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高等教育近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中国在内外交困和举步唯艰的发展中基本上完成了高等教育近代化,但这只是停留在“内容层面”和“制度层面”,而“理念层面”的近代化却相对较少。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在大学里相对充分的实现,将是中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2.
大学理念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理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教育活动,建国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宏观和微观上进行了数次改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应以大学理念为引导,在宏观层面要处理好政府与学校间的权力分配,在微观层面要处理好党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分配。  相似文献   

3.
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方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理念主要是关于“大学观”的历史发展 ;西方大学及其理念有着自身的辩证发展逻辑 ;进入 2 0世纪 70年代以后 ,世界高等教育理念有了许多新的发展 ;中国大学理念从古代到近代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回顾和反思西方国家及中国大学理念的发展 ,对于深入思考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有着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理念和高等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哲学发展史上两个重要概念和主要阶段。以纽曼的《大学的理念》和巴尼特的《高等教育理念》为参考文本,探讨了高等教育的哲学从大学的理念到高等教育理念的演绎与嬗变过程。研究表明:从传统的大学理念到现代高等教育理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演绎过程,一个从大学实体论到教育本体论的本质转变过程,内含着教学与研究逻辑关系的演变、教师与学生主体性转变的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带来高等教育功能的拓展和大学组织的转型,对高等教育管理也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而管理理念创新是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前提,体现在高等教育系统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实质是大学发展理念的混乱。理性主义指导下的大学发展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逐渐出现合法性危机,而科学发展观指导的大学发展理念正是对大学理性发展理念的一种扬弃。当前的大学科学发展理念的建构还必须明白其“硬核”的内涵和完善其“保护带”。  相似文献   

7.
荣任中国第一所国立现代化大学——北京大学首任校长的蔡元培先生,采“教授治校”之大学改革理念,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大学精神,改革传统北大,使其脱胎换骨为现代北大,进而引领中国其他大学步入现代大学轨道。这无论是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抑或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都可谓功莫大焉。因此,研究蔡元培北大改革理念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对于北大乃至其他中国著名大学通过系统改革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或学科将有着重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确立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21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即强调高等教育的发展性,发展的持续性、整体性、平等性和协调性,强调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努力做到高等教育发展在数量增长,质量提高,优化结构和增进效益等方面的相互协调,最终体现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比较研究,针对近年高校“扩招”现象,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超常发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提倡营造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学氛围。  相似文献   

9.
大学自律的主体是大学,就像道德自律的主体是人一样。从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角度探究大学自律,一方面大学在高等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作用下通过自律使其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又保留了相对的独立性,即走出“象牙塔”又超越“象牙塔”,自律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着“为之服务”与“受制约”,让大学从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而达到引导与促进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学在高等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的作用下通过自律来探求与遵循个人发展、成才的规律以及正确处理各育之间的关系,让大学实现“使人成人”的完美目标。而自律最终使大学做到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统一,使大学在不断自省吾身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世纪初我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既是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的新机遇.必须直面高等教育大众化,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维、理念来谋划高等教育新的发展.要从高等教育的单一化发展转向多样化发展,无论在高等教育宏观层面和大学微观层面上,都要进行正确的战略定位.从象牙塔走向现实社会,尤其是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艰巨任务,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而紧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是处于转型中中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研究发现,各阶层间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差异非常明显.其中,阶层辈出率最高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其子女的受高等教育机会水平,是阶层辈出率最低的商业服务人员阶层子女的40.12倍.这表明,现阶段我国社会各阶层间,高等教育机会获得水平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情况,因此,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间,高等教育机会分布的严重不公平状况必须得到尽快改善,否则只会加重转型中国社会的教育不平等与社会不平等程度,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呼唤预科教育,对外国留学生进行预科教育是国际通行的教育方式,所以,对来华留学生开展预科教育非常有必要。来华留学生在语言能力、专业基础知识与大学专业知识衔接、语言教学与专业知识教学时间安排、师资与教材等方面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要做好理工专业预科教育,必须强化汉语教学,坚持基础汉语和科技汉语相结合;浓缩专业基础知识,坚持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全面贯彻预科教育,坚持语言教学与专业知识教学相结合;实行弹性课程设计,坚持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组建预科师资队伍,坚持汉语教师与理工专业教师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的政策与战略趋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大学从最早的北洋大学堂开始起就是按照国际标准建立的。然而,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却远非平坦,这与中国各个时期的政治命运和国家政策息息相关。新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中国高等教育重履国际化发展之路带来难得的机遇。过去30多年中,国家一系列有关政策大力推动了中国大学国际化的进程。今后,中国新一轮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将会促生新的国家政策为中国大学的进一步国际化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4.
美国大学人文教育课程评述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虽然美国大学在自身的发展中创造了自己的传统——实用主义倾向,但也保留了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那种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古老传统。现代大学引入中国后,由于近代历史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西方式的大学理念很难在中国被完全继承和发展,其中包括西方大学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研究美国大学文理科学生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能为我国提供许多宝贵的借鉴,使中国大学教育逐步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对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作为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会计学科前沿——会计本科教育,应重树会计本科教育理念,确定合理而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建立健全现代会计本科教学体系,确保会计本科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大学排行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排行价值观迷误、排行方法失当、排行榜乱象重重的误区。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大学排行榜进行调整和改进,矫正排行价值观,改进排行方法,加强排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中国大学排行榜的信度和效度,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1949年到1960年,在中国的前苏联文职、军事专家共有2万多名。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先后聘请前苏联专家896人担任顾问或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其中高等院校聘任861人。在这些专家的帮助下,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建立起了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及与之相应的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为当时国内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前苏联专家也对我国当时及以后的教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加入 WTO是对中国社会各方面有着广泛影响的一件大事。对中国高等教育既有直接的挑战 ,也有间接的影响。加入 WTO后 ,中国加速了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必须变革中国高等教育与 WTO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 ,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观念 ,在办学体制、培养要求、学科与专业调整、科研创新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 ,主动迎接 WTO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深思的问题,教育理念的陈旧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变革教育理念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论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转变教育理念的初步设想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各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因历史及民族文化等原因,人文教育的定位各有特色,或以“个人”、或以“职业”,或以“企业”、或以“社区”、或以“产业”为本。而中国却因仍处摸索阶段,并未真正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定位,暂且概括为以“全面发展”为特点。所以,基于基于专业与课程设置视角,对中外职业教育中人文教育定位特征进行比较分析,达到人文素质与职业教育的完美结合,能够真正确立一种符合中国国情,或者说“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风格,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