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及时、稳定解决灾区的就业问题是灾后重建的关键所在.5·12大地震打破了四川省和灾区的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和结构,而近期的灾后重建大量就业机会又不一定切合灾民自身特征和就业意愿的实际.因此,按照开放和开发劳动力市场的原则,实行短期内就业援助和长期产业发展带动就业需求相结合的就业策略,有助于解决灾区劳动力的可持续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
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地区的农民外出就业的行为不同,且影响他们外出就业行为的主要因素也存在差别。实证分析表明,中等发达地区的农民外出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经营农地面积的减少和对农业依赖性的下降;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外出就业的根本原因是农业收入低,同时还受劳动力富余和教育负担重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民外出就业是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学界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前提下 ,对农民外出就业动因作出分析 ,认为是农民理性选择和感性选择统一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农民就业已成为21世纪中国政府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关系到中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农民能否充分就业也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加入WT0后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巨大冲击更增加了农民就业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3项措施,即农民就业企业化、农民就业城市化、农民就业国际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面临许多矛盾和困境,尤其是农民子女在职业教育后的就业问题,本文旨在讨论他们就业模式的发展变迁,以期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寻找更多途径.  相似文献   

6.
入世以来,面对世界农业市场的冲击,我国农业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严峻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人口,在失地之后正在出现和日益扩大农民就业危机。文章从失地农民就业危机态势入手,阐述了解决我国农民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危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非农产业的发展与就业机会的创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突出问题。一些国外学者预言,在21世纪,中国要解决占世界人口六分之一的农民就业问题,其难度要大大超过20世纪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因此,如何努力创造就业机会,让广大农民既安居又“乐业”,是摆在我...  相似文献   

8.
选取湖北省远安县马渡河村作为样本,通过全面分析金融危机风波对该村农民外出务工的负面影响和农民外出务工特点,并针对部分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的情况,提出了增加政府政策性扶持,促进农民工本地就业;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避免因经济波动带来就业波动;向农民工特别是第二代农民工灌输自主创业的思想;发展新型农业,培养多方面人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外出务工者解决后顾之忧等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供需平衡的农民非农就业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问题。农民非农就业模式应着眼于实现政府、企业与农民三者的联动。政府应使产业结构合理化,并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中小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增加非农就业需求农民应提高就业能力,向劳动力市场提供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0.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需要制定引导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战略,多方寻求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努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营造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11.
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需要制定引导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战略,多方寻求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努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营造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12.
农村转移人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加快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过程中却遇到诸多问题.主要从农村转移人口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随迁子女教育和城镇化的发展质量三个方面对农村转移人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加强职业培训、制定政策解决农村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等对策,以期加快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促进城镇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3.
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首先要解决高校教育管理者的认识问题。从国家层面来讲,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从民生层面来讲,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可以解决广大高校大学生个人的发展问题,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意义重大;从学校层面来讲,大学生就业状况是社会检验、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高校、社会以及用人单位都要主动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相互协作,勇于承担责任,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指导,以多种方式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就业教育的思维模式,变单纯的就业教育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创业教育,使大学生不仅是求职者,更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4.
农民就业已成为 2 1世纪中国政府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关系到中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农民能否充分就业也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加入WT0后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巨大冲击更增加了农民就业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提出了 3项措施 ,即农民就业企业化、农民就业城市化、农民就业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外出务工农民的调研数据,采用交叉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农民外出务工多方面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外出务工农民的人员构成呈现出多样化,性别严重失衡,青年农民工占较高比例;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但年轻的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年长的;从事的行业以建筑业、工业和批发零售业等体力型行业为主,但年龄和性别对从事的行业有很强的影响;外出务工农民有留在城市定居发展的意愿,特别是年轻者留城意愿更加强烈。因此,应着力解决外出务工农民的性别失衡问题,做好青年外出务工农民的工作,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拓宽其就业面,加快农民工市民化,使外出务工农民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十分关注就业问题,强调要把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到政治高度来认识,解决就业问题要城乡统筹兼顾,要与经济发展、现代化进程以及教育等统筹兼顾.他认为,发展经济是保证就业的根本,深化改革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利用外资是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发展乡镇企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加强制度建设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保障.这些形成了内容丰富的邓小平就业思想.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高新区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将失去土地,进入城市生活.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后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十分困难.这使得失地农民转非后收入水平下降,不能实现安居乐业,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以重庆高新区的调查为例,对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就业率的对策措施.对于全市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文中以重庆市北碚区水土镇为例,从农民失地的原因、对失去土地的态度及失地后再就业的状况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影响及制约水土镇失地农民再就业的主要因素,并从政府职能与政策、社会就业保障机制及提高失地农民自身素质等入手,提出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共有残疾人总数8502万人,就业率58.13%。就业是残疾人通向社会的重要渠道,切实解决好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是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也是帮助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在残疾人就业方面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经济、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残疾人就业中的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该问题需要国家和社会予以高度重视。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残疾人就业可以帮助残疾人增强劳动技能,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扩展就业资源。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照工业化发展的逻辑 ,农民大规模地工人化应在失业人口显现之前完成 ,然而由于中国的特殊性 ,农民工人化过程与失业显现同时出现 ,给中国现代化发展与社会稳定带来了挑战 ,也使问题的解决变得尤为困难。那么 ,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定情况下 ,只有通过政府、社会以及农民自身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才能切实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文章在回顾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的基础上 ,对中国农村劳动力现状做了分析 ,并就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