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方不是天堂,这句近于老生常谈的话仍不能阻止一些青年人倾家荡产自费留学,结果酿成了一出悲剧。小张在国内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和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其父母均为国家干部,自己大学毕业后在东北一家省级进出口公司工作。去年6月,他在向一家“华侨学校”缴纳了多达5.5万人民币后来到英国,开始  相似文献   

2.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加速推进,国家对国际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公派留学派出项目成为提升我国高等院校人才队伍素质,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渠道。在公派留学迎来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公派出国留学教师管理存在着管理主体不明、派出人员适应性问题突出、管理实效低下等问题。协调好国家留学基金委、驻外使领馆、派出单位三方关系,切实做好公派出国留学教师前期选拔、中期考核、后期管理工作,对进一步推进高校人才强校战略、高校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赴英国自费留学的入学申请手续 如攻读英国全日制大学本科生学位或毕业文凭,除白金汉大学外,都须通过英国的大学招生中心申请。一般每年6月1日前可免费向该中心索取“申请须知”,申请表格及各大学名单、课程设置手册等材料。 申请时需要注意: 1、如通过大学招生中心提交申请,该中心对课程与专业的选择,入学的专业要求,奖学金问题及录取前景等问题不提出具体意见,申请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高中生自费出国留学呈现出人数增加、意愿增强、国别选择增多、专业选择务实、回国人数增长等特征。与此同时,自费出国留学生也存在着安全问题多发、专业扎堆、学业荒废、盲目跟风等问题。经从学生、家长、留学中介机构和政府管理等多角度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为:留学生目标相近,在专业选择上出现学校扎堆、专业扎堆;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合理的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留学生的低自制力和价值观的偏差,缺乏家长应有的监督和正确引导;自费出国留学中介、培训机构乱象丛生,留学学校鱼龙混杂等。因此,一方面要正确引导留学渠道,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呼吁学生、家长理性选择留学道路;另一方面要健全留学服务体系,建立客观的评估体系,完善留学支持制度,从而促进留学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毕业生在求职的同时,必须办理好自己的劳动手册。劳动部门规定:法定劳动年龄以内的上海市城、镇户籍的劳动者需办理“劳动手册”。毕业生可携带毕业(结业)证书、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一寸照片两张,直接到户口所在地的区、县劳动保障部门专业人员介绍所或街道、乡镇劳动服务所办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出国热"日益升温。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作为出国留学的主体部分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并继续发挥着巨大作用。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对我国公派出国留学的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双重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存在的"道德风险";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降低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道德风险"的建议,即继续坚持"三个一流"的选派政策,加强对出境后的公派出国人员的管理与沟通,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监督和约束机制,旨在促进我国公派出国留学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生出国留学,1949年之前主要有政府出资和家庭出资2种形式,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以政府出资为主,1978—2000年有国家、单位公派和自费留学3种形式,而当前自费留学井喷式增长,无论家庭经济状况如何,都有一种强烈的留学愿望。自费留学者的家庭类型主要有3种:经商家庭、公务员家庭和工薪家庭。父母选择子女出国留学的心理主要有4种类型:一是希望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二是为了子女回国后有更好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盲目从众攀比;四是希望通过出国留学增加在该国就业的机会,进而实现移民的目的。出国留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促进中国留学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首先,父母应对孩子出国学习的必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评估,期望值不能与现实脱节;其次,父母在决定送子女出国留学前应充分考虑到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再次,父母应根据孩子所学的专业特点来确定是否有必要出国留学。因此,在对待子女出国留学问题上,父母应秉持理性的态度,选择一种最恰当从而最正确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8.
自费出国留学人员为获得其求学国家的签证,一般都要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为其作担保,以至在国外留学期间不会在生活和学习上造成困境。作为担保人可以是其国外的亲戚或朋友,也可以是其在国内中国银行有外币存款的亲属或朋友。 申办存款证明公证要提供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继承房产需要办理过户手续,如属遗嘱继承,过户之前,应到房屋所在地公证部门办理继承公证。办理继承公证时,需填写公证申请表并需要提交下列证件和材料:①继承人的身份证明(如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及复印件);代理人代为申请的,委托代理人  相似文献   

10.
乔小姐: 我准备去菲律宾探亲,在此,想向您咨询一下,如何办理签证?希望得到您的帮助。 南京市:王景王景读者: 您好! 针对您提出的问题,我们特别请教了有关部门.得到的回答如下: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2006,(1)
教育部于年前发布2005年第4号留学预警,通报三起自费出国留学案例。这期留学预警指出,最近一个时期,连续发生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合法权益受损害的事件。为便于广大留学人员了解相关情况,避免遭受损失,将有关情况予以通报。希望出国留学人员加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事先通过多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门的进一步开放,不少外国驻沪领事馆门前经常人头攒动,在上海不少莘莘学子怀着出国求学的美好愿望,陆续踏入领事馆办理出国留学签证。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一些求学之子被外国领事馆拒签。这是何原因呢?为此,记者向上海出国留学中介机构进行了咨询,回答是明确的:“这些被拒签的学子出国留学的理由不充分”。这里主要有几种被拒签的情况,一是有些学子的出国目的不明确。对准备留学的国家、学校、专业是什么,为什么要去学不清楚。有些学生尚未出国就有移民倾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自费出国留学成为我国莘莘学子选择求学、成才与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毕竟出国留学要化费家长一笔不小的开支(至少准备30万元人民币),而且留学生远在国外,究竟怎样才算求学、成才或就业成功,这对留学生本人的人生发展确实是重要的,由此引起留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对出国留学的重视。笔者从事出国留学报道的时间虽不长,但已深感出国留学对家长特别是留学生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公安部门制定的《公民因私出国护照审批管理工作规范》,因私出国的公民办理护照程序如下: 一、公民因私事申请出国,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或其他户籍证明,即可向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市、县公安机关领取公民因私事出国(境)申请审批表(以下简称“申请表”)。 二、公民因私出国申领护照,须向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市、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回答有关的询问并履行下列手续:  相似文献   

15.
编辑小姐: 我先生是公派出国研究生,我们已经分别一年多了,我很想去看望他,想请您介绍有关出国探亲的事宜。 谢谢! 沈阳读者 吴晓燕 晓燕女士: 您好!您提出的问题我们特请了专家作如下解答,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本刊备有资料,欢迎来电垂询。 申请出国探亲的条件及办理手续 国家公派出国研究生在出国前确定的留学年限在3年以上,以  相似文献   

16.
《老友》2014,(3):39-39
正1981年9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共产党员因私事出国或去港澳地区的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组发〔1981〕19号)、2004年12月《中共中央纪委、中共中央组织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人事部、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出国(境)管理的通知》(中纪发〔2004〕16号)等文件规定:共产党员因私事要求出境,除按照1978年6月29日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外交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关于放宽和改进归侨、侨眷出境审批的意见》和1980年2月25日公安部、外交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联合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我的小儿子在一家证券营业部开户,账户上有不少股票和资金。不久前,儿子在一起意外事故中遇难。由于儿子生前所购买的股票现已升值,每股价格高达购买时的两倍多,因此,我们与儿媳妇在股票的继承权问题上发生了争议。我和老伴认为该项股票应属于儿子的遗产,我们也享有继承权。儿媳妇则坚持自己的观点:其他财产怎么办都行,但股票不能算作遗产,顶多把买股票时的5000 元本金算入遗产范围。请问,股票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如果可以,那么又该如何办理股票继承手续? 读者史凤霞史凤霞同志: 股票是股份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证…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教育模式差别较大,能否适应这种差异是留学生要过的第一关,留学虽好但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何时出国因人而异,比较经济的是在国内读完预科或本科,再出国深造。有的专业需要实践经验,本科毕业后工作上几年去学习,往往会事半功倍。■选择国家和专业要慎重,不可“凑热闹”,更不能图便宜。要看自己在这个国家留学是否适应,能够学到什么,是否有利于今后的发展。■自费留学生能否成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素质,留学是涉及人生策划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理智地走好每一步。  相似文献   

19.
乔小姐: 我表妹准备同一西班牙籍留学生登记结婚,她打算去国外举行婚礼,不知她的出国手续应如何办理? 沈阳读者:刘涛刘涛先生: 您好! 根据中国法律规定,中国公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可以同外国人结婚。既可以同来华长期或者短期居留的外国人结婚,也可以同国外的外国人或华侨结婚。同外国人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我丈夫沈某于1995年2月和同乡一起外出打工,同年6月打过一次电话回家后,便与家人中断了联系,至今杳无音信。2005年,我在他打工的城市张贴了近千张寻人启事,并在媒体上刊登了寻人广告,均未查到沈某的下落。10多年来,我不仅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和体弱多病的公婆,还要种田维持生活。公婆多次劝我改嫁,可我和沈某的婚姻关系至今名存实亡,想离婚却又找不到他。请问,我应如何办理离婚?读者海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