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衡平法初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晓云 《天府新论》2006,57(3):95-98
普通法和衡平法是英美法上最重要的一类法律区分,对衡平法的研究折射出整个英美法律体系的建构。在现代英美法中,衡平法和普通法“仿佛是同一条渠道中并列的两股水流,肩并肩地流淌,但事实上又并没有混同”,但长远来看,二者终会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2.
蔡蕾 《理论界》2006,(8):90-91
通过对12~13世纪早期普通法的衡平特征的考察,指出英国衡平法形成于14~15世纪,但萌芽于12~13世纪。这种萌芽为独立的英国衡平法的产生奠定了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3.
由于普通法的僵硬体制无法满足社会需要,英国法上发展出了衡平法制度,这也是神权、王权、贵族和法律阶层之间斗争的产物。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的兴起,大法官身份的世俗化转变,促使衡平法的管辖权逐渐发展起来,最终实现从良心裁决到法律规则的转型和发展,成为英美法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地考察这一制度的形成过程,可以为当前推进我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相邻权与地役权是具有各自独特内涵的两项权利,两者都是以调整不动产利用过程 中所产生的权利冲突为目的,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因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二者的关系都 存在争议。试从相关学术争议、历史渊源、发展趋势、各国立法、司法实践等方面进行 剖析,明确相邻权与地役权的不同,进而建议在立法中将二者分别安排。  相似文献   

5.
向公众提供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并为此保育森林资源是国家的责任,除非另有约定,单个的公民或企业只负担不损害环境的消极义务。森林资源是保证生态环境良好的基本条件,无论是经济形态的森林资源还是生态形态的森林资源,国家均负有保育的责任。林地地役权制度通过国家与林业经营者订立林地地役权合同设立林地地役权,具有保证森林资源数量、确保森林资源质量、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科学性的意义,有利于国家森林资源保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地役权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中的确立,有着多方面的成因,其中人本性和社会性是最为主要的。地役权和相邻权相互作用,共同调整着土地不动产关系,弥补了物权法定主义的缺陷,这既是我国土地不动产关系发展的要求,又是我国物权立法成熟和完善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由于两大法系的财产权制度在法律渊源、基本原则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具有大陆法系传统的国家在移植英美法系的财产法制度时都或多或少地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这势必要求具有大陆法系传统的国家要对引入的制度加以改造同时修正大陆法系固有的传统观念,这种双向式的修正最重要的一点是带来所有权观念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王兆雷 《兰州学刊》2006,(9):185-188
相邻关系和地役权是两种互相独立且又相互协调的法律制度,各有其不同的基点和调整空间,然在适用区分上却极易滋生歧义和困惑。本文试图从比较法学和两种制度的意义及机能入手,对相邻关系和地役权作“度”的深入剖析,以权利行使正常化和相邻不动产间损益因果关系的视角,揭示二者的适用区分,总结一条成功的裁判杠杆。  相似文献   

9.
10.
环保地役权制度发源于美国,设立环保地役权是立法者通过私法途径探索实现环保目的有效途径。环保地役权制度在美国的成功实践推动了其他国家对其的继受与发展。以大陆法系国家为例,对其继受与发展主要有民法典继受模式和环境法(典)继受模式两种,其中的民法典继受模式主要有《智利民法典》《瑞士民法典》《加泰罗尼亚民法典》等,但其在继受时遭遇了大陆法系的传统役权概念与美国法中的役权概念不兼容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陆法系民法典主要通过对其役权制度进行相应调整,由此继受并发展了美国环保地役权制度。环境法(典)继受模式主要有《法国环境法典》、墨西哥3个州的环境法、《波多黎各环境法》等。环保地役权在上述民法典中的设立证明,民法典除了以“全部动员”的模式承担环保功能,还可以“局部动员”的模式完成环保功能加载,即只课加物权法环保职责的模式。文章认为,从环保地役权实质来看,其是一种准人役权,具有美景、分享和环保三大功能。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刚颁布实施不久不便修订增添,而目前热议的环境法典编纂设计者们又未考虑包纳环保地役权,故建议可采用单行法形式借鉴参考美国的环保地役权制度,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大...  相似文献   

11.
就孔子思想本身展开的研究构成了美国学术刊物近百年来孔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刊物上的孔子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等级体系及其概念支撑、宗教属性和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这既勾勒出了孔子思想的脉络,更从一个侧面表明了美国学术刊物对于中国传统的认知角度。西方中心主义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个充满幽默的国度。打开美国任何一份大报,至少有两整版的漫画和幽默专栏。  相似文献   

13.
林立新  吕富媛 《理论界》2006,(7):228-229
西方国家法律通常可分为两大法系或传统,一个是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而形成的法律,通称民法法系(或大陆法系),另一个是普通法系。在20世纪,特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法系相互影响,已日益靠拢,但差别仍然存在。二战后,美国已取得了西方法律理智上的领导地位,这就意味美国法律拥有对西方另一法系,即民法法系的法律发生影响的能力。以下试图探讨一些较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转型,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吸引成百上千万的东南欧移民。新移民的涌入缓解了劳动力资源匮乏的问题,但也给"盎格鲁-新教文化一元主导"的美利坚民族身份主体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一种基于影像语言的传播媒介,美国早期电影不仅为转型期的美利坚民族想象提供一种共同的思维方式,而且为美利坚民族身份的构建提供一种统一手段。从影院的经营、电影文本的表征,到犹太裔电影人超民族性的从业实践,美国早期电影及时地整合新旧移民间因语言、文化等差异造成的身份认同差异,积极推动美利坚民族身份从"盎格鲁美国"到"欧洲人美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16.
经济民族主义是美国早期历史上对国家对外经济政策产生很大影响的思潮之一。美国在立国之初具备了产生经济民族主义的条件,开国先辈中一些代表人物具有经济民族主义倾向的思想,经济民族主义所体现出的基本精神在开国时代存在其合理性,这奠定了1812年后这一思潮高涨的基础。经济民族主义符合了美国当时利益的需要,逐步形成了对美国经济发展影响很大的保护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美国研究有了长足发展.无论是学科规模、学科体系,还是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显著改进和提高.然而,综合其他学者的反思和回顾以及作者自己对过去几年文献的总结,作者发现中国的美国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作者认为,中国的美国研究要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与国际学术接轨,就必须立刻重视当今社会科学研究的两大要素,即理论构建和研究方法.随后作者以美国政治研究为例,讨论了如何把理论和方法引入中国的美国研究.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强大使美国研究在全球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然而,中外美国研究在内容范畴上却存在着巨大差别.美国研究在本土的兴起是其民族身份诉求的象征,是内向的,采取的是文化的研究途径;而对中国或其他国家而言,美国研究是对一强大的他国的研究,因此较易倾向于政治、国际关系等方面.各国美国研究协会成立的先后也因此与美国的外交拓展基本一致.通过对加拿大与中国的美国研究的案例分析,认为除了语言与经济条件的限制外,本土主义与国家利益的结合是美国研究各国发展差异的原因所在.中国的美国研究更多的是一种对美国这一国家实体的研究,这种研究从长远而言需以美国研究为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田丹 《晋阳学刊》2003,(4):85-89
移民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今天的美国仍是移民大国。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移民与美国的关系,阐述美国各族裔移民的历史,并着重分析了移民在美国200多年历史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方面的作用,认为今天的美国执政者更应在面临复杂的移民问题上适时改革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