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诗以心灵为殿堂,诗可视为文学艺术的终极形式。毫不夸张地说,在文学甚至艺术的表现手法上,只有诗是难以超越的。与其把诗看成具有形式构成的语言艺术,勿宁视其为具有独特审美心理效应的意象艺术。在文艺美学中,意象和形象分属两个不同层面的审美范畴。意象可以借形象以出,而形象却不一定蕴含意象。形象大多较实(可以描写),意象则可实可虚,所谓“按实肖象易,凭虚构象难”(刘熙载)或  相似文献   

2.
王德安 《金陵瞭望》2008,(19):70-70
庆瑞是我四十多年的老朋友,拿到他的诗画摄影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很喜欢读他的诗,因为它朴实、灵动又含蓄、深刻。读他的诗常常能过日不忘,有的诗句至今能背诵。因为它们来自生活,正所谓“把形象的刻画激活成意象的神奇”,他这支半个世纪磨炼出来的诗笔,流出来的诗或秉笔直抒夺人心魄,或委婉曲折耐人寻味。他的诗时而如杂文嬉笑怒骂.鞭辟人里;时而又像小品精雕细刻、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诗歌的模糊美给读者留下了无限解读的空间。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模糊美主要表现在语义模糊、意象模糊和主题模糊三个方面。从语义模糊方面来看,该诗选择“lovely, temperate, short, hot”等形容词和“I”,“thee”,“this”等指示代词,使其蕴含的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呈现出开放的审美意境;从意象模糊方面来看,该诗将夏天、花朵、太阳、死亡等孤立、单一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虚实相生,召唤读者能动地参与填补与构建该诗的意境,充分挖掘并体验其模糊美;语义模糊和意象模糊又决定了该诗题旨的不确定性和流变性,赋予其主题以多元模糊之美。    相似文献   

4.
李商隐诗凄美动人而又晦涩难解,主要表现其心灵世界。其诗歌多用象喻,但这个喻体的本体却不出现,而是跨越本体直接说到这个喻体所引起的情思,得意而忘象。这正是义山诗的难解之处,也体现了其诗歌独特的美。义山诗超越了形象本身,又涵盖了一切形象,而这种超越形象的美是建立在其独特的诗歌意象系统之上的。在词藻、意象组合、意象创新上,李商隐都有其特色。  相似文献   

5.
由于汉诗悠久的传统,导致汉诗独特的意象系统,具体表现在汉诗意象的象征义方面,并不同于英诗的意象系统。因此,汉诗意象的英译,应该采取以意为主、以意为先的翻译策略。具体而言,对于名词意象的英译,应注意其联想义;对于动词意象的英译,应注意其精确到位。译诗应避免浅层理解之上的浅层之译,并努力做到深层理解之上的深层之译。  相似文献   

6.
"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之一,但它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就已经存在。在福克纳的《八月之光》中,人物的存在状态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特征。以主人公克里斯默斯为代表,这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三种:时间中的悬浮、空间里的游离和精神上的偏执。而失去确定性之后孤独飘荡的个体,就成了《八月之光》中的核心意象。对于这种困境,福克纳在小说中虽未明确地给出拯救的方式,却通过莉娜的象征意义间接地指出了一条解救之道。  相似文献   

7.
李白作为有唐一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创作了近千首诗歌。其"浪漫"的特质除了整体作品风格的飘逸之外,还与其大量写作女性诗歌有关。李白900多首诗中,就有100多首诗涉及到女性形象。他诗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历史题材意象;一是现实题材意象。  相似文献   

8.
英语诗歌是英语语言的糖髓,数量浩瀚,形式多样。它不仅拥有与其它语种诗歌相同的特点--形象、生动,同时还具有更强烈、明快的节奏和和谐、优美的韵律.阅读、欣赏英语诗歌不仅给人带来美的精神享受,而且能帮助提高语言水平。这是英语语言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提高阅读和欣赏英语诗歌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了解一点奖诗知识。下边就英诗的意象表达及格律特色略作简述以助初学者一臂之力。一、英诗意象表达与欧宝有人说意象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意象就不成其为诗。这种说法当然有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使用形象、生动语言所达到的意象效果…  相似文献   

9.
意象作为诗歌形象系统中的一个方面 ,其于诗至为重要 ,堪称诗之至境形态。中国当代诗歌承续传统 ,锐意求新 ,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意象世界 :人化为意象、物化为意象、心态化为意象、象征意象、矛盾意象、通感意象、梦意象。  相似文献   

10.
"意象"辨析     
“意象”是文学理论中一个涵义丰富的重要概念。但也正因为其涵义丰富,人们对它的使用和理解极为混乱,以致“意象”的涵义变得更复杂、模糊、或宽泛、笼统。所以,有必要对这一概念梳理、廓清。“意象”有作为心理学、创作论、作品论等几种范畴的涵义,“意象”可作为与典型、意境相并列的一种形象,即哲理性的象征形象。  相似文献   

11.
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形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形象既是一种精神资源,又是一种能力资源,它是事关政府危机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公共危机的发生,对政府形象建设提出了挑战,表现为:社会公众期待政府形象的理想性,危机处理结果的不确定性;在危机管理中,政府可以通过信息公开塑造诚信形象,通过指挥和组织危机的处理塑造服务形象,通过理性治理塑造责任形象。  相似文献   

12.
影像叙述遭遇新媒体语境,其艺术形态和叙述方式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影像叙述进行反拨和修正:巴赞式的影像现实被数字化影像表达的无根漂浮所取代,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必将在数字化影像表达中得以重新界定和诠释;影像叙述将不再是传统电影美学规范所能涵盖,而将成为新媒体语境下的赛博空间化生存和影像数据库化表达;与时间和死亡相抗衡的木乃伊情结也不再能够满足人们认识世界、表达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烈愿望,互动叙述下的游戏冲动将激发出新媒体语境下影像叙述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的课程情境对教师形象提出了挑战,也为重新理解和定位教师形象提供了契机.既具有充盈的"实践性智慧",又具有质疑、批判精神,注重对话与合作的"反思性实践家",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诉求的新型教师形象.而对其专业能力基础--"实践性智慧"的培育,则是新课程情境中"反思性实践家"型的教师培养的主要途径.在培养"反思性实践家"型的教师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基本策略:研究教学案例,丰富实践性知识;讲述课程故事,培养反思能力;与同事合作对话,碰撞智慧火花;展开理论对话,关注教学实践等.  相似文献   

14.
取象思维方式产生于《易经》,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古诗十九首》借助取象思维方式,或传达男女之间的相思,或抒写行客望归之感,或诉说面对现实所产生的种种失意感伤和愤懑不平,或在慨叹无常人生的同时思考生死忧患。另外,《古诗十九首》中这种取象比附的思维方式对后世五言诗,尤其是对魏晋五言诗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处理过程中目标的方向性会对目标的识别产生很大的影响,基于目标类别的不明确又会给目标方位角的估计带来困难.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集成模型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小波域主成分分析提取目标图像特征向量,针对同向目标的特征空间训练一个神经网络实现目标分类,并使用另一个二级神经网络对多个单向目标识别器的识别结果进行结合.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目标类别和目标方向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识别精度.该方法对于解决此类似问题给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国际国内对中国形象的研究逐年增多,特别在2008 年以后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地区方面,来源于中国、美国、东南亚邻国和部分欧洲国家的中国形象研究相对较多. 学科方面,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相关研究较多,各学科研究侧重点不同,多学科交叉趋势日益显著. 主题方面,词频分析和文本挖掘表明,中国形象研究可归纳为五大研究主题,即形象传播、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目的地形象与旅游管理、企业形象与国际化、城市形象与规划治理. 理论方面,主要包括刻板印象、框架理论、议程设置、他者理论、品牌理论、认知理论、危机管理理论等. 方法方面,国际中国形象研究以量化为主,调查和内容分析等方法较为盛行.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过于微观与琐碎,理论化程度不足,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形象塑造与传播已成为旅游地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关键。阐述了旅游地形象概念,分析了旅游地形象形成过程,从形象定位、形象设计、形象传播和形象接受四个方面论述了旅游地形象的市场营销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作家形象学的角度看,鲁迅形象是社会公众以鲁迅某些个性特征为核心,通过对其思想方面的某些要素加以概括,在公共话语空间建构起来的具有独特精神面貌的定型化形象;它由理性评判系统和感性印象系统有机构成;它的特征是客观性与主观性、动态性与稳定性、集体性与寓言性等。鲁迅形象在文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形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家形象类地球圈层结构生态体系模型"以地球圈层构造模型为类比,以"源像"和"化像"为次级形象体系,以"硬形象"和"软形象""我象"和"他象"为再次级形象体系,呈现了一个融整体观、动态平衡观、辩证观和建构观为一体的国家形象生态体系。基于国家形象研究的跨学科特性和碎片化不足,遵循自内到外、由主体到客体的基本建构逻辑,建构的是一个三级形象体系结构,以期形成更加系统辩证的国家形象观。  相似文献   

20.
图像分形压缩用于级进式传输和无损压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CT域分形图像压缩编码方法,其压缩后恢复的图像具有很好的图像质量,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基于DCT域分形图像有损压缩的图像级进式传输和无损压缩方案。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