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迎春 《中华魂》2014,(4):39-39
正写了很多关于鲁迅的文章,生活中的鲁迅并非横眉冷对的样子,如普通人一样容易接近,可我总是感觉没有真正地走近鲁迅,因为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看到过鲁迅脱下长衫的相关描述,包括许广平和周海婴都没有提到。偶然在黄源回忆鲁迅的一篇文章中发现了奇迹,这恐怕是所有认识鲁迅的人中,唯一的一次描写了。上世纪30年代初期,翻译外国文章曾经盛行  相似文献   

2.
他的作品和他的为人都令人敬重和怀念。——丁玲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白话小说的重要作家之一。就在鲁迅发表他的被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实主义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18)的第二年,叶圣陶也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现实主义小说《这也是一个人?》(后改为《一生》);而且一发而不可收,两年之中共发表了二十个短篇,并以《隔膜》名篇,结集为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付梓。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随着作者思想和技巧的不断成熟,他的小说创作后来  相似文献   

3.
刘平 《中华魂》2014,(4):59-59
正新世纪以来,话剧创作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创作观念的改变,创作风格的平民化。很多作品把创作视角聚焦普通人,讲述普通人的故事,揭示普通人的情感,塑造普通人的形象,展示"草根"的力量。看这些戏,观众不仅在情感上感到亲切,精神上也产生一种共振并获得鼓舞。写现实生活的戏,尤其是写普通人的戏非常难,因为他们少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春夏秋冬》、《秋天的二人转》、《三峡人家》、《顾家姆妈》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剧中的人物,每天生活  相似文献   

4.
“五四”以后,一批女小说家走上了文坛,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为中国新文学增添了光彩。在这些女小说家中,丁玲虽不是最早从事创作的,但却是杰出的一位。她的小说以反映生活的深广,塑造人物形象的鲜明多样和表现手法的独特,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令人瞩目。本文试图将丁玲的小说与中国现代女小说家冰心、庐隐、冯沅君、肖红、草明等人的作品作一比较,说明丁玲小说创作的独特性。(一) 一个作家的创作总是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中国现代的女小说家也不例外,她们的小说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为“五四”以来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服务。在这一点上,丁玲的小说与这些女小说家的创作是一致的,但在选写生活的角度和揭示生活的深广程度上,丁玲的小说却有自己  相似文献   

5.
鲁迅与沈从文没有见过面,也没有书信往来。但从鲁迅的作品、书信和沈从文的文章中,我们发现,他们互有谈及的地方,从中可以了解鲁迅对沈从文的看法和沈从文对鲁迅的态度。 一九二四年,当沈从文在北京以休芸芸的笔名登上文坛时,中国文化新军的英勇旗手鲁迅正在北京战斗。次年七月十二日,鲁迅在给钱玄同的信中首次提到沈从文,说:“这一期《国语周刊》上的沈从文,就是休芸芸,他现在用了各种名字,玩各种玩意儿。”(《鲁迅书信集》第七一页)当时,沈从文正在贫困中挣扎,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用各种笔名写稿,鲁迅说他“玩各种玩意儿”,显然含有贬意。据陈漱渝在《鲁迅与丁玲》(一九八一年二月八日《湖南日报》)一文中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作家丁玲 96周年诞辰 ,丁玲故乡临澧县于 1 0月 1 2日上午隆重举行了丁玲纪念馆开馆仪式。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施勇祥同志风尘仆仆专程从北京赶到临澧 ,代表中国作家协会致了贺词。他在贺词中盛赞“丁玲同志是中国文坛继鲁迅、郭沫若、茅盾之后革命文学的又一位杰出作家 ,她的作品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的成就 ,都为世人所瞩目”。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会长、丁玲生前战友和伴侣陈明作了饱含深情的讲话。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元英、中共临澧县委副书记覃力、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水运宪同志相继致词 ,充…  相似文献   

7.
阿维斯汗·努尔霍加是从事小说创作的哈萨克族女作家之一,以写生活、反映人生见长。其短篇小说集《遥远的地平线》中的作品多从平凡的生活小事入手,通过一个个纯朴善良的普通人形象的塑造,发掘了生活中的美,展现了哈萨克族人民优秀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丁玲两封佚信的考证,介绍了丁玲四十年代文学活动和生活情形的不少资料,说明了有关作家、作品、期刊、文艺团体的一些情况,供现代文学史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冰心和丁玲的作品中 ,两者都用饱含感情的笔墨和独特的女性视觉 ,描述了近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但冰心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表现为重视女性的自身特质和母性价值 ,而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则表现为不仅写了艰难地走在解放之路上的新女性内心的困惑与追求 ,而且还投入到了改变现实的政治斗争当中。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她们两人家庭背景、受教育等不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女作家丁玲的作品所受到的际遇,是颇值得研究者玩味的。丁玲说过:“我不幸,也可说是有幸总被卷入激流旋涡,一个浪来,我有时被托上云霄,一个波去,我又被沉入海底。我这条小船有时一帆风顺,有时却顶着九级台风。”这是丁玲对自己风雨人生的概括和总结。同时,这段话也是对她自己作品命运的形象描绘。丁玲的作品与她的人生相伴沉浮,屡经风雨,褒贬毁誉,历遭坎坷。作为一个勤奋的作家,丁玲在文学创作这块园地里耕耘了大半个世纪,其间跨越了不同的时代,表现和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塑造和描绘出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对她作品评价的反差,  相似文献   

11.
丁玲的《访美散记》和《文学天才意味着什么》两部著作,从某些侧面反映了丁玲热诚的爱国情怀和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的小草精神。丁玲的爱国情怀和小草精神是对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和小草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三六年冬天,著名女作家丁玲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时。毛泽东同志赋《临江仙》词一首相赠。其后,丁玲又经常与毛泽东同志接触,毛泽东同志对她及其作品有过许多评论,还给她和欧阳山写了一封信,丁玲在谈到这封倌时说:“毛主席过去读过我的文章,并且同我谈论过。后来,他又读过我的文章,也同我谈论过。他对我的文章有过评语。虽然都是平常谈话,但我却把这些当成是从一位最高明的人,一个知音那里来的悦耳之音,常常铭记在心的。”(《毛主席给我们的一封信》)毛泽东同志评论丁玲作品的内容,丁玲在一些文章中提到过。我们把毛泽东同志对丁玲的有关评论加以综合考察,不仅可以看出他对革命作家的亲切关怀,而且可以看出他在评论人物方面的深刻思想。  相似文献   

13.
范伯群、曾华鹏撰写的《鲁迅小说新论》一书,最近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逐篇研究了鲁迅的二十五篇小说,细致分析了各篇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写作特色,系统考察了鲁迅小说“从生活到艺术”的创作过程,深入研究了鲁迅小说的艺术构思、情节提炼与创作风格。该书的显著特点是,不受前人研究成果的束缚,也不受某些图解的影响,而从“设法弄清鲁迅要写某篇作品的动机和意图”入手研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文学"向左转"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而民俗叙事始终主动参与并推动此进程。丁玲是其中转得顺利成功的典型作家。在文学书写的过程中,丁玲始终以女性的视角,采撷婚姻民俗参与作品叙事,赋予作品以生活质感和历史厚重感,为我们总结现代文学宏大叙事中的婚姻民俗参与范式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相似文献   

15.
阎连科可以称为军旅作家,多数写和平时期的军旅,探讨中国的农民性、国民性,纯写战争的作品并不多,但他的作品侧重关注战争中的普通人,描写他们的心理,代表了中国战争文学的另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一间普通的书房里,正在进行着一场轻松的谈话。) 客:今年是丁玲同志的八十寿辰,丁玲同志八十年来走过的人生旅途,是那么的坎坷曲折,真不容易啊!您是丁玲的老朋友,对于她的寿辰,不知有什么表示? 主:关于这件事,我现在还在考虑中。也许买一点厦门的工艺品送给她,聊表心意吧。客:听说解放后您在厦大中文系主持过现代文学教研室工作,并讲授过丁玲的《桑干河上》等作品,您能就丁玲的创作系统地写一篇研究文章?  相似文献   

17.
作为编辑家的丁玲白云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些杰出的作家同时又是出色的编辑家,像鲁迅、茅盾、巴金等。女作家丁玲也不例外。丁玲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在母亲的影响和支持下,先后在周南女中、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北京大学读过书。特别幸运的是丁玲在周南女中求学时遇...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作品具有悲剧的美。无论是小说、散文、散文诗,还是杂文,都具有这种动人心魄、感人情怀、令人赏玩不置的悲剧的美。这是他特有的艺术思维、创作心理所创造的一个艺术世界。鲁迅很早就培育了悲剧意识。家庭的中落,家族的破败,亲人的不幸死亡,都是生活中的悲剧,是他亲历并深深体味过的生活的悲剧。民间戏曲中的悲剧,特别是像女  相似文献   

19.
《北斗》是左联的机关刊物,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文学星空上的北斗星。丁玲于危难之际受命主编《北斗》,她在党的正确领导和鲁迅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左联及左联以外的进步作家,倡导作家深入生活写大众。对纠正当时左联的"关门主义",繁荣和发展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狂人日记》是经过了鲁迅独自的长期苦闷和探索之后,将久久蓄积的溶岩,作第一次火山喷发式的呐喊。按照作家所把握的深广的生活内蕴,它本可流成一条滚烫的岩浆长河——即使写长篇三部曲,也不一定包孕他富有的积累;但是鲁迅偏要以短篇体裁出之。这就形成了小说落笔前的规定情景:“厚积薄发”。这“厚”和“薄”的矛盾必然要求作品以浓缩铀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这规定情景又迫使鲁迅要按照内容的特殊需要,作相应的手法的选择。只要我们将鲁迅的《狂人日记》和《孔乙己》作整体比较,就能知道,鲁迅是按作品的内容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