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什么是文化追求?对于这一问题,由于文化这一概念界定的困难,因而同样也不能说个明白。要是倒过来,问文化追求是什么?在这里可以给出一种正向的描述。首先,文化追求是人的文化观念的更新,它要求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重新建构文化观念,既是人对既存文化的反思,又是人对将成文化的憧憬,从而形成互为推动的意识运动。其次,文化追求也是人的文化理想的更替,它要求人在文化观念更新的基础上确立文化追求的目际,从既存文化传统出发去合理地构想将成文化的全部可能性,因而产生文化论求的直接动力。其三,文化追求更是人的自为过程,它要求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在文化理想的推动下去发展对自己的把握,并  相似文献   

2.
森林文化和林业文化这两个大概念的界定问题,至今还模糊不清、相互混淆。森林文化、林业文化这两个概念,如同其他任何概念一样,应力求表达准确,才有助于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论探讨。1、关于文化概念问题。在未进入森林文化、林业文化这两个概念的分析比较时,我们有必要把文化这个概念搞清楚。从当前关于文化概念的界定来看,是多种多样的。本文选择说明度较广、较深的“文化价值说”,作为我们探讨问题的起点。“文化价值说”认为,人类在一定的历史时代、地理环境中,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所创造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3.
人之所以能成为社会人,是因为其具有社会性的观念。这里所说的观念包括政治观念、经济观念、文化观念、法律观念、道德观念和宗教观念等诸多因素。要获得这些观念,并使这些观念日渐成熟,必须经过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道德社会化是一项重要内容。道德...  相似文献   

4.
观点摘编     
专家阐述人权 范国祥(《人民日报》,’96·8·9)指出,各种文化、社会观念、哲学和宗教信仰用自己的方式认同、界定和说明人的权  相似文献   

5.
文化理论在西方的死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上帝死后,或者说自上帝这个观念被尼采杀死之后,理论界没有什么守恒的观念了。观念被发明,观念被质疑,观念被终结——这就是20世纪理论界的经典叙事。在一个频繁发生观念革命的时代,任何观念很难维持清晰的意义纬度和权威的界定。海德格尔、本雅明、福柯、巴特、德里达等人依次终结了形而上学、(人的)主体性、(文本)意义、同一性、历史连续性、现代性……,这次,轮到理论本身要被终结了。2004年初,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AfterTheory)一书敲响了理论的丧钟。在该书里,作者追忆了文化理论的黄金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德法国思…  相似文献   

6.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的价值往往通过她们所依附的男性来体现。影视作品 的文化视角,大多数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外部冲突,提出妇女解放最基本的问题是人身的解放 。然而在两种文化碰撞、交融的现代社会,妇女必须在人身解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实现思 想观念和精神世界的解放。影视作品则从表现人们内心冲突及人与社会的冲突这一文化视角,展 示了妇女解放的图景。  相似文献   

7.
文化个性表征着一定文化的文化特质。本文对文化个性进行本质界定,提出了文化个性的二维结构、进而论述了文化个性在人的发展、文化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后殖民主义”:一种立足于西方文化传统内部的理论反思盛宁现在已经叫得很响的所谓“后殖民”(post-colonial)的文化批评,究竟能否称得上一种“思潮”,是否需要作如此大张旗鼓的讨论,似乎至今还让人感到有些疑问。首先,这个问题自身的界定仍不是太清...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提倡和加强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关于素质,著名学者张岂之将其界定为:"人在思想上、道德上、心理上、文化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思想上的必备条件是:有国家民族观念.  相似文献   

10.
面对学界关于文化自信的众多解释,通过梳理文化自信的提出过程,并综合学者关于文化自信的解析界定出文化自信的概念。准确地界定文化自信的概念是提炼文化自信现实意义的理论前提,二者统一于文化主体的社会实践。文化自信内在地包含本来、外来和未来三个维度,而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在于:文化自信是应对世界多元文化冲突与碰撞的理性支撑,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问题的观念前提,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及"中国梦"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1.
人创造了文化,同时也被文化所塑造,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另一重要特征。人作为人降临到世界上就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思想、思维、观念、行为无一不打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环境的文化烙印。正象美国一位著名人类学家所说的那样“个体生命史首先是适应他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自我”的界定与文化形态是一个双向建构的有机体。在不同的文化形态中,自我的界定是不同的,同样,自我界定也影响着其文化形态。西方文化中的“自我”强调“人”的客观实在性,以及个人所拥有的法权关系;东方文化中的“自我”,则强调了人的关系,凸显着人的关系属性,以及人所处的社会等级位次。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形态也决定了“自我”的本质与界定——对“自我”的界定和设计构成了文化的结果,并反映着一定文化的价值取向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人”的观念的演变陈廷湘19世纪上半期,西方现代文化的大潮伴随战火大规模涌入中华国门以后,逐步引起了中国固有文化各个层面的演变,作为精神文化深层结构的人的观念也逐步渗入新的因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在鸦片战争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社会的先进...  相似文献   

14.
洋务时期的全球文化观念是对华夏文化中心论的突破.在重新审视中国和实际观照西洋的基点上,洋务时期的一部分中国人开始从“天圆地方”、“中央之国”、“天下第一”等“天朝”神话中醒转,寻回和重塑中国的真实形象,率先实现了由“天下第一”到“全球之一”的心理变革.借助于洞察和思索,洋务时期的中国人开始正视和认可西洋“风教远胜中国”的现实,西洋人和西洋文化被纳入了中国人的文化视野。认知范围的扩展促成了文化心态的开放和多元。传统的“天朝”观念所卵翼下的“华夷之辨”的精神围墙被推倒,一种崭新的文化多元思想日渐萌生并形成.中西文化“通”“同”说的出现是洋务时期中国人全球文化观念形成的一大标识,它从“求同”为基本价值取向,力主泯中西之界限,破中西之壁垒,以“同”求“通”,以西补中,由此实现对西学的延纳和中西文化的重构和整合.洋务时期的全球文化观念是洋务时期中国人世界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和制约了洋务运动的成败.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优秀传统。它反映在企业职工身上,是全员一致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经营哲学和行为准则,是企业整体精神的概括和凝聚.企业文化一经形成,作为一种文化定势,它的影响是无时不在的,对企业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这一角度来说,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一、以人为本,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的主体是人,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以人为本进行管理,是企业文化的哲学基础。营造一种尊重信任人、关心爱护人、教育培养人、鼓舞激励人的文化氛围,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1.…  相似文献   

16.
"自我"的界定与文化形态是一个双向建构的有机体.在不同的文化形态中,自我的界定是不同的,同样,自我界定也影响着其文化形态.西方文化中的"自我"强调"人"的客观实在性,以及个人所拥有的法权关系;东方文化中的"自我",则强调了人的关系,凸显着人的关系属性,以及人所处的社会等级位次.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形态也决定了"自我"的本质与界定--对"自我"的界定和设计构成了文化的结果,并反映着一定文化的价值取向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利益驱动与社会历史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的界定与文化形态是一个双向建构的有机体.在不同的文化形态中,自我的界定是不同的,同样,自我界定也影响着其文化形态.西方文化中的"自我"强调"人"的客观实在性,以及个人所拥有的法权关系;东方文化中的"自我",则强调了人的关系,凸显着人的关系属性,以及人所处的社会等级位次.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形态也决定了"自我"的本质与界定--对"自我"的界定和设计构成了文化的结果,并反映着一定文化的价值取向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不同部族的先民在灵魂归宿问题上有着各自不同的观念。夏族认为人死之后灵魂归于水,东夷族认为灵魂归于山,周族则认为灵魂归于天。周族的丧葬、祭祀礼仪,以及神话、仙话传说等文化现象,莫不与早期的灵魂归宿观念有关,渊源所自,尽可此溯。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具有浓郁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间——乌鲁木齐市二道桥为例,以少数民族文化空间的界定为基础,从面临的问题出发作分析,为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空间保护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当代情境之下,艺术界定与艺术本质的问题是亟待回答的问题。这种回答需要通过理论上对不同界定策略及相应立场的分析来反思性地推进。本研究以当代艺术界定所面临的艺术与生活的边界跨越、艺术与观念的边界跨越、艺术媒介的边界跨越这三个“越界”现象为语境,反思了传统艺术定义观的含糊性,并概括了当代艺术理论应对艺术界定的“否定”“限定”“约定”“开放”四种路径。同时,在评析这四种界定路径的基础上,本研究将开放路径中的析取性路径视为当下可行的一种折衷策略。同时也认为,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路径在当代提供了一种从艺术本体论的视角来考察艺术本质的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