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乌海市商品房销售面积83.4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27%,销售额27.23亿元,同比增长60.14%,呈现出量降价升的局面,这种量价扭曲的现象,也进一步表明房价的飚升.据初步调查,年末全市住宅平均售价2980元,比年初上涨50.7%,其中剔除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回迁房,海勃湾区的中心区域房价平均每平米已达到4600左右,特别地段已超过5000元;海南区平均2800元左右;乌达区平均3600元左右,分别比年初上涨500元至1500元,下面从六个方面分析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为了控制房价过快过猛地增长,防范金融危机,关注老百姓购房需求等,我国卓有成效地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举措,房价上涨过快过猛的趋势得到了明显遏制.然而,从包括成都在内的我国房价的构成和房地产供求关系的长趋势看,在强力宏观调控背景下,包括成都在内的中国房价在“十二五”期间和未来十年总体上仍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当然,在强力宏观调控“组合拳”长效化机制下,包括成都在内的未来房价不会出现暴涨与暴跌.  相似文献   

3.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指标(万元GDP能耗)从2005年的1.22吨标煤/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0.98吨标煤/万元,降幅20%左右,平均年节能率为4.4%。  相似文献   

4.
思考之一:房地产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上涨空间不大房地产价格特别是商品住宅价格备受大家关注。2001年至2005年,全市商品住宅价格分别为983元,平方米、1322元,平方米、1333元,平方米、1127元,平方米、1432元,平方米,整体上房价表现为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2005年前5个月,我省房价涨势渐趋平稳。前5个月,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2948元/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上涨8.9%,比2004年全年平均售价涨8.6%。与上年同期相比涨幅在10%以上的有14个省(区、市),其中5个省(区、市)涨幅在20%以上。我省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2029元/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4.1%,比2004年全年平均售价涨4.5%。其中商品住宅售价1902元/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上涨0.4%。我省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比  相似文献   

6.
一、满洲里市房地产市场情况今年我市商品房价格表现出波动大、上涨快、涨幅高、地段房价的差距继续拉大。(注:涉及价格的指标统计范围仅限于市区)1、价格变动情况继上年房价小幅上涨之后,今年年初,我市商品房价格增长迅速。商品住宅由上年的1350元/平米(普通均价),增长到5月份的170阮/平米;一级地段房价涨幅更大,由上年的1.550元/平米(均价),增长到5月份的2100元/平米,即商品住宅房价每平米上涨250元-500元。商业用房更是  相似文献   

7.
从统计的角度,以全国37个大城市的人均收入 (2004年)和平均房价(2005年2月,以市区为重点统计对象)状况作参考基数,对城市购房能力做出全面评价。以上海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为例,该市2004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683元,3口之家的可支配收入为50049元,再按照目前我国居民43%的消费率计算,则该三口之家的平均年节余(年收入的57%)为 28528元,目前,上海平均商品房房价(外环内)为  相似文献   

8.
如何看待一些地区房价的较快上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以来,随着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加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呈现平稳回落趋势。1~5月,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658亿元,增长21.8%,增幅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房地产价格涨幅也有所回落。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主要是今年以来一些地区房价较快上涨。2006年5月,全国70个大中城  相似文献   

9.
随着房地产业经历了兴起-暴涨和理性回归之后,我国的房价将会何去何从一直为众多学者和决策者所关注.文章使用AR(1)形式的自回归模型结合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对我国83个月度数据进行多模型实证,最终选择指数ARCH模型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信息冲击曲线和成分时间序列的绘制,最后对未来房价指数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房价、地价与租赁价格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5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商品房价格指数、土地价格指数及房屋租赁价格指数为样本,研究了中国主要城市房价与地价、租赁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证明了对房价过热城市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失灵,而租赁价与房价的非相关性,恰恰说明目前的房价存在一定程度的非理性成分。  相似文献   

11.
宏观经济基本面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Hort动态资产市场模型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利用1998~2005年中国14城市的年度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宏观经济基本面对房价的解释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到房价自相关影响时,宏观基本面对房价的解释能力大大降低,相对于宏观经济基本面,房价的历史信息对本期房价的上涨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并且,在2001年以后,房价的上涨逐渐背离了经济基本面,尤其是这种背离从2003年以后进一步加剧,同时房价的正自相关影响也大大增强.这意味着房价的上涨中包舍了越来越多的投资甚至投机成分.  相似文献   

12.
最近以来,房价上涨显示出过快的趋势。2004年第四季度,天津市房价上涨高达10.8%,涨幅比全年高1.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价格上涨11.1%,涨幅比前3个季度分别高3.5、1和2.5个百分点。房价上涨过’陕的趋势,不仅是2005年房地产健康运行的突出矛盾,也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房价涨可以说是2005年物价上涨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重拳出击,多管齐下,增加供给、抑制需求,才能卓有成效地调控目前上涨过快过猛的房价。  相似文献   

14.
成果2005年国家对房地产实行重点调控,尤其是运用金融、税收等经济杠杆,在继续控制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同时,突出抑制需求特别是投资性需求和稳定房价,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一)投资增速趋向合理2005年初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然偏高,并成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膨胀等经济不稳定因素的焦点。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增长虽比2004年同期和全年分别回落14.4和1.4个百分点,但仍比2004年同期增长26.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达2323.6亿元,比2004年同期多503.2亿元。在其拉动下,2005年1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2004年同期仍增长…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国家为稳定房价,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相继出台了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稳定住房价格的政策和措施。自治区有关部门也相继制定了稳定房价的调控措施,我区房地产销售价格涨势减缓。  相似文献   

16.
潘海峰 《统计与决策》2017,(14):152-156
文章基于信贷约束条件,构建包含信贷市场、货币市场、房产市场、生产市场及宏观经济等多因素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房价传导机制;以我国2005年7月至2015年10月的数据为样本,对我国的房价进行拟合,建立了普通最优模型、信贷加速效应模型、信贷门限模型、危机前模型和危机后模型等,对比分析了信贷约束加速效应、门限特征、分段特征等;对房价波动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考察了信贷约束、产出、通胀、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冲击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汶川大地震后我国房价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3月开始,政府为了打击炒房,平抑房屋价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但事与愿违,全国各地房价在一片"降"声中直线上升,时至2008年,各地房价在严厉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降"声一片,"拐"声四起,涨跌端倪未现之际,百姓尚处观望之时,5.12汶川大地震突发,美国次贷危机祸及全球,全球房价"自天而泄",降价抛售之风蔓延全国,我国房价发展趋势将会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8.
周豫  王丽斌 《统计与决策》2016,(15):150-152
文章使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5-2012年的月度面板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构建中国住宅价格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住宅土地杠杆和住宅投资需求占比显著增加了住宅的价格风险;另外房价风险存在逐年递增的趋势,东部地区的房价风险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为了降低房价风险,稳定房价,政府可以考虑调整土地价格、抑制房地产投资需求、完善其他投资市场、因地制宜制定政策等.  相似文献   

19.
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在房价指数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灰色马尔可夫模型预测兼有灰色预测和马尔可夫链预测的优点,并能对较短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计算。文章尝试将该模型应用于房价指数的预测分析,并对2003年7月到2005年7月间的中房上海住宅指数和办公楼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在房价指数的预测中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2005年至2013年,连续八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到"调控"、"遏制房价上涨",房价却仍是势如猛虎般一路飙升,2014年两会的工作报告,中央调控方面基本告别了以往的"一刀切"开始提出"因地制宜"的差异化策略。今后的"房市"将何去何从?毋庸置疑,"房地产泡沫"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