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认为,政党是某一阶段,阶层或集团为实现其根本利益,以取得政权为主要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任何政党都有其阶级基础,代表着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是这个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工人阶级政党产生于资产阶级政党之后,它是在资本主义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自觉阶段,  相似文献   

2.
思想理论、阶级基础、组织保障是一个政党成立的必要条件。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传入俄国后便迅速传播开来。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不断与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终而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从思想、阶级、组织上做了充足的准备。同样,马克思主义于20世纪传入与俄国的国情极其相似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能否也会像俄国那样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提供基础和保障?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视野,着重分析五四运动至中国共产党建立期间,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是如何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如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思想理论、阶级基础、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3.
近代资产阶级政党与民主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与发展,是近代民主革命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从资产阶级政党问世后,中国近代政治斗争几乎无时无处不与其联系在一起。对近代资产阶级政党,不特时人毁誉不一,后人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考查近代资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其类型及相互关系,探讨其成败利钝的原因,既是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总结历史、思考未来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对中国民主党派问题的论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周恩来认为中国各民主党派都是政党,但又有别于英美政党。(一)中国民主党派是阶级联盟性政党,非单一阶级的政党,其组织成分和政治纲领都有别于一般资产阶级政党;(二)中国民主党派是排他性和联合性相结合,而联合性得到发挥的政党,特别表现在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关系的发展上;(三)中国民主党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参政型政党。周恩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观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创立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学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是我国近代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采用文献分析评议的方法,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对我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财政思想作了探讨,管窥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近半个世纪的财政思想产生发展及其影响。虽其财政思想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但为现代财政学的研究开创了先河,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曾活跃着大小三百儋多个政党.除国、共两党外,中国青年党是有着完整的政党纲领和严密的组织机构,地位较为突出的一个.青年党提倡国家主义,鼓吹"国家之上"、"民族之上",代表了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右翼的利益,在阶级基础方面与国民党有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与民国初年政党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在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西方资产阶级政党观念大量传入中国,对社会各阶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梁启超是较早接受并宣传西方政党制度的资产阶级改良政治家。早在《清议报》及《新民丛报》时期,梁启超就对欧美及日本的政党活动作了大量的介绍,并且较全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发展轨迹●任灵兰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它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和挽救民族危机这一爱国主题而来的,但由于宣传者的阶级特性和思想局限性,西方民主思想引入中国后却表现为“民权”、“民主”两种不同的思想。从资产阶...  相似文献   

9.
<正> 魏源的思想具有承前启后、振聋发聩的意义。本文拟从魏源思想之近代意义的角度,探讨一下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问题。一中国近代启蒙思想是一种在东西方两种文化交流中产生的、与国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相适应的、预示着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新思想。它既不同于封建正统意识形态中分离出来的异端思想,也不是资产阶级成熟时期的革命理论,而是封建社会还没有崩溃但其内部矛盾已经充分暴露、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但又没有形成强大的社会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探索近代化过程中,中国资产阶级比较重视传统伦理道德近代转型。他们从改造社会主体出发,深刻揭露批判了封建“公德”“私德”观;指斥封建专制统治、宗法家族制、儒学等是其产生的主要根源:从理论上界定了近代“公德”“私德”及其关系,强调“私德”是“公德”重构之关键,要求融合中西之精华,从改造家族伦理入手培养良好私德,辅以政党培育近代“公德”。其思想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性,有助于塑造近代理想人格,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近代化。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个时期,联系义和团运动,初步思考了一个我认为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农村和农民问题。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最广大的同盟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决定中国近代历史命运的有三种阶级力量,即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近代新兴的阶级力量,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前,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前进的主要是农民和资产阶级。以农民为主体,先后发动过太平天国起义和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无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以前的半个世纪中,农民和资产阶级是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主角。伴随着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而出世并为这个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则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五四运动以前的五十年间,先进的知识分子,为着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如饥如渴地向西方寻找救国的真理,设计  相似文献   

13.
在谈到现代修正主义的实质问题时,有些人认为:南共是修正主义政党,但不能说它就是以资产阶级思想为指导的资产阶级政党。他们的意思是说修正主义不应划在资产阶级一边。这个看法对个对呢?我们不妨看看列宁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本质的分析,列宁说:“他们(指修正主义者——引者注)对于无产阶级这个阶级说是些异己分子,他们是资产阶级的奴仆和代办,是资产阶级影响的传导者,……”他们“在客观上是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中间受帝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南亚学会举办的“印度国大党历史与现状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1月7日至12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外国语学院举行。来自中央有关部门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四川、云南、吉林等省以及解放军的代表50名出席了会议。代表中包括印度已故总理英·甘地的老同学魏风江先生和不久前回国的我国前任驻印度武官朱纯。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一、印度国大党的性质和历史作用;二、对印度国大党主要领袖人物的评价;三、独立后印度国大党的内外政策。讨论重点是第一个问题。关于国大党的性质,大致有七种不同提法:资产阶级政党、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大资产阶级政党、地主资产阶级政党、资产阶级地主政党、各阶级联盟、全民党。上述名  相似文献   

15.
西方政党阶级基础变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党是阶级的组织,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传统的观点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越来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阶级,旧的统治阶级将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灭亡。但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复杂化,政党的阶级基础发生了某些变化,使政党看起来已经成为“全民的党”。从阶级斗争的规律、执政基础与阶级基础的关系以及西方社会的独特性等角度,探析西方政党“全民党”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黄遵宪法律思想与实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从法律思想史的角度研究黄遵宪,认为黄遵宪是我国近代史上具有丰富资产阶级法律思想的政治人物,他在引进西方民主、法律思想及在法律实践方面的活动,对促进中国封建法制向近代资产阶级法制的过渡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新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民主党派的地位,充分发挥其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方针,是由我国具体国情决定的。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和斗争的产物。每一个政党都是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或集团并为维护其利益进行斗争的政治组织。在近代和现实社会中,由于存在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在某一国家就会同时出现几个政党并存的局面。无产阶  相似文献   

18.
每一民族在与其它民族日益频繁的交往中,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自己与其它民族判然有别,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本民族成员之间的共同性,于是产生了民族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意识往往带上阶级的印记,许多阶级意志和阶级矛盾都以民族的方式表现出来,企图以煽动和加强民族意识的手段达到维护本阶级利益的目的。因此,民族意识就有了深究的必要。近代中国,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危机不断加深,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民族意识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显得尤为明显。一、爱国主义·中国免遭完全论亡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国…  相似文献   

19.
资产阶级法制思想是西方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依法治国原则而产生的,是指如何运用法的形式确定国家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离的法治原则,实现国家统治制度化、法律化的思想、意识、观念.中国近代法制思想是在西方近代法制思想冲击和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本文拟对辛亥革命前后西方法制思想对中国资产阶级的影响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政局变化,作一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改组后国民党的革命性和革命作用作了过高估计。通过全面分析国民党压抑、排斥和打击共产党的态度及其政策倾向 ,并深入探析国民党的阶级构成、组织特点、权力运行机制等 ,可以揭示出国民党依然是资产阶级政党的阶级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