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的稳定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这一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同时,邓小平的稳定观又有其自身的系统结构性,这一结构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什么是稳定,也就是稳定的含义和基本内容问题;第二,为什么要保持稳定,也就是稳定的价值意义,即稳定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问题;第三,怎样实现稳定,也就是实现稳定所应采取的措施,即实现稳定的途径问题。用哲学的语言来说,第一个回答是“认知理性”,主要回答“是什么”;第二个回答是“价值理性”,主要回答“为什么”;第三个问题是“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2.
张艳芬  孙斌 《东南学术》2003,(1):109-115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试图主要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一最为集中体现马克思国家观的文本出发 ,探讨从黑格尔到马克思这一段国家观问题的发展史。本文的探讨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对官僚机构的认识 ;对财产本质的认识 ;国家的消亡。在此基础上 ,本文考察了马克思国家观中对于“普遍等级”、财产、市民社会、“普选权”等问题的思考 ,从而对马克思的国家观做了一个大致的勾勒。  相似文献   

3.
开放类逻辑的哲学基础——一种非规范三值内涵语义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Hume问题不可解原理 ,本文提出开放世界预设 ,该预设刻画了开放类的第一个特征 :开放类扩展后得到的新成员可能不 (并非必然 )具有它原有成员借以分类的任一性质 ;根据开放类的定义 ,开放类的第二个特征为 :开放类在其扩展过程中惟一的不变量是它的成员必须具有的性质。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一种纯内涵语义理论 ,从“性质”概念出发给出开放类及其运算的定义、开放语句的解释和语句的真值条件 ,并根据开放世界预设建立的一种非规范的三值语义理论 ,描述了开放类的逻辑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作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哲学框架 ,“自主创新”实践观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中 ,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同具体国情相结合 ,总结并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的根本理论依据。这一基本哲学观念的提出 ,拓展并深化了理论创新与社会发展的规律问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里的对立统一矛盾规律问题 ,以及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等重大哲学问题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5.
王守光 《东岳论丛》2000,21(3):10-13
国内改革的深化与经济全球化为邓小平“两个开放”理论赋予了新的内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两个开放”的理论。国内改革的深 化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使两个开放的质和量得到提升。针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趋势,提出了“维护国家 经济安全”的相应对策,使两个开放理论具有了更加深层的含义。适时把握了开放的速度,提高对外开放水 平,努力使两个开放互为表里,融为一体,以求达到良性互动。WTO的即将加入,使中国的国内市场面临极 大的挑战,为此,必须进一步对内开放。那些准备对外开放的垄断行业要先期对民营经济开放。要下决心扶 植民间经济,大力改组国有经济,以便迎接WTO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立足司法裁判实践,政府数据开放刑事风险主要涉及三种类型:以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为“对象”实施的犯罪、以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为“空间”实施的犯罪和以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为“工具”实施的犯罪。进一步从规范层面和实践层面审视发现,政府数据开放刑事风险被人为放大,突出表现为:司法解释过度扩张和司法裁判过度入罪化。为解决这一问题,尝试引入刑法教义学理论,从司法适用角度构建政府数据开放刑事风险放大化的限制路径。  相似文献   

7.
公平观是关于社会公平的基本观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社会公平不仅仅是一种理性原则和道义要求,更主要的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和满足问题。多少年来,为实现社会公平,人类孜孜以求、不懈奋斗,因而关于社会公平的思想薪火也生生不熄、源远流长。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公平观,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公平,怎样实现公平”的问题,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理论创新。这“四个公平”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形成了关于公平思想的系统完整科学体系。以“四个公平”为核心的新的科学公平观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的突出特征,明确了公平实现的条件、途径和结果,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这一新的科学公平观。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论及的建立在非压抑性文明观基础上的所谓解放理论,曾在60年代的西方青年造反运动中 成为反叛者的“圣经”,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由于这一“解放理论”的两个代表人物都或多或少地将 自己的理论活动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遗产、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性思想联系在一起,并且都认 为自己的学说构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部分,本文便拟从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解开始。  相似文献   

9.
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的合理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从中提取一些合理因素.第一.波普尔注意到人的主体地位,蛤予人以足够的重视.第二,从辩证的角度分析,“渐进的社会工程”与“暴力革命”并不完全冲突.第三,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从微观角度阐述了社会发展,含有辩证发展的因素,并强调了任何社会理论的不完善性和发展的必然性,指出了社会科学理论永远是个开放的体系.最后,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阐述波普尔的这一理论对我国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中极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策,又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它是邓小平对当代社会主义发展一条重要规律的概括,是邓小平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邓小平对当代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未来走向的深刻把握,它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基本国策,它与全面改革一起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从经济的开放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全面开放,从以开放推动中国的发展到以开放促进社会主义的振兴,从在开放中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到在开放中确立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对外开放指出了中国的富强之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充满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体现了邓小平求实、辩证、创新的思维特点。可见,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包含着丰富而深邃的内涵,远远超过了前人和同时代人,是一种真正的、彻底的大开放思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三个代表”精神,以实现人民的富裕幸福这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为视角,从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高度,结合新的实际探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着重依据“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示的历史逻辑,从基本内涵、历史逻辑和现实价值三个方面,就“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当今以“三个代表”为指南,深化研究和大力倡导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论”,既是澄清“劳动价值论”问题上思想混乱的根本所在,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莫里斯在1948年出版的《开放的自我》一书中,把西方世界社会病的根源归结为“封闭的自我”,从而导致“封闭的社会”,人们只有争取实现“开放的自我”并建立一种“开放的社会”,才能摆脱这种局面,莫里斯这些思想强调在人类自身发展中要保持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平衡,提倡积极进取和乐观精神,揭示人的身体特点对自我创造的影响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供我们借鉴。但由于他是用实用主义哲学观点去研究人和社会问题的,这就不能不使其理论具有抽象的人性论、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绘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宏伟蓝图,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指明了方向。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十三大报告指出,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根据这一原则,可以把协商对话制的基本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重大决策让人民知道,让人民讨论;二是提高决策执行情况的开放程度,让人民评议、监督。建立这一制度,在我国整个民主制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想就这一制度的法律建  相似文献   

14.
重构中国文学史,应该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本根”,以文化学、美学、语言学、心理学为。枝叶”的新的理论体系。着重解决好文学史观、文学中介论和文体论三个理论问题。其中文学史观是根本问题,中介理论是对主体论与客体论的综合扬弃,文体论是回答文学自身的问题,三者有机结合。在理论构想的基础上,还应确定与之相应的“系统,综合,比较”的三维动态结构,以之对应上面的三个基本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入文学史观和文学史论的宏观理论领域。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明确提出和实行开放政策,已有10多年的历史。社会开放实践的发展推动着开放理论研究的深化,同时也迫切要求科学的开放理论的指导。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开放观为指导,从人类社会开放的历史和现实的实践出发,研究“社会开放”的理论和实践,建立“社会开放学”这样一门学科,是开放理论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开放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最近由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李恒瑞副教授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开放学引论》,就是在这方面的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该书对社会开放学的性质、内容和方法,作了深入的探讨和明确的阐述。作者认为,社会开放学是研究社会开放的历史进程和规律、社会开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唯一的能够正确解释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全面观照我国妇女解放的进程,解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妇女问题,即“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和概括”,这就是江泽民同志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8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的主旨.他以《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题,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内容,本文仅就这一思想谈谈读后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开放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马克思的一个基本思想。虽然他没有使用过“全球化”的术语,但他用“世界性”或“世界历史性”的概念表达了同样的意思。邓小平的开放理论,运用和发挥了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系统回答和阐明了在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为什么要开放和如何开放的问题,从而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第一部分先从文学社会学研究的语境人手,试图在“文学性”与“社会性”这两种对立研究取向的颉颃中呈现该研究的困难前提。主体部分(第二、三、四部分)梳理文学社会学的“系谱”及其来龙去脉,从这一研究方向的“历史发展”看其“主要方法”,检视“文学社会学”在不同时期和人物那里的认识程度和方法论上的思考。在历史考察的基础上,亦鉴于文学社会学迄今在定义以及一些相关问题上还缺乏共识,第五部分既是对文学社会学定位问题的探讨,也是本文的总结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信任问题——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敏 《浙江社会科学》2007,26(2):104-108
本文主要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来阐述社会信任问题,第一部分指出信任是社会资本的关键性测量指标,一个社会的信任度高低决定了它的社会资本的多少;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中国的信任问题,一些学者和社会观察家分别从理论和经验的角度论述了中国的信任问题,尤其是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信任危机及其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损失;第三部分探讨社会资本和信任如何可能的问题。就笔者目前的研究进展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从社会和政府两方面双管齐下,来创造和维持社会资本和社会信任。  相似文献   

20.
弗雷格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他在1879年写的《概念文字》是第一个一阶谓词演算系统,标志着现代逻辑的诞生。弗雷格所以能突破传统逻辑的局限,开辟逻辑科学的新时代,主要是因为他对于逻辑的哲学问题特别是逻辑观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的逻辑观是他创立现代逻辑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前提。本文旨在从逻辑的对象问题、逻辑规律、逻辑科学的性质问题以及逻辑与其他科学的关系问题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弗雷格逻辑观的基本内容,分析它的理论基底,并且阐明它对于现代逻辑的影响。弗雷格逻辑观是紧紧围绕他的“真”理论而展开的。而“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