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再醮礼无讥。柏舟诗所钦。不强人以高。恶夺志使沉。在室未于归。女也非妇林。九州任所择。白璧齐黄金。蹇彭氏女。薄俗期励今。巳字即吾夫。何必曾共衾。殉夫诚匪难。夫责谁代任。事姑抚弱弟。於兹聊尽心。生圹营墓侧。终为同命禽。泉下比人间。不  相似文献   

2.
孝经者合修齐治平之事。而归之于孝也。故曰孝为德行之全。百行莫先于孝也。后儒或疑孝经偏重于显扬。不知孝经言天子之孝。即由爱敬所推致。则尊亲者其分量之所极。而所以能致尊亲者。不出乎门内之爱敬也。夫百行之美。一有不能致其极。则于孝子立身之道有亏。使夫人刻刻有不可为人不可为子之心。而后立乎天地之中。无一事不敢不自勉。以求克尽乎人道之极。始克尽乎子道。是  相似文献   

3.
<正> 本期刊载的六幅照片,除王夫之画象外,均为首次发表。封二②是王夫之1652年(壬辰)为其父母武夷公、谭孺人合墓立的碑。碑文为:“永历六年岁次壬辰孟冬月吉旦。明显考徵君武夷王公、显妣王母谭氏孺人合墓。不孝男介之、夫之,孙攽、敞、敔,曾孙生祁泣血立。”其中“永历”纪年与“明”显考、显妣等用语,是先生矢志忠于明王朝的又一历史见证。此碑是衡山县马迹公社社员1973年修水利时发现,现存  相似文献   

4.
司马谈临终前谆谆叮嘱司马迁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这道出了司马谈建立在“孝”道基础上的“扬名后世”的治史价值观。这种立言扬名的治史价值观,也成为司马迁治史的价值取向,成为他身处厄境而奋进不止的强大动力。本文试对此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忆得诗有初婚牧石先生示诗。有日成博议几千行之句敬和诗。家世节录先君文词夫之获见者赠处士陶公万梧文注夫之妻父。刘明遇譔陶孺人墓志铭陶孺人产衡阳千畝侯赀累钜万作合于青灯布缕之孝廉而不挟富以骄其夫家。夏从牧石公读史曳塗居。忆得诗有夏日读史曳塗居闻松声怀夏叔直先生诗。家世节录仲父和易而方介恬于荣利博识工行楷书古诗晚築室坰外号曳塗居莳花植药怡然忘物每谓漆园吏东皋先生去人不远牧石公孙敏生。玉之公五子字幼重号卓枫行八。  相似文献   

6.
答蘇孝權問上問春秋之所以與宋襄為開國王伯姬為中興者以宋襄臨大事而不忘大禮而賢伯姬之守禮耳夫既同此一禮而有開國中興之殊何也且二人之美不多著乃僅以一事之善卽與為開園中興者將舉其一以例餘耶抑別有故歟 答殷滅國也春秋賢宋襄而興之是開國王矣襄不忘大禮而其後得伯姬守禮是開國於宋襄中興於伯姬也以隆禮張王法不取其餘  相似文献   

7.
凤岐避难。榷隐湘南。离先人邱墓将一载矣松腴君偕吾儿辈来游藉知故乡事顷从干戈风雨中出其祖母王太君行略。乞凤岐志墓。其不匮之思乎。太君者玉章公继配。建廷叔生母也。逮事夫父辉远公。夫母王太孺人。以勤慎得舅姑意而为人所难能者有三端。姑老而病崩卞急而好洁。太君浣涤烘燎。无所不顺。如是者三年。其难一。夫君病偏枯。体肥而健啖。衣食溲圊。太君完全事之。使病者忘其半身。年已六  相似文献   

8.
藿园先生葬其配欧阳孺人于蒸水之源,命子邠重趼垂涕,抱孺人子陈汝方之状授余而属之铭,以孺人与余为中表兄妹,习其家世与行谊为悉,宁不文也,凡无不实也。谨按欧阳氏自唐安福令讳万者,从渤海南迁,十六世至宋奉议大夫伋之子礼庭,迁于楚。其在衡者,为建乡之甲族。孺人曾祖考讳和,赠奉直大夫,妣杨太宜人:祖讳炳,万历丙子乡举,官思恩府同知,妣聂孺人;考讳瑾,崇祯癸酉乡举第一人,母陈氏,孝廉嘉策嫡长女。孺人年十四,归于文学陈君讳某,太常正卿前督学御史翰林庶吉士宗契之冢嗣也。太常公得文学君于暮年,未几薨。文学君又弱,家益落。  相似文献   

9.
君讳凤岐字方舟自号蠡良子晚号芳久姓黄氏世为安化巨族神立棻父正煦皆有学行君四岁受书稍长兼好武从壮士某习拳技弱冠后读书岳麓浮沈诸生间光绪戊子乡举甲午成进士用内阁中书君既兼资文武诸公贵人争礼罗为塾师湘乡曾嗣侯广銮浏阳谭壮飞皆其弟子也壮飞当以稚川龙川儗君其心折如此会甘肃回乱秦抚魏光焘驰剿奏调君赴西宁办埋营务至则回已就抚君率队詗察边砦往返三千馀里叙劳以同知补用发河南已而大臣疏荐人才代进练兵条议两宫召见嘉许命隶虎神营委练快队兼带枪队保知府拳匪之乱君先以省母  相似文献   

10.
古代悼亡文学的艰难历程——兼谈古代的悼夫诗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代悼亡文学的艰难历程——兼谈古代的悼夫诗词王立一、“悼亡”果真功归潘岳乎?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四指出:“寿诗、挽诗、悼亡诗,惟悼亡诗最古。潘岳、孙楚皆有《悼亡诗》载入《文选》。《南史》:宋文帝时,袁皇后崩,上令颜延之为哀策,上自益‘抚存悼亡,感今...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教”很有意思,我想对它做一次权宜性的解读。其解读路径不恪守六书,更多的是个人体认。就简体“教”而言,它左“孝”右“文”(反文),是个会意字。这意味着教育是一种文化,那么,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左边的“孝”表明了它的性质。西汉《孝经·开宗明义章》曰:“夫孝……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孝”和以“孝”为表征的儒家文化就是传统中国的施教内容。众知,儒家文化是人伦性质的,“孝”所表明的就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最切近的关系。可是这种关系一旦用“孝”字表现,马上就出了问题。如字,“孝”的构形是上“老”下“子…  相似文献   

12.
刘孝女传     
孝女名四姑衡山刘明经岳峻之子也以赢疾茹素颖慧寡言笑读书寓目成诵能篆隸耽玩佛典父遊闽两兄出就外传孝女独侍母婉顺承志母钟爱之慎择所事光绪壬实明经赴省试其家感时疠病痁孝女侍姆疾久不痊私心尤之祷于神请以身代一夕爇然芗神前割臂和药血涔涔渍襟袖急以芗灰塞创闻母呼趋入忍痛煑药以进病少瘥已而霍然然孝女自此滋惫矣既而病瘵母抚之欺日儿何赢至此循视臂创宛然窮问得实母益伤痛女卧床褥偶长吁达户外父入慰曰吾闻声出则气舒儿盍呻吟使舒乎封曰慮伤母心耳越数曰竟不起时年十有八卒之夕。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的用人之道孙丽萍古人有言,为政之道不外得人治事二端。得人包含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易经》讲:“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北宋司马光探索历代兴衰成败,功绩卓著,他说:“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  相似文献   

14.
张楠  彭法 《中州学刊》2012,(5):151-154
在清代,孝观念渗透进了官僚制度的各个方面。清廷规定《孝经》是官员选拔考试的重要内容,还特设孝廉方正科给予有突出孝行者以官衔。制定终养政策,准许官员辞官归家奉养年老亲人。规定官员遇有父母等长辈亡故时,可离任治丧守孝。此外,还制定貤封制度,强调官员可以将自身所受的封诰改授自己的长辈以显亲扬名。清廷在官僚制度建设中如此强调孝道,主要目的是希望官员能像事亲一样事君,移孝作忠。  相似文献   

15.
传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仲尼曰有德者必有言子舆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甚哉立言有如是之难也。吾祖珠公。汉时为令。其子若女。以孝著闻。十五传而至武陵太守企生公、骂桓温。不屈殉。其弟遵生公。事亲以孝见称。先文质公从彦其后也。武陵公若干传而至我崱公。其苗裔兄弟逊产。军戍竞先。数传而至印山公。以诗经教授庠序。其女夫杨学士诚斋为叙其一经堂集。自印山公至  相似文献   

16.
屯堡文化是学界关注颇多的学术领域,但对其孝文化的研究尚需进一步发掘和深入。从社会记忆的视角,可以发掘出屯堡文化事象中更多的孝文化思想资源。从屯堡孝文化记忆的形成机理和社会作用中可尝试性地提炼出"孝文化记忆"这一概念,这一概念不但具有推动相关研究进一步发展、对现有社会记忆理论知识进行丰富和延展等学术价值,更具有加强文化认同,将孝文化转化为经济资源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野外罕人事, 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相似文献   

18.
君讳清珩。字楚白。湖南慈利人也。其先世国孝。清嘉庆中自沅陵舒溪口迁慈利岩门水。为岩门水姜氏。世务东作。大父順祖始读书。屡试不第。父官均亦读书。以心疾未竟厥业。殁之日。君十三岁。伯兄清璋入泮未久。方肆力科举文。且治宋学。仲兄清璠喜渔猎。不事家人生产。家事一倚君。越十五载。母米氏殁伯兄割臂療母未效。伤重甚。家贫。食者又众。君治丧侍疾。问米盐琐屑。夙夜蹇。弗自知苦。明年。奉家事伯  相似文献   

19.
《记·陈丞相世家》附王陵事云:“孝惠帝崩,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问王陵,王陵曰:不可;问陈平,陈平曰;可。吕太后怒,乃诈迁陵为帝太傅,实不用陵。陵怒,谢疾免,杜门,竟木朝请,七年而卒。”按吕后欲王诸吕事,在吕后元年(公元前187年),王陵于是年免归,凡七年而死,则王陵之死在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亦即吕后死前一  相似文献   

20.
<高僧传>所载名僧支孝龙为西晋"八达"一事,在中古佛教向上层士人的传播方面,有较重要之意义.本文通过梳理与支孝龙相关的各种记载并加以综合分析,为其"八达"身份提供旁证,进而以<放光经>由竺叔兰译出和支孝龙开讲为线索,探讨和揭示典籍缺载的支孝龙、竺叔兰与名士交往的幽隐环节.而支孝龙和竺叔兰凭藉个人的玄学清谈素养与名士交往,为佛教在上层士人中的传播打开了局面,二人在中古佛教史之重要地位亦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