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溪蛮丛笑》是专记湘西少数民族风俗与物产的宋人著作,因其记载翔实。足资考证,常为治中国南方民族史者所称引。对于这部书的作者,我们当然希望知道其身世。可惜作者朱辅,名不见史传,又无其他传记资料传世,以致身世茫昧,不为人知。台湾出版的《中文大字典》甚至把他和明末清初著《韦弦自佩录》的朱辅辊为一人,可见人们对他之陌生。现在一些辞书和民族史论著在介绍《溪蛮丛笑》的作者时,大都据《四库提要》如下一段话:辅字季公,桐乡人。’不详其仕履。惟《虎邱志》载所作《咏虎邱》诗一首,知为南宋末人耳。”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在勤劳的战斗的一生中,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大量的书简。据《鲁迅日记》记载和鲁迅生前的亲友回忆以及鲁迅逝世四十多年来陆续发现的鲁迅书简,大约有五千五百六十余封,现在已被我们搜集到的全简共有1566封,残简32则①,其中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书信集》共收全简1387封,残简15则②,除鲁迅生前自己编入文集的60封,编入《两地书》的67封,合127封外,  相似文献   

3.
“麻胡”讨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很多地方,都有以“麻胡”恐吓小儿之俗。此历代多所记载。鲁迅于《朝花夕拾》中曾两次提到。他在《后记》中说:“我在第三篇讲《二十四孝图》的开头,说北京恐吓小孩子的‘马虎子’应作‘麻胡子’,是指麻叔谋,而且以他为胡人。现在知道是错了,‘胡’应作‘祜’,是叔谋之名,见唐人李济翁的《资暇集》卷下,题云《非麻胡》。”鲁迅所引《非麻胡》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4.
书田拾穗     
<正> 偶然翻阅《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一九八五年第五期的《一曲凄婉动人的悼歌——读<范爱农>》,其中引录鲁迅哀悼范爱农三首五律。我读着,觉得和自己记忆中的诗句次序大相龃龉,横读竖读,读不下去,不知道哪一句应连接哪一句,莫明其妙。北师大是名牌大学,他们的学报是名牌学报,因此我怀疑自己脑筋出了毛病,便拿出《鲁迅日记》来查对。原来,他们编排诗句次序的格式非常奇特,从未见过。为了让读者见识见识这种忽横忽竖的诗句排列法,现把该文中这三首诗按原有排列格式照录于下,并据《鲁迅日记》所录这三首诗句读次序,加注“①②③……”于每句之后:  相似文献   

5.
一九四九年二月出版的《作家书简》(平衡编辑、上海万象图书馆影印),收有鲁迅书简十封,但影印时全都贴没收信人姓名.这十封信,在许广平同志编《鲁迅书简》征集信稿时,收信人没有交出,因而未入《书简》;《鲁迅全集》十卷本书信部分亦未收录.《作家书简》有卷头语云:"戊子(一九四八年)孟冬,偶然于上海三马路冷摊上,购得整束的断简残扎",其实这是编者故弄玄虛.我曾请教过赵景深先生(编者提到的给予帮  相似文献   

6.
鲁迅在随感录《四十三》中说:“近来看见上海什么报的增刊《泼克》上,有几张讽刺画。他的画法,倒也模仿西洋;可是我很疑惑,何以思想如此顽固,人格如此卑劣,竟同没有教育的孩子只会在好好的白粉墙上写几个‘某某是我而子’一样。”接着,他又在随感录《四十六》、《五十三》中,对增刊《泼克》及另一种单行的《泼克》上的一些讽刺画,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可是,鲁迅所批评的两种《泼克》究竟是什么样的画刊?其增刊一种又刊行在什么报纸上?这些问题人们虽然早有结论,但实际上并未弄清。关于后一个问题,鲁迅当初可能出于批评的需要,只说《泼克》是“上海什么报的增刊”,或“上海一种什么报的星期增刊”,而将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阿Q正传>的成因》里引了《现代评论》第四卷第八十九期上涵庐的一段《闲话》:“……我记得当《阿Q正传》一段一段陆续发表的时候,有许多人都栗栗危惧,恐怕以后要骂到他的头上。并且有一位朋友,当我面说,昨日《阿Q正传》上某  相似文献   

8.
此卷之续,乃补《品赏录》四卷之遗,非为其一卷之续,实为品赏、史话、实录、载述诸卷之续也。何为以一卷之编,续四卷之遗?因其有遗则续,无遗则不续,固非小说家之意犹未尽强为之续也!爰是,此卷之续,杂品赏、史话、实录、载述而编,仿笔记体例,亦不分次第,聊供读者回味云耳!兼补《品赏录》之未足。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 你好! 前日马蹄疾同志持赠贵刊三册,其中一九七七年第五期上刊登有他的大作《(鲁迅书信集)系年质疑》,读后感到他治学态度十分严谨。考订鲁迅书信的日期,看来似乎琐细,实际上跟研究鲁迅生平作品关系甚密,稍有疏忽,即易导致其它方面的错误。我同意马蹄疾同志对所举九封鲁迅书信日期的订正,并想对其中致周作人三信日期的考证补充一点旁证材料,并纠正该文的一个说法。一、《鲁迅书信集》中1921年8月3日致周作人信,日期应订正为同年9月3日。该信中有“老三昨已行”一语。“老三”,即周建人,乔峰。查周作人日记,9月3日项下云:“得乔风函云,今日往上海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故乡》,一九二一年一月写成,同年五月一日《新青年》杂志九卷一号发表。于是新文学园地里又开放了一朵色泽鲜艳、芬芳馥郁的奇葩。 最早对此文给以高度评价的是茅盾。他在《故乡》问世的这一年就发表了一篇《评四五六月的创作》,热情洋溢地指出:“过去的三个月中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  相似文献   

11.
薛瑞生先生在《东坡词编年笺证》中标注的东坡词运用的《世说新语》典故有22处,中山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郭幸妮以该书为依据,考索出东坡词运用的《世说新语》典故达53例。在此基础上,经过考辨后,对之进行再补充,另外考索出28例。其中包括:①薛笺漏注或误为它注的5处。②薛笺注引《晋书》,而似以典出《世说新语》为宜的2处。③薛笺注引《晋书》,而似以典出《世说新语》刘孝标注为宜的1处。④同出自一典故,薛笺只注引了其中一处,其余诸处不加注的18处。⑤在叶嘉莹先生主编的《苏轼词新释辑评》正编部分(确认词)的《意难忘》阕(此阕薛笺未录)中找到2处。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凤凰出了个沈从文!这事我知道得很早,但见到沈先生却很迟.在相当长的一段年月里,他曾使我暗中引以为荣或引以为辱.我父亲是个当兵的,抗日战争结束后回到凤凰.不知他从哪里学来一套读书法,一次向我传授说,读书可先博览,终归应读专集.读谁的?他不说要读他平日圈圈点点的《曾文正公家书》和《孙子兵法》,却说可读鲁迅或沈从文的,并告诉我沈从文是住在东门外大街上那位沈瞎子伯伯的老弟.  相似文献   

13.
(10)1926年11月3日书信中未发表的文字(《两地书·六八》中未录):[他怕事情弄罕,]事后才写信到我这里来认错。你看他们的行为是多么荒唐,无论什么都要利用,可怕扳了。当时的一个留日学生宓汝卓,在东京自称是鲁迅的代表去见盐谷温,向他索取他所印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说是鲁迅要的,但因为书尚未装成,没有拿去。他怕盐谷温将来直接寄给鲁迅,将事情弄穿,便托郑振铎写信给鲁迅,要鲁迅追认他为代表,还  相似文献   

14.
《孔乙己》是鲁迅自己最喜欢的一篇作品。鲁迅的学生孙伏园曾回忆道:“我尝问鲁迅先生,在他所作的短篇小说里,他最喜欢那一篇。”“他答复我说是《孔乙己》。”(《鲁迅先生二三事·〈孔乙己〉》)当有日文杂志的编者向鲁迅索稿时,鲁迅自己曾将这篇小说译成日文;一九三二年,他还将《孔乙己》编入他的《自选集》里。这些,也都能说明鲁迅对《孔乙己》这篇作品的态度。的确,这是一篇具有惊人的艺术概括力的作品。鲁迅以简洁凝炼的线条,从容不迫的文字,勾勒出现实生活的生动画面,刻划  相似文献   

15.
他说:我不当作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分,所以成功者无非天分得其所在,不成功者无非不曾逞其天分,不是自误就是人误。天分得逞者常怀感激之心,持谦卑之态,好学不辍,凡事蒙受祝福。以上这段话录摘自一篇名为《以快速思想为乐》的文章,这篇文章是一本名为《绝配》的图书的序言,其作者袁岳,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这本有着暧昧艳粉色封面的图书写的是“营销与管理新主张”。正是这段话打破了以前我对袁岳的极限认识:这位13年前从司法部下海创办“零点调查公司”的男人,其实远非敢於冒险不甘平庸有超前意识等这些词汇所能简单形容的,他似…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三年 ,鲁迅先生在上海时 ,与瞿秋白同志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瞿秋白曾为鲁迅的杂文选集写过序 ,而鲁迅后来又为瞿秋白编了《乱弹》和《海上述林》来纪念他。一九三三年三月初 ,鲁迅为瞿秋白夫妇安顿了住处 ,并在那简朴的小亭子的墙上 ,挂上了亲笔书赠的一副对联 :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以上所引 ,见李政民编《古今对联故事》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 986年 1 2月第一版第1 76 - 1 77页 ,可惜“知己”印成“知已” ,上联遂只能读成“人生得一知 ,已足矣” ,“知”可解释为知识或智慧 (知通智 ) ,联意…  相似文献   

17.
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抬》是鲁迅“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其中《父亲的病》一文写到一位替他父亲治病的S城名医陈莲河,他就是当时绍兴颇负盛名的中医何廉臣,有趣的是鲁迅有意用谐音将他的姓名颠倒写了。  相似文献   

18.
读罢胡尹强的新著《鲁迅:为爱情作证》(东方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真让我吃惊不小。我不得不佩服胡尹强的胆识与功力,他竟能将《野草》中除《淡淡的血痕》之外的23篇散文诗,都认定为写鲁迅与许广平之间的师生恋和婚外情的,且基本上都能自圆其说,有些篇目还解说得十分精彩,如《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死火》《过客》《题辞》等简直是无懈可击,精彩绝伦,使我不得不相信:《野草》还真的是一部爱情诗集!胡尹强教授是位两栖性的写作者。作为作家,他出版过不少中长篇小说,且都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教授学者,他曾出过两部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19.
自鲁迅提出唐代作家“有意为小说”开始,几十年来,学术界基本上都认可了这一观点,较早的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及后来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都征引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这段话。其实,明代胡应麟早就有过类似的说法。“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鲁迅的说法是对胡应麟的发展,将胡的“设幻语”和“作意好奇”发展成“有意为小说”。案,鲁迅所说的小说与胡应麟所说的小说在文  相似文献   

20.
上海的《文艺评论》丛刊发表了鲁迅先生给曹靖华的书信后,有些读者或来信或来访,向我询问信中所说的关于未名社的情况。我很感谢他们的关怀,并告诉他们说:我正在写《鲁迅先生与未名社》,抱歉不能对他们一一解答。但我从北京一位朋友处得到鲁迅先生的一封新发现的佚简,似乎还可供一览。因为我觉得这封短信是一个重要文献,从它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待人以宽,处事公正种种美德,应该引起纪念先生的人们重视。这封信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