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财富分配不公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遗产税作为调节财富公平的一种政策工具,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引用。通过分析OECD国家的遗产税政策实践发现:首先,遗产税更多是一种促进财富公平的政策符号而不是财政融资的主要工具;其次,遗产税可以作为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的有益补充以促进公平分配;再次,征收遗产税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和完备的财产登记、评估制度;最后,面对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我国可考虑在营改增顺利完成和新一轮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改革后,在“十四五”期间考虑开征遗产税。  相似文献   

2.
4月20日~22日,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年会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出现,无疑是本年度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闪耀亮点之一。盖茨素有“技术天才”、“首富”、“预测者”的美誉,而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是全球最大的慈善家。比尔·盖茨的到访,无疑也“引爆”了本年度论坛“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层思考。当前,中国一些企业家和企业缺少“慈善观”,社会责任感缺失,似乎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2006胡润百富榜上名列前茅的企业家,在慈善榜上的排名却很靠后,有的甚至榜上无名。业内人士评价:“这一现象从侧面说明中国企业家某种程度上对社会公益意识的缺乏。”  相似文献   

3.
侯拥华 《社区》2010,(11):26-26
安德鲁先生经营着一家大型企业.手下有2万多名员工.工作可谓异常忙碌。此外,他还热衷于社会慈善事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慈善家,经常出席各种慈善活动。因为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工作之余.他常常会被别人拉去做关于成功秘诀的演讲。所以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演讲家。  相似文献   

4.
社会成员之间悬殊的收入差距和财富拥有量,引发或加剧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或矛盾,也引起了学术界对分配结果“公平性”问题的长期讨论.在提出均等分配结果“公平”和“不公平”两个判断、介绍关于两个判断的若干种经典解释的基础上,按照“当事者”和“参照者”的不同立场,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点纵横两个维度上,构建了所得、所得与贡献、所得与需要三个视角的分配结果“公平性”分析模型.由此得到六个重要推论:公平是通过比较得出的具有相对性的判断;公平是弱势群体的愿望与追求;公平是事实描述与价值判断的统一;单一的“所得”比较是简单的、浅显的“公平性”判断方法;“所得与贡献”的分析适用于对初次分配结果的判断;“所得与需要”的分析更适用于对再分配结果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迅速,作为经济社会主要力量的企业把参与慈善事业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由于社会以及经济各方面的限制我国企业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处于落后的状态,通过分析企业从事慈善活动的理念以及发展现状,指出企业参与慈善活动有利自身发展,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和利润追求的双赢,并且推动社会分配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十九大以后,“共同富裕”成为新时代党和人民的重要话语,并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和学术重点问题,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新的语境:一是共同富裕已从远大理想变成中国人民切实的奋斗目标;二是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中国已进入“先富带后富”的时代;三是新自由主义全球蔓延加剧了价值错配和贫富分化,缩小贫富差距已成为全球性议题。在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应当进一步协调效率与公平,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兼顾效率与公平”;用追求平衡而充分的发展方式,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建立更加公平的财富分配机制,筑牢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此外,还要避免陷入“平均主义”、“涓滴效应”、“慈善陷阱”、“福利陷阱”等误区。  相似文献   

7.
社会分配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分配公平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追求自由与平等是其分配的价值基础。社会分配公平不是平均分配,也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分配,而更应包括非物质财富的公平分配,要实现社会分配公平主要是依靠制度的正义创设与安排。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阶段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为在新时期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竖起了新标尺。本文从“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的针对性、如何使用这把新标尺绘制出公平公正的分配图景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的慈善活动与其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基督教“管理人”的财富观认为世上的所有财富都属于上帝,富人只是上帝财富的社会管理人。因此,施舍财物只是替上帝济贫救困。“富人原罪”观把财富与罪恶联系起来,认为富人天生就是罪恶之人,而富人要想进入天堂,唯一的途径就是将自己的财产捐给穷人。基督教的这些财富观,教导人们舍财修德,去恶从善,再加上其“爱人如己”的情怀,使基督徒能超越自我,排除自私,把自己积累的财富捐赠给社会,对慈善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实现共同富裕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共同富裕中的“共同”反映出社会主义的公平追求,“富裕”反映出市场经济的效率基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公平追求同市场经济竞争、效率的市场特性的统一。公平是共同富裕的目的善,效率是手段善,共同富裕的实现就是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过程。从财富分配的角度,共同富裕的财富分配在效率维度下应坚持正义原则,在公平维度下应坚持仁爱原则,二者是共同富裕的两个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的财富分配首先应该立足现实,遵循正义原则,既保证竞争、效率,促进财富的可持续增长,又尊重、维护人的基本权利,为共同富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坚定公平的价值理想,弘扬道德伦理,遵循仁爱原则,进一步补充完善财富分配体系。最终形成以正义原则为主,仁爱原则为辅,协同推进的共同富裕模式。  相似文献   

11.
论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熊希龄与湖南的慈善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希龄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慈善家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为湖南的慈善救济作出了重要贡献,无论在筹集赈款还是在查灾放赈采运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谓灵魂式人物.他主张慈善机构联合办赈、强调救济时分别轻重缓急、突出积极慈善以及在社会大背景下筹划慈善,同时重视灾情的准确掌握、呼吁减轻民众负担以及要求办赈人员操行高尚等,都是他多年办赈的经验结晶.  相似文献   

12.
第三次分配具有其独特的伦理意蕴,以公平与和谐的追求为伦理价值,以仁爱与责任为伦理基础,以道德的培育和制度的完善为伦理保障,使社会的收入分配,在市场调节和政府主导之外,通过社会力量的扶贫、助学、救灾、济困、解危、安老等慈善捐助形式,实现社会资源和财富的逆向转移,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别、促进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润滑剂和助推器。  相似文献   

13.
确保经济快速增长和财富公平分配是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和健康发展的基础。本文以算术平均和几何平均条件下财富在人口中的随机性分布作为研究基础来对经济增长和财富分配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通过Gamma分布的技术分析发现:为了避免或缓解经济增长过程中社会总财富增加的同时,财富不会向少数人集中,必须运用社会保障手段和法律法规来约束财富分配的不公平。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均财富也同样增加,让多数人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华夏大地,慈善旋风势不可挡。早就听说“影坛慈善家”王铁成已经许下三愿:第一,尽可能多地建“学周希望小学”,使尽可能多的失学孩子重返校园。他本人带头捐资已在河北的顺平县、海南的通什市建了两所小学。第二,请国内最著名的画家给100个佛祖法师画像、写传,汲取佛教中的精华,弘扬乐善好施、积德行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第三,由他亲自组织社会各  相似文献   

15.
刘鹗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小说家,他的《老残游记》在近代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鹗同时又是一位慈善家,庚子年在北京进行的慈善活动,表现了他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同时, 刘鹗在政治上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本文谈到的《上政务处书》,写于日俄战争期间,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他太谷学派“养天下为己任”思想的具体体现。过去不为人所知。研究刘鹗的政治思想,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江南地区的民间慈善活动自明末以来逐渐发展升温,至清代乾隆年间日趋兴盛。这一时期江南地区涌现出一批乐善好施的慈善人物,尤以苏州彭绍升最为著名。他上承袁黄、周梦颜的慈善思想,关怀民生休戚,积极举办或参与各项慈善救助活动,成为江南地区著名的慈善家。其慈善思想和实践,对此后江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慈善事业发挥了重要影响。在清代江南地区的慈善谱系中,彭绍升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和工人阶级普遍贫困这一现实逻辑起点出发,论证了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实现财富共享的伦理应然与必然。他在经典著作中肯定了财富的伦理正当性、指明了实现财富共享的根本途径、阐释了实行财富共享的具体方法,为认识评价财富的产生与创造、交换与分配、消费与传承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坐标,对构建当代中国财富伦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待财富的总态度上要更加尊崇财富,在财富创造的过程中要更加尊重劳动,在财富分配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公平,在财富消费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键词:热爱祖国 购回兽首捐献国家澳门地区首富何鸿燊,个人财富有700·亿港元,澳门有1/3的人直接或间接受益于他的公司。澳门人把他称作“无冕澳督”“米饭班主”。拥有财富的同时,他还热衷公襦、慈善。有着荷兰、英国血统的他,却自认是个纯正的中国人,为了迎回圆明园国宝,他不惜斥资6910万港币,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主义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也是判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否成功以及社会主义制度是否优越的根本尺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一条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而合理的价值原则。要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这一原则,首先必须把“公平”与“平均主义”严格区分开来;其次还必须具体分析我国现阶段人们在收入分配上存在差距和悬殊的原因,并通过具体政策措施加以调节,使其向合理化方向流动。  相似文献   

20.
《哥达纲领批判》中蕴含丰富的公平分配思想,马克思深刻批判了拉萨尔机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以公平表象掩盖分配不公的真相。马克思通过批判脱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谈“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揭示了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制度基础;通过批判“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具有空想性,揭示了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做到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的有机统一是实现公平分配的科学前提;通过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了坚持改革的渐进性和发展性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必然要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公平分配的执着追求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对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