻生产的技术变迁及其方式,投入要素(尤其是劳动要素)的使用情况,技术效率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并强化了各相应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首先,农户生产水稻的平均技术效率很可能在75.90%~79.00%之间,技术效率在所分析的年份无显著变化,且存在负效应的希克斯中性的技术变迁,使水稻产出每年下降2.14%;其次,在农户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中,土地与农资的产出弹性均较大且为正,但劳动的产出弹性为非正;最后,在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中,水稻之外的家庭经营收入比例影响为负,而其他作物面积比例与户主受教育年限的影响为正,政府补贴等无显著影响。因此,进一步挖掘水稻生产潜力需大力推广机械化与规模化种植,并提高补贴类政策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弄清粳型亲籼系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的遗传规律,选育优良水稻品种。方法:3个杂交组合的亲本、杂种F1代和杂种F2代研究了待测粳型亲籼系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的遗传规律。结果:G2410亲籼并与籼稻的亲缘关系较远,是粳型亲籼系。粳型亲籼系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受多基因控制,在一个具体组合中,常受1-2个主基因和多个微效多基因控制,各主基因之间的遗传力大小常有不同,控制小穗育性的基因数比控制花粉育性的基因数更多。  相似文献   

10.
契丹春捺钵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神秘性、丰富性等特点,开发契丹春捺钵文化意义深远。吉林省至今没有一个专门展示契丹春捺钵文化的旅游景点,因此加强对契丹春捺钵文化的开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契丹春捺钵故地的界定、吉林省契丹春捺钵文化史实及主要物质遗存,以及科学合理打造有特色的契丹春捺钵旅游文化等方面的阐释,对于揭示吉林省契丹春捺钵文化的丰富内涵,开发契丹春捺钵文化旅游资源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F0002-F0002,I0001,F0003
任文涛,1958年生人,博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工程学院院长,沈阳农业大学教学名师。辽宁省重点学科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带头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农业机械化实验室”主任;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系列托育服务政策法规,大力发展我国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我 国托育服务政策有利于把握其内在演化规律,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经验和启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 政策经历了发端与断裂、重构与转向、发展与深化三个阶段的变迁历程,运用历史制度主义中的结构观和历史观梳理建国七十 余年以来托育服务政策的演进逻辑,分析政策背景、相关变量、关键节点、路径依赖如何影响政策的发生、发展和变迁。未来我 国托育服务政策的发展可探索“托幼一体化”的供给模式,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服务体系,完善托育服务综 合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3.
任文涛(1958-).博士,辽宁省教学名师,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院长,辽宁省农业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农业机械化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带头人,辽宁省农业机械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部水稻种植机械化专家组副组长,美国农业与生物工程学会(ASABE)会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辽宁省政府学科评议组成员。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评估专家组成员。  相似文献   

14.
在《爱他罗氏梵书》中有一篇韵散结合的故事《苏那式钵》,描写吠陀时期印度以活人献祭的习俗.王族子弟卢醢多不愿意充当献祭的牺牲,其父以巨额资产换取一位贫困婆罗门的次子苏那式钵作为替身.在火刑中苏那式钵向神虔诚祈祷并念诵颂神的诗篇.在不断的祈祷和颂神中,献祭得以圆满完成.而苏那式钵,虽经烈火焚烧,但却毫发未损.婆罗门教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苏那式钵》的文学特征是缘起明确,情节婉曲,高潮渐近,指归分明.《苏那式钵》的宗教学意义是个人渺小,生命脆弱;神具大能,祭祀万能.  相似文献   

15.
细胞质对杂交水稻的性状表显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二汕 A、八仙 A、京朝 A 是用秈型品种或光稻的细胞培育而成的新质源不育系,不具有普通野生稻的不育胞质,与野败型不育系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育性稳定,异交习性好,杂交优势强,产量高,抗性较好,适应性广。丰富了杂交水稻的质源宝库,有利于调系改组,延长优良恢复系的使用寿命,也可配制新的杂交组合,以缓和当前杂交水稻质源和组合单一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捺钵即意为辽帝的行营,目前,学界对辽契丹王朝的“捺钵”已有较多研究。捺钵作为辽契丹王朝一个重要曲行营文化,起源于季节性、游动性,的生活方式,后来这种生活方式被直接引入到契丹辽朝的政治文化生活当中.成为辽代治国安邦的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7.
由传统数学到数学机械化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的特点 ,结合数学机械化的基本原理 ,论述了数学机械化正是对中国古代数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有着广泛的重要的应用价值 ,表明了中国古代数学算法化思想、模型化思想作为建构科学理论的方法对于未来科学的重要意义 ,它的创造是对“公理法”思想的挑战 ,给我们以许多启发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产要素禀赋状况变化与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对农业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23个水稻生产省(直辖市、自治区)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随着水稻雇工工价不断上升和各地区水稻机插秧水平不断提高,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也对水稻机插秧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是导致地区间水稻机插秧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随着中国农业劳动力逐渐稀缺会诱致劳动节约型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大量应用,但诱致性技术变迁机制的有效发挥还依赖于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需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机作业条件和提高农机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四时捺钵”是契丹辽朝的一种特殊制度。为保障契丹皇帝等人捺钵活动的正常进行,设置“随驾”禁卫安保、“随驾”物资供给以及“随驾”仪鸾典礼等诸类职官势在必行。此类职官《辽史·百官志》等文献缺载,仅见诸出土石刻文字资料。钩沉并利用石刻文字资料对部分捺钵“随驾”职官进行索引探微,既可弥补《辽史》记事之缺漏,亦能填补捺钵制度研究之空白。  相似文献   

20.
关于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产业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我国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大面积推广转基因水稻。基于全球水稻产业生产、消费与贸易格局的分析,运用实地水稻种植数据,比较我国转基因水稻与常规水稻在产量、成本、效益与环境等方面的优劣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水稻单产增加需要引入新的育种技术,大面积推广转基因水稻将在短期内影响国内水稻出口;同时国内消费者还存在一定的抵制情绪,以及转基因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隔离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我国现阶段推广转基因水稻的时机还未成熟,需要国家对现有转基因产品的安全管理方面出台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推动我国转基因水稻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