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鸦片战争前,虽然葡萄牙人在澳门居住已久,但仍是大清国的“天朝地界”,在与中国官府打交道时,历任澳督仍必须服从中国政府最终处分的“惯例”。直到1849年澳督亚马嘲所发动的武力行动驱逐了所有中国驻澳门官员,葡萄牙人才得以取得在澳门的排他统治形式。亚马响也因作...  相似文献   

2.
第二届《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8月7日至13日在拉萨举行.会议由西藏社会科学院主办、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助.参加本届会议的学者有80余名,分别来自法、德、保、奥、美、澳、日和蒙古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大多数则是来自国内各地.  相似文献   

3.
感受龙环     
周曼 《民族论坛》2007,(5):40-41
<正>凼仔,旧称龙环,澳门的一个离岛,有三条大桥和澳门岛相连,其中澳凼大桥的尽头就是著名的葡京赌场了。但是和澳门岛的狭小、拥挤、熙熙攘攘的人群不同,凼仔看上去是极其年轻、健康和清静的。岛上多是崭新的建筑楼群,过街天桥的两边都是电梯接送,而凼仔最美的时刻是在清晨,打开窗帘,岛屿的优势尽显无遗,海风轻拂,天空湛蓝,街道和空气是一样的清爽干净。两边的房屋大多是两层的小楼,楼上有着大大  相似文献   

4.
澳门土生葡人的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即 :16世纪初期葡萄牙人与印度果阿人和马来西亚满剌加 (即马六甲 )人的通婚混血为滥觞阶段 ,16世纪中期到 18世纪为土生葡人在澳门多元混血形成的阶段 ,19世纪初至 2 0世纪中期为土生葡人在澳门进一步发展的阶段 ,2 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土生葡人在澳门稳定发展的阶段。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澳门土生葡人是一个在体质风貌、地域、语言、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以及族群心理上有鲜明特征的特殊族群。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族群 ,我们不应该回避他们的族属问题。只有正确地解决土生葡人的族属问题 ,确立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大家庭中的地位 ,他们的利益才可以从根本上得到尊重和保护 ,澳门才能稳定、发展和繁荣 ,澳门的特色才能保持、发扬和光大  相似文献   

5.
学术文化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组织文化学的角度看,高等学校存在的本真意义正在于它的学术文化的维系作用,理解学术文化的主流及其泛化能使人懂得大学兴衰史;研究高等教育系统的学术文化是探索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要切入点;充分运用学术文化的中介整合作用原理及其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自律与约束机制,对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澳大利亚两个国家都是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对两国而言,积极实施高校招生民族倾斜政策一直都是保障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制度化的绿色通道.在和谐视阈下对加澳高校招生领域基于族群而制定的倾斜政策共同特点进行研究和探讨,可以为我国高考民族倾斜政策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文件(新出审字〔2012〕286号),我校关于将《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更名为《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申请已经批复。《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是我国目前唯一向国内外发行的民族高等教育研究专业学术理论期刊。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国内标准刊号为CN15-1363/G4,国外标准刊号为ISSN2095-4336。  相似文献   

8.
民族高等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民族工作的双重属性,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要求民族高等教育必须具有独特的办学功能。建校以来,大连民族学院始终坚持高等教育一般规律和民族高等教育特殊规律的有机结合,坚持新校新办的原则,充分利用地处沿海开放城市的区位优势和良好外部环境,不断积累优质的办学资源,坚持实施质量立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创新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已拥有一定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9.
钟敬文先生所主编的高校文科统编民俗学系列教材,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史上民俗学教材的首例样本,也是新时期30年我国民俗学高等教育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总结它的学术价值、社会作用和未来意义,对于我国民俗学高等教育和中国民俗学事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的中国,迎来两件大事:一是澳门回归,二是西部开发。其实,这两大事件也有着 必不可分的相互关联之处──西部大开发为回归祖国的澳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机遇, 澳门也能够成为“西部开放之门”。中国西部开发的范围广阔,但西部相对澳门而言,并不如人们想像得那样遥远。其中的广西 ,是与广东山水相连的近邻,大部地区使用粤语方言,同广东有密切的地缘、人缘、文缘联 系。澳门至广西的直线距离,仅有二三百公里,比澳门到广东省内的汕头、湛江还近。澳门 不仅和西部的广西是近邻,而且有西江天然通道与西部腹地省区直接相…  相似文献   

11.
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历史性的力量,族群的政治认同因此具有层次性。香港、澳门回归前后,当地族群的国家认同出现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他们国籍选择上,国籍选定成为港澳居民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的重要标志。尽管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和族属认同的边界有所相同,但在国家整体利益高于族群个人利益的情况下,三者的关系又比较紧密。在香港、澳门《基本法》及“一国两制”、“高度自治”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原则下,香港人和澳门人的“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趋于合一。海峡两岸目前虽然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在国家的整体利益高于局部利益的前提下,两岸的政治对话应该有利于祖国统一的“国家认同”。在“一国两制”和“高度自治”的框架内,台湾族群可以与港澳地区在相似的社会制度下“和平跨居”,也可以与大陆人民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和平跨居”。港澳台三地之间的族群“和平跨居”,“跨越”的是“国家认同”(中国)下的不同行政地域边界;港澳台与大陆之间的“和平跨居”,“跨越”的是不同的行政地域边界和社会制度边界;而港澳台地区国内族群与国外族群的“和平跨居”,“跨越”的则是不同的国家疆界。港澳台地区的族群的“和平跨居”,将在全球经济交往和族群关系互动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女民间工艺创作者受教育水平在东西部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对西部少数民族妇女的创作产生许多不利影响.造成西部少数民族妇女教育缺失有主客现等原因.因此解决问题也需要多管齐下.国家要切实重视扫盲工作.政府应大力支持艺人的创作,民间组织要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创作者本人应该加强自我教育,积极开拓人生.  相似文献   

13.
从国际视野看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国家,研究生交费入学,即生均教育成本分担被视为必然现象。如何联系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实际,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经验,把制订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与资助政策作为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运行机制改革的有效手段,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建议在构建我国研究生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与资助政策的过程中,积极引进政策调节与市场竞争相结合的机制;实行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与资助的政策措施要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自由教育作为一种大学教育的传统,一直为世界许多著名大学所葆有和坚持。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专业化的教学,使大学教育狭隘,违背大学教育的“教育”之义,通才教育(自由教育)被普遍接受。我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呼唤自由教育。  相似文献   

15.
西南民族大学的民族学学科建设已经走过了六十个多个年头,在一代代民大人的不断努力和推动下,民族学学科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已形成了民族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相互结合、学科特色优势明显的人才培养体系。应该说,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在国内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于当前民族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陈玉屏教授认为,主要是研究方向分散和理论研究稍显不足。今后应该在如何凝炼研究方向,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以及加强理论研究方面再作进一步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认知风格<镶嵌图形测验>,测试了西藏大学农牧学院180名藏族大学生的认知风格类型.结果表明,该学院藏族大学生的认知风格主要表现为场依存型.这主要是由其所处的社会生态文化、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受教育条件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适合其认知风格特点的教学方式,同时,根据不同学习阶段与任务,引导、培养其形成多种认知风格,以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教育。这不仅是对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的层次和形式提出新要求,更是对其活动开展的实效性予以重视。实效性是对民族团结教育自身价值的关注,其评估标准应掌握理论导向、主题、内容、形式等几个层面,影响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的针对性,因此必须在教育活动中落地精细化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民族学院在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职能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为民族学院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民族学院将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 ,阐述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民族学院的最基本的职能 ,并提出民族学院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 ,发挥优势 ,调整教育结构 ,提高教育质量 ,实施人才培养和开发战略 ,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在新世纪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民族预科教育模式面临新的变革。针对民族预科教育模式的过渡性、层次性、特殊性特征,以及目前民族预科教育中存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特困生多、学习基础差、教材不统一、办学经费不足等问题,未来的民族预科教育模式应设定一年制教学模式和二年制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原则、培养特色、教学方法与教学考核等方面切实适应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要求,达到为民族地区培养优秀建设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浅论中国伊斯兰教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之后 ,就面临着教育传承的问题 ,于是经堂教育便应运而生 ,成为中国伊斯兰教教育中一种重要的形式 ,发展至今。同时 ,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经院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经过不断发展 ,中国伊斯兰教教育已形成了成熟的教育机制与特点 ,但同时也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得以解决 ,使全国伊斯兰教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