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体制型"法治走向"生活型"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深层次要求,在于建立一种理性的生活方式。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只能在日常生活世界的根基上才能实现。脱离社会生活和大众基础,单纯依靠强制性的体制建构,无论这种法治在价值上多么高远,最终只能束之高阁,形同虚设。因此,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从“体制型"法治走向“生活型"法治。  相似文献   

2.
王晓丽 《天府新论》2007,1(5):18-20,28
以活动性质为标准,生活世界可划分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两个领域,日常生活世界是个体再生产的领域、非日常生活世界则构成社会再生产或类的再生产的领域。与此相对应,人的自由发展在两个层面上表达出来:首先,从理论上而言,人的自由发展即是个体超越日常生活世界的宰制,走向非日常生活世界,成为真正的类存在物。其次,立足于现实而言,个体在日常与非日常相统一的生活世界中,自主地将综合于一体的特性和类本质具体化,形成人的个性,由抽象走向具体,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现实世界”的否定性统一本质人生活于现实世界,也只能在现实世界中生活。什么是对人而言的“现实世界”? 人类一来到世上,就遇到现存的自然界。自然先于人而存在,人是自然长期进化基础的产物;人类诞生以后也不能脱离自然,还要依靠自然界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但是,现存的  相似文献   

4.
王茜 《学术论坛》2015,(2):96-101
“生活世界”是现象学对人的生存世界的描绘,它既是先验本体论层面上以感知觉为基础的存在结构,又同时指向实存维度中具体的历史文化世界。文学作为生活世界的显现,开启了一个与日常生活层面的现实世界相平行的时空。文学中描绘的自然事物隶属于作品所展现的生活世界,与现实中的自然事物并没有直接对应的指涉关系,在不同的生活世界中作为文化反思建构整体的“自然”也有不同的意涵。生态批评的任务就在于引导读者进入作品的生活世界,进而理解自然事物在不同生活世界中的不同存在方式,从而超越物理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现代自然观,探寻人与自然发生存在关联的多重方式。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作为人精神和情感的寓所,是人生活的本真样态,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改造外在世界和人类自身的一种强大的现实力量,只有以其现实的物化形态及其所展现的科学的世界图景深刻而全面地作用于人日常生活的器物、制度和精神层面,才能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伴随新技术革命所形成的世界日渐数字化,以数字产业和互联网平台经济为支撑的新媒介空间正在逐步覆盖现实的日常生活空间,成为人们多场合依附、寄居的生活场景或精神空间。在城市空间媒介化的时代语境下,以出行地图导航、生活信息聚合、短视频社交、即时配送服务等数码空间地理的文化生成,正在编织和决定着当下青年群体对城市空间和生活的想象建构与知识认知。这一新媒镜城的意义建构与再生产,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惯习与审美,而且重构了青年人对城市的感知经验方式,并改写其在城市空间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具身行动实践,异化着人与世界、人与他者、人与“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新型的日常生活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生活指的是人类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包括非自觉的日常生产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日常生活世界就是由这些非自觉的活动所构成的结构领域,它是日常生活的社会表现形式。非日常生活指的是人类自觉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包括自觉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活动。非日常生活世界便是由这些活动所构成的结构领域,它是非日常生活的社会表现形式。两类生活构成人类活动,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架便是这两类生活世界及其相互作用形式。一般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表现为非日常生活世界的不断扩大及其所引起的日常生活世界的不断缩小。但是,在相对静止的社会历史阶段,两类生活世界必然保持某种平衡。基于这一理论构想,本文试图从两类生活世界及其结构关系在中国历史中的变迁以及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两方面,探寻日常生活世界的可能样态,以求对其在现实中的重建有些具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唯物史观的价值论旨趣就是实践地批判、改造现实世界中阻碍人桎梏人的一切经济政治文化关系,进而在实践进程中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幸福.现实的人就是处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的人.人们只有通过日常生活才能生存、才能从事其他一切活动.日常生活世界不仅是人们进行一切物质文化活动的基础性领域,也是一切哲学的真正发源地.然而,迄今为止的一个时期以来,在唯物史观的研究中,日渐形成了一种游离于日常生活世界之外的方法论倾向,仿佛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与唯物史观无关的纯粹的形而下世界.在此语境下,唯物史观的研究在偏离自身价值论立场的路向上渐行渐远,沦为一种毫无现实问题意识、丧失时代实践意义的纯概念游戏.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唯物史观的研究转向日常生活世界自有其必然性根据.首先,唯物史观的实践指归与人文关怀,决定了唯物史观的研究不能离开日常生活世界.其次,当下的唯物史观研究欲走出观念论窘境与形而上学窠臼,必须面对并探究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结构性转型及其内在矛盾.再次,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变迁中凸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唯物史观的观察、审视、研究、批判等科学性关照.这些构成了唯物史观日常生活转向的辩证法依据与价值论逻辑.  相似文献   

9.
理解法治文化的特质,重点在于把握法律的人文属性与道德意义、优良秩序的基础是制度而不是人以及法律只是社会底线道德等三方面内容。法治文化的功能表现在,有利于推动价值论法律观确立;有利于深入"法的精神"层面推动法治建设;有利于推动法治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化。法治文化的培育机理寄寓于人们日常生活世界与实践理性之中。在法治文化培育过程中需要保障社会关系和谐,需要确保法治政府,需要有信心和耐心。  相似文献   

10.
在《存在与时间》中 ,海德格尔描述、批判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沉沦。本文借助他的哲学概念与分析方法透视当下兴盛中的网络生存 ,揭示出虚拟网络生活与现实日常生活“同质同构”的一面 ,即 :原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沉沦 ,正不断延伸、扩张到网络世界中。  相似文献   

11.
尚东涛 《齐鲁学刊》2002,1(5):112-118
立足“一切经过中介”的立场 ,人的生活规定于人的中介。在一般性维度上 ,人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之理念、技术、工具等中介与确立人与人关系的制度中介相统一的状况 ,规定着人的生活状况。在日常生活维度上 ,人的日常生活的现实发生、展开与演变 ,归结于人的“自在”中介的现实占有、重复性运用与“如是性”的否定和更替。在非日常生活维度上 ,人的非日常生活是人的原生态“自为”中介非重复性运用的生活表征 ,人的非日常精神生活的差异性 ,规定于人关注非日常精神生活之原生态“自为”中介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哲学在本质上是现代哲学,而现代哲学则是一种生活世界观和生成性思维。回归生活世界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与现代西方的某些哲学家注重日常生活或精神生活不同,马克思所理解的生活世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统一。马克思哲学核心价值观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其价值原则可概括为:解放人、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深入挖掘马克思开辟的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道路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人为其生活的追求与努力当中 ,便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其独特的审美旨趣与美学思维逻辑 ;而作为人的一种生存式样与生活方式 ,作为人的一种秩序性追求的制度安排 ,法也反映并体现着现实的人自身的审美情结与美学内蕴 ;法蕴涵着美的内质 ,体现出美的内容和价值。实践昭示着我们 ,正是法治的审美在制约着或推动着法治的实践及其进步的程度。因此 ,在全社会广泛地培育起具有高尚的法治审美意识与道德情感的法治主体 ,使其具有健康的法治的心态 ,乃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将是高技术群迅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 ,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等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可以预见 ,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与能力为己任的高校德育工作在知识经济时代里 ,也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一、德育工作生活化德育工作生活化是指德育融入日常生活将构成大学生生活的必需组成部分 ,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 1世纪 ,人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有其广泛的内容与形式。这些内容与形式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是每一个人所必须面对的社会现实 ,同样也是社会对人的具体要求。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实质是一个学…  相似文献   

15.
就法治本身的结构与运作过程看,完善的监督机制是实现法治价值的重要条件./在法治社会或以追求司法公正为目标的国家中,监督机制本身的结构及其运作方式是法治理想与价值体系现实化的重要体现.可以说,司法价值所体现的社会各个领域中都需要相应的监督机制.在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完善监督机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当下以移动设备、社交网络、定位系统、传感器与数据处理五大要素结合为基础的"场景时代"已经来临,这些新的审美现实与文化景观对以韦尔施为代表的后现代超越美学的一些经典命题有所印证,同时也对其形成新的重构。在"场景时代",日常生活浅表审美化的引领主体与广告的作用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不能简单地以精英姿态加以否定;现实的虚拟性与可塑性进一步加剧,不存在虚拟与现实的两分,现实即是虚拟,虚拟即是现实;现实传播也并非电子传播最终的完成,而是现实与虚拟之间的无尽轮回。与此同时,"场景时代"的O2O模式隐喻着任何线下的事物都需要通过线上的中介而得到建构。"场景时代"也表明,新媒介带来的并非听觉文化,而是触觉文化。总的来看,"场景时代"呈现出新的审美现实,对后现代美学的探讨与重构仍在途中。  相似文献   

17.
关注现实的法治理论才能为法治进程提供现实的动力。当代民间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对民间力量推动法治进程的关注度随之不断提升,法治研究也不再止步于理论建构和观念传播,《法治进程中的“民间治理”》就是研究民间社会组织与法治秩序关系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拓展之作。作者延续市民社会理论法治观的研究理路,在市民社会与民间社会组织之间找到了理论的契合,对民间社会组织与法治秩序关系进行了深层解说。虽然在社会学的分析和个案的深入剖析方面存在缺憾,但是,仍然为解决市民社会具体构建问题和市民社会理论法治观有效注入社会现实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展现了走进民间生活中的法治途径。  相似文献   

18.
谭培文 《学术论坛》2004,3(2):54-58
对于人的全面发展 ,人们往往重视宏观的历史性的经济、政治问题 ,忽视日常生活世界革命的重大意义。日常生活不只是“八小时之外”的“小事情” ,日常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个人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平台。其主要特征是现实性、重复性、基础性、对象性和异质性等。由于当代商品交换原则侵入日常生活世界 ,现实的个人走向了平面化、边缘化、同质化、过度一般化、感性化和非理性化等。为此 ,创造性的日常生活实践 ,用美来塑造日常生活 ,抓好日常生活养成教育、行为伦理教育、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 ,才能构筑好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平台。  相似文献   

19.
关于哲学发展的时代性沉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是人类文化精神的现实表达,是人类文明发展状况的最高抽象与概括。一定的时代只能产生一定的哲学,而一定的哲学也必然要建立在一定的时代文明上。哲学本质上是人理解人、人认识人的理性活动,在归根结底意义上讲,哲学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哲学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人的发展水平。人们常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但哲学作为人及其生活的理论,本身就是人的生活及其现实的彻底化,因此,真正的哲学理论也必然丰富多彩,生命之树也必然是常青的。真正的哲学必须关注现实的人及现实的人的生活,但哲学又不简单地就是人…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切中现代生活世界最大的现实。日常生活被全面异化是现代性问题中不可回避也是最为严重的问题。列斐伏尔是西方学界著名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他对日常生活进行了多层面的批判,这其中就包括节日的批判研究,而且他把对日常生活的革命寄希望于节日的复兴,从而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