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和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人的创新能力开发战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滋养和导引,优化培养机制,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用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成长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造潜能,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叶忠海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3):4-7,10
本文在论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涵、特点及找出我国差距的基础上,指出要缩小该差距,其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而要建设这支队伍,又必须以创新发展我国大学后继续教育为基础。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因此,必须重视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优先发展教育,造就高素质人才;人才利用制度创新;改革不合理的人事制度,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优良环境. 相似文献
4.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广泛参与,这需要通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来推动该目标的实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里,中国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大幅度提高,但仍面临若干问题,为适应中国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在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方面的经验,强化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理性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为线索,通过对制定技术创新战略基础的哲学反思,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不同国别的创新模式为中国创新道路提供可参考的依据,中国的技术创新战略应坚持整体性、自主性和人民性。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或区域文化活力的标志.文化创新不仅孕育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事业,打造着创新发展的优势和提升着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涵养、激荡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铸就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力量、氛围和景观.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创新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7.
发展创新性文化 建设创新型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或区域文化活力的标志。文化创新不仅孕育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事业,打造着创新发展的优势和提升着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涵养、激荡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铸就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力量、氛围和景观。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创新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8.
时代的发展、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求中国必须走建设创新型国家之路,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基础和条件以及中央一贯的科学政策为我们的创新提供了可能。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营造创新的环境,法治提供了有利于创新的法律环境。我们需要根据法治理念架构适合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对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创新能力正在快速上升,已经接近创新型国家的第一梯队,正处于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关键时期。尽管中国的创新能力在逐步增强,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距离创新强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通过对报告的分析,能够很清晰地看到中国在创新领域的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创新型国家建设由技术、制度和观念三个基本层面构成,而制度层面可以相对区分为操作制度、战略制度和基本制度三个层次。制度选择是一个整体工程,不同的制度层次相互制约。但高层次的制度安排会在更大程度上制约甚至决定低层次的制度安排及其有效性。建设创新型国家亟需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体系,需要保证对内对外尽可能开放的制度和贯彻自由竞争的原则。创新型国家建设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保障,而且关系到国家整体文明水平的提升,关系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制度选择是我国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最为关键的环节,和谐竞争的制度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王开良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365-367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但是农民素质大多偏低,人力资源开发成本较高,这就直接影响了我国农业和涉农产业劳动生产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全面规划,科学决策,合理配置,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12.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 ,不仅带来世界经济的相互渗透 ,而且给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加强道德建设无疑是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文章论述了目前我国道德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提出了加强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与战略 ,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重视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为此,我们需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要将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并重;二是要实施优先发展教育战略;三是要将"以人为本"视为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之魂;四是要善于抓住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机遇;五是要辩证处理人才与人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张艳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188-190
本文通过对纸本资源和电子资源在其功能和特点方面的比较分析,阐述了二者之间互为补充、彼此并存的关系,提出了实现两种资源协调发展的若干举措。 相似文献
15.
柔性战略视角下中国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柔性战略视角剖析了中国公立医院的人事管理制度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思维模式的变革趋势,对医院人力资源特征作了详尽分析,就公立医院的组织变革、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以及医护人员的绩效与薪酬管理如何因应现阶段所处的体制与环境变革作了深入研究,对公立医院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作了科学定位,并提出了一系列公立医院实施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通过人才战略的实施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 ,以及广纳群贤 ,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是新形势的要求。探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人才战略实施的途径 ,对人才战略的实施 ,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时海燕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7):9-11
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是 :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素质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8.
李伟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3):5-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党的十六大制定的今后二十年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通过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由来、内涵、标准及其有利条件的分析 ,可以肯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宏伟的 ,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20.
加入WTO以后,我们将面临一个更加对外开放的竞争环境,这种新环境将会对南京的人力资源存量和结构产生何种影响,我们将采取何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战略对策是南京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南京的人力资源密集在中国是名列前茅的。国有经济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有30多万,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为 10%以上;在宁高校的正副教授有近7000余人,在校研究生有万余人[1]。 然而在我们对南京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分析显示,无论是三资企业、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认为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制约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