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宋代宫廷画院的整体水平比明代要高,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复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宋明两代宫廷画院的职官制度、画家的升迁状况和画家的待遇,认为宫廷画家水平受此因素的影响很大。宋代的职官待遇比明代更系统,对画家更有保障,所以更能吸引高水平画家到宫廷画院任职,从而提高画院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
1699年,意大利世俗画家乔凡尼.杰拉蒂尼随十多名传教士抵达广东,后入值内廷成为宫廷画家,此后近100年时间不断有传教士画家进入宫廷服务,开启了中国清代宫廷西洋风绘画发展的黄金时期。传教士和皇权控制下的宫廷画院结缘是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作用的结果,双方隐含其中的目的似乎与艺术本身没有多大关联:传教士需要得到朝廷承认,让自己的传教活动合法化,提升教会在华地位。皇帝对西方数学、地理、历法等成就感兴趣,需要传教士为朝廷贡献这方面才智。由于焦点透视法“合乎数理”,西方美术也被当作技术引进到朝廷绘画中,为皇帝绘制歌功颂德的“战功图”以及帝后大臣肖像。上述二者的结合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带来双方共赢的效果。但作为中西合璧的艺术,表面上风光一时的宫廷洋风画真实的存在状态却相当尴尬。1、传教士影响下宫廷绘画的新局面a,传授西画技法。意大利画家乔凡尼.杰拉蒂尼进入宫廷供职后曾经教中国画家学习西画技法。此阶段西方传教士画家教授给中国宫廷画家的应该以油画技法和透视学内容为主,因为皇帝们不能欣赏原汁原味的油画,而更欣赏绘画中合乎数理的因素。这一传统在康乾盛世时期得以保持,继杰拉蒂尼之后的宫廷洋画师如郎世宁等优秀者都带过中国学生。b,与中国画家...  相似文献   

3.
作为明代一位杰出帝王,明宣宗不仅具备统治才干,而且多才多艺,书画兼善,能诗好文,被誉为宫廷画家、宫廷书法家、宫廷诗人。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可分为节庆类、山水类、花鸟类、咏史类、题画类及其他杂类诗作等。皇帝的身份使其诗歌呈现出重道德说教与求文学审美的矛盾统一状;宫廷画家的身份也影响到其诗歌创作,其诗诗画结合,精工典雅,充满宫廷色彩,显示出较高的文学修养。然综览其诗,可以发现,明宣宗诗歌大多语繁意浅,雕饰过重,总体艺术成就不高。  相似文献   

4.
作为明代一位杰出帝王,明宣宗不仅具备统治才干,而且多才多艺,书画兼善,能诗好文,被誉为宫廷画家、宫廷书法家、宫廷诗人。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可分为节庆类、山水类、花鸟类、咏史类、题画类及其他杂类诗作等。皇帝的身份使其诗歌呈现出重道德说教与求文学审美的矛盾统一状;宫廷画家的身份也影响到其诗歌创作,其诗诗画结合,精工典雅,充满宫廷色彩,显示出较高的文学修养。然综览其诗,可以发现,明宣宗诗歌大多语繁意浅,雕饰过重,总体艺术成就不高。  相似文献   

5.
宫廷戏曲既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宫廷戏曲的研究,无论是从中国戏曲史领域还是宫廷文化的范畴,都有着重要意义和学术价值。但是,宫廷戏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重要问题还远未达到全面深入。故宫学的提出,为宫廷戏曲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契机。结合古代戏曲史和宫廷文化,论述宫廷戏曲的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科举制度对明代绘画艺术产生积极影响。首先 ,明代政府选官制度重进士出身轻杂途入仕的做法 ,是造成明代宫廷画院制度特色的原因之一。其次 ,科举制度录取的严格 ,迫使不少“累试不第”的文人流入绘画的队伍中 ,扩大了画家人数的总量。再次 ,考中举人或进士的文人在为官之余的绘画创作增加了绘画作品的数量。举人和进士加入画家的行列 ,也提高了画家队伍的文化素质 ,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季伟 《南都学坛》2008,28(3):14-16
汉初少数民族乐舞《于阗乐》、《棹歌》、《箜篌引》以及《摩诃兜勒》等相继进入汉室宫廷。源于少数民族的鼓吹乐进入中原后,迅速成为重要的宫廷仪仗音乐和军旅音乐。而少数民族舞蹈更是风靡两汉,在宫廷和民间舞蹈中不乏其身影。进入中原的乐器胡笳、胡箜篌等经过发展融合,也均已成为汉代宫廷音乐及俗乐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少数民族音乐的传入,对汉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工笔花鸟画是一个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古老艺术形式,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取向,而且它以其独特的风格特征和审美思想独立于其它画种之外,并以其辉煌的成就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在当今艺术格局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宋朝设立了宫廷画院,画家们有机会深入到生活中,使他们具有高度的写生技巧,从而表现柔媚、富丽的风格,成为世界绘画史上灿烂的一页。宫廷画院的产生不仅受到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当时的时代审美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西欧宫廷文化对骑士精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骑士精神衍生于西欧中世纪,并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对西欧文化与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中世纪骑士精神基本上确定了日后骑士精神的内涵,其基本特点就是中世纪贵族阶层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即英勇、慷慨、谦逊、荣誉至上以及正义感等.战争、比武、宗教、典雅爱情思想以及宫廷文化等因素,塑造与催生了骑士精神.宫廷是骑士贵族聚会的场所,也是宫廷贵族文化诞生之地;宫廷文化表现和宣讲了骑士贵族的价值观念,对骑士精神品质的培育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开元前期以帝王为中心的宫廷文学创作呈衰歇状态,主因是玄宗励精求治、抑制奢靡,宫廷游宴大大减少,从而间接抑制宫廷诗歌唱和的发生。他从历次政变中吸取教训,防备心理甚重,不惜一切清除可能威胁自己统治的因素,导致众多文人被诛杀、流贬。同时,为加强权力的集中,他对王公贵戚的限制,导致文士入仕途径受影响,使之不能成为宫廷文学的参与者,从而间接影响创作群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北宋“翰林图画院”是皇家御用画院,这种“御用”的特性,决定了它的绘画有着自身的创作特性,这在题材上,表现为“院画题材的确定性”和“合乎赵宋统治阶级政教需要的特性”。在画风上,则表现为“院画创作讲究对传统画风的继承和对画院本身所确立的‘体制’画风的师承”以及“院画的创作要合乎皇室宫廷的审美趣味”。上述创作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泯灭了院画家的创作个性。但是,我们也不能不加分析地一概否定,尤其是在北宋徽宗朝,院画家“竭尽精力,以副上意”,就等于是在探索和完善着新的院画“体制”--“宣和体”画风。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肌理语言的内涵和作用,认为它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增强了画家的艺术表现技巧,营造出画面的意境与趣味。肌理作为一种情感符号的表现形式,在当代工笔画中运用得适当巧妙,会使作品产生绝妙的效果,但要注意方式和适度。  相似文献   

13.
高克恭是宋末元初绘画史上一位著名的山水画画家。作为宋末元初山水画绘画风格转型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高克恭在繁忙的政务之暇,还创造出了丰硕的绘画成果。他的山水画风格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大的。主要阐述了高克恭的生平,并且研究了他的山水画艺术风格特征及其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线条不仅是中国画中最简练的艺术元素,最基本的语言艺术,也是中国画的灵魂。线条作为画家表达物象、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法,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同时也引发了对中国画线条表现的艺术研究。如①近现代画家对中国画线条的探索,使书法的生命力融于绘画中。②骨法之美:即以书入画,以线造形。③线条表现性。注重用线条的个性特征表现传递情感。④线条表现需要注意的问题:现代绘画者骨法的缺失;“以线造形”的西化;忽视线条抒情的作用;固守传统缺乏创新。  相似文献   

15.
材料作为绘画作品的一个因素,对作品本身有着一定的影响。对材料与技法的重视,也是当代中国画发展的一个新现象,体现了画家对拓宽中国画表现领域的追求。从材料的角度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绘画的运行轨迹,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绘画体系和绘画材料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随着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传统画材料已不能满足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上的需求,因此必须通过国内外相关材料技法的借鉴和融合,丰富绘画材料的表现形式,这对中国画的发展也是相当有利的,正是这种材料上的多元性,也促使了中国画自身表现形式上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绘画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体现了中国人对美的理解与追求,文人画是绘画中一个重要的风格流派。文人画是文人创作的画,这些文人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独特的精神追求,不同于院体画与风俗画的画家,他们不注重所画物体的外形,只重视主观情感的表达,这就使文人画具有了特殊的美学内涵。我国古代文人画家利用各种美学原理,表现他们对"美"的独到见解,在画作中构建了文人画的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17.
王寂题画诗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寂题画诗现存28题44首,其中关于一些金源画家、收藏家的信息,对研究金源绘事有文献价值,让人们了解金源诗人与画家之间的关系;其题画诗题咏的金源绘画,显示出金源绘画与诗歌有共同的隐逸倾向,还透露出画与诗在审美对象选择上具有的民间特色与民族特色;从诗人如何处理绘画这一对象,以及在处理绘画主题上表现出的诗歌表达能力,可以确立王寂在金源诗歌史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诗和画历来有着相通之处。李清照是以词名世的 ,同时由于社会风气的陶冶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她在绘画方面也有很高的艺术修养 ,于是有意无意地将绘画的手法、技巧包括形象、气韵、色调及运笔运用到填词当中 ,故使得她的词具有浓厚的画意。  相似文献   

19.
漆画是一种以漆为媒介的画种,在材料使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漆画家在继续漆画的传统工艺时,不断在材料使用上寻求新的突破.愈来愈丰富的材料被应用到漆画制作中.综合材料的应用让其拥有了其他绘画形式无法比拟的艺术魅力.本文通过追溯现代漆画的产生与发展及对漆画材料的归纳整理,从而揭示现代漆画中新型材料介入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云南明清高僧书画艺术对中国佛教文化和艺术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挖掘的空间也很大.作为明末清初滇文化的代言人,他们的生存方式、佛学思想、艺术活动、精神寄托乃至生命感悟都在书画艺术中得以彰显.明清滇僧大多诗书画无所不能,其中以普荷担当声名最为显著,影响深远.担当的作品,具有独特的禅画风格,意境冷逸、空蒙,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和研究性.本文从书画理论、作品风格、禅学思想等几个方面,对担当书画艺术中所蕴涵的美学思想做出论述,同时通过作品对其审美取向和禅学思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