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勒内·吉拉尔替罪羊机制分析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研究表明,小说的主人公宠儿是奴隶制下黑人社区的替罪羊。小说围绕奴隶制导致的社会和文化危机、给社会造成的普遍混乱;宠儿还魂报复犯下"混乱者"的罪行;宠儿的黑奴女性身份具备被选定为受难者的特殊标记;塞丝杀婴、黑人社区对宠儿的集体驱逐构成暴力本身四个方面的书写便是对勒内·吉拉尔替罪羊机制四个范式的回应。  相似文献   

2.
黄金由于珍贵、稀缺、易于保存,成为商品交换的替代物,体现货币价值功能;而黄金首饰自古以来加倍受到众人的青睐,成为财富的象征。随着首饰加工业的发展,近年来白色饰品成为首饰市场流行颜色,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逐,消费者在保值与时尚之间的选择,带来了一定的难题。希望能出现一种新型的首饰材料,既具有保值功能,又有明灿的白色光泽?在本界深圳珠宝展上,一种全新概念的黄金让所有人眼眸为之一亮,它不仅具有白金饰品的色泽,又有高达95%的黄金含量,融时尚与保值为一体,集典雅与华贵于一身。  相似文献   

3.
下一个宠儿     
在致力于创新的企业丛林中,未来将属于那些拥有与众不同的思维的人,“左脑”统治的逻辑、线性、计算能力为主的“信息时代”即将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右脑”能力为主导的“概念时代”。  相似文献   

4.
作为他者的宠儿——评莫里森的小说《宠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通过一个魔幻化的人物宠儿,探讨了美国黑人的自我构建这一主题。莫里森从魔幻和现实两个层面为宠儿编织的扑朔迷离的身份使她成为奴隶制罪恶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见证人,她的多重身份使她可以诱导书中不同人物回忆他们各自试图回避的过去,从而宠儿在此扮演了一个他者的角色。重塑自我和主体。  相似文献   

5.
6.
多亏嘻哈(Hip-Hop),现在的钻石市场越变越大。对于雅各布珠宝店(Jacob&Co.)的珠宝匠来说这真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店主雅各布阿拉勃将与一名从Rap歌手一举成为流行音乐大师的吹牛老爹 (Sean‘P.Diddy’Combs)见面。这位巨星从前门进店,其后是他的随从和一条白色小狗。经过一段漫长的谈判后,紧张而忙碌的气氛渐渐缓和。这位巨星和他的同事已经离去,但他们对这次谈判的内容却三缄其口。  相似文献   

7.
千万别以为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在美国人们通常称它为“MIT”)的学生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这所1861年建校,原名“波士顿理工”的学府中,有全美国最会搞笑胡闹的学生们。全美国只有两所大学的校方公开承认:他们容忍学生们的恶作剧——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两所美国较  相似文献   

8.
宠儿身份的多样性源自于她的非洲神话原型。莫里森借用非洲神话思维,将众多黑人女性的遭遇一一借来,用这些碎片组成宠儿这一亦虚亦实的形象。拼接起来的躯体和拼接起来的经历正是宠儿具有多重身份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长篇代表作《宠儿》继承现代派表现手法,发扬黑人文化艺术传统,通过熔合二者,开创了美国黑人文学的新开地。  相似文献   

10.
秘书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作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的第一个全国职业资格统考,在企事业单位引起了很大反响。目前,秘书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已经进行了10次,参加鉴定人员达20多万人次,其中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人数达18万余人,2002年下半年参加考试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35%,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也反映出市场对高质量,高水平的秘书人才的广泛需要。  相似文献   

11.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中心人物宠儿模糊的多重性身份和最后的神秘结局一直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研究。本文从现实和超现实两个角度分析宠儿在小说中的多重身份及其神秘结局,以此来证明莫里森赋予了这一形象丰富的象征性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为托尼·莫里森赢得诺贝尔文学奖荣誉的小说《宠儿》,是美国黑人文学史上一部经典之作。互文性是西方文论批评中一种重要的批评理论,它不仅指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相互"吸收和转化",还指文学文本和文化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在此利用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的"互文"理论来分析《宠儿》中所体现的文化互文和文本互文。  相似文献   

13.
含混不仅是新批评派惯用的法宝,而且与后现代主义文论中的"不确定性"理论联系密切.后现代主义小说家托妮·莫里森在其代表作<宠儿>中运用了含混这一文学创作策略,一方面使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产生张力,另一方面也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困惑,并在思索中顿悟.  相似文献   

14.
国内学者对《宠儿》的研究不少,但涉及到黑人女性身份问题的很少。该文从女性主义和种族的角度出发,运用身份和拉康的镜像理论,对《宠儿》中三个女主人公:塞丝、贝比.萨格斯和丹芙进行分析,揭示《宠儿》中黑人女性对身份的寻求及莫里森对黑人妇女和黑人文化出路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自微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以后,它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人们秀自己的舞台。边上微博,边看漫画的全新阅读体验你听说过吗?如今,人们不仅可以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言论,而且还可以上传自己的漫画作品、查看热门的漫画、收藏自己喜欢的漫画……这就是新浪微博的漫画分享平台——微漫画。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探讨了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所反映的人的自由与存在、选择与责任、博爱与和谐等存在主义思想 ,对《宠儿》提出了一种新的哲学解读  相似文献   

17.
《宠儿》作为黑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最有影响的小说,在写作技巧上有独到之处。作者一反文学文本的常规模式,运用新颖独特的"杂糅"技巧,把对立的文学题材、相反的意象寓意,人鬼合一的人物身份、以及分属不同文学理论的创作方法杂糅合一,使小说产生了变异、突出、陌生化的效果,有力地烘托了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18.
著名非裔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宠儿》,通过描述非洲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示了种族制度下黑人对于自己的文明和历史的怀念。从黑人口头表达、音乐和宗教三个方面,剖析了寻求并弘扬非洲文化之根的努力及在白人霸权文化侵蚀的生存状态下,非裔美国人回归黑人文化传统的愿望,同时歌颂了黑人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19.
今天 ,互联网无疑是最热门的话题 ,但在几年前 ,它在广大的老百姓眼中还只是一个陌生而又神秘的专用名词 ,如今它却存在于那铺天盖地的大小媒介之中了。互联网在蔓延着 ,它无所不在的触角伸到了中国人生活的每个角落 ,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向前发展。而当代的青少年一代对于网络的认识远比成年人要深刻得多 ,网络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成为了他们生活的必需品 ,网络将伴随着和指导着他们的成长 ,他们被称之为是网上的一代。  相似文献   

20.
《宠儿》故事情节曲折离奇 ,写作手法别具一格 ,近年来一直是海内外学者评论的热点之一。莫里森在此书中通过几种不同方法使她所叙述的故事产生了一种扑朔迷离的模糊效果。模糊叙事既是莫里森对黑人传统文化理念的继承和发扬 ,也是她对现代以读者为中心的创作思想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