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生命问题是狄尔泰一生思考的核心问题.他认为生命是一种人文现象,强调生命的历史性和目的性,主张生命以体验为基础,并分析了生命的表达方式.而生命是当前教育的主题词和关键词,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提升和完善人的生命.因此,重释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思想自然会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叶至本世纪初,德国哲学界出现了一股反对纯粹思辨哲学的生命哲学潮流。生命哲学家们关注感性个体生命的价值实现和自我超越问题。他们的哲学是以感性个体的生命意志而不是涵盖一切的绝对的实在为本体。他们认为传统的构筑解释一切的体系的哲学和17、18世纪以来逐渐渗透生活各个领域的理性—逻辑思维方法无法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  相似文献   

3.
解释学哲学化的缘起——狄尔泰与解释学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解释学发展进程中,狄尔泰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从其生命哲学出发进行历史理性批判,试图为人文科学奠定方法论基础,这便是对精神进行理解的解释学.他把历史看成文本,理解是对历史的理解,也就是对精神、生命的理解,同时也只有通过理解这一方式,人才能把握历史.他的解释学理论承继了一般解释学的形式,把解释学引入了历史观,使得解释学哲学化,直接开启了哲学解释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4.
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的主要任务是探讨历史认识何以可能的条件和人文科学的认识论基础。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张扬了人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科学应有的地位,但由于自身的逻辑矛盾使其理论处于先验与经验、形而上学与非形而上学之间。  相似文献   

5.
狄尔泰的体验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验(Das Erlebnis)是德国思想家们在几百年的艰苦工作中,合力铸造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以观念的形态成功地概括了人们的某种特殊的,随时可感的生活经验。现在,它已经进入了各国的思想和文学领域,成为世界的财富。在这个铸造过程中,威廉·狄尔泰是一位关键性的人物。他使这个概念最终定型,并且将其做成他的生命哲学的基石之一。本文将着手一项很小的工作,或者说回答一个很小的问题,即体验概念在狄尔泰那里究竟具有怎样的含义。顺带地,我也打算在开首处粗略检查一下前狄尔泰时期有关体验概念的观念发展史,在结尾处,简单提示一下某些与体验概念相关的,更为广泛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历史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构成一个有意义的统一体的这个概念,是从《圣经》开始一直到二十世纪为止西方人所特有的思想,这个概念把西方人的历史观同前《圣经》时代近东人的循环论思想、同非西方人的思想以及同许多希腊人的思想区别开来。《旧约全书》中  相似文献   

7.
8.
本文详细分析了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基本思路 ,认为其历史哲学既是西方哲学传统的传承 ,又是黑格尔“绝对精神”的表现。因而将历史提高到世界历史的高度 ,将其看作为其自身矛盾运动发展的过程 ,这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伟大之处。然而 ,将世界历史的基础奠基于“理性精神”之上 ,便会产生将人的主体和主体性相混淆等一系列的理论困难 ,从而为现存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合理性提供了说明。对此 ,马克思从历史哲学的基础上批判了黑格尔 ,提出了劳动实践是世界历史的基础这一崭新的历史哲学。这样的历史哲学是从人的现实存在状态上考虑和研究世界历史的命运 ,因而它不仅在理论上批判了先前的历史哲学 ,而且还对现存的社会进行了批判 ,充分显示其革命性。所以 ,我们对于“世界历史”的理论研究决不应该停留在对于当今社会的描述和概括层面 ,而应该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上去理解。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历史哲学作为一个明确的学科方向无疑源自于近现代西方,相当晚近才兴起的西方历史哲学明显增强了原本疏远的历史与哲学之间的联系。但在中国,自古以来历史、哲学以及文学就密切关联,各类文献典籍中载有大量的历史思想和学说,并且漫长而曲折的中国历史文化中有待深入理论探讨的题材可谓不胜枚举。从这两方面看,中国历史哲学自有其丰厚底蕴和开拓前景,而不应简单地被视为西方历史观点理论的仿效和沿用。随着国内历史哲学研究的迅速崛起,中国历史哲学必将成为一个广受重视的研究方向。本刊编辑部率先约请院外专家学者同本院历史…  相似文献   

10.
马利坦是新托马斯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从奥古斯丁等人的历史神学一历史哲学中汲取思想养料,对人类历史的性质、结构走向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批判了近代以来的进步史观。他区分了人的灵性力量与世俗力量,认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上帝之城和世俗之城,而灵性力量是优先的,它高于世俗力量。落实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语境中,则应强调教会对世俗事务的间接权力.反对各种使任何世俗的目的凌驾于灵性目的之上的做法。同时,他认为现代世界在其基本理念上是错误的,而托马斯主义则能够在批判现代世界的基础上,吸纳各种有益的思想,使现实世界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1.
战国时期,在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封建地主阶级与贵族奴隶主阶级之间的激烈斗争中,产生了许多思想流派。各派思想家代表各自不同的阶级利益,提出自己对社会、政治的见解。我们不能认清他们的阶级立场,便不能辨别其学说的实质。每个思想家都有他的自然观,也有他的历史观,因此既有其自然哲学,也有其历史哲学。从他的自然哲学,我们往往不能判断他的阶级立场,而必须研究他的历史哲学。因为一个思想  相似文献   

12.
黄宗羲的历史哲学以《周易》的变通思想和历算学的研究为理论基础,在论述历史发展时,强调变革的重要,对"变"与"不变"、"时"与"势"等重要历史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于"一治一乱"这一传统历史哲学问题,黄宗羲既怀疑它的可靠性,又没能走出这个圈子。在导致历史运动的诸因素中,黄宗羲强调人的"仁义之心"的力量,考察了人的主观动机对历史事件的重要作用,明显带有阳明心学的印迹。黄宗羲提出一切历史变革的目的都是为了万民利益,并在此基础上极力批判君主专制,要求变革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3.
“历史哲学”的含义至今有各种不同的理解。这个术语可以有五个意思:(1)人类通史,(2)社会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某种普遍的社会理论;(3)和某种一般的哲学(“形而上学的”)问题有关的研究总结,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必须考虑历史(以及社会)与其它现象的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14.
(一) 哲学同它的历史是两种虽有联系、却又截然不同的东西——这在那些对哲学略知一二的人们中间似乎成了显而易见的真理,以至怀疑这一点会被认为是愚蠢的或悖理的。难道我们不是正确地假定了在艺术同艺术史之间、科学同科学史之间存在着实在的区别吗?难道哲学同哲学史之间不是也存在着实在的区别吗?艺术创作同叙述千百年来艺术发展的历史显然不是一回事,尽管它  相似文献   

15.
编史工作必须以史实性为根据,也就是说,必须根据史实来确定或变换其主题,不过,这项工作已有2500年左右的历史。历史哲学也同样必须按照史实来确定或变换其主题,但历史哲学只有在人们的历史意识到了一定的阶段才得以诞生,那是比较晚近的事了。编史工作的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而历史哲学仅仅是哲学的  相似文献   

16.
历史这个名词可以按照两个截然不同的意义来使用:它可能是指(一)那些构成人类过去时代的事件和行动;或者是指(二)有关过去时代的记载,以及据以作出这种记载的调查研究的方式。在按第一个意义使用时,历史一词是指实际上发生  相似文献   

17.
历史在何种意义上是理性的?狄尔泰(Dilthey)面临这个问题,而且通过他的影响,胡塞尔(Hus-serl)后来也将这个问题摆到了自己前面。对历史理性的批判在狄尔泰与胡塞尔那里都徘徊于历史认识论与历史理解论之间,它们构成历史解释学的两极。历史认识论是狄尔泰本人后期和胡塞尔的相关思考特点,它也可以被称作科学的解释学或精神科学;而历史理解论则是海德格尔( Heidegger )后期和伽达黙尔( Gadamer )的相关论述风格和思考方式的写照,它更多是一种艺术的解释学或解释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传统学术的视阈入手,可以发现中国历史上对“历史”有一种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其中史义即是中国的历史哲学。同时,史义包含有“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史义与西方历史哲学存在着一些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检视了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同历史学的相互关系.以维科、黑格尔为代表的历史哲学理论被称为"思辨的历史哲学",正是马克思揭示了这种思辩性的实质.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历史理论,意味着这种思辨的历史哲学的终结.但是,历史哲学并没有随之终结.它的特有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其历史过程理论,也是一般的哲学历史观不能涵盖或代替的.事实上,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一种崭新的历史哲学.十九世纪末以来兴起的"批判的历史哲学"的批评缺乏依据,但其提出的若干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0.
尽管胡塞尔是德国哲学家并且深受典型大陆思想家笛卡尔和康德的影响,但他并不是典型的大陆思想家,他对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的思想非常熟悉并且深受其影响。在他的书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英国经验论的思想倾向。在许多具体问题上,胡塞尔和后来的分析哲学家有着相同的或类似的看法。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胡塞尔著作的英译本的出现,英语国家的哲学家发现,“胡塞尔所谈论的正是他们自己传统中关注的中心问题,并为胡塞尔思想的广博和深刻”所倾倒①。如今关心“胡塞尔学”的哲学家在英语国家亦不再是凤毛麟角了,特别是他的语言哲学思想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注意,但是我们在这里不想详谈胡塞尔哲学思想与现代英语世界的语言哲学家思想的异同问题,而想简单的介绍一下胡塞尔在语言问题上的,特别足在意义问题上的一般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