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对知识经济概念的界定中,知识经济与知识、高科技产业与经济形态存在较为复杂的内在关系,同时在把知识简单纳入经济分析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相应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问题。知识经济是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相联系的,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论地位;知识经济并不能简单化为高科技产业,更不与传统产业相对立;从社会的历史维度看,知识经济是一种在本质上有别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人类社会的新形态和新的发展阶段;在把知识纳入经济分析的过程中,必须实现真正的动态分析,并非简单地在静态范式内引入动态变量。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巨大变革,现代科技的发展既带来了社会生产的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引发了一系列科技忧患和伦理问题。高科技的伦理风险和全球化视野中的科学技术及其伦理悖论需要人类重视科技伦理并自觉肩负保护自然和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发展利弊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作为新兴的高科技技术,它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生物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人类保护自然环境提供了有力武器.但生物技术也面临着一些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之辨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气候变化成为世界最热门话题有深刻而复杂的原因。从地球成因、活物质与死物质互动视角看,空气是创造和维持生命的第一个要素,因此,气候变化是关乎人类生存环境的头等大事。但人类活动作为"活物质"既是生物圈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反作用于水圈、大气圈的重要因素。因此,环境问题本身就是人类发展问题。气候变暖作为环境问题,与其说是工业化问题,不如说是发达国家经济活动的历史发展效应问题和发展中国家现行发展模式问题。在金融危机之前,环境与发展问题是联合国以及欧盟和日本最为关注的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主流话语体系一直忽视、冷谈甚至鄙视谈气候变暖问题。金融危机发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主流语体系"急转弯"联手英国成为应对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主要推手和倡导者,其势头甚至超过联合国。中国在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做得多说得少并缺乏系统的话语体系。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循环经济促进法》框架下处理发展循环经济与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知识成为重要的资源要素,高科技产业成为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社会财富的分配出现了新的格局,劳动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面对冲击和挑战,我们要针对国情,在高科技产业和全民素质教育上加大发展力度  相似文献   

6.
未来的世界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界,高科技的发展更需要对人类、对社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因为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道德问题仅靠科技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必须同时依靠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才能解决。但是,由于科技进步的影响,19世纪中叶以来大学里形成了重科技、重实用知识的专业、专才教育模式,人文知识教育却被削弱了,这种教育模式对社会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越来越严峻。不少学者、专家提出科学教育人文化的观点,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被世人所广泛关注,加强人文科学教…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经过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到本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依赖于创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聚,更加依赖于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一、知识经济与高科技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以物质投入为基础的物质经济而言,知识包括人类发明和发现的所有知识,主要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知识经济的核心是高科技。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智慧型…  相似文献   

8.
高科技一方面提高了人类的主体地位,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为社会的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另方面,由于对物质效率的追求和理性的工具化,又会构成对人类主体地位和精神世界的消解,造成人性的扭曲和人的片面化发展。因此,摆正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重视和强调高科技开发的宜人化,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为指导,利用WTO的相关协议和本国法规和贸易政策,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弱势产业和就业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和冲击,其关注的焦点由传统理论所关注的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由产业发展转向了人类本身.同时通过补贴、税收优惠以及政府与部门的合作计划促进国内高科技产业发展,创造比较优势,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维护本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严峻的环境形势,使人类逐渐形成了循环经济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问题。发展资源节约型循环经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速经济转型步伐,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构建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以高科技为主导,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的人口转变过程和快速经济增长基本上是同步的,人口转变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加速了人口转变过程的实现。从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山西的经济人口密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但山西的实际人口要大于经济人口容量,人口压力较大,相对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人口总量已超负荷。因此,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提高经济适度人口容量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发展中应注重提高人民的收入及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2.
卜凌云 《学术探索》2012,(11):122-127
文章阐述了新时期文学中人学思潮的演进历程及其各个阶段的不同诉求。新时期之初的人学思潮对过去失去理性的盲从进行了反思,呼唤整个民族的觉醒,带有全民族的整体性。之后从政治的反思转向文化的反思,主张探寻人的主体世界,发挥个体的创造性。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文学由对主体意识的重视逐渐深化为对个体自我生存处境和生命意识的关注。而新的人文价值观在当下文化语境中萌发出新启蒙的使命感,以期从生存困惑和价值失落中探寻人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繁荣,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创造了无限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伴随而来的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随着危机的出现,生态马克思主义诞生了,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深入研究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会给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从民生问题论社会公平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是涉及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两大问题,而公平的实质即利益分配问题,人民大众对民生的满意度如何是与一个社会的公正度密切相关。在改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利益和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特别是在就业、教育、收入分配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矛盾更加突出,人们的不满意度较高,其核心是社会不公。实现社会公平,则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大力发展经济,如此社会公正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保障和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看到了人性觉醒的可能性,但人性并未由此就挺立(建构)起来了,人性挺立的条件主要有两个:1.人性本善。即人先天必然地具有善根,这是人性得以挺立的内在根据。尊重人的生命和尊严的根据在于人性的善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本善给予了极大的肯定;2制度保障。这是人性得以挺立的外在根据,出于对人性恶的限制,制度甚至比道德更有效。而制度本身唯有建立在善的理念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提升人性,使其向善。所以,人性挺立的最终根据在于人性本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形式的变化以及社会转型.农村妇女在农村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处于变动之中,这也影响到农村妇女对于自身的身份认知,从而引发其身份建构问题。妇女非政府组织凭借其草根性和亲和性,通过外部建构运作和内部建构运作对农村妇女的身份进行建构,这使得农村妇女明确了自身的需求,并进行明确地表达,使妇女的需求得以满足。同时在运作过程中,妇女非政府组织也存在着对村落环境重视不足及个妇女非政府组织之间缺乏横向联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杨世宏 《云梦学刊》2009,30(6):52-56,60
事物的相对独立性和人类的认识史都表明事物的质具有层次性。(1)特殊质,即事物个体是其所是的直接规定性。(2)共同质,就是事物类的规定性,即事物构成要素的共同点或同一性的集合体。(3)本质,就是事物是其所是的根本规定性,是占统治地位的质。事物诸层次的质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民间信仰问题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潇 《云梦学刊》2009,30(6):57-60
民间信仰是比较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而又复杂的文化现象,当前民间信仰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民问信仰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主体不明、管理缺位、法律依据不足等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一要重视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文化建设:二要对民间信仰的管理模式进行规范和创新;三要加强对民间信仰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罗毓平 《兰州学刊》2011,(11):22-25
《淮南子》的人生修养说以人性平等、人有三等为直接的理论前提,以自我修养和接受圣人教化的方式实现治身、治国的目的。人性不变而且人性平等,人性平等在社会里表现为人有三等。自我修养以养形保神,受教化以成才,人生修养的作用是使人开启智慧,形成去除遮蔽本性的物欲的才能,以致发现、回归本性,至少可以避祸,从而治身、治国。《淮南子》的人生修养说具有从现实世界面向内心的内向型特点,可将其概括为行社会之事,成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20.
虚拟性实践的存在形态虽然是虚拟的,但其价值功能却是真实的。虚拟性实践极大地扩展了人类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了人作为“符号动物”的类本质特性,带来了人类思维能力的飞跃,推动了精神生产的发展,以新的交往方式丰富了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