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新闻记者》杂志2001-2019"年度虚假新闻案例"的内容分析表明,虚假新闻选题的共同点是"去政治性",内容突出接近性和趣味性。新媒体有取代传统媒体成为"年度虚假新闻案例"主要首发媒体的趋势。从首发媒体属地看,存在异地造假现象。大部分虚假新闻为"所有新闻要素失实",轻信信源是主因,单一信息源很普遍。辟谣主体多样化,数量上以同行纠错为主。巨大生存压力下媒体价值追求错位和后真相时代的情绪制造与迅速传染,是虚假新闻演化的重要因素。提出的治理对策包括开展新闻志向教育、加强消息来源把关、强化更正和惩戒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虚假新闻是新闻传播的五大公害之一,其特点是细节虚假、时间虚假、过程虚假和事实虚假。虚假新闻的成因,主要是媒体间的无序竞争、商业化倾向的侵蚀、传媒职业道德的失范以及技术环境的错漏。综合防治虚假新闻,需要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新闻的把关,接受社会监督,健全新闻立法。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舆情场域纷乱嘈杂,激荡着不同声音。面对这一复杂的形势,深入探求数字化媒体网络中虚假新闻高热度传播的影响因素,并试图寻求有效的对症之举是当下新闻事业健康发展须面对的题中之义。针对虚假新闻高热度传播的影响因素选取57例样本,运用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进行清晰集分析。研究显示,虚假新闻一经公开报道,24小时内已被公开证伪;以及通过非社交媒体之外的传统媒体,进行公开报道,属于非负面情感倾向的完全虚假新闻,更易于高热度传播。藉于此结论,可去规制新闻生产。同时探求当下虚假新闻传播的条件组合,从原点尝试反制此类条件变量,从而推进新闻生态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讲述虚假新闻材料的出现绝非偶然是虚构捏造的。所以每一位新闻编辑记者要提高警惕、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坚决抵制虚假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5.
政务微博、草根微博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动融合,为新媒体背景下社会管理和新闻传播创新提供新的模式。研究立足宁波的实践与探索,在分析其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推进三大微博主体融合的路径为:地方政府应有经营政务微博的理念及制度保障、政务微博要善于利用微博设置议题、传统媒体的融合报道要积极探索新的传播方式、微博信用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雅安地震发生后5天内几个政务微博账户和传统媒体微博账户有关这次地震的微博文本作为分析样本,运用新闻框架理论,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展开文本框架分析,探索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微博在灾难传播中的框架表达异同。研究表明,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微博的高层框架表达没有显著差异;中层框架中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微博都注重传播自身评论和引入先前事件信息,但在引用外界口述信息时出现差异;低层框架中正向价值导向的微博文本在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微博中都占优势地位,但在信息来源的倾向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类虚假新闻”不同于那种完全无中生有的全虚假新闻,它的基本内容并非来自虚构。但这种看似真实却隐藏着各种各样不完全符合原本事实的失真成分的“新闻”在受众当中产生的恶劣影响非常大。完全编造的假新闻容易被看穿,而且一旦被揭露就无人相信。而“类虚假新闻”却如同附在新闻机体上最隐蔽的病毒,人们对其不易察觉,但它却时时刻刻在不知不觉中危害着我们的新闻事业。“类虚假新闻”的表现有“非有效信息型”、“弱新闻源型”、“数字来源可疑型”、“高强原则下的‘硬伤’型”、“刻板套路型”等五花八门的类型,而其产生的根源则更是极其深远和复杂。有必要对“类虚假新闻”进行更加深入的学术批判,并在实践上加以更大规模和更彻底的围剿。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虚假新闻泛滥已经成为一个事实。在蜂拥而至的信息大潮中,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传媒人的媒介素养、受众的媒介素养、政府公民的媒介素养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指出公众媒介素养匮乏是虚假新闻泛滥的一大诱因。  相似文献   

9.
技术对新闻生产影响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詹姆斯.凯瑞,凯瑞认为电报技术的应用和其信息传播的特征促使新闻报道的写作方式发生新的变化,倒金字塔式的电报体应运而生。微博的推广与应用,显然已经对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带来了重要影响,"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微博对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冲击影响就非常显著,这必然要求新闻工作者分析研究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如何在微博"微力"的威胁下寻找契合。  相似文献   

10.
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传播模式及公民新闻的发展,微博传播机制对公民新闻发展的优势在于微博传播的广泛性扩大了公民新闻的影响范围,微博主体的多样性促进了公民新闻的全面性,微博内容的丰富性促进了公民新闻的多样性,微博传播的便捷性降低了公民新闻的发布成本。但是,弊端也同样存在,如微博的传播中充斥虚假信息、内容娱乐性强、滋生网络暴力、公民新闻的公信力受损、缺乏"把关人"等。微博公民新闻与传统新闻合作互动将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传播模式及公民新闻的发展,微博传播机制对公民新闻发展的优势在于微博传播的广泛性扩大了公民新闻的影响范围,微博主体的多样性促进了公民新闻的全面性,微博内容的丰富性促进了公民新闻的多样性,微博传播的便捷性降低了公民新闻的发布成本。但是,弊端也同样存在,如微博的传播中充斥虚假信息、内容娱乐性强、滋生网络暴力、公民新闻的公信力受损、缺乏"把关人"等。微博公民新闻与传统新闻合作互动将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微新闻”时代传统媒体的问题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客开启了人即媒体、人人参与的"微新闻"时代,即公民新闻时代,使传统媒体面临又一次来自互联网的挑战和机遇。传统媒体和微博媒体之间是竞争与融合的关系,前者必须革新新闻运作理念,积极、全面、深度地融合微博应用,使其成为辅助新闻生产、推广媒体产品、构建媒体与受众的新型网络关系,以及扩大媒体品牌影响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说话者的利益倾向性角度,虚假话语可分为利他型虚假话语、利己型虚假话语、既利己又利他型虚假话语。其中,利他型虚假话语的交际目的是维护或实现听话者利益,具有善意性与无偿性特点。研究利他型虚假话语有助于人们客观评价虚假话语,正确认识虚假新闻、虚假广告等社会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4.
UFO,它曾经让无数人为之兴奋和迷惑,多年以来,有关UFO的报道层出不穷,但外星人是否存在,是否曾光临地球,这仍是一个谜,有待科学家进一步考证。目前,有许多关于外星人和UFO的新闻事件,也许其中不乏客观真实事例,但一些新闻消息属于有意捏造,混淆人们对地外文明的正确认识。近日,美国太空新闻网列举了全球六大外星人虚假事件。  相似文献   

15.
微博的碎片化信息传播对“中心”的消解及其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的碎片化信息传播对“中心”的消解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传统媒体被消解,“元叙事”被消解,理性意义被消解。“中心”被消解之后也相应地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信息的真实性受到挑战、信息匮乏和信息的虚假需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成为了中医养生保健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然而新媒体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也为虚假错误养生保健信息的传播创造了条件,造成诸多负面影响。本文全面分析了新媒体传播虚假错误养生保健信息的不良现象,深入分析滋生此类现象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多维途径规制新媒体传播虚假错误养生保健信息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7.
虽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快捷、便利和人性化的信息体验,但其虚拟化的形式同时带来了信息虚假等问题.虚假新闻的传播不仅得益于新媒体传播迅速、难以监管的特点,迎合受众心理也是虚假新闻泛滥的最大诱因.虚假新闻传播所产生的负功能会误导和损害受众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8.
虚假新闻不仅误导受众,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破坏媒体的公信力,还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媒介融合趋势的不断加速,各种形式的虚假新闻有增无减,花样百出。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是遏制虚假新闻泛滥的治本之策。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对新闻媒体、媒体从业者、媒体受众以及媒体把关人等不同主体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体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制化水平,引导受众理性参与,净化公共媒介环境。  相似文献   

19.
微博的出现,很有可能导致农民群体与中国社会其他阶层之间的"信息沟"加大。不断加大的"信息沟"也将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微博公民新闻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对关中农村地区微博新闻使用情况的问卷调研入手,可以寻找制约农民微博公民新闻发展的深层原因,并可从政策倾斜、社会关注、企业扶持、传统媒体引导以及农民媒介素养等五个方面来探索如何提高农民微博等公民新闻媒体的参与度和利用率,以此减小或逐渐消除城乡之间的"信息沟",从而促进新农村信息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名人代言广告问题,一直是近年来新闻传播界的热点。名人做虚假广告已经屡见不鲜,由此引发的社会危害性却不可低估。部分名人为了片面的追求经济报酬,不分良莠的乱加代言,导致消费者上当受骗,权益受到侵害。由于我国现行广告法律制度的缺失,造成名人虽代言了虚假广告,却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现状。本文从虚假广告代言表现形式及法律特征和代言虚假广告名人的法律地位等基本法律问题入手,指出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应承担侵权责任,并指出了全面规制虚假广告代言活动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