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红岩 《理论界》2004,(6):155-156
所谓空白票据,又称空白授权票据,英美法称之为未完成票据(incompleteinstrument),日本票据法称之为白地手形.是指行为人对于票据必要记载事项的一部或全部不进行记载,就在票据上签名发行,预定其后由他人进行补充记载,并依据文义发生票据效力的一种特殊票据。因其大量存在和应用于票据实务中,各国票据立法和司法实践,无论大陆法系较为严格的或英美法系较为宽松的规定,都将空白票据作为票据文义性原则之例外予以承认。而我国《票据法》却对空白票据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态度,仅在第86条、第87条1款对空白支票作了两点规定,与国际社会的空白票据制度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空白票据出票人的授权是维护空白票据制度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论证了空白票据出票人授权行为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指出出票人授权与一般民事授权行为在认定标准和法律效果等方面存在不同。最后对完善我国出票人授权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票据的发票制度主要有三类内容:发票的定义、发票的款式和空白票据。给发票确定一个完整的定义存在一定困难,我国票据立法应充分注意这一困难,不在法律中给予定义或应慎重定义。对于发票时的应记载事项,我国票据立法应借鉴日内瓦统一法和国际票据公约草案的立法技术,予以明确而完整的规定。对于其它应记载事项,我国票据立法应视不同情况予以规定。对于空白票据,我国票据立法应允许发行,明确规定空囱票据发行的要件,并应将空白票据的补齐原理、举证责任和抗辨予以完整规定。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生活中,往往会出现票据关系当事人于一时难以确定票据的某些必要记载事项但又需支出票据的消况,为了方便票据关系当事人,我国《票据法》借鉴了大陆法系及英美法国家票据立法的经验,于《票据法》第86条、条87条有条件地允许票据关系当事人签发、交付空白授权支票,由出票人把本法允许的空白事项授权受款人或者持票人依其事先的合意补记或填写。这种有待持票人或者受救人补记的空白支票涉及出票人、受权补记人、善意的票据受让人等多方的票据法律关系,欠缺交付要件仅在外观上与完全票据无异的空白票据,又引发包括票据抗辩在内的诸…  相似文献   

5.
票据空白背书效力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白背书是与记名背书相对应的一种背书方式。随着最高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颁布,司法上开始有条件承认其效力。立法上承认空白背书的效力,有利于体现票据的效率价值,维护票据的交易安全。同时,本文还从实务的角度,对如何认定空白背书的连续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吴京辉  胡兰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12):158-168
票据融资以其成本低、期限短、流动性好等优势成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方式。但实践中,中小企业在票据融资时依然面临渠道受阻、效率低下以及风险频发等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优化现有的票据融资规则,在供应链票据融资模式中实现核心企业的信用扩散,在票据P2P融资模式中实现融资过程的可视化,能有效化解中小企业票据融资难题。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仍然面临制度障碍,主要表现为区块链应用的立法空白、票据形式的法律限定、商业信用的制度缺失、融资功能的法律限制以及监管制度的法律约束。为此,应当明确区块链应用的法律效力、确认数字票据的法律地位、促进商业信用发展、开放票据融资功能并重塑票据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7.
票据法理论认为 ,票据法上票据权利的转让可以通过两种方式 ,即背书转让和单纯交付转让。我国票据法只认可背书转让是唯一的票据法上转让方式 ,而单纯的票据交付行为不能形成有效的票据转让。但是 ,按照国际立法通例 ,无记名票据和空白票据可以以交付为主要的转让方式。笔者认为 ,我国应当承认单纯交付是票据法上的转让方式 ,并就单纯交付对背书连续影响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票据诈骗罪与票据纠纷、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罪名之间的界限问题,常常成为困扰司法认定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是防范和打击票据诈骗行为的重要一环。为此,文章从认定票据诈骗罪的基本界限出发,进而就该罪与相关罪名之间的区别和司法认定中常见的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划清彼此的界限,以期对该罪的司法认定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高扬 《理论界》2010,(7):70-74
票据质押在担保和融资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由于票据债权是证券化权利,因此,票据质押能够兼顾效率和安全。现行法律对于票据质权的设立问题存在不一致的规定,致使在票据质押实务中对于质权是否有效设立的认定方面产生诸多纠纷,也令法院在解决此类纠纷时面临适用法律的困难。应当以区分担保和票据两种法律关系为前提对该问题进行分析。设质背书是票据质押制度的核心。通过设质背书方式设立的票据质权具有担保法和票据法上的双重效力。这使票据质权可以通过由质权人行使票据权利这一方式实现,这种独特的便利高效的实现途径正是票据质押的意义所在。除此之外,票据质权人对设质票据的背书处分权应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0.
张小琳 《理论界》2006,26(11):90-91
票据的代行也存在有权和无权的区分,对于无权的代行不能简单地判定本人责任的免除,而应该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当成立表见代行的时候,则仍然由本人承担票据责任。本文就票据代行的表见问题进行探讨,从票据代行的理论问题入手,解决其存在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进而上浮到现实生活的层面,探讨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就从整体上对表见问题有了一个总括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电子票据的法律适用在我国《票据法》当中处于空白地带,现行《票据法》的滞后性及其本身存在的局限性阻碍了电子票据的国际化进程。我国的票据法律制度应当通过在《票据法》当中构建电子票据一章,以及在其余章节进行部分修改与完善的作法,既可以节省立法的成本,又可以使电子票据的推广使用能够有法可依,得到法律的有效规制,而不必单行立法。  相似文献   

12.
张丽 《理论界》2005,(8):206-207
票据市场,是指在商品交易和资金往来过程中产生的以汇票、本票和支票的发行、担保、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来实现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票据市场发展很快,已使票据业务成为商业银行的资产经营手段和流动性管理工具,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票据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发展战略目标和实施办法。一、我国商业银行票据市场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票据市场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发挥了积极作用,票据业务也已成为商业银行调整资产结构、改善金…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初,黑龙江省中小企业2010年度第一期集合票据成功发行,这是我国第十八只、东北地区第一只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为我省非公经济在企业短期融资方面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也为我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票据行为理论对票据行为诸理论采取了一元的构成模式,因此,无法将作成行为的完成对善意持票人的法律意义,以及交付的欠缺对票据作成人的法律意义同时纳入自身理论的逻辑框架内加以解释.票据行为二阶段说将票据的作成和票据的交付均作为独立的考察对象,区分票据上的债务负担层面和权利移转层面,赋予票据债务负担行为和票据权利移转行为以独立的法律意义,从而可以明确票据行为的构造及票据抗辩理论,可以合理地解决各种票据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永康民间票据市场讲述的是这样一则制度变迁的故事:票据制度使企业能够通过结算方式的选择来弱化债务问题,但管制性的正式制度又使企业资本形成遇到了阻碍,造成票据这一资产所有权表达的合意性问题.自发形成的民间票据交易的市场机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资本形成问题.也就是,民间自发形成的非正式制度和银行主导的正式制度之间形成了互补关系,促进了企业资本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票据的无因性原则是当前各国票据法通行的一项基本规则。但是在坚持该原则的同时,应当寻求适用该原则的适当途径,解决促进票据流通和保障票据使用安全二者之间的矛盾。票据无因性原则具有相对性的理念正是解决之道。惟其如此,才能实现法律的妥当性和衡平性,在保证票据使用方便、快捷和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和诚实信用。  相似文献   

17.
票据瑕疵是票据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包括违法行为和合法行为.票据伪造是票据瑕疵的主要表现形态之一,票据伪造属于违法行为.对于票据伪造的法律后果,其所适用的法律依据,不仅限于票据法,还包括民法的一般规则、刑法等具体的法律规范.因此,正确认识票据伪造及其所引起的法律效力和相关责任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一、空白票据的概念、特征及性质票据是现代社会中一种极其重要的支付和结算的信用工具,它是指根据票据法的规定,以法定形式出现的,以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为目的的,可以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任何票据都首先表现为记载法定应记事项的书面凭证,并以此来赋予持票人一定金额的给付请求权,因此,出票人在发票时总是在票据上记载法定全部应记事项。然而,由于经济生活的需要,在实践中常有一些在签发时未记载全所有法定应记事项,而在提示付款时已经补充记载完全的票据流通。如,出票人甲购买一批钢材,因钢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无法确定交货…  相似文献   

19.
票据保证制度,是票据法中一个重要问题。票据保证与一般民事保证存在着不同的理论与规则。了解与研究票据保证的特有制度,对于有关票据保证规则的正确适用,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票据保证的性质和特征、票据保证人的责任、票据保证人的抗辩权和抗辩权援用以及票据保证人的代位权及其行使,是票据保证的主要内容。明晰这些内容对于我国票据法的顺利实施,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票据丧失,是指持票人更新换代对票据的占有,它分为绝对丧失与相对丧失两种。绝对丧失亦称票据灭失,即票据凭证从物质上归于不可恢复的毁灭。相对丧失则是票据凭证本身保持完好却被他人不当获取并非法控制,它通常表现为(1)知情丧失由交付失误及以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手段取得。(2)非知情丧失,指失票人在失票时或失票后不知谁是不当得票人。在司法实践中,通常是采取普通一审诉讼程序来解决知情丧失的救济问题,但由于这类案件诉讼标的特殊性,使得它在具体操作上又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不知情丧失可以(1)通过普通诉讼程序向其他票据关系主体提起诉讼。(2)采用公示催告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