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区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文化教育资源、社会资本等.提升社区共同体的资源整合能力是实现支持网络从单位到社区转变的重要前提,是社区建设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基础.社区共同体的资源整合能力建设需要:(1)发挥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为主体的居民自治组织、社区群团组织等体制内组织在社区资源整合中的作用;(2)因应居民社区生活的新需要,培育和组建社区资源整合的新载体;(3)建立新型睦邻关系,形成普遍信任、互惠合作的人际关系及其支持网络;(4)建立和完善社区资源共享、成本分摊机制.  相似文献   

2.
当下村民自治因较多依赖国家供给,忽视了农村内生秩序,从而产生诸多困境。为走出困境,应“唤醒”农村自治元素,整合农村自治资源。推动农村内生机制的构建,并以此重构农村内生秩序。农村社区建设是一条可承载建构农村内生秩序的路径。它所着力建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一方面旨在培育国家制度供给在农村实施的土壤,另一方面则契合了村民自治由内向外、外力辅助的发展规律,可为村民自治奠定厚实的社会基础。顺应上述思路,农村社区建设须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由组织农民向农民自我组织转变,二是要重新认识基层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定位及村民自治组织基本职能的转变。如此,才能走出传统国家供给的误区,与村民自治协调共进。  相似文献   

3.
社区、社会工作、社会组织作为三社联动的内在变量,三者的关系决定三社联动的模式转换。基于社区治理创新的实践,我国社区三社联动呈现出从"嵌入式"到"内生式"再到"融入式"的发展趋势。"嵌入式"三社联动促成了社区治理从行政化向社会化的转变,但造成了社区居民委员会边缘化的不良局面。"内生式"三社联动开创了社会组织由外引到内生的培育路径,却带来了社区治理主体的排斥与冲突,耗散了社区治理力量。"融入式"三社联动是对"嵌入式"三社联动和"内生式"三社联动的超越与反思,它构建了社会化、专业化、协同化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三社联动模式转换的过程是居民自治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政府治理、社会调节、社区自治实现良性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农村社区能力偏弱的根源在于农村社区的结构特质与当前社会经济环境的不相适应,资源不足仅仅是其表征。通过引入社会动员视角,一方面能提升社区内部各要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改变社区内部自身特质。在农村社区能力建设的实践中,应把社会动员当成一种社区的发展策略和具体的工作方法,用来解决如何提升社区构成主体的能力;如何优化社区内部的结构,使之能有效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和获取发展所需资源;如何提升社区外显功能的效能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明 《兰州学刊》2014,(8):186-190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农民能力建设,保护农民文化权益,构建农民精神家园。在推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调研,深刻把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具体建设的过程中要促使政府、社工组织、村民三大主体共同参与以形成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合力,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夯实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农村基层社区能力建设,将分散的农村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提升农村基层社区的内生动力,实现整个农村基层社区合理有效的管理,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基层社区发展.本文通过对近年河北农村基层社区治理模式与经验的分析,对农村基层社区能力建设的问题、内在需求和内在动力的阐释,提出农村基层社区能力整合与治理的两大策略.  相似文献   

7.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模式创新与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证明,政府、企业与非营利组织是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三元主体.为充分发挥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有必要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制度化模式.本研究根据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状况及其制度环境,提出了"政府主导、项目带动、网络联动、整合发展"的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创新模式;并从登记制度、扶持机制、志愿参与、社工人才建设及评估机制、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六项制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农村社区建设有着显著区别。探索和创新适合本地区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是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地方模式,进行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提出在农村社区建设中要规划引领、合理布局;居民区与产业区同步发展,均等公共服务,推动城乡一体;转变政府角色,强化社区自治;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多元主体。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经过近20年的发展,政府主导与居民自治相结合的社区管理体制已基本建立,并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社区建设中,社区发展不平衡、服务功能不完善、自治功能薄弱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应当协调和处理好社区建设中政府主导和社区自治的关系,既要加强政府对社区建设的支持,又要正确引导和逐步推进居民自治,着重强调要加强社区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区治理及发展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治理是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当前,城市社区治理在主体的权责、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社区自治的居民基础等方面,存在着社区治理主体单一、社区居民委员会角色错位、社会中介组织管理工作困难、社区居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等问题。应对这些问题,可以在培育多元化社区治理主体、构建多元互动的网络型政府权力运作方式、为居民参与提供制度保障、促进社区治理的制度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使创新的社区治理模式成为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169-174
社区物业管理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是构建我国和谐社区的重要一环,一定程度上需要政府介入。从和谐社区治理的角度看,在政府介入社区物业管理的途径选择中,物业管理市场建设是和谐社区治理的基础,业主自治和物业主体互动机制是和谐社区治理的关键,政府承担社区内公共服务、统筹物业管理和社区发展是和谐社区治理的保证。因此,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需要着力研究政府介入社区物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基于对物业管理和政府职能发挥现状的分析,笔者从和谐社区治理的角度,从物业管理市场的建设、社区自治、社区公共服务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政府有限介入社区物业管理的对策建言。  相似文献   

12.
城乡一体化战略给农村社区文化发展带来了制度空间和历史契机,如何抓住机遇,合理利用城乡一体化带来的资源、制度等优势推动农村文化的突破性发展就成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紧迫任务。在城乡一体化思路下,实现"送文化"和"种文化"的结合,培育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内生机制,增强社区文化的自发展能力对实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根本性、长远性意义。当前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和重要内容,社会资本对于培育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内生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关于城市社区治理微观基础的探讨中,研究者往往倾向于围绕政府权力、社会资源介入等外向力进行分析,却较少关注城市社区治理的内生力。然而,城市社区实现有效治理的关键在于激发社区内生的治理力量,盘活社区内在的各种关系,以社区自治推进社区治理。实践中,城市社区治理的内生力具体表现为社区居民的自组织能力,它能够在社区自组织的形成和行动中将其组织成员的身份、关系和能力嵌入日常生活、集体行动和社区舆论等具体的治理实践层面,并推动城市社区实现可持续的良性治理。  相似文献   

14.
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需要创新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实现农村养老供给与养老需求的有效匹配,体现中国式农村养老——“村社养老”的独特制度优势。基于中部地区多县域的田野调查,政府通过资源输入方式支持普惠性农村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然而实践中养老服务空壳化现象较为突出。少数成功示范点依赖于大量资源支持,经验难以推广。农村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的困境源于养老服务的脱嵌,村社主体性不足,养老服务主体选择、养老服务内容及养老服务资源筹集等方面,需要不断改革完善。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积极老龄化理念指导下,应当从农村实践出发,以村社为本,通过有效的治理举措引导与激活村社组织、激活老人自身资源,提升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与养老需求的匹配程度。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社区建设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模式。要通过政府主导建设农村社区,加强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完善农村社区自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变迁及发展走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区治理的绩效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我国社区治理模式从过去的行政型社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治理模式到合作型社区——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模式,最后发展到自治型社区——社区主导、政府支持的社区治理模式。为了有效实现社区治理,要加强社区法律制度建设;科学定位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职能,拓展社区自治空间;积极培育第三部门(NGO);推进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培养居民的社区理念;从系统观上理解和实践社区治理,完善社区各项配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文霞 《理论界》2005,(7):95-96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应进行运行机制的创新,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法治精神的社区运行体制,即:党委重视,政府主导;社区自治,议行分设;强化居委会职能;开展社区共建,实现资源共享;加快社团培育,促进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7,(10):236-243
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改革的重中之重。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包括价值认同、主体建构、运行机制、建设基础等核心内涵。当前,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存在价值认同缺失、治理主体虚化弱化、权利机制脱节失衡、社会建设基础脆弱等突出问题。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应当从治理理念、目标、体制、机制等方面着力,落实责任,突破重点,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发挥乡贤文化和宗族宗教的有益作用,正确引导工商资本参与治理,加快形成多元共治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由政府主导到政府引导: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为解决农村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和农村治理方式的转变找到了切入点,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着历史的发展机遇.同时,由政府主导的农村社区建设,在农村现有的治理体制所形成的基本社会秩序下面发晨面临着困境.为此,必须变政府主导为引导,在这一发展模式下重新定位农村社区的功能,确定社区建设的内容,把握社区建设的内涵,走出农村社区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它顺应了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有利于满足农民的利益诉求,有利于实现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然而,在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现实困境,部分农民对社区建设缺乏认同感,农民的政治参与权利受到限制,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供需错位。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促进社区"内生式"发展,增强农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实施多方"协同治理",提高农民政治参与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从而构建和谐、富裕、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