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苟小泉 《人文杂志》2007,(2):126-130
陈白沙本体论哲学强调的“自然”特征,根本上是为了指向本原,在本原的“自然”中获取“自得”的感应,从而透出“虚明静一”之心的感应性的诗性本体来。如何由“自然”求“自得”,白沙没有按照朱学路径,而是通过独特的“静坐”工夫的实践,“从静中坐养出个端倪”,对此心层层剥离,层层提升,最终透现“虚明静一”之心,敲开了“自得”之门,完成了对“诗心”之培养,从而成就一诗性本体来。白沙通过感应性的诗性本体,以“诗心”感物,便无不是鸢飞鱼跃。“鸢鱼”境界,即是诗性本体的呈现。  相似文献   

2.
以“志在富民”为治学宗旨的费孝通先生,近年就不同文化的相互关系与人类未来的生存方式问题,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方针”和“要创造更高层次的艺术人生”等学术思想。费先生的这些学术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诗性文化的沃土,蕴涵着宽容博大的美学情怀,值得从审美的、人类学的角度进行深入阐发。这一方针的哲理蕴含着中国传统诗性审美意识,包含着人们对自然、他人和自我的态度及其在实践层面上的表现。在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中,“天人合一”是最重要的哲学命题。在这种崇尚自然、注重自觉的诗性智慧中,与自然和…  相似文献   

3.
新二元论美学方法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二元论美学方法论中 ,一元是指“与物无对”、“与物混然”的诗性智慧 ,一元是指以主体化、对象化为特征的理性智慧 ,新旧二元论的对立主要表现在旧二元论取消了诗性智慧 ,实质为一元化的理性独断论结构论  相似文献   

4.
本期导读     
成中英先生在《儒家和道家的本体论》一文中指出 :中国语言可以说呈现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 ,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并不是惟一地决定于中国语言 ,儒家和道家的主张能够表明这一点。《易经·系辞》、《论语》、《中庸》以及《道德经》、《庄子》等著作中的相关观点表明 ,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可以称之为不可言喻之本体论。本期“人文学术新思潮”中推出了劳承万先生关于老庄哲学的诗学阐释的新作。劳先生认为 ,老庄道家诗学中的“道”就是将人生实践行为化成艺术 ,显现心灵的自由、思想的解放 ,老庄哲学实际就是探寻本体的诗性智慧 ,是审美的、艺…  相似文献   

5.
散文的诗性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的散文越来越小,很有必要回到古典,惟有从古代诗性中获取营养,才有可能强健起来,进行新的再出发.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足点在周易,老庄哲学、汉字和禅悟上,而中国古代散文的诗性因素,一是以寓言为主;二是禅宗的妙悟;三是性灵的归潜与飞扬.  相似文献   

6.
陈剑晖 《江海学刊》2004,(2):184-190
散文的诗性语言 ,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语言“异质层面”的认同 ,同时也是对文学标准语的背叛。本文以诗性智慧为原点 ,从语言的感性心灵化 ,语言与生活细节的交融 ,语言的隐喻性和陌生化 ,语言的音乐性等方面探讨了散文的诗性语言。散文的诗性语言应是一种心灵性的语言 ,它应是人的存在的家园。诗性语言以高度的具体性和意味性来激发读者的联想 ,它突破了传统散文语言的“明”和“实”的限制 ,具有诗的纯粹性和审美性。  相似文献   

7.
唐帼丽 《理论界》2007,(9):193-196
老庄哲学是一种“无我”本体论哲学观念。本文从老庄哲学“无我”存在的回归意识、人类认识为“天地根”的本质属性以及老庄哲学本体论的民生关怀意识三个方面,揭示老庄哲学本体论的认识内涵。指出老庄哲学本体论思想与民生关怀意识及其民主政治体制的实现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8.
论老庄道家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庄道家哲学是智慧之学 ,它以“道”为最高的准则 ,连缀于自然、社会、生活各方面之中。老庄道家主张从道的理论视角去理解自然、理解社会、理解生命 ,其哲学内涵博大精深 ,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其人文精神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老庄之“道”以其指向精神自由的独立人格境界 ,追求返朴归真的本真之状的价值取向 ,为人类生存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缔造终极关怀 ;老庄哲学以“道”为原则和依据 ,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严厉的批判 ,主张“无为而治” ,建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彰显了未来社会的生活图景 ;老庄“天人合一”的理念 ,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 ,启发我们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华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真实,丰满的华人男性形象,颠覆了美国主流文化对华人男性的想象性构造。汤亭亭讲述家族男性奋斗经历的同时也在重建华人男性气质,本文选择“诗性”和“智慧”这两个特征来再现该书男性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生活于11世纪的优素甫·哈斯·哈吉甫既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在其代表作《福乐智慧》中,作为哲学家的他和作为诗人的他交织难分,使其深邃的哲理沉思与沉醉的审美意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艺术的情操发展哲学的智慧,以哲学的智慧浇灌艺术的生命,有着绵长而修远的思索”〔1〕,呈现出中世纪维吾尔人文学术领域里的独树一帜的哲性诗学或诗性哲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