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最美的手     
《可乐》2006,(7)
母亲缺一根手指。小时候,母亲常说我就是那个残缺的手指变出来的,那时我深信不疑,无比自豪,逢人就说,我是母亲的手指变的。长大了,渐渐懂事,被人嘲笑过几次之后,终于发现母亲骗了我。从此,再也不敢告诉别人母亲少一根手指,在年轻而又虚荣的心里,我慢慢体会到了自卑——因为母亲的残指。大学毕业后,我在本市一家医药公司做文员,琴成了我最好的朋友。那天,偶然谈起各自的母亲,琴的母亲是大学教师,我慌忙敷衍说,我母亲在税务局工作。其实她在税务局做清洁工。母亲的工作令我羞于启齿,尤其是那根残缺的手指,一旦传出去,自己必将颜面扫地抬不起头来。不巧,就在第二天,公司派我和琴去税务局送材料。一路上,我心里不住地祈祷,千万别遇上母亲。可事与愿违,刚进门我就迎面碰上母亲,她头上缠着一条毛巾,脏兮兮的,估计是为了遮挡灰尘,手上拿着拖把,弯腰低头,正在专心拖地板。我赶紧扭过头去,假装没看见,快步走向电梯。突然,身后传来熟悉  相似文献   

2.
白发     
冯骥才 《社区》2012,(14):59-59
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头发了?” 听罢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 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思绪往往会超越时空,一下子回到少年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坐。窗子敞开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动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一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一根白发!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可怕的事啊!  相似文献   

3.
圣诞节到了,一位母亲带着5岁的儿子去买礼物。大街上回响着圣诞歌,橱窗里装饰着彩灯,可爱的小精灵载歌载舞,商店里五光十色,玩具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4.
为母亲梳头     
小时候 母亲为我杭头 像词弄一小片青苗一 仿佛它会拔节、抽穗 也杭掉了母亲的年龄一岁又一岁 祥诀茸 我在母亲覆盖白雪的森林 仿佛有布谷从头顶飞过 叫声又是那般清脆 ﹄卜r.。 一长大了 !发一根又一根为母亲梳头@王宜振~~  相似文献   

5.
乐祥涛 《百姓生活》2010,(10):26-26
那天,母亲见我回去,很神秘地叫我来到她和父亲的卧室,用手指了指挂在墙上的一幅新照片让我看,并说:“这是我和你父亲刚拍的照片。”我陪着母亲仔细看那张合影,随后又看了看父母在不同时期拍的照片。从照片中又一次重温了父母互敬互爱牵手走过的不平凡人生历程。当我的目光落在母亲那双布满沧桑的双手上时,一种酸楚立刻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6.
母亲本已经很劳累了,又从居委会领来了手工活——为服装厂锁扣眼钉扣子,不分昼夜地干了起来。一件衬衫要锁7个扣眼钉7个扣子,才能挣5分5厘钱。因为天气热,晚上母亲就把电灯拉到屋檐下,坐在窗外的石阶上一干就是半宿。蚊子追着光亮,把母亲叮得浑身是包。母亲就想了一个办法:用一根布条蘸上“敌敌畏”放在头顶上。这招倒真灵,蚊子全被熏跑了。可第二天母亲却中毒了,脸肿得像个发面馒头:眼睛只剩下一条缝,头顶亮光光地,用手指一摁就像要流水。我被吓得扑进母亲怀里大哭:“妈,我再也不要《丑小鸭》了!”可母亲却全然不顾,歇了两天,又继续干了起…  相似文献   

7.
动物奇闻     
《阅读与作文》2009,(2):9-9
中国河南新乡市的一只叫“笨棒”的鸭子在当地很有名气。每天它都跟着主人杜希娜逛新乡市的农贸市场,脖子上系着红带子,还穿着一双小鞋,很是惹眼。杜先生说:“每天都有人逗它跳舞、唱歌或数数。如果有人请它唱歌,它便有节奏地摇头摆身,嘎嘎直叫。如果你举起1个手指,它叫一声;举两个手指,它会叫二声,以此类推。”  相似文献   

8.
男人刚到三十,头发却开始脱落了。最初只是三五根地掉,他并不在意。可渐渐地每次梳头时,无论他多小心轻柔,都会在梳子里夹着十几根断发,而洗发的时候更让人心惊,他经常无限惋惜地打捞着水里的头发卷在手指上,细细端详,想看清楚到底为什么会掉下来。  相似文献   

9.
新书架     
《失落的秘符》哈佛大学符号学家罗伯特?兰登意外受邀,于当晚前往华盛顿美国国会大厦做一个讲座。就在兰登到达的几分钟内,事情发生了匪夷所思的变化。国会大厦里出现了一只人手,三根手指成握拳状,伸直的拇指和食指直指天穹,每根手指上都有具特殊符  相似文献   

10.
李菁  赵蕾 《可乐》2010,(2):18-19
一份血写的报告 1979年春,中国人看到了现代社会以来最残酷的行刑方式:“没等张志新弄清是怎么回事,就被几个蹿上来的人按倒在水泥地上,头枕一块砖,强行切断了喉管。为了维持呼吸,就把一根三寸来长小手指粗的不锈钢管插进气管里,再用线将连接着钢管的金属片缝在刀口两边的肉上。张志新奋力反抗,剧痛使她咬断舌尖,血水淌满了前胸。  相似文献   

11.
紫藤花香扑面来 曾小影走进来时,是秋天,我们却嗅到了紫藤花香。她浅浅一笑,修长的手指捏一根粉笔,“曾小影”三个字展现在黑板上,如三个洁白的花骨朵,在我们眼前盛开。  相似文献   

12.
中年之收获     
《北方人》2008,(7)
桌上落下只小虫,伸腿弹脚地向窗外爬。我伸手将欲碾它时,忽然心有所动,便多看了它一眼。是只黑乎乎半粒米大,我叫不上名来的小家伙。两根短短的触须小心地试探下我的手指,旋即掉头,似乎感受到了威胁,更快地爬开  相似文献   

13.
汉字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与西方的拼音文字比起来,是一种"以形表意"的文字,它集形、音、义三位于一体,是世界上最简单明了又最形象、内涵最丰富、最博大的一种文字,它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个性,是中国人的思维之根、哲学之根、文化之根、情感之根。面对当前的汉字危机,每一个中国人,必须从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出发,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热爱汉字,传承汉字文化,树立汉字在世界上的应有地位和应有尊严,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具有的文化情怀和文化责任。  相似文献   

14.
病人报时钟     
在手外科值班,就算你一天不看表,不带手机,也一样能知道大致的时辰,因为络绎不绝的各种患者足以构成一组报时钟。白天,工地上的民工师傅最常见,举着一根或几根被砸伤的手指,风尘仆仆而来。12点前后,则是切割伤——被菜刀伤了手的厨子(小饭馆的掌勺或者大饭店的备料),一身人间烟火气味。  相似文献   

15.
清凉的秋日早晨,黎明用它浅白的手指轻叩着窗棂,窗外,有早起遛弯儿的狗儿颈上的铃铛作响。  相似文献   

16.
母亲     
人世间有一种最美妙的乐章——母亲的声音。母亲的呼唤,成为我们耳中最美妙的旋律;母亲的歌声,成为我们最佳的催眠曲;母亲的笑容,成为我们最有力的安慰……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1月13日,失去知觉的米哈伊尔·别克托夫(Mikhail Beketov)躺在院子前,被一位邻居发现。之前他已遭受了近两天的毒打。那些毒打别克托夫的人手段残忍,对他的手指施以暴行,结果三根手指不得不被医生截去。因为酷刑,别克托夫的一条腿也被迫截肢。  相似文献   

18.
散说苍蝇     
潘恭 《北京纪事》2016,(4):98-100
五六十年前,一般人只是讨厌苍蝇的肮脏和骚扰,并不了解它带病菌、传染疾病。孩子们把打苍蝇抓苍蝇当游戏。到处是苍蝇,学校教室苍蝇乱飞。课桌上吃东西落下糖果渍迹,苍蝇聚集。孩子们用猴皮筋嘣苍蝇,一手把皮筋一头按在桌沿,一手把皮筋拉长,朝苍蝇落处弹。筋无虚崩,总有伤亡。用手“抄”(活捉)苍蝇,右手横立着,手指并拢弯成弧形,小指贴桌面,从苍蝇侧面很快地往上扫过去。边扫边收拢手指,不要握紧,虚着。苍蝇起飞和手指收拢同步,苍蝇就到手心里了。慢慢张开,它被夹在手掌和手指的隙缝中动弹不得。左手伸出指头,轻轻按轻轻捏,活捉苍蝇在指尖,任由摆布了。处置方式多种--一、断头放飞。暗红色小圆脑袋,手指一捏一拽,带出腔子里一段白线头儿。不死,撒手,立刻腾空,没脑袋苍蝇乱撞。二、加载。本子边儿窄窄地撕一小条儿,两厘米长,一头儿捻个尖儿,插进苍蝇尾部,放手,白纸条在空中飞舞。三、烙饼。用很细的笤帚上的“棍儿”插进尾部,留一段“柄”拿着,叫它六脚朝天,撕个小圆纸片放在脚上。它用脚旋转、翻动纸片,如同在饼铛上烙饼。四、打旋。撕去一只翅膀,放在桌面上,不能起飞,扇动单翅,在桌上打旋转悠,孩子们嬉笑围观。自然也会有其他别出心裁的玩法。  相似文献   

19.
涤环  春兰 《山西老年》2014,(5):44-44
一、原料:玉米面1000克、白面5 00克、牛肉或羊肉500克(切碎)、牛羊肉的油150克、胡萝卜三根、圆白菜半棵。方法:剁碎后一起搅拌,然后擀成厚约三厘米的大饼,用手指在饼上戳十几个气孔,上锅蒸。每次吃的时候切成粒状。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多关节手指和手爪多为刚性连接而运动范围有限等问题,课题组基于单自由度面对称Bricard空间闭链连杆机构,提出了一种手指单关节驱动机构。将多个单关节驱动机构串联,组合为一个单自由度的多关节手指驱动机构;进一步,通过课题组提出的单自由度同步驱动副,可同步驱动手爪中的3根多关节手指同步开合、抓取目标物体;在进行可折展手爪的运动学分析和参数求解之后,完成了可折展手爪的样机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可折展手爪驱动机构设计合理、抓取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