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批阅学生的英汉翻译练习时,经常发现读起来生硬、晦涩的汉语译文,有的甚至读几遍还是不知所云。出现这样的问题,虽然也有对原文的理解问题,但有的英语原句并不很难,而译出的汉语句子还是很别扭,要是学生用汉语作文,他不会写出那样的句子。这说明,其主要原因是翻译时过于受原文的束缚,在努力传达原文的意思时,不敢摆脱原文的结构模式,只好照原文的句式写出汉语句子。这样的译文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看了觉得不象汉语,翻译味太浓,有时甚至看不懂。有的翻译家称这种译文为“翻译体”。本文试以学生翻译练习中的错误或不恰当的译文为例分析这种翻译体的根源和  相似文献   

2.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译汉能力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是最薄弱的环节。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存在于学生中三个方面的共同性问题:首先是理解上的错误,无论是词汇理解错误,还是脱离上下文,都会导致表达上的败笔;其次是译文受制于原文词序,摆脱不了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就无法用地道的汉语进行表达;第三是语言基础不扎实及缺乏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也在制约着学生的翻译水平,这是因为进行翻译仅靠语言知识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3.
从风格转译、原文理解、汉语表达等几个方面对<中国翻译>"第十五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英译汉参考译文"(2003年第6期)作简要评析,可以发现"参考译文"没有达到评审委员会提出的"理解准确,忠实原文,切合原文文体风格且语言表达优美流畅又能出彩"的标准,其原因在于译文没有遵循一些基本的英译汉原则.  相似文献   

4.
翻译工作一般要经过两个程序:理解原文(英文)与译成汉语。在实际操作中,这两个程序不是单向的。译一个句子,往往耍从英语到汉语,汉语到英语仔细推敲,反复研究多次,直到这句话的译文与原文意思完全符合。一篇文意译好以后要再作润饰,这两个程序才算完竣。在英文翻译中,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笔者认为应掌握以下三方面的要领。一、译文时要注意再上下文看上下文就是看原文的词(或词组)与词、词与句子、句子与句子、文章的这一部分意思与其它部分意思之间的有机联系,了解它们之间的语法关系及逻辑关系,从而准确地理解作者所表达…  相似文献   

5.
英语习语是承载着英语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的固定表达方式.英语习语中的文化因素是翻译中的难点.要准确翻译英语习语,应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即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在翻译的方法上,可采用直译法、汉语习语套用改造法和意译法等.  相似文献   

6.
理解与表达是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步骤。一方面,理解是通过译者自身对原文的了解、译语的掌握及其文化修养和逻辑常识判断原文语义,选择得体表达的过程;另一方面,表达又是在进一步深化对原文的理解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和优化译文质量。就英汉翻译来说,译文质量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两种语言的驾驭能力。总之,只有具有扎实的英语功底、良好的汉语表达能力、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相关专业背景知识,才能顺利完成翻译过程中的理解与表达。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对陆文夫的《文化沧浪宜人居》译文作具体分析。从意义和风格的功能对等以及重创,解释性翻译,正说、反说与问说的转换等英译策略几个方面阐释了功能对等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认为翻译时不仅要结合语境和背景知识来理解原文意义,也要兼顾汉语和英语在文化思维、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角度分析合肥市电视新闻翻译初稿材料,剖析了导致新闻翻译出现"此非彼"现象的原因:一是对原稿的理解有偏差,二是受原文束缚;并以新闻词汇"代表"等为例,分析交际翻译理论在汉语新闻英译中的应用。从文本类型、读者、翻译目的三个角度提出"此非彼"的规避方法,一是译者要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二是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三是及时更新语料库。  相似文献   

9.
英汉翻译是英语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译文千姿百态、参差不齐。有的表达尚可,但理解有误;有的理解正确,但汉语却有问题。笔者认为,对原文中转译词的理解不当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0.
翻译包括笔译和口译两种。在翻译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是理解问题和表达问题,其余都是从属的辅助工作。文字翻译工作的基本规律,是透彻地理解和确切地表达原文,但又不拘泥于原文。在汉藏笔译工作过程中,一般要经过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理解汉文,即所谓理解问题;第二步是译成藏文,即所谓表达问题。 本来,理解和表达是翻译工作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为了说明问题,在此,仅仅通过汉藏翻译实践工作中的一些例句,从三个方面来谈一点对理解原文问题的粗浅看法,以就教于专家。  相似文献   

11.
语境是决定语义的一个重要因素,语境分析是帮助学生理解和翻译的基础,在翻译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10年TEM8英译汉为例,结合学生的误译问题,具体从言内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方面,指出如何在翻译教学中进行语境分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原文,提高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2.
委婉语的翻译过程主要包括理解、转换、表达三个步骤。在委婉语的翻译过程中,要重视对原文进行透彻的理解,判断原文委婉语的语体和感情色彩如何,也要对语言体系的转换进行研究,采用适当翻译策略在目的语境中进行等效表达。  相似文献   

13.
传统意义上的圣经汉译是将圣经原文语言信息转换成汉语来表达,让读者在汉语语境下以汉语思维模式领悟圣经原文的语言信息。而中文代表字原文新约圣经与此相反,它是以汉语符号系统展现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的“原貌”,目的是让读者通过汉语进入希腊语原文语境,以希腊文的思维模式来体验经文原文信息,在翻译思想及翻译理念上具有很大程度的相“逆”性。试采用描述性翻译研究方法能够较好地阐释中文代表字原文新约圣经的翻译策略及其所体现的翻译思想与理念。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翻译教学总体上已经不适应新世纪的教学形势,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或许是一个合理而有效的途径.所谓语篇意识就是要求译者将语篇看作一个整体,而不局限于词、短语、句子,从语篇整体把握原文、理解原文、再现原文.本文提出了五种培养学生语篇意识的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是一门艺术。在正确理解、忠实原文的前提下,如何摆脱原文的形式束缚,使译文更加符合本民族的语言规范,这是翻译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既需要正确的理解、准确的表达,也需要一定的翻译技巧,同时,这也是衡量译者英语理解水平、汉语表达能力和翻译质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自由的,但也不是任意的,而是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的;而诗歌的翻译也有其特殊的原则。新的实用型翻译原则应是:先理解,再翻译,再理解。意思就是先博览群书,理解好了原作才能翻译;认真翻译完全文之后,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再进行全面的修改。错译的原因全在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不到位。据此原则理解好了原诗的三个层面的意思之后再进行翻译的话,才能将原诗的意思翻译到位。不仅要理解原文的深刻内涵,也要理解到原作的修辞风格、语言风格等。因此,除了要尽量翻译出原作的内涵之外,还要尽量做到译文和原文的语言风格对等。  相似文献   

17.
文学翻译作为艺术美的再创造活动,首先是理解原文的美,再传达出原文的美。这个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美的内容,一是美的形式。这也就要求我们的翻译工作者具有两种基本能力:理解原文的美和再现原文的美。理解和再现(表达)是文学翻译的两个基本环节。理解是通过原文的形式(词语)来理  相似文献   

18.
英译翻译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一项重要的转换机能 ,在教学中应得到应有的重视。要培养学生的这项机能 ,关键在于原则的合理、方法的适宜。以对原文的理解作为前提 ,从英汉语对比的角度 ,适当地采用翻译原则和技巧 ,来加强大学英语的英汉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是一门艺术。在正确理解,忠实原文的前提下,如何摆脱原文的形式束缚,使译文更加符合本民族的语言规范,这是翻译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即需要正确的理解,准确的表达,也需要一定的翻译技巧。同时这也是衡量译者英语理解水平,汉语表达能力和翻译质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是影响中国学生翻译英语原文时提高对原文理解能力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探讨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译汉翻译教学中理解原文时的体现和翻译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